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发布时间:2024-02-17 14:48:58

昨天妈妈去监考,给我带回来三道数学题,都是初一的。我一看,妈妈带这个回来不会是让我做吧,这可是初一的题目呀!妈妈走过来说:“这三道题目你来试试看,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的。”我便开始了思考,第一第二道题目我做得还比较顺利,可是第三道题目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题目是这样的:

小明和小莉都是1999年10月份生的,而且都是星期三,小明比小莉早出生,他们俩出生日期的天数加起来等于22,请问小莉的生日是几号?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这道选择题的*有四个:a、15b、16c、17d、18,我想:他们都是星期三出生的,那么他们生日要么相差7天,要么相差14天,我把思路和妈妈说了,妈妈鼓励我再想想,我又看到了另一个条件:他们俩出生日期的天数加起来等于22,我就用这个条件在*上一个一个试,试到最后一个时,我发现18-14=4,18=4=22,这个*不就是小莉的生日吗?我运用了排除法把这道题解决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还可以用设小明为a,小莉为b,通过运算:a+b=22,14+a=b,这样算出来a=4,b=18,*也算出来了。

通过这次解题,我发现有的题目不止一种算法,甚至不止一种*,只要开动脑筋,就一定会一个不漏地找出来的,我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了。

第2篇: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在七年级“数学报”第一期上,刊登了这样一道怪题:

以前,美国举行了一次“全美数学能力测验”,有83万中学生参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相得,问他们重叠一个侧面后,还露出几个面?标准*是七个面,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面。当他重叠一个面后,有两个面被遮住了,所以标*是七个面。可是一位十七岁的中学生丹尼尔的回答却是五个面,阅卷者当然判他错。丹尼尔为了*自己的结论是对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老师时,老师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面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一是原来的标准*七个。二是丹尼尔的*五个。我回家也做了两个模型,一推演,发现只要是在三棱锥和四棱锥棱长相等的特殊情况下,三棱准和四棱锥的侧面拼合起来时,不仅有连个面被遮住了,还有两对两个面恰好重合成了一个面的情况。所以应是9-2-2=5(个)面

单新的问题又来了,按照上面的推法,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侧面拼合后就不能是7个面了,也就是原来的标准*错了。我又仔细读了读题,发现以下三点构成了一个特例:

1·正四棱锥

2·它们的棱长相等(即底棱和侧棱都相等,并和上一条构成了特殊的正四棱锥和正三棱锥的形状)

3·侧面(限定了贴合方式)

只要有以上三点,就一定是5个面,而不能使7个面。

看来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

第3篇:一道数学实践题引发的思考初一作文

今天,我无意中在数学书上发现了一道实践题,这道题我们曾经只是计算过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彩纸的面积,通过计算①号比较合适,到底对不对呢?我决定亲自动手实践一下。

我先找到一个长方体*盒,经过“改装”后,长10cm,宽8cm,高2cm,计算它的表面积是2×10×8+2×10×2+2×2×8=232(平方厘米),第一步完成了。

第二步我将三张彩纸做成题目中规定的相应大小。

第三步开始包装,包装之前计算了一下面积:

①号彩纸面积是:29cm×8cm=232(平方厘米),它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我把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宽重合,绕了一圈后,发现上下面被包住了,而前后面则保不住,我不甘心,又将彩纸的长与长方体的长重合,发现左右面包不住,我无计可施,只好放弃;同理:③号彩纸的面积是85×3=255(平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我将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高重合,③号彩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法包装住盒子;②号彩纸面积是30×18=540(平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的多,我试着包装了一下,结果终于完全将长方体包住了。

这次实践活动完成了,但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却不能包装这个长方体呢?我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但是①号彩纸的形状不等于这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

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发现了如果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彩纸的形状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不一样,就无法包装这个长方体;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小,一定不能包装;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大得多,就一定可以包装住。

第4篇: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作文700字

在七年级“数学报”第一期上,刊登了这样一道怪题:

以前,美国举行了一次“全美数学能力测验”,有83万中学生参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相得,问他们重叠一个侧面后,还露出几个面?标准*是七个面,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面。当他重叠一个面后,有两个面被遮住了,所以标*是七个面。可是一位十七岁的中学生丹尼尔的回答却是五个面,阅卷者当然判他错。丹尼尔为了*自己的结论是对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老师时,老师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面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一是原来的标准*七个。二是丹尼尔的*五个。我回家也做了两个模型,一推演,发现只要是在三棱锥和四棱锥棱长相等的特殊情况下,三棱准和四棱锥的侧面拼合起来时,不仅有连个面被遮住了,还有两对两个面恰好重合成了一个面的情况。所以应是9—2—2=5(个)面

单新的问题又来了,按照上面的推法,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侧面拼合后就不能是7个面了,也就是原来的标准*错了。我又仔细读了读题,发现以下三点构成了一个特例:

1·正四棱锥

2·它们的棱长相等(即底棱和侧棱都相等,并和上一条构成了特殊的正四棱锥和正三棱锥的形状)

3·侧面(限定了贴合方式)

只要有以上三点,就一定是5个面,而不能使7个面。

看来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

第5篇:一道数学实践题引发的思考

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晴开心

今天,我无意中在数学书上发现了一道实践题,这道题我们曾经只是计算过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彩纸的面积,通过计算①号比较合适,到底对不对呢?我决定亲自动手实践一下。

我先找到一个长方体*盒,经过“改装”后,长10cm,宽8cm,高2cm,计算它的表面积是2×10×8+2×10×2+2×2×8=232(平方厘米),第一步完成了。

第二步我将三张彩纸做成题目中规定的相应大小。

第三步开始包装,包装之前计算了一下面积:

①号彩纸面积是:29cm×8cm=232(平方厘米),它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我把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宽重合,绕了一圈后,发现上下面被包住了,而前后面则保不住,我不甘心,又将彩纸的长与长方体的长重合,发现左右面包不住,我无计可施,只好放弃;同理:③号彩纸的面积是85×3=255(平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我将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高重合,③号彩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法包装住盒子;②号彩纸面积是30×18=540(平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的多,我试着包装了一下,结果终于完全将长方体包住了。

这次实践活动完成了,但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却不能包装这个长方体呢?我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但是①号彩纸的形状不等于这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

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发现了如果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彩纸的形状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不一样,就无法包装这个长方体;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小,一定不能包装;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大得多,就一定可以包装住。

第6篇: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教学反思范文

在同步练习中的智慧园有这样一道题:

已知a、b、c都大于0,如果8/9×a=3/5×b=c×1,那么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

解题思路如下:

1.因为8/9×a=3/5×b=c×1这三个算式相等,并且8/9、3/5、1之间的关系是3/5<8/9<1,根据乘法算式的特征,当一个数越大,另一个数就越小,才能使算式相等。从而得出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c)。

2.把8/9×a=3/5×b=c×1转化为:

8/9×a=3/5×b=c×1

8/9×(3/5×1)3/5×(8/9×1)(8/9×3/5)×1

从而得出:a=3/5×1b=8/9×1c=8/9×3/5即: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c)。

3.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使每个算式的结果等于1,可以写成下面的算式:

8/9×9/8=3/5×5/3=1×1

从而得出:a=9/8b=5/3c=1,即: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c)。

思考:

从上解题方法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去尝试、去思考、去发现来解决新问题,能够应用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转化思想来思考,说明学生已经能够潜移默化的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把等待燃烧的火把,只要给他提供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去想、去思考、去争辩,学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会给我们一个异样的惊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不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关键是找准方向,我们老师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