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阅读及*

发布时间:2024-02-27 21:24:42

南海

①南海,外国人又称南*海。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我国沿海渔民就开始在南海捕鱼,秦始皇统一*后设置了南海郡,《马可波罗游记》中也多次提到过南海。

南海阅读及*

②南海以我国大陆及*岛为北界,南抵印尼加里曼丹岛,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它比渤海、黄海、东海面积总和还大得多。

③南海是一座巨大的资宝库。它的北岸是我国南部一段漫长的海岸线,排列着汕头、深圳、广州、湛江、海口、北海等一系列重要港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黄金海道。南海有世界上最著名的红树林生长岸区和珊瑚礁区,它也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南海出产的龙虾、海马、玳瑁闻名于世。沿海的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合浦出产的珍珠称为南珠,称誉全球。南海的丰富油气资主要分布在珠江口、莺歌海、北部湾一带,专家预测,它将会成为波斯湾那样的大油气田。

④在人口急剧增长、陆地资日益短缺的今天,南海和渤海、黄海、东海一起构成了*未发展的一大空间,它是中华民族怀抱中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20.仔细阅读上文,选出与文章意思有出入的一项()(2分)

a文章第一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南海,主要是介绍了南海历史悠久,是*的领海,它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南海丰富的资或南海是一座巨大的资宝库。

b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南海历史悠久,自古以就是*的领海。

c文章最后一段写的是南海对于未*的深远意义。

d.南海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黄金海道,是世界重要的渔场,有丰富的林业和油气资。那里盛产龙虾、海马、玳瑁和珍珠。

21.南海自古以就是*的领海,但最近南海争端已渐趋*化,愈演愈烈。中学生晓畅却认为南海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南海问题是国家领导和*事学家考虑的问题,与我们无关。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你的意见。(2分)

参考*:

20b

21要点①南海自古以就是*的领海,**不容侵犯②关注国家大事是每个中学生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第2篇:《海啸》阅读及*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阅读题:

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3、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4、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④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全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顺序。(3分)

参考*:

1、①海啸浪的波很长②周期较长③海啸波的传播速度快④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等

2、举例子列数字说明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3、不能去掉。用上这个词,说明海底地震并不是海啸产生的唯一原因。

4、类型发生地区逻辑。

第3篇:《海南岛的气候》阅读*

(1)海南岛纬度较低,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冬季温暖,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6度以上。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冬季风虽达本岛,但势力较弱,受其影响时,全岛各地有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少。偶遇寒潮南下,降温幅度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由于中部山地的阻挡,岛南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度仍在20度以上。

(2)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度~29度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由于受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又因夏季多云雨,天气凉爽,也有一雨成秋之说。极端一般高于38度,曾有过40。3度的记录,通常出现在4、5月份。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的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但除中午外,一天中其他时间都可感受到快意和风海上来的凉爽感。

(3)海南岛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降水充沛,除西部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地区。全岛降水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大雨、暴雨次书多,强度大。而冬、春季降水较少。年际间降水量差别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2?3倍,西南部甚至超过5倍。

(4)海南岛每年5~11月都有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的影响,尤以8、9月为多。据统计,平均每年在海南岛登陆的风暴、台风有2。7次,最多年份达6次。近几年来,风灾对海南岛的影响有所减少。

17、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4分)

(1)综合上面四个文段的内容,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述海南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

(2)你的一位朋友远在北方,近日来电话说想在今年夏天中考后到海南来旅游,但听说岛上夏天昼夜酷热难耐,于是有点想打退堂鼓。请你结合上文第(2)段介绍的海南夏季的气候特点,给他回个电话,向他说明实际情况,动员他来旅游。你说:

18、第(3)自然段中能体现海南岛降水特点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抄写出该中心句。(1分)

答:。

19、上述选文大量列举数据进行说明,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参考*:

17、二题选一。

(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充沛,风灾频繁。或:冬暖夏热,降水多,风灾多。或: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

本题4分。除答热带季风气候外,其它*要出现四个要素(每个段落一个要素):冬、夏、水、风。每个要素的阐述各1分。

(2)示例:我们海南夏季气温是比较高,太阳辐射较强,但因受夏季风的吹拂,大部分地区并不酷热,又因夏季多云多雨,天气还是凉爽的,中部山区就更凉爽了。尽管中午户外较热,但早晚有海风吹拂,把酷热带走了,一天还是凉爽惬意的。朋友,欢迎你夏天到海南来避暑!

本题4分。看语言表达及说理情况分别计4分、3分、2分、1分、0分。

18、全岛降水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

本题1分。答降水充沛也得1分。

19、列举数字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增强了说明的科学*,使人更可信。

本题2分。出现准确、科学*关键词之一者即可得2分。

第4篇:云南的歌会阅读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美。

1、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这些歌声具体指什么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呈贡进城的一路景*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赶马女孩的歌唱还发哑带沙,为什么作者还说淳朴的本*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本段思想内容:□□□□。(限于四个字)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达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什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描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面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熟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满斗会为什么是最热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指的是怎样的唱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加金满斗会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体现了金满斗会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要召开金满斗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线语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概括本段段落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的歌会阅读*:

(一)

1、以情歌为主,也唱其他内容。

2、一路景*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铺垫,是烘托映衬,而赶马女孩的歌唱是本段描写的中心。

3、因为在这种优美环境气氛中,出口自然,不矫揉造作,不论唱什么,都带有原汁原味,所以作者说充满一种淳朴的本*美。

4、山路漫歌

(二)

1、描绘云南歌会中的山野对歌场面。

2、不能。因为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有多才能显得准确精当。

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在结构上起总领作用。

4、这样更能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三)

1、面善:面熟。熟习:对歌曲学习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深刻。

2、因为它参加的人员很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唱歌的时间长,一连三天才散场。参会的妇女居多,而且打扮得非常漂亮。老年人在场上格外兴奋活跃。

3、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如一片松涛。

4、参加金满斗会都是村子里的小商贩或普通的村民。体现了金满斗会的大众化、普遍*的特点。

5、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6、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兴奋活跃,热情专注。

7、村寨传歌

第5篇:《南史陈书》阅读题及*

①虞寄字次安,少聪敏。及长,好学,善属文。*冲静,有栖遁之志。弱冠举秀才,对策高第。岳阳王为会稽太守,引寄为行参*,迁记室参*,领郡五官掾。又转中记室,掾如故。在职简略烦苛,务存大体,曹局之内,终日寂然。侯景之乱,寄随兄荔入台,及城陷,遁还乡里。张彪往临川,强寄俱行。寄与彪将郑玮同舟而载,玮尝忤彪意,乃劫寄奔于晋安。时陈宝应据有闽中,得寄甚喜。陈武帝平侯景,寄劝令自结,宝应从之,乃遣使归诚。承圣元年,除中书侍郎,宝应爱其才,托以道阻不遣。每欲引寄为僚属,委以文翰,寄固辞获免。及宝应结昏留异,潜有逆谋,寄微知其意,言说之际,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谏,宝应辄引说他事以拒之。寄知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脚疾,不复起,宝应以为假托,使烧寄所卧屋,寄安卧不动。亲近将扶寄出,寄曰:“吾命有所悬,避欲安往?”所纵火者,旋自救之。宝应自此方信之。

②及留异称兵,宝应资其部曲,寄乃因书极谏。宝应览书大怒。或谓宝应曰:“虞公病笃,言多错谬。”宝应意乃小释。亦为寄有民望,且容之。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i秦曰:“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i秦但泣而已。宝应既禽,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以先识免祸。初,沙门慧标涉猎有才思,及宝应起兵,作五言诗以送之,曰:“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照紫微宫。”宝应得之甚悦。慧标以示寄,寄一览便止,正*无言。慧标退,寄谓所亲曰:“标公既以此始,必以此终。”后竟坐是诛。

(节选自《南史陈书》)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玮尝忤彪意()

(2)及宝应结昏留异()

(3)旋自救之()

(4)后竟坐是诛()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2分)

a、乃劫寄奔于晋安寄乃因书极谏

b、曹局之内言说之际

c、作五言诗以送之慧标以示寄

d、寄微知其意宝应资其部曲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每欲引寄为僚属,委以文翰,寄固辞获免。

(2)宝应既禽,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以先识免祸。

20、沙门慧标的五言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概括虞寄在陈宝应叛逆过程中的做法及态度。(3分)

参考*

17.(4分)(1)抵触,不顺从

(2)通“婚”,婚姻

(3)不久

(4)由于,因为

18.(2分)c

19.(6分)(1)(宝应)总想请虞寄为下属官吏,把文翰一类的事委托(他),虞寄坚决推辞,因而获免。(评分说明:本题采用扣分形式评分。扣分点:省略、引、介宾短语后置、固,1点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3分)

(2)宝应被擒拿后,凡与他稍有交往的各个宾客都被处死,只有虞寄因有先见之明而免遭杀身之祸。(评分说明:本题采用扣分形式评分。扣分点:被动句“既禽”、定语后置、被动句“皆诛”、“以先识”,1点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3分)

20.(2分)表达了对陈宝应此次起兵成功充满期待和祝愿(1分),对陈宝应充满赞赏之情(1分)。

21.(3分)陈宝应暗中有叛逆想法时婉言相劝;知道陈宝应不可谏止时称疾相拒;陈宝应参与叛逆时冒死力劝(2分)。总之,虞寄始终反对陈宝应谋反,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1分)。

第6篇:南征的阅读*及赏析

南征杜甫阅读*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4分)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4分)

阅读*:

14.(1)“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诗人描写这美妙迷人春景是为了反衬自己衰老多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4分)

(2)“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之苦;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却不被人理解、赏识之苦,虽然如此,但“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4分)

阅读练习二

1.“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写了怎样的图景?联系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5分)

2.“百年歌自苦”,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苦中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6分)

参考*

1.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枫树成林(描述1分):一幅明媚迷人的春光图(归纳1分)。整首诗反映的是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诗歌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这样以乐景写哀,让哀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结合全诗说情感内容1分,说乐景写哀或先扬后抑之类手法1分),诗人正于这强烈的反差中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归结综述1分)*语意近似即可。另,从触景伤情的角度分析作答亦可酌情给分。

2.①“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1分);②“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按理北归长安却南征衡湘的命运坎坷之苦(1分);③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不被理解赏识之苦(1分);④虽然如此,但“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2分);⑤整体用语鉴赏素质1分。(*语意大体对即可)

阅读练习三:

(3)这首诗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幅图景与全诗感情很不协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4)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晚年怎样的生活状况和心态?(3分)

(5)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在诗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诗,简要回答。(4分)

(6)“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4分)

参考*

(3)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这是一幅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然而这春江上的盎然生意与旅程中的忧郁情怀很不协调,这样写是以乐景写哀,触发作者的羁旅悲愁,产生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诗人借此不协调来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

(4)“偷生”二句状写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远适南国的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泣下沾襟。“老病”二句,道出了诗人晚年思想上的矛盾。诗人年老多病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但仍然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百年”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杜甫是有*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未见有知音”,能有几人理解?这正是杜甫晚年悲剧生活与矛盾思想的自我写照。

(5)诗人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春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2分)美丽的春景反衬了诗人暮年南征的愁苦悲哀,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2分)(语意相近即可)

(6)颔联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之苦;(1分)颈联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南征之苦:年老多病,仍想报效朝廷,现实的命运却迫使他南征;(2分)尾联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不被赏识的寂寞之苦。(1分)(语意相近即可)

赏析: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如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应该分外高兴。可是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旅程中的忧郁情怀与春江上的盎然生意,就很不协调。触景伤情,怎能不泣下沾襟呢?

“老病”二句,道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诗人此时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这不是很可悲么?但即使这样,诗人仍然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君恩”当指经严武表荐,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事。这里,诗人运用流水对,短短十个字,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百年”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杜甫是有*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他在诗坛的光辉成就生前并未得到重视,这怎能不使诗人发出“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呢?这确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此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诗人正于此不协调处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整首诗悲凉凄楚,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诗歌鉴赏】

开头两句描绘出南行途中见到的一幅幅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颔联笔锋急转,写诗人触景生情,泣下沾襟。颈联通过“南征日”、“北望心”六字,把诗人的心情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其悲苦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是有*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斗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这的确是杜甫一生的悲剧。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用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