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4-03-10 03:00:55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小说总共描写了975个人物,其中有316个出场人物,每一个人物,大到皇家贵妃,小到丫头村妇,都被曹雪芹刻画的惟妙惟肖。儿女情长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八面玲珑的薛宝钗,两面三*的王熙凤和蔼可亲的贾母,乖巧贤惠的袭人,俏丽爽快的晴雯,当然,包括我们今天要讲的刘姥姥。

从刘姥姥说起的,她在小说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同时小说把刘姥姥塑造得个*鲜明、活泼可。那么,刘姥姥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她是一个粗鄙不堪的村间老妪;或是一个会说话,能办事的刘姥姥;或是个大智如愚,丑中蕴美的刘姥姥;还是是个勤劳善良而又有侠义心肠的刘姥姥?刘姥姥在《红楼梦》里,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

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

一,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证兴衰

刘姥姥何许人也,与富贵人家荣国府有何关联?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向我们细细做了交代。王狗儿的岳母,“原来这小小之家,姓王,乃本地人氏,祖上曾作过一小小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图王家势力,便连了宗,认作侄儿。今祖上已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家业萧条,便搬出城外原乡中住去了,王成新近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

以“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人家”的刘姥姥来写荣国府,局外人看局内人事。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三次所起作用次次不同,也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的兴衰。

一进荣国府,贾府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初步展现贾府的奢靡繁华。《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为求生计,一进荣国府‘打秋风’。在刘姥姥这等村妇老妪眼里,,一进贾府就跟进了“云端一般”,看见秤砣般一物来回乱动,“铛的一声”只见小丫头们一起乱跑,以及贾府吃饭时的鸦雀无声,写出贾府的排场。而凤姐在刘姥姥的眼中则是“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的显贵主子。

二进荣国府,正是贾府回光返照的日子,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说不尽的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刘姥姥这次不单是进了荣国府,更是进了附中之园的大观园,醉卧怡红院。而贾府的排场和奢靡也通过刘姥姥眼光进行了描述。

三进荣国府,赫赫荣国府则一败涂地。抄家之后,贾府落败,凤姐不得已向刘姥姥托孤,请她照顾独生女巧姐儿。

曹雪芹通过刘姥姥的眼光,通过贫富贵贱的对比,演绎这个‘赫赫扬扬,已达百载’的贵族世家里的盛衰过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三进荣国府,尤其以第二次描述最为详细,那么众人眼里的刘姥姥是何种形象呢?宝玉这等公子哥儿唤她“贫婆子”,妙玉眼里的“脏婆子”,黛玉等千金小姐戏谑的“母蝗虫”“女清客”。似乎刘姥姥当真是一个粗鄙不堪的穷困乡间老妪,事实当真如此吗,我以为并不。

二.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老者

刘姥姥的智慧表现在她的言语行为中,即是所谓“会说话,能办事”

刘姥姥是个乡下人,以她这般年岁,在*古代尤其是力举孝道的时代,她是应该待在家中坐享清福的,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自有儿女敬奉,绝也轮不到跑出来为儿女讨生计的。可是刘姥姥出来了,半为生计,半为精明。这种精明实际上就是真正的智慧。且看她对女儿女婿说的一番话:“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爽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试想一下,一个整日在家照顾孙儿的七旬老妪,如果没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她能知道城里大户人家主人的*情吗?即便是年轻时有些接触和印象,素来人的变化是没人可以否定的,况且出阁前的小姐和出嫁后的夫人这一转变就更难说了。更奇的是,这王家与女婿家连过宗,这等大事,女婿狗儿父辈岂能不曾告知?皆因狗儿混沌,故一时半会未曾想起倒也可知。女儿作为狗儿嫡妻,丈夫未曾想起,她就更难想到了。然而,刘姥姥,一个局外人,却看到了这一层,女儿女婿不曾看到的她看到了,女儿女婿不曾想到的她想到了。这不能不让人叹服于她的精明。也正因为她知贾家的状况,“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解贾家人的*情“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所以,由她带着外孙板儿去贾府讨生计就是顺理成章再合适不过了。

《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2篇:姥姥和“象形文字”

    我家姥姥可能干了,她不仅是家里的“财政部长”“后勤部长”,最近还当起了“通讯部长”。    所谓“通讯部长”,就是每天把来电话的人的姓名记录下来,等家人回来了,向他们通报。我姥姥识字不多,更不会写,怎么能记住这么多人名呢?告诉你吧,事情就是这样的……    一天放学回家,我一进门便看见姥姥坐在电话机旁边,在纸上写着什么,晚上吃饭的时候,姥姥突然想起什么,对姑姑说:“对了,今天有人打电话来找你,叫……叫什么来着?”    “等会我看一下。”说完,姥姥转身进了屋,不一会拿来一个小本子,她看了看说:“哦,对了,叫余有波。”咦,姥姥不是不认识字吗?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夺过小本子看了看。    当我翻开本子我明白了,只见纸上画着一幅画,一条大鱼立着身子,用两只鳍抱着一团像波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呀?”我左看右看也弄不明白。姥姥接过本子,指着画说:“这不明白?这鱼抱着波浪,不就是余有波吗?”啊!原来是这样呀,我差点失声大笑起来。    我边翻本子变笑,姥姥还在一旁给我解释着:“这画了一只羊头,下巴上还有小胡子,这就是老杨,没胡子的叫小杨。”我又问道:“那三条水波又是谁呢?”姥姥说:“这是姓刘的,你看这不像是流动的水吗?所以就是刘!流的谐音就是刘啊!听明白了吗?”我捧腹大笑,说:“明白了,姥姥您真聪明。”    我笑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姥姥只是微笑地摸了摸我的头。看着姥姥满脸皱纹的笑脸,我心中忽然想到:姥姥小的时候受条件限制,没机会上学,所以不识字,但是,姥姥还想尽办法来弥补这些缺陷。而我呢?有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又做得如何呢?    这是我那想象力丰富的姥姥和姥姥所创的“象形文字”。    

第3篇:黛玉雅谑刘姥姥

导语:刘姥姥在回目上出现了四次: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41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113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从篇幅上看,第6回、40回、41回三大整回,以及39回后半回、42回前半回、113回前半回、119回后半回,都是浓墨重彩的刘姥姥正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黛玉对刘姥姥的调笑,希望大家了解。

刘姥姥游大观园文中,黛玉有三事颇受人诟病: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道“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39回);讽刺刘姥姥的舞姿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41回);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

如所周知,黛玉从来都是一副病西施模样,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可是我们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两宴大观园,简直活蹦出另一个开朗活泼的黛玉来,叫人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黛玉。您看她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原文特写她的笑态,“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42回补叙她在酒令上“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焉知不是由于一时高兴,得意忘形所致?

黛玉这段真正无忧无虑的幸福快乐时光拜谁所赐呢?此人非他,正是刘姥姥。回目“雅谑补余香”,细想黛玉雅谑的灵感从何而来呢?不就是受到前两回刘姥姥艺术表演的启发么?原来作者有意将刘姥姥的艺术才情赞誉为香。一个“香”字,与黛玉菊花诗“口齿噙香对月吟”一样韵味,是以谓之“补余香”。

正文黛玉的雅谑也像刘姥姥一样信手拈来,如“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不能”,“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的‘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黛玉这些奇思妙想都是受到刘姥姥风趣幽默的喜剧艺术感染而生。她那灵机一动,她三次讽刺刘姥姥的妙语,竟然都是学习了刘姥姥的生活艺术现炒现卖创作出来的。黛玉被刘姥姥高超的生活艺术才情深深感染,无形中她成了刘姥姥的大徒弟。

前数回一路只见刘姥姥把众人逗得欢笑不绝,42回黛玉这个大徒弟也不负众望,依旧让大家又乐了一把:“说着,大家都笑起来”,“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探春‘嗳’了一声,笑个不住”。更有点睛之笔还在后头。当黛玉说出那句经典台词“携蝗大嚼”时,作者故技重演,又将众人笑态大书一笔,将此段与“老刘老刘”对看,前后恰好相映成趣。

作者还将刘姥姥的语言艺术提到与凤姐、黛玉、宝钗对等的高度,可见曹雪芹的确有意通过刘姥姥游大观园这几回大文创作一幅生动绚丽的生活艺术和喜剧艺术的.长卷。黛玉所说“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竟是特别提醒惜春,更提醒读者:别忘了刘姥姥才是这幅大观园游乐图不可或缺的第一主角。

黛玉三次雅谑,表面上好像讽刺刘姥姥,内在却写她爱重刘姥姥。刘姥姥给黛玉带来了非常特殊的快乐心情和艺术灵感。如果说海棠诗、菊花诗洋溢着缠绵悱恻的诗意美的话,那么紧随其后的二进荣国府、两宴大观园便处处闪现着绮丽烂漫的画意美。它们共存于海棠诗社这个大段落,大大增强了《红楼梦》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

第4篇:刘姥姥读后感

刘姥姥读后感

红楼梦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甚至成立了专门的红学会来对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进行研究,可以想像它在*的文学地位是多么高,提到红楼梦又让人不得不提到大观园,而提到大观园又不得不让人想到一个跟整个贾府看似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物--刘姥姥.

大观园是贾府为了迎接元妃(贾政的大女儿贾元春)回贾府省亲(探亲)而大兴土木耗费巨资建造的一座宏伟的园林式建筑,用以迎接贾府至高荣耀的回归,可以说大观园是整个贾府在当时社会地位无上辉煌的象征,并且大观园的建筑风格也足以代表*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成就,在当时很难想像这样一座代表贾府至高荣耀的园子会和一个当时最普通最低等毫无社会地位的农村主妇联系一起,刘姥姥是贾府的一个远房亲戚,大家知道她曾先后三次进出荣国府,第一次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进荣国府向凤姐讨要银钱以度日,第二次是在一个丰收年后向贾府送去些土产品作为远房亲戚的心意,第三回是贾府遭难没落后进贾府接走凤姐的遗孤巧姐回乡下避难,而作者在第四十回的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里对刘姥姥这个人物描写的篇幅最为生动,当时贾母借以为史湘云还席为名在大观园宴请一干亲戚,恰好刘姥姥送来些物品,于是贾母便一并邀请刘姥姥赴宴,试想一个王公贵族家庭里的最具权威人物在代表了贾府至高荣耀的大观园里邀请一个地位极其卑微的乡下人,看起来是多么不协调的一个场景,然而作者这看似不协调的一笔却又有着极深的用意,作为当时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家其生活排场自然是极其奢侈的,但是对于那些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奢侈生活的贾府上下诸人来说却是稀松平常,然而这种生活对一个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来说不但是没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过的,贾母领着她领略了大观园的庭院流水,见过了元妃的省亲别墅,品过了栊翠庵尼姑妙玉亲手泡制的清茶,听过了大观园专用艺人文官演奏的戏,欣赏了众女子的漂亮装扮和才艺,享用了大观园的无数美食;同时也见证了她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奢华排场,用现在的话就是大开了一番眼界,于是刘姥姥在整个游玩过程中见她所未见听她所未听吃她所未吃,所见所闻所听所感无时无刻不为震惊和叹为观止,所有这些她已无法用词来形容表现,只能念无数声”阿弥陀佛”这些宗教用语来形容自己那种无法言喻的感受,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对于大观园的真实感受.当然其中也不免闹出些笑话,像她被凤姐等人在饭前故意取笑,吃饭时故意给她用极沉的镶金象牙筷子来夹一两银子一个的轻巧的鹌鹑蛋,让刘姥姥想吃又吃不上,最后这个价钱昂贵的鹌鹑蛋也不免落个滑落地上被丢弃的命运,刘姥姥自然是心疼不已,而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换得贾母等人的开怀一笑,在这样一个场合中就算是拿自己来取悦别人似乎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那么此时作者的用意自然清楚不过,大观园的所有一切通过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看是多么的尊贵荣耀和高不可攀,像贾府这种王公贵族们的生活是何等的优越,同时他也反映了在*古代贵族和平民生活的天壤之别,在这样一种制度下,生活是不平等的,上流社会的人们根本不知道普通人生活的艰苦,而普通人也难以想像这些上流社会贵族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优越,所有这些都是*古代封建世袭王朝的一个普遍现象.

第5篇:刘姥姥绕口令

引导语:你们有听过刘姥姥绕口令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刘姥姥绕口令,欢迎阅读!

刘奶奶找牛奶奶买榴莲牛奶,牛奶奶给刘奶奶拿榴莲牛奶,

刘奶奶说牛奶奶的榴莲牛奶不如柳奶奶的榴莲牛奶,

牛奶奶说柳奶奶的榴莲牛奶会流奶,柳奶奶听见了大骂牛奶奶你的榴莲牛奶才会流奶。

柳奶奶和牛奶奶泼榴莲牛奶吓坏了刘刘奶奶找牛奶奶买牛奶,牛奶奶给刘奶奶拿牛奶,

刘奶奶说牛奶奶的牛奶不如柳奶奶的牛奶,牛奶奶说柳奶奶的牛奶会流奶柳奶奶听见了大骂牛奶奶你的才会流奶,

柳奶奶和牛奶奶泼牛奶吓坏了刘奶奶,大骂再也不买柳奶奶和牛奶奶的牛奶

山前有四十四棵死*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

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柿子树,*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

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柿子树,

不知是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柿子树*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

还是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柿子树。

山上住着三老子,山下住着三小子,山腰住着三哥三嫂子。

山下三小子,找山当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枣子,

山当腰三哥三嫂子,借给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枣子。

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枣子,

山上三老子,还没有三斗三升*枣子,只好到山当腰找三哥三嫂子,

给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枣子。过年山下三小子打下*枣子,

还了山当腰三哥三嫂子,两个三斗三升*枣子。

公园有四排石狮子,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狮子,

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脚边是四只小石狮子,

史老师领四十四个学生去数石狮子,你说共数出多少只大石狮子和多少只小石狮子

刘姥姥绕口令相关文章:

1.新说绕口令绕口令

2.绕口令大全(常见绕口令*)

3.凤凰绕口令

4.chinese绕口令

5.英文绕口令

6.宝宝绕口令

7.整蛊的绕口令

8.个*绕口令

9.语文绕口令

10.绕口令:*

第6篇:翻版“刘姥姥”来袭

大观园来了个刘姥姥,此地也来了个刘姥姥,且别看她们实际情况有多大的差距,咱就拿这*格一比……别说,还真像!不信?那就随我去看看吧!

刘姥姥乐呵呵地进城了,全身上下挂满大包小包,脚上趿着一双自己纳的黑布鞋,踩着碎步疾走。路人笑问:“您老是搬家呢?要帮忙不?”刘姥姥笑答:“不,进城来看外孙女呢!”刘姥姥年过花甲,一把老骨头了,力气还挺大,硬是把大小包袱连背带拖地拿来了。她迈着硬挺的步子,像猩猩似的环顾四周,心里思量着:“咋没板梯呢?”她看见一扇铁门,关得严严实实的,敲了敲,“哟!挺结实,俺外孙女不会住这儿吧?”又敲了敲,没人应,使劲儿敲,还是没动静儿。刘姥姥犯难了:这屋里咋没声儿?俺要怎么进去呢?刘姥姥只好掏出小灵通,按了女儿的号码:“闺女,俺在你家门前了!俺敲门儿你咋不应呢?啥,电梯?那是啥玩意儿?俺不懂,你下来接个应儿!”不一会儿,女儿和外孙女下来了,刘姥姥笑得更甜了。

一进门,刘姥姥就麻利地把大包小包一一翻开来,里面装的几乎全是吃的,有她自己种的新鲜的瓜果蔬菜,有老家的特产,还有她自己做的南瓜饼和红豆糕。“妈,您一个人提这么多东西这一路多累呀,这些东西城里都能买得到。”女儿心疼母亲舟车劳顿,还提这么多东西。“这都是你和晶晶爱吃的,俺提着不累,再说,城里的东西哪有家乡的味道?”刘姥姥笑眯眯地说。整理完大包小包,刘姥姥就参观起女儿的家来。她看哪儿都觉得新鲜,一会儿用手摩挲着沙发,一会撒点儿鱼料喂鱼缸里的金鱼,一会儿看外孙女写作业,眼睛眯成一条缝儿,眼缝里满是欢喜。在女儿和外孙女的强烈要求下,刘姥姥决定住上一段时间。

吃饭时,刘姥姥对女儿、女婿说:“俺是个大闲人,你们上班忙,以后家里的家务活都交给俺吧。”女儿连连*说:“妈,这怎么行呢?您大老远过来那么辛苦,哪能让您再累着呀?”刘姥姥板起了脸:“让俺啥也不干,俺心里可不是个滋味。”女儿拗不过,只好答应了。饭后,女儿便教她使用洗衣机、电饭锅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第二天,女儿、女婿上班去了,外孙女也上学去了,刘姥姥也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首先是洗衣服,她把水桶里的衣服一股脑儿倒进洗衣机后,回忆女儿教的步骤,按下了电源开关键。听到“嘀”的一声后,刘姥姥便高兴地自言自语:“这不就大功告成了吗?洗衣机这玩意儿就是方便。女儿说按了开关等45分钟就洗好了,俺等下再过来晾衣服!”刘姥姥闲来无事,便半躺在贵妃椅上看起书来。她手里捧着一本算卦书,眉头拧成麻花状,嘴巴不停地张合着。看完一页,她就伸出食指往嘴里探一探,蘸了蘸口水,往书角一点,翻一页,又把食指放在胸前大衣上来回擦,看了一会,她就觉得无聊了,把书往木桌上一放,就向厨房走去。咦,好家伙,没炉灶,没柴火,怎么点火呢?昨天女儿只教她用电饭锅和微波炉,却没有教她生火,糟了!这时,刘姥姥看到一个像桌子一样的东西,上面有两个黑圆圈,她胡乱转了一下转钮,一团火苗就喷发出来了!刘姥姥又惊又喜:“火点着了,做饭还不简单?”于是,刘姥姥在厨房里大战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女儿下班回家了,前脚刚踏进家门就闻到一股煳味儿。她径直走进厨房,只见刘姥姥脸上满是黑*的“油彩”,头发上还吊着几滴花生油,好不有趣!

刘姥姥有自知之明,吃饭的时候也没有邀功,但吃着吃着,她大叫一声:“哎呀,俺忘记晾衣服了!”刘姥姥跑到洗衣间一看,顿时傻了眼,大叫:“啥?”女儿、女婿和外孙女紧随其后,一探究竟。原来洗衣机里的衣服根本没有洗好,原因是刘姥姥只按了洗衣机的电源开关,却忘了打开水龙头了。“俺……俺本想减轻你们的负担,没料到越帮越忙,尽添乱了,俺明天还是回乡下去算了。”刘姥姥面带愧意地说。

“一回生二回熟,您多住一阵子就学会用洗衣机、集成灶啦。”女儿、女婿极力挽留。“是啊,姥姥,我也想多吃几回您的爱心餐呢!”外孙女赶紧展开甜蜜攻势,上前抱住姥姥。一番好言好语总算把这生闷气的刘姥姥留住了。

“姥姥!”我情不自禁地又喊了一声,真惬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