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π的故事作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09:40:36

0、1、2、3……数字的世界是奇妙的。0就像是一个鸡蛋,浑圆、饱满;1象征着永得第一的信念,勇往直前;2则是一只欢快的小鸭子,让人感觉快乐、舒畅;3又是一个耳朵的轮廓,耳听八方;4又是……但0——9这些数字却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喜欢的,是一串奇妙的数字。

我认识这奇妙的一串数字是在六年级。那天,我们刚开始学习圆的认识,一个符号映入我的眼帘——π。“嗯?这是什么?怎么这么奇怪?”我小声嘀咕,旁边的同学也议论纷纷,显然,它们也看到了这个奇怪的π。老师好像看透了我们的想法,不紧不慢地在黑板上写下了π,说:“它念‘pai’。”议论的同学马上转移了话题:“pai,派?”“原来念pai啊!可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我与π的故事作文

没等我们再议论几声,老师又说:“pai是圆周率的字母形式,等于3.1415926535……约等于3.14。”我听着,突然想起爸爸说的圆周率:3.14159——山顶一寺一壶酒。原来π就是圆周率呀!真有意思!3.1415926535……心中念叨着这一串奇妙的数字,又把思绪放回了课堂上。

不知怎么的,我越来越喜欢π这个奇妙的一串数字了,随着学习,我对π的了解加深了,我现在已经可以把π背到二十多位了呢!不信你听:“1415926535897932384626!呼——”怎么样,我厉害吧,哈哈!

除了这些,我还了解许多关于π的故事:

*古算书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德,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几何方法。南北朝时代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到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今最新纪录是小数点后25769亿位。

看着π这曲折的历史,我不禁对π更加的好奇、喜爱了。那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似乎预示着那未知的,不确定的未来,也在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探索数学的奥秘!

第2篇:数学故事扔出个π来

1777年的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约请许多朋友到家里,要做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一条一条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每根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距离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一根一根地往这张白纸上随便扔吧!”客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弄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但还是把小针一根一根地往白纸上乱扔。扔完了,他们又把针捡起来再扔。蒲丰却在一旁紧张地记数。他统计的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蒲丰做了一个除法:2212÷704≈3.142

蒲丰说:“诸位,这个数是圆周率π的近似值。”客人们觉得十分奇怪:这样乱扔和圆周率π怎么会有关系呢?

蒲丰解释说:“大家怀疑这个试验?你们还可以再做,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高正)

第3篇:我为π狂作文

“π”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迷,谁也不知道“π”的具体数值。同学们不喜欢“π”,因为“π”的进似值——“3.14”,乘以任何数字都不好算。但是考试还少不了它,圆柱,圆锥需要它,圆形的面积与周长需要它,所以同学们都恨死“π”了,但我是个例外。

我对“π”很感兴趣,是“π”的“忠实粉丝”。我打算毕业后,将“π”背到几亿分之一位上,我想“π”的“父亲”——祖冲之,知道他的孩儿有一个这么死忠的“粉丝”,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定会露出微笑。

如今,已有一位“铁粉”男孩利用24小时零4分钟将“π”背诵到小数点后67890个数字,这个“铁粉”对“π”有多大的喜爱啊!是喜爱给了他动力,使他将“π”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可贵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3.1415926.......”是谁在背圆周率“π”?是我。我已经深陷“π”,不能自拔。“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神秘将我带进了“π”的宇宙。我在“π”的银河里自由飞翔,一串串枯燥无味的数字变得多姿多彩,丰富无穷,我时常有种一去不复返的感觉。

“π”是个优美的数字,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数字。在背记“π”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挫折与困难,但我还是挺了过来,谢谢“π”,是“π”给了我坚强,谢谢“π”,是“π”给了我克服其他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如今,数学课本里的“π”已经被“3.14”取而代之,但是“π”依然活在我的心中。3月14日,“π”的“脱壳日”我也不会忘记!

现在数学家们对“π”情有独钟,而今天的科技已经能把“π”计算到小数点后万亿位了,他们就是为了得到“π”的具体数字,揭开“π”的真实面纱。但愿人们能对“π”做更多的研究,给我们这些为“π”而疯狂的“π”迷们一个更长更广的飞翔航线!

“π”!我为你疯狂!是你给我的生活注入了*彩与欢乐!i loveyou!

第4篇:数学故事扔出个π来

1777年的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约请许多朋友到家里,要做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一条一条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每根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距离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一根一根地往这张白纸上随便扔吧!”客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弄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但还是把小针一根一根地往白纸上乱扔。扔完了,他们又把针捡起来再扔。蒲丰却在一旁紧张地记数。他统计的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蒲丰做了一个除法:2212÷704≈3.142

蒲丰说:“诸位,这个数是圆周率π的近似值。”客人们觉得十分奇怪:这样乱扔和圆周率π怎么会有关系呢?

蒲丰解释说:“大家怀疑这个试验?你们还可以再做,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高正)

第5篇:4*-吡喃-4-硫*1(n-π*),1Ag-(π→π*)和1Bu+(π→π*)等的激发态特征

理论上4*-吡喃-4-硫*的激发态特征用量子化学方法以及二维实空间分析法和三维立体实空间分析法加以研究.理论上的结果揭示1(n→π*)和1Ag-(π→π*)激发态是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激发态,而1Bu+(π→π*)激发态是离域激发态.它们的跃迁偶极矩的强度和方向用三维密度跃迁(TD)加以解释,用三维电荷密度差(CDD)观察分子间电荷转移(ICT)的激发态特征或局部激发态特征.用二维实空间分析法研究电子.空穴相关*,离域化和激子的尺寸.

第6篇:会说话的π作文

一天傍晚,我对着桌上的一长串圆周率痴痴的看,因为我知道,明天就会去参加比赛。我仰天长啸:‘啊!真难背啊!我怎么可能会被到这么多嘛!真是比上西天还难!’这时,在我房间里出现了比新闻联播都还标准的男声,把我吓得三魂丢了两魂:‘小朋友,只要你掌握了背圆周率的方法就不会觉得难了。’

我大惊失*:‘你是何方神圣,为甚会出现在我的地盘里!’‘因为……’这不听不知道,一听把我眼睛都弄在地上找不到了,等我重新找回眼镜,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圆周率的纸仔细端详,好似那梵高在打量自己的杰作,又似那李白在细细品味自己的千古绝唱。这时,它能冷不定的又冒出来一句:‘我就是你面前的圆周率啊!’‘what!!!’说这句话时我又把我眼镜掉在地上了,等我再捡起来并拿起那张纸摇了摇变成一堆乱码,一个数字也看不清,它又说:‘你要干啥嘛,我被你摇晕了’‘那么请问圆周率,人们要你又有何用’它深思熟虑了一会,飙出一句‘我……我不知道,不过,如果你知道了我的用处,我就告诉你背我的秘诀’我汗,巨汗,大瀑布汗,成吉思汗。于是,我把这张‘有毒’的纸带到数学老师家拿去‘老师,这圆周率又有何用’我去,这家伙要装查理,行,我让你一次装个够在它要说出下一句话时,捂住了嘴,跑到老师面前它说:‘老师你卖啥关子啊’我心想:完了,完了,这家伙成精了。老师迷惑的望了望我‘你会腹语’?’我指了指那张圆周率,老师说:‘谁信嘛。’我被老师的天真打败了,于是我捂住了嘴,示意老师不出声,过了一会儿直肠子的它又说了:‘老师,你咋不说话,是不是病了’这次老师信了,捡起那张圆周率就要往碎纸机里塞。它大声喊到:‘老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纸一去兮不复返,生当做π杰,死亦为π雄,让我知道我的用处我死亦瞑目啊!’老师默默的点了点头……

老师开始上课了,老师问我:‘你知道怎么求圆的面积吗?’‘sure,是s=πr。’‘嗯,那你知道π是什么吗?’‘圆周率嘛。’‘圆周率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没有了圆周率,生活将是一团糟。’我拿着圆周率,向家冲去。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我躺在床上,手里挥舞着那张圆周率,它对我说:‘你不是想我教你圆周率的巧记吗,那你起来吧’圆周率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帅哥,他说:‘我叫π哥。是圆周率的化身,从今往后,我就寄居在你家了……。’

过了一会儿,我家里传来了一阵爽朗的声音,在小区里久久徘徊。

第二天,我在‘π哥’的帮助下,我夺得了圆周率比赛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