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复习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18 07:55:33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镜中像的位置.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复习优秀教案

2.知道什么是凸、凹透镜,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进一步理解实像和虚像概念.

4.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5.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6.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7.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8.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

9.培养学生受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10.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1.通过学习,使学生有保护眼睛的意识.

二、知识要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平面镜所得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透镜:用玻璃、树脂或水晶等透明材料制成的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仪器.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3.主轴、光心、焦点与焦距: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光心;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一点,该点叫焦点;凸透镜在实焦点,凹透镜在虚焦点.

4.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情况

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u>2f2f>v>f倒立缩小实像

u=2fu=2f倒立等大实像

2f>u>fv>2f倒立放大实像

u<fv>u正立放大虚像

u=f不成像

说明:

(1)一倍焦距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成实像时: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且像、物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3)成虚像时: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且像、物左右一致,上下一致.

5.幻灯机和投影仪:当物距(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在屏幕上得到倒立的实像,其像距大于物距.

6.照相机:当物距(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内.

7.放大镜:相当于短焦距的凸透镜.

8.显微镜:由物镜(短焦距的凸透镜)和目镜(焦距比物镜略长)组成;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9.眼睛的结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10.近视眼及矫正:近视眼只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及矫正: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用凸透镜矫正.

眼镜的度数=×100(f单位为)

三、典型例题

例1.人站在平面镜前4米处,并与镜面平行,那么人与镜中所成像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当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着平面镜运动2秒时,人与镜中所成虚像的距离又是多少?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与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对镜面来说是互相对称的,即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距离是物与镜的距离的2倍.

*:人与镜中所成虚像的距离分别是8米,4米.

例2.图中正确表示光通过透镜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图  D.丁图

解析: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观察入射前和出射后光的变化情况,光通过甲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通过乙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通过*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发散了,通过丁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本发散了,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发散”作用并非只是针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而言,“会聚”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发散”作用应理解为出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发散了一些.

*:AD

例3.当物体从4f处移到2f外,它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像和像距如何变化?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则f<v<2f成倒立缩小实像,且当u减小,v增加,像也逐渐变大.

*:像和像距都变大.

四、能力训练

1.小明同学从他家墙壁上平面镜中,看到电子钟的液晶显示板如右图所示,那么这时的时刻应是____.

2.小明的金鱼缸是圆形的,当他从侧面观察鱼时与正上方观察同一条金鱼时比较,发现从侧面看到的金鱼比正上方看到的要____(填“大”或“小”).

3.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15c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c   B.10c   C.18c   D.20c

4.一个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是,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5.如何利用太阳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1.2:51

2.大,放大镜,虚像

3.B

4

5.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用刻度尺量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f,f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第2篇:第六单元统计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贺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

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

(1)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3篇:第一单元除法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单元复习(3)

教学目标:

通过一些具体习题的练习,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侍獾哪芰α?p>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商是()。

2、□15÷4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中最小可以填()。

3、已知453÷5=90……3,那么()×()+()=453

4、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和商都是9,则被除数是()。

5、7□□÷6,如果□中可以填任何数字,那么这个除法算式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二、解决实际问题

1、400元可以帮助一名失学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星星小学三年级4个班的捐款正好能帮助2名失学儿童,平均每班捐了多少元?

2、小明9分钟行585米,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用了17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3、布娃娃橡皮泥恐龙玩具小帆船玩具

170元86元238元74元

现在这些商品都是半价出售。

(1)现在这些商品分别是多少钱?

(2)小强有200元钱,他会买哪些玩具呢?请你帮他想一想。

4、小红看一本168页的故事书,她3准备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5、李师傅6小时加工5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108个零件需要几小时?

课后小记:

第一单元除法第12课时

第4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13题和练习十六的第1--5题。)

复习要求: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4。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灵活解答应用题能力。

教学难点: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同学们,我们已学完了第二单元的所有知识,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下复习和整理。(板书:整理和复习)

2。回忆这单元有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3。汇报: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应用题

(1)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三步计算应用题

(3)行程问题应用题

二、复习指导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⑴看书例1、例3,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⑵学生回答:从例1中我们知道了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计算只有同一级运算的式题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⑶练习:口述运算顺序0。18+2。19-1。625。131。70。5

⑷例2,知道了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⑸教师强调:同级运算可以一步计算出来。

⑹计算2。151。4-19。950。65+4。31

15。05[(6。07+2。53)0。35]

⑺例3,我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是在需要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还知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还知道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⑻练习:分组完成68页1题(指名板演)

⑼例4,知道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口述解答过程:1。561。7+0。4411。7-0。7

11。72-7。85-(1。26+0。46)

⑽小结:我们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整理,不仅进一步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还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1)说出下列各题问题所需的条件,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①52。4减23。1与7。2的积,所得的差除43。8,求商。

②11。2除以14的商加0。7,再乘以4得多少?

③21减去3。4与4。7的和,所得的差,乘以0。5积是多少?

提问: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2)看书45--46页看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用摘录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会了第二种检验方法,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结果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说明解答正确。

还学会了解答应用题要经过4个步骤)

(3)练习:第3题根据计算步骤解答下列各题(投影出示)

①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引导学生按解答应用题的4步来口述这道题的解答过程。)

②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400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根据上题的思路边说解题思路边完成解答过程。)

③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5天,每天生产80只。剩下的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画出线段图解答,指名讲解题思路。

(4)提问比较:从以上几题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三道相关联的应用题,2、3题是通过把一步应用题逐步增加条件扩展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时都要根据解答应用题的五个步骤来完成。这样就能解答各类应用题。)

三、综合练习

1。按顺序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综合算式解答。

1。281。524。380。73

0。259。2

3。22。5

2。下列各题列式对吗?错在哪?

⑴6。2减去2。4与1。3的和,差是多少?

列式为:6。2-2。4-1。3

⑵10减去5。6与1。3的积,所得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

列式为:24。8[10-(5。6+1。3)]

⑶8。4减去8。4与1。6的和,所得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

列式为:8。4-(8。4+1。6)4

四、学生质疑

五、作业

练习十六3、4、5题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应用题(练习十六4~14题)

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一些学过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2。60。26。40。810。1250。320。047。20。98。10。03

0。240。60。1250。250。490。7700。5134

0。560。28

1。5300。450。453。20。164。20。01

0。273420。614。480。350。7

15-4。540。2561。281。5

1。42。540。716-160。2

二、复习指导

1.第6题

⑴让学生讲一讲两种不同解法的思路

⑵生解答,集体订正。

2.第5、7题。

3.第10题:

学生先*解题,并说说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再改编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第9题。

学生*做题,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第10题。

学生*解答,着重分析题里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所需时间与两车距离之间的关系,集体订正。

3.练习十六第11题。

在学生*分析了数量关系后提问:

(1)两台磨面机一天共磨面多少千克?

(2)是否用364千克加上365千克?为什么?

(3)你们确定应怎样算?

(4)生解答出结果,集体订正。

四、攻破难题

1。练习十六第12题:有人把蝙蝠放在有蚊子的房间里做试验。蝙蝠原来体重3。9克,15分钟后,由于吃了蚊子,体重增加到4。29克。平均一只蚊子的重量是0。002克。算一算蝙蝠1分吃了多少只蚊子?

分析与解:15分钟后蝙蝠增加的体重(4。29-3。9)就是蚊子的重量,每分钟就是(4。29-3。9)15克,然后再除以0。002就是蚊子数目。即:(4。29-3。9)150。002

2。练习十六13题: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2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200棵。照这样计算,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分析与解:要求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就必须知道1台1小时喷多少棵。即:2002456=750(棵)

3。练习十六14题:甲乙两地相距480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分析与解:问的是两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所以要先求出相遇之前两车各行了几小时。先算甲车行驶的时间:31252=6(时)

再算乙车行驶的时间:(480-312)42=4(时)。因为,甲车比乙车多行了2小时,所以两车不是同时开出的。

4。思考题:一个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每小时行15千米,这样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因为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分析与解:

⑴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到达学校所需的时间:

315=0。2(时)

⑵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1千米所用的时间:

110=0。1(时)

⑶剩下的路程要行的时间:

0。2-0。1=0。1(千米)

⑷剩下的路程所需的速度:

(3-1)0。1=20(千米)

五、作业

练习十六7、8题。

第5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复习巩固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决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2-6的乘法口决和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计算。

3.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

4.教学过程:

一.复习1-6

的乘法口决:出示表,找规律.

二、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2×21×63×44×26+62×44×1

乘法的意义

三.看图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四、做66第1题

五、复习填括号练习1.看乘法式题卡片写得数

3×24×43×62×26×5

3×46×62×42×61×6

2.先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计算妈

妈买来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几袋?妈妈买来4袋桔子,5袋苹果,一共有几斤?

3.提出问题或条件再算出来

①6个少先队员做纸花,每人做4朵()?

②少先队员做了24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朋友8朵,()?

4.口算

3×34×56×230-7

3+35×41×448-2

5.①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每只6元()?

②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共买多少只?

③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方小明和小光各有5张邮票,他们一共有几张邮票?

第6篇:第7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一单元的知识,学生已学过,如果重复过去,学生没有新的收获,只会感到厌倦;如果出一些习题,让学生机械重复的训练,收效甚微。如何让学生整合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如何提高复习课的含金量,让学生得到更多?从而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螺旋上升,更高更新的复习效果呢?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是这样考虑的: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复习,自定目标。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允许差异。学生对哪些知识已掌握了,对哪些知识还有疑问,哪里学习中最觉得困难,他们最有发言权。于是,我告诉学生第7单元的复习,我们要开展一次复习竞赛。竞赛的习题由同学们自己来出,竞赛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来定。学生一听,来了兴致。接下来,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全面复习,并找出学习后尚存在的问题,分词语、句子、课文内容三大块列举出来。

在第一轮自主复习的基础上,我们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课文内容组、词语组、句子组,三个组根据自己板块的特点,自己制定本次单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2、以训练点为重点,适当拓展,延伸目标。

在出题时,老师要求每个小组,以本单元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的训练点为重点,来设计问题。第7单元中,词语的训练点是:词语的感*彩;句子的训练点:主要是修改病句;课文内容训练点是:如何通过内容来体会思想。在抓住重点训练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层层递进,适当拓展延伸。在每一个板块中,都有三个层次: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来满足各个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

如:在词语复习题中,学生们找出了平时易读错的字让大家判断,选择正确的读音;找出易写错的成语进行改正错别字的训练,并结合进行词语感*彩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每个组写出平时积累到的褒义、贬义的成语,促使学生的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3、以竞赛为形式,激发兴趣,达成目标。

三个小组,三个板块,展开复习竞赛,这样,每个小组要参与完成其他小组的练习,每个人必须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词语、句子这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才能争取本小组的胜利;另外,每个小组所出的题,也是竞赛的一部分,因此,在出题过程中,每位组员都献计献策,各抒已见,力争自己小组能出一套高水准的习题,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4、以评价为突破口,总结方法,提升目标。

每一板块的题目,体现了每个小组既定的目标,在完成答题的基础上,小主持人会通过对答题人的评价,把答题的方法、步骤,或是分析问题的思路作出总结,教师对学生和主持人的回答作出调控,在关键处适当点拨,以提升教学目标。如,句子组在修改病句时,他们列出的十句病句,分别代表十种病句类型,在病句修改好之后,主持人要求大家思考刚才修改的各种方法。

通过每个小组讨论,总结出四大步骤:1、要读句子;2、要找病因;3、修改句子;4、检验句子。

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但掌握了病句类型,还总结出了修改的方法步骤。

通过这节课,学生自主复习、自主出题、合作讨论、大组竞赛、评价反馈这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了复习的全过程,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形成了一定的知识框架,而且学会了复习一个单元的方法。

教后体会:

1、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们不仅仅学到语文知识,他们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发展。

2、教师要确立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思想,做学生的启发者、点拨者、组织者,做学生学习中的向导、顾问。尽管在这次尝试中,我花了比以往多几倍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备复习课,但学生们的收获也是递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