立秋贴秋膘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0-12-04 15:26:16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而如今,年轻女*往往担心被贴秋膘,希望能瘦一些。那么怎样贴秋膘呢?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叫立秋贴秋膘

立秋贴秋膘有哪些注意事项

原来,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贴秋膘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河北、东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俗谚,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农谚则说:“入伏下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同样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丰还会歉收。又如“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即指立秋前刮北风,秋后必会下雨;立秋后刮北风,则冬天可能会干旱。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

立秋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来,立秋之后,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

二、立秋贴秋膘讲究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的秋季是进补的好时机原理,秋冬需要进补。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凉伊始忌贸然进补。大量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莲子。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

注意人群

具体而言,以下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物,如羊肉、*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秋季进补到底吃啥好?专家向普通的进补者推荐以下食品。

三、贴秋膘7不要

不要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不要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虚症又有*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用*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热,口淡涎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

不要过度进补:任何补*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不要以*代食:*补不如食补。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能补脾健胃。日常服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补品中的佳品。

不要重进轻出:养生专家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既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畅通。

不要长期用单一补品: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种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保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不要以贵贱分高低: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治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红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以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四、贴秋膘避免3大误区

入秋以来,不少人按传统养生习俗忙着“贴秋膘”。*苏省*医院营养科李群主任的门诊中接诊到多位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和老年人询问,能否食用鱼头汤进补。很多人误以为鱼头汤味美无害营养丰富便经常食用,但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多数情况下,鱼头汤的营养价值也是有限的,而且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胆固醇患者来说是不宜常喝的。

误解一:鱼头汤蛋白质含量高

真相:蛋白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

根据营养科李群主任介绍,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不是一种元素,而是多种元素按比例的科学组合,并且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对于蛋白质,如果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人就需要高蛋白饮食,但对于慢*肾功能衰竭病人往往高蛋白是致命的。而荤汤(鱼、肉汤)中除富含脂肪外,别的营养素都很缺乏。如:一碗鱼汤里溶解的蛋白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如果将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大头鱼等,天目湖砂锅鱼头就是以这种鱼头为主料)去除水分后,鱼头中蛋白含量为49.0%远低于鱼肉中的87.5%;脂肪含量鱼头为14.9%,远高于鱼肉的3.1%。同样的鲢鱼(又称白鲢、鲢子鱼等)鱼头蛋白含量为53.6%,远低于鱼肉的83.2%;脂肪含量鱼头为11.4%,远高于鱼肉的2.8%。

误解二:乳白汤汁富含溶解的营养

真相:浓稠汤汁其实是“乳化脂肪”

鱼头汤“汤汁乳白、味浓醇厚,鲜美异常”,好多人便以为,白*的汤就是蛋白质、钙等营养溶解在水里,这其实是误解。这种乳白*、浓稠的汤汁形成过程其实是脂肪乳化过程。烹饪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炖出乳白*汤必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鲜动物*原料并且在熬汤之前一定要油煎鱼头,然后大火熬煮,保持汤汁沸腾才行。在熬制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及原料中的所含脂肪,肌肉组织中的一些水溶*蛋白质和骨骼中的卵*脂溶出,肉皮中的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了明胶分子,在锅内汤汁不断沸腾的情况下,脂肪组织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脂、明胶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的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鱼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的。

误解三:长期食用鱼头汤对身体好

真相:长期只喝鱼头汤容易造成营养失衡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荤汤是最具幸福感的食物,但对于需要科学摄入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老年人以及三高人群来说,常喝鱼汤会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及能量超标,同时,鱼汤的饱腹感会挤占他本来该摄入的其他食物的胃容量,长期食用会影响膳食结构,造成营养失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生物富积效应,鱼头因为富集了鱼的血管恰恰是各种残留的农*和其它有毒化学物质的富集区。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鱼头部的农*残留量和重金属量有可能是鱼肉所含的5-10倍。同时,鱼头中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寄生虫,炖鱼头汤时因为经长时间炖煮一般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但吃火锅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看了立秋贴秋膘有哪些注意事项还看了:
  • 立秋贴秋膘的注意事项

    导语: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那么贴秋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不要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

  • 立秋有哪些注意事项

    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被暑天的热风折磨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要感受到比较凉爽的风了,也是蛮好的。值得高兴的是,除了天气会逐渐转凉外,各位小伙伴也利可以约起来贴秋膘了。不过立秋之初,其实天气和暑天并没太大的区别,饮食上仍然...

  • 立秋习俗贴秋膘

    贴秋膘是立秋的习俗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立秋习俗贴秋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立秋习俗贴秋膘是什么意思立秋的民俗相当丰富。如“贴秋膘”,也就是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焖肉、红烧肉等。一些地方...

  • 立秋咬秋吃渣贴秋膘

    “暑尽凉风起,秋来新米香。”今年的节气蛮应时,几场雨过后,高温褪去,节气立秋就到了。立秋贴秋膘似乎是黄河两岸大*南北共同的节气食俗,稍稍有别的是这秋膘的贴法。民间的节气食俗,基本上可归纳为三类:一类是时鲜,就是节气前后的成熟的新鲜果蔬和主食...

  • 立秋为什么贴秋膘

    导语:常说立秋“贴秋膘”,那么贴秋膘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