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诗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4-02-29 22:25:50

作者:田原翟月琴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11期

想象是诗的灵魂

翟月琴:您凭借日语诗集<石头的记忆>,日本获得了第六十届现代诗h氏奖,该奖被称为[日本诗坛的芥川奖",您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华人。但您面对奖项却一直葆有谦虚的态度,这点很难得。知道在国内也设置了大量的诗歌奖项,比如[中坤诗歌奖"、[*年度最佳诗歌奖"等,您认为评奖机制这股热潮的掀起,对诗歌生命的延续有什么影?诗人又应以何种心态待这些奖

田原:一个大的奖项比如诺贝尔文学奖等也许会对人的名声起到一定的延续作用,但若说对诗生命本身会有延续,我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时间只会记忆文本,不会去记忆任奖项。有谁敢断言李白甫和日本的松尾芭蕉在一千多年和三百多年前,就没在他生活过时代获过奖?时间记忆他们的奖项了吗?答是否定的,时间记忆的只是他们的诗句。况且获奖不会对写作本身带来任何意义,获了大奖不见得就能写出大作品,不获奖不见得就写不出大作品。回顾一下这几十年内的诺奖得主,有一部分作家人不是照样也被时淡忘了吗?然,任何严肃的奖项都是对写作者的安慰和褒扬,甚至是鼓励鞭策,这无可厚非。是否能用一个健康的平常心态对待奖项十分重要,在日本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我曾说到[获奖跟运气有关,过是十位评委在那一刻青的结果"。获奖除了实力外还有运气,最终入围者靠的是实力。只有淡定了对奖项的看法,功利之心才不会扰乱你内心的宁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较相信这两句。国内设立的各种各样的诗歌奖我知道不少,*的、民间的、个人的,等等。但[中坤诗歌奖"特殊,它从大多奖项中脱颖而出,不在于它的奖金高,而在于它对内对外的开放姿态和严肃*,以及公正*。这一点是[中坤诗歌奖"的骄傲,也是中现代诗的自豪!在此首先要感谢创造这种傲的企业家、诗人骆英无私奉献,和唐晓渡、西川等出的大量心。[中坤诗歌奖"可说为*现代诗缔造了一个好平台,它像一面折射和反照中外诗歌的镜,把域外优秀诗人照来,再把域内的优秀诗人射

翟月琴:曼德尔施塔姆也说过,[在`狂飙`的洪流之后,文学的潮水必须退回到它自己的渠道,而恰恰正是这些不可比拟的更为谦逊的世界与轮廓将被后世所记忆"。在我来,传统是稳定的,但更是动态的。新诗的发生,仅为当代诗歌提供资源。当代诗歌的发展,伴随着从古今传统的变迁,逐渐迈丰盈。您是么理解汉语诗传统

田原:曼德尔施塔姆的这句话我第一次看到,该话中[谦逊"引起我的注意。也是我这些年在媒体和文章里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其实,一位诗人能谦逊到哪种份上他的诗歌就能写到哪种份上,谦逊的人生态度对一位诗人太重要了,它自内心和灵魂深处,做不出来的。谦逊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穿越和覆盖,更是一种力量和内在的强大。内心拥有多大的谦逊就等同拥有多大的财。谦逊对于智者是深远和深邃,对愚者是障碍和阱。它与浅和知者永远无

在回答汉语诗歌的新传统时,我想先谈谈形成这个汉语新诗传统的来源渠道,笼统地说有两个:一个是欧美,另一个就是日本。欧的我们可以列举出留德的冯至,留法的戴望舒、李金发、艾青等,留美、英的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留日的们可以列举出周氏兄弟(鲁迅、作人)、郭沫若、梁启超、沈尹默、苏曼殊等。在这一批为*新诗传统带来种的留洋金者中(这其中有几位稍晚),若论在那个时代以及对后世的响,没有谁能超过鲁迅和郭沫若。迅虽几乎写过分行的现代诗,但他写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的<野草>认为至今仍是*散文诗(其实我更愿意把它视为不分行的现代诗)的一个里程碑,他译大量的日本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学作品,包括他从日语转译过的量的西的东西,究竟为们的新诗传统带来大影响是值得花费更多时间究的。郭沫若的诗歌文本我虽然不太认同,但他超越诗的文化影响我想是有目共睹。当然,影响*新诗统的始作俑者胡适应首推第一。这是从域外带来或者说跟域外有关联的一支。*新诗可以说是西方现代诗影响下的直接产,即使这样,仍不能忽略域内的因素,*固有的古代诗学传统。我至今仍愿把唐代诗人陈子昂写于公元六九六年的<登幽州台歌>视为一首现代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谁能否认这些古诗不是形成*新诗的一部分?!中新诗里,从古到今,西起东渐,我觉得我们在诗歌的发生学里还有待进行客观的梳理和挖更多的科学论据。至于自己对传统的看法,很多年前我曾回答过这一问题:[基本上我是一个*文化传统忠实的继承者。那些无视传统的诗人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们明天的作品品质。我的血肉、我的思维、我的目光、我的声音,我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文化传统的筑成。传是我们生命的*素基因,是盛下大海和湖泊的大地--然我绝不陷入传统的囹圄,我在统之上展现和重建自己,在传统的沃土之上翔。坦率地讲,我的骨子里有不少颠覆和反叛传文化的叛逆成分,但我绝不会丢掉传,丢掉,意味着他只能成为墙头芦苇和阳台上的盆景。无论哪族的诗人和家,无视自身的文传统都是愚蠢的。真正的前卫产生于

翟月琴:随着选本以网络媒介的持续*繁荣,似乎汉语新诗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批评失范。但我们始相信,优秀的诗歌文本不会淹没在嘈杂的环境中。在您的视域中,好的诗歌文本,应该具备哪特

田原:好诗的标准我曾在一篇日语文章里写到过,今年二月在国几所大学巡回讲演时我也曾有所涉及。一首好诗里首先具有新的发现,其次要有一种[谜"存在其中。[谜"这里抽象概念,你可理解为诗歌的神秘感或隐喻甚至诗歌的不确定*等。当然还要看一首诗否真正形成了发话者自己的声音,或曰属于自己的文体。在我对国内现代诗的阅读中,现不少诗人活在[集体声音"之中,所写的作品大同小异,十分雷。要不就是仅仅停留在对日常的叙述上,其次就是还停留在对西方现代诗的模仿上,再不就是玩儿些修辞和技术的花样。读一个人的作品能大概知道一*在写什么,这类诗人或者沉湎于这种[集体声音"中。津乐道者我般不愿去评价的。另外,我也不很情愿去评价没有*语感(或者说汉语语感)的作品,这样的诗人也有一大堆。美国当代超现实主义诗人罗伯特·布莱(robertbly)对想要成为优秀诗人人提出过三个不可少的条件,我觉得很有意,也很值得思考,现引用如后:(1)过普通人的生活,(2)热大自然,(3)保持皮肤一定的

翟月琴:评论喜欢用[突围"、[困境"、[狂欢"的字样,来概括当下的诗歌创作场域。您认为,目前国内的诗歌书写环境如何?与日本有什区

田原:只是从你列举这三个词汇看,那些评论者的基调似乎还是停留在现代诗外在表象的印象式的叙述上,这样的批评也许有必要,但对诗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进入诗歌的内部,通过叙述让诗歌的本质呈现出来,我一直期待这样的批评。于国内诗歌的书写环境,从我这些的接触和观察,我觉得早已在朝着良好的机制变化和发展,一些头脑清醒的诗人已摆脱了[小圈子"或[小圈子意识",进入*思考和*写作的状,这批诗人中已经有好几位在向世展现自己创作实力,即便说他们的文本进入了世界一流诗人之列也不过分。在受日本一家媒体采访时我曾说过[对当下的*现代诗充满自信"就是基于这一点。可,即使这么说,仍有不少人像一只可怜的寄生虫寄生在[小圈子"之,拉帮结、互相吹捧、编书杂志互选自己人作品(自己花钱出的那类书和志不在这个话题,我指的是靠企业和他人资助以及国家财资源所编的那类书和杂志)。我对这类人一直持鄙视度,其理由是:他(她)们缺乏作为诗人或一个写作者最基本的对世界的*思考能力,这类人当然是不具备*的存在姿态的,这是其一。其二,仍有一部分诗人利用己的位置和所掌控的资源[兴风作浪",或骄横跋扈,甚至发动人[口诛笔伐",自以为掌握了*现代诗的话语权。太短见和无知了吧!这类人注定的结局同样是[人走茶凉"。我早就谈过,*现代诗的话语权永时间和读者手,时是公正和无私的,是残酷和无情的。经不住时间考验的诗篇你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徒劳,而且时间从中也只会*你曾经有精力废话连篇或者散布谎言;相反,被时间记忆的诗篇被你提及或不被你提及意义都不太大,因为这些诗篇自身的光芒会穿透时间的漫长和黑暗找到属于它们的读者。我觉得每个诗人心中都应该装有[时间"这杆秤或天平这个装置,既测试自又能测试他人的作。诗歌写作某种意义上不是跟他人较,而是跟时间和自己较劲,如果中有这个[时间"概念,也许更容易超越时和自我吧。跟中现代诗坛相比,日本的现代诗相对清静,诗人之间彼此很少往来,大在默默地生活、工作和写作,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的(并闭)。当然也极少数的[小圈子"的那么几个人常常成为大家茶余饭后

翟月琴:自一九九九年起,新诗内部发了一次震荡*的变化。可以说,杨克主编的<一九九八*新诗年鉴>和程光炜主编的[九十年代诗歌选"<岁月的遗照>挑起了朦胧以来最大的诗歌争论,即[盘峰论争"。新世纪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诗歌选本,比如<大诗歌>、<*诗精选>、<*诗歌年选>、<读诗>,您怎么看这种现

田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盘峰论争"这句话应该出自诗人、批评家超之口。那次论争除了带有争夺话语权的嫌疑外,我觉着暴露了*仍处在一个你争我夺的意识形态浓厚的*现实中,时也暴露了一部分诗人对自己不自信和自信过剩。被一本诗选多选难道就会伟大?不被多就变得渺小?我不这么认为。大家论争的为什么不是别的选本,单单就是<岁月的>?这绝不是合,这一点我觉得正是编者程光炜这本书的价值之所在。单是那次[撞"的意义本身,说<岁月的遗照>对*九十年代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就不过分,它一次大胆的冒犯和*,既倾注了编者对*九十年代现代诗的严肃思考,又不乏对九十年代诗歌的脉动把握。当然,它并非完美缺,但过十几年的光用平静的心再来看待这本书时,它的缺点也值得赞颂。除此之外,这场论争的价值我认为还在于它*了*并不存在真正的[民间"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写作者。至于你提到新世纪之后的这些选本也都各所长吧。但我更重纯民间立场的<读>和<诗歌>,因为从这两个版本里我没看有任何*小动作和小圈子意识,相对客公平,且所选的作品相对

翟月琴:您坦言自己的诗歌创作受到朦胧诗人的影响。在一篇文章<现代诗在东--兼谈几位*青年诗人的诗作>①中提到,[朦胧诗的出现,不仅在近百年的诗歌史中为*现代诗缔造了一个新的传统,而且也填补和挽回了*现代长期不在场的空白和被世界冷落和疏远的尴尬现状"。那么,胧诗人在汉语新诗中到底树立了怎样的诗学传统,使您坚信[朦胧诗无论对过去还是来,都是绕不过去的实体和精神存。它既是一个新源头,也永是

田原:跟我一样同是出生于国内六十年代而且在那个特定时代语境中生活过的诗人当中,如果有谁说自己完全都没受到过朦胧诗的影响,我想任何人都有理由怀疑他(她)是撒谎。除非在那个年代他(她)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的世界里。遗憾的是不可能会这样的人存在。经历过朦胧诗时代的诗人,不管认同或不认同朦胧诗的价值,不管你pass了多少遍北岛,甚或认为朦胧诗已经成了过去式,都不得不承朦胧诗在那个时代的覆盖*和压倒*。朦胧诗(这个说法我一直心存疑问,我更同[今天派"这一说法)的横空出世成为了*现代诗的[集体记忆",除与特殊的时代背景休戚相关外,也与他们的歌精密不可分。所说的朦胧诗缔造了一个新的诗学传统,就在于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事实上,也是朦胧诗率先为*现代诗在西方和*的日本及其他国家赢得了普遍的掌声,这点朦胧诗功不可没。谈论新期的*现代,只字不提朦胧诗如同掩耳铃,因为我觉得朦胧诗是新时期中现代诗的一个精神源头,也永是一新的开,没有什么能替代

田原:我个更看重芒克。北岛的文本力度和语言的节制以及顾城的感*和机智,还有杨炼的洒脱和开阔,以及多多的犀利和

翟月琴:在朦胧诗人,北岛颇富争议。谈北岛,不能脱离*。但当诗歌与*相互介入时,这种纯的区分,也是没有意义的。宇文所安曾提到北岛的诗歌是世界诗歌。您认为呢,北岛是否具有世意

田原:我基本上认同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观点。我相信他的这个结论肯定是在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的立场上权衡过的,绝不是轻率脱而出。在此我还想起日本汉学家、同时也是北岛的译者是永骏他的价。我个人觉得北岛的诗歌具有敞(或开放)和封闭的双重*,但这都不会影响别的语种对他汉诗歌的接纳。我曾经在*看过北岛的书架,他被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的外文诗集和诗多达一百余种,我想从李白杜甫到活跃在当今的*诗人中,没有谁能与之比肩(当然并不否定以后或许有人会超过他)。而且他很可能也是被写过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最多的一位人。如果北岛诗歌只是充满了*,数十种外国语肯定不会买他的账。因为你的诗歌是真货和赝品骗不了外语。我曾经在凤凰网的访谈说过[日本最有影响*诗人是北岛",就在于至今仍有人在研究他,日本批评家和诗人的文章里包括媒体常常会出现他的诗句。这难道不是影响吗?当然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等在日本也是最负盛名的*诗人。即使越过母语,站在日语的立看翻译成日语的北,宇文所安所说的北岛诗歌是界诗歌也是成立的。鉴于此,顺水推舟,我当然愿意认为北岛具有世界意义。这样说不代表岛的诗歌中就不存在

翟月琴:除了岛之外,在朦胧诗人中,您多次提到芒克。尽管芒克已经不再写诗,但您还是非常欣赏他。能简单谈谈您眼中的芒克和他的歌

田原:多次提到芒克于我确实是事实。不再写诗并不说明芒克再是诗人。其实,二○○八年,他为我策划的四川大震特辑所写的那首诗,还是给日本诗人和读者留下了刻印。诗人痖弦封笔几十年(他只是不再写诗而已,没有写诗的那段岁月里,他写下了大量的诗学随笔,比如对他一九五六年倡导的[新民族诗型"的阐释等),他今仍是我最重的*诗人。诗人不再继续写作有种种原因,生活所迫、兴趣转移,或理*地与写诗一*两断,等等。当然也存在靠才气写作的诗人,这类人的写作生命一般都不会长久。只有不断地勤奋阅读、思考和写作,才能成全一位天才的伟大。痖弦和芒克我认为他都是抵过诗歌写制高点的诗人,或曰抵达了一个时代的顶点。即使他们不再继续创作新的诗篇,他们以往的诗歌声音也丝毫不会因为岁月的推移而变得黯淡和弱小,相反会越来越透时间而嘹亮和动听。在朦诗人中,我一直为芒克是最有诗才的人。他诗歌自然天成,[软硬兼施",是把感*和理*、抒情和叙述、语言想象等衡得无懈可击的诗

翟月琴:您生于九六五年,作为一九六○年代出生的诗人,您几乎见证了第三代诗人诗歌书写现场。那么,在同时期创作的诗人当中,您比较喜欢的有哪几位?能分别谈

田原:喜欢的诗人有好几位。在这里能说出的有西川,是因为喜欢的其他几位诗人下得太明显,他们今日的写作早已不复当年。西川一直还在上升,他身上有一种继续上升的力量,跟他勤奋、博学、内心藏有巨大的谦卑和傲骨有直接关联。视野开阔、多元,诗与文抵达同一高度,且能用英语写作,这样的诗在国内六十年代出生者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他鹤立鸡群的理。我曾在微博里写过他一段话:[当代诗人中能左右*诗歌命运的人寥寥无几,西川是其中位。不在他勤奋博学古今东西,而在于它的人生态度:谦卑!数年前,中日诗人交流时,独具慧眼的日本诗人高桥睦郎指着西川悄声我:`那人不是一般人物,将来成大器。`我问为何?高桥说是直觉。后来我该话说给了国内几位诗,

翟月琴:二○○四年起,您开始在日本主持策<火锅子>杂志,为日本文学界介绍了包括莫言、韩少功、残雪、李锐、贾平凹、阎连科、北岛、王安忆、张承志、周大新、*、于坚、西川、张炜、苏、李洱、韩东、海子、徐坤、石舒清、迟子建、麦家、张悦然、朱文颖、高晖、蒋一谈、盛可以、春树等在内的几十位作家和人。在这些作家中,通过译介,有没有第三诗人在日本一定反响

田原:两年前在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陈菁的访谈中我曾回答过类似这样的问题。<火锅子>是汉学家谷川毅教授独资创办杂志。在二○○四年没开设[华语文学人物"栏目之前,我曾在该杂志主持过一个汉语诗歌栏目,后来考虑到该杂志主要面向语读者,就改成现在的栏目,每期译介五位在当下*文坛跃的作家的短篇小说、一位诗人的十五至二十首的代表作一位学者或批评家的一篇长论。没想到这个栏目出版以来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汉学家,也是行健、凝和苏童的译者饭塚容教授称<火锅子>是日本了解*当代文学的唯一窗口。据说很多研究*和对*感兴趣的学者都阅了这本杂志。我不知道你所说[一定反响"是多大度的反响,杂志出版后看一些日本诗人和批评在于坚和西川的日语作

翟月琴:您提到过海子并没有进日本的视野,但他却几乎成为一九八○年以来汉语新诗中不可回避的诗歌光芒。我想这与海子的诗歌文本有关,也与个时代的诗歌崇拜有关。但他毕竟在汉语新诗中相对重要。您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您看来,海子诗歌又如?您比较欢哪几

田原:海子在汉语新诗中产生重要*的原因除了与他的文本有关,我更愿意认为与海子选择自戕的方式有关。某种意义,这也是海子用生命换来的代价。尽管如此,也不会动摇对子是一位优秀诗人的这一评价。我曾在硕士论文里写到过他,对他的几首短诗尤其是<洲铜>(也是我最看重的一首诗)进行过细读分析。但我对国内盛传的[面向,春暖花开"不太认同,这两句尽管是海子写下的,但不是他创造的,因为它充量不过是对汉语里既有的两句话的重新组合而已。这样说似乎对海子也过于苛刻,为毕竟他才活了二十五岁。我应该是第一次把海子的诗大量译介到日语中的。当时我一边读博一边在大阪艺术大学教授中现代诗,海子的大量诗是发表在该大学当时创刊的大型商业杂志<河南文艺>(二○○三年秋季号)上,记得我回国时曾把稿费交给西川,托他转交给海子的家人。海子的日语诗发表后并不是有任何反响,有几位日本青诗人很多年后告诉我对海子的诗印象深刻云,只是没有产生在汉语里那样的轰效应,这可能跟我个人的翻译力有,尽管我自己的译笔怀有

翟月琴:从二十世纪八年代起,女*诗歌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出现了翟永明、陆忆敏、张真、海男、王小妮等一系女*诗人,她们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诗歌文本。您如何看待女*诗歌?当下较有代表*的女*诗,您认有哪

田原:首先我对你所说的[女*诗歌"这一念抱有疑问,我想知道的是,你说的女*诗歌指的是女*写的诗歌还是她们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女**彩?这个问题有待澄清。回答前者容易,后者则需时间对她们的文本进行细读后才能作出结论。如果让我说出在意的女诗人还应该包括路也、马兰、吕约、字向、明迪、扶、蓝蓝、娜夜、伊路、李南、琳子、拾柴、李小洛、横脂、芷冷

翟月琴:二○○八年五月四日川大地震之后,您与日本人谷川俊太郎、思潮社社长田久郎和*诗人骆英等共同发起募捐活动,把募捐和征稿启事刊登在日本六月号的<现代诗手帖>上,呼唤日本的诗歌界给予关注。这次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与诗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因为两者都有一种心灵的召唤力量,在牵着您行动,就像泰戈尔所说的,[人的心灵不断地被尚未获得的完美意识所吸引,就像暗中的植物向墙外的阳光自然地生长"。您能谈谈地震带您的触动和发这活动的想法

田原:去年日本的三·一一大地震和海啸刚发生不,在给<朝日新闻>写的一篇文章里我曾引了*救援队员说过的一句话:[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当时,我正好回在京,记得在北大举办一个诗歌研讨会上我还对几位批评家和诗人戏谑过:[祖让我过了一场劫难",因为我就生活在受灾严重仙台。这场灾难对我造成的冲击和震撼甚至超过二○○八年的四川大地震,因为我觉在地球的文明史上,九级地震和二三十米高的海啸已经超出了类的精神承受力。四川发生大地震的前一天我从北返回了东京,听说地的消息时我居家写作,当时,对于地震已经变得有点儿麻木的我并没有足重视。但几个小时过,通过网络和日本媒体的速报新闻,我感到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到我的祖国。我的写作被迫中断,我不停地切着各大站的图片和视频,看无数被压死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从校舍的废墟下被拉出来的那一幕幕,我无法从人类的词典里找出能够形容我当时心情的词汇。绝望、同情、愤慨、自惭、无助--那些天于暗无天日,几乎是在极度悲痛的泪水中度过的。地震当晚,我给诗人谷川俊太郎、思潮社社长小田久郎和远在*的诗人骆英打电话协商募捐事宜,很快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募捐启事在<现代诗手帖>发出后,万没想到日本社会和诗歌界一呼百应,大家纷往我们的账户汇款并给编辑部寄来肺腑言。这种超越民族界限公德心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笔至此,我然想起美国诗人雷克斯思(kennethrexroth,一九○五-一九八二)说的一句:关注普人的命运和境是我[唯一可能持久的宗

翟月琴:您的留日生涯开始于一九九一年五月六日,最初去日本时,您所能够掌握的日语非常有限,甚至产生过语言上的焦虑感。在长达二十余年的生活后,您却能够自如地翻译谷川俊太郎和高桥睦郎诗人的诗歌,并且用日语写诗。您说过,[在两种语之间,我想变成一条小河,自由地来回流淌;或者化作一艘小船,在汉和日语之间漂荡",究竟这两语言是如何您的翻译和中转换的

田原:我在投入翻译时跟我进入忘我的作状态非常接近。即便这么说,翻与写作还是存在根本的区别。翻译于属于主动,写作于我则是被动。关于翻译,我的朋友美国密西根大学副教授、诗人、日本文学翻译家jeffreyangles(一九七一-)说过一句精辟独到的话:[就是把原作者的声音注入自己的心中,然后它作为自己的声音发出来"。翻译是置换既有的文本,写作是在不毛之地上的开拓和掘。前者是与原作者的接力赛跑,后者是从起跑线上的起跑冲刺。在这两种行为中,尽管都是在调动着你储备的词汇和识,但翻译是一种无形的制和遵循,如同文明履行一种秩序;创作是自由的驰骋和犯,一种无*主义状

翟月琴:北岛说过:[好的译本就像牧羊人,带领我们进入牧场;坏的译本就像狼,在背后驱赶读者迷失方向。"您觉得好的译本应该具备哪特

田原:我在文章里也引用过北岛的这句话,个比喻非常到位,也非常精彩生动。曾写过一篇谈翻译的长文,概而言之为:尊重但不拘泥于原文,大胆但不盲目地僭越。我比较注重带有一定灵活*的直译,但反对教条主义式的翻译。一首现从别的语种译介成汉语,或者一首汉语的现代诗被译介其他语种,即使节奏、语感、只有读原作才能感觉出的种艺术气氛等,都会在翻译过程中丧失殆尽,也无法动摇翻译在现代诗中扮演的重要角*。个现代诗好的译本我觉得首先是准确地译出了原文,而且尽可能译出原作的艺术气质,但只有这些还不够,前提是译过来的诗否作为一首无懈可击的现代诗品而成立是一个关键。一首好诗经得住任何语的翻译,而且不会*太,因为其具有普遍

翟月琴:读谷川太郎和高桥睦郎的作品,可以说,感觉完全不同。谷川的诗歌极为纯,而高桥的诗歌则浸透着深刻的死亡意识。能谈谈您在翻译他们作品时的不同情感验

田原:我做个比方,翻译两位诗风完全不同诗人就像你吃了两种完全不同风味的饭菜,只要你有健康的消化系统,它们都会被你的身体吸收。当然还要具备你能吃下两种不同风味饭菜的兴趣。谷俊太郎和高桥睦郎确实是风格迥异的诗人,但我说不清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在进入翻译时,我尽可能地靠近理*,只有这才能客观地驭诗情和修及避免误

翟月琴:除之外,您还翻译过白石嘉寿子、辻井乔等二十多位日本诗人的作品。在您翻译过的这些诗人当中,最贴近您的创作的是

田原:我喜欢一位诗人一般都是阶*的,也缺乏针对*的专一。其实并没有哪位外国诗人对我的写作造成真正的决定*的影响。相对而言,热爱过的诗人有特曼、洛尔迦、奥登、普列维尔、叶芝、帕斯捷尔纳克、帕斯、布罗茨基、博尔赫斯等。这些人的诗集和诗选至今还我的书架占据着最目的位

翟月琴:近年,您多次参加*诗歌节,对于*、*、*的诗人也接触较多,您认为他们的诗歌创作与大陆诗人是否有区别?能否介几

田原:最大的区别还在于因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在思维方式(或说看待世界方式的角度)和表现习惯上差异,还有因地域差异所导致的语言习惯的不同等等。同是汉语诗歌,*、*和大陆似乎是三个[版本",微妙地存在着不同的术氛围。二○一○年陪同诗人谷川俊太郎参加首届[*诗人*"活动时,曾在中文大学的钱穆图书馆跟*诗人有过一座谈,包括我在**、*地区和日本接触到的*诗人,大家对诗歌价值认同的基本立还是较接近。在此能写出一大串名字:*的有也斯、王良和、叶辉、廖伟棠(大陆出身)、饮江、洛枫、曹疏影(大陆出身)、黄灿然(大出身)、郑政恒等,*的有姚风(大陆出身)、袁绍珊,*的有陈克华、零雨、智成、陈黎、焦桐,以未曾面的杨佳娴、鲸向海

田原:我从小没做过诗人的梦。中学,一篇小作文在一次竞赛中竞破荒地获了个小奖,那时也只是暗下决心将来写写小说,写诗是从来没奢望过的。我的诗歌创作源于一次野外爬山,那座山是我有生以一次面对和征服了的山,它并不高大险峻,如果从低飞的飞机上俯瞰它也许小如石块,但登上山,它却使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动,带着如云般翻滚的心和激动回到了当时的住校宿舍,在熄灯就寝后,借着窗外投来的月光,在被窝里奋笔疾书了一首分的东西,这大概就是我的处女作。那一年是二,以后断断续续写一些,创作大量诗进入大学以后的

翟月琴:您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国外完成的,您感觉这种地域*的变迁,对您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

田原:一般来说,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文化上,远离母语场,在异域一个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场域用母语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好像会多一点。我无意反驳这一论,尤其是对诗歌写作者而言。某种意义上,诗人确实更需要母语的滋润。我曾在日本媒体的采访中谈到过,如果不是来了日本,而是去了一个用马字或阿拉语表记文字的国度,我很可能不会越过母语用那些国度的言进行诗歌写作,因为那些文字离我的生命和灵魂太远。可是,我现在处的场域--日本,却是特殊的,虽说现代日语与汉语是有天壤之别的两个语种,但日语中60%以上使用汉字带给我无的亲近感,我还曾把留日说成是自己来到汉字的另一个故乡,这样说我丝毫没有*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意识。同样是汉字圈,文化气息和生活环境着很大差异的日本肯定会给我的写作带不少刺激和激励,但至于我的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具体响,我认为是别人和研究要说话,而不应出自当事者之

翟月琴:据我所,当代用双语创作的诗人极少。但您在母语(汉语)之外,仍坚持用语创作。您记得最初用日语写作是出于什么考虑吗?能谈谈与用汉语创作之间的差*

田原:二○○一年,在京都一所大学读博时,接到名古屋诗人宇佐美孝二(usamikoji)寄来的一封信,信里夹了一小块从<朝日新闻>剪下的报道--第一届留学生文学奖(当时宝音奖)的征稿启事。宇佐美先生让我用日语写几首诗试一试,说不定还能拿到几十万日元的奖金呢。经不住他这句话诱惑,就用日语写了三首诗走了。这就我最初用写作的动

曾经写过几篇谈双语写作的语文章,我基本上还是认同人只有用母语才能表达好己这一观点。起初用日语创作诗歌并没产生去做一位日语诗人的自觉*和准备。正像刚才说到的,第一次的日语写作完全是奔奖金去的。但恰恰是这个小小的文学奖励了我,提高了我用日语写作的信心。当然,这肯定跟我用母语作的诗歌经验和一直翻译日本现代诗歌作品有关,也跟我留日十数年从没动摇过自己的文兴趣分不开吧,甚至还可以从有着缘关系的汉语与语这两种语言格寻到蛛丝马

刚开始用日语写作时,简就是在经受磨难,不安也是双重的--暂时搁置母语和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日语以及被它接纳。可,经过了几年的日语写作后,我发现自己是经得住磨难的人,我曾在第二本日语诗集<石头的记忆>后记写过这一段

至今,在用日语写时,一部分词汇对于我仍具有一种挑战,使我不得不如履薄*地彳亍向意义彼岸。但恰恰正是这种挑战和刺激,在不断地激发着我持续用日语写作的欲望和驾驭日语的奇

越过母语,背叛观念。

进入日语,挑战语感。

对于

在两种言之间,我想变成一条小河,自由地来回流淌;或者化作一艘小船,在汉语和日语之间漂

如果母语比喻成一棵树,日语就是嫁接在这棵树上的枝,它同样长叶开花和结

母语

对于人,语言永远是一堵在默默长高的墙,它看不见摸不着,考验着诗人跨越的本

用日语写作,尽管有时会为一个词汇背后约定俗的那层意思(字典里没有的解释)所困惑,但它为我的写作包括思考所提供的[生产*空间"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用日语写作的优势我觉得在懂得去表现差异的同,既能跳出母语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母语,又能主观地在日语和汉语的立场上去审视双方。这里所说的差异应该接近黑格尔论述过[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既有化意义上的,又有文学表和命体验上

翟月琴: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总处于一种相对疏离的状态中。布罗茨基说过:[写诗的人诗,首先是因为,诗的写作是意识、思维和对世界的感受的巨大加速器。一个人若有一次体到这种加速,他就不再会拒绝重复这种体验,他就会落入对这一过程的依赖,就像落对*剂或烈酒的依赖一样。一个处在对语言的这种依赖状态的人,认为,就称之为诗人。"您称谷川俊太郎为[灵感型诗人",我想灵感对于一位诗人而言极为重。您在创作中是否有布罗茨基所说的速体验,能否谈谈的创作状态,的感来源又是什

田原:我的灵感来自于对他者的关爱和对世界的感受力。这里[他者"是广义上的,也许是具体的人和大地星空,也是一条河、一棵树、一座城市、一个乡村,等等,当然至是一个事件、一个死者和具有抽象意义的历史、时代、时间、生活、精神和灵魂等。的诗歌写作基本上是有感而发的,或者说是患有灵感中毒症的那种对灵感的者。灵感不光顾或状态不佳时我会干些别的,比如说写随笔、阅读、翻译、看影等。在*跟一些诗人同台发言时我曾谈到我是被动式写作,总是先有那么个词汇和句子降临,然后引领我进入一种类似于布罗茨基在他的诺奖演说辞里所说的那种意识状态,去完成一首诗。换之,更的时候不是在写诗,是诗在写我,这种状态下完成的作品往往能够达到我满足的质感。当然,也存在我主动想去完成的,但这类诗篇中,有不少是追踪了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至今还没完成。灵感是一说不清道不明的西,好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相信没有谁能把它说透彻,除非个人能跟上帝和神直接交谈。我个人得灵感离神最近的一个词

翟月琴:您在<大家>杂志二○一○年第五期<写诗是我的天职--谷川俊太郎访谈>中向诗人谷川生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您问道:[自然*、洗练、隐喻、抒情、韵律、直喻、晦*、叙事*、奏、感*、直觉、比喻、思想(力)、想象力、象征、技术、暗示、无意识、文字、纯粹、力、理*、透明、意识、讽刺、知识、哲学、逻辑、神秘*、平衡、对照、抽这些词汇当中,请您依次选出对现代诗最为重要的五个词汇。"我想,这个问题的意义就在于,它几乎涵了诗学话语碎片中的精髓。那么,借您的彩提问,我也想反,在您的心目中,哪个词汇又会击中

田原:这个访谈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最初收录我主编的一套文库本<谷川俊太郎诗选集>(集英社,二○○五)第三卷,从八月出版(其实是六、七、八一个月一卷)到二○○五年,这套书再版了四次,日本读的阅读热情让人感动,二○○六年初该三卷书被授予四十七届每日新闻艺术奖。这样问是因为我想知道他到底属于哪类诗人。我五个词汇依次为:想象力、意识(包括无意识)、直觉、平、想力和技

翟月琴:多次写到过梦境,我想或许梦会推进您完成诗歌的速度。是否可以谈谈您的诗歌写作与梦的关

田原:梦是诗歌的姐妹,想象的私生子。对于我,梦时甚至是另一种灵感。只是它披着一层恍惚、秘、不确定和恍若隔世的纱衣。梦与灵感拥有自*概念,但又拥有共同的*格:扑朔迷离,稍纵即逝。抵达它们,都需要忘我的投入。梦需要苏醒后的记忆,灵感需要能力去驾驭。梦很能还是语前的无语言状态,介于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介于肉体灵魂之间。如果要问梦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我想弗洛伊德在他的<的解析>里也没有完全说清楚,或许跟梦拒绝阐释有关。我有好几首诗确实是梦来的,而且也常常在梦写诗。但梦本身是诗,诗是对梦忠实的默契,不是对梦忠实的记录。它需要诗人用他的笔将它诗意化,通过伐砍削凿,或精雕细刻的过程,把梦还原成一首诗。胡适写过一首<梦与诗>:[都是平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才知重"。说的就是这个道

翟月琴:您曾写过<楼上的少女>和<家族与现实主义>等叙事诗歌,但大部分的精力仍然放在抒情诗歌的写作上,您是如何处理叙事与抒情之间的书写系

田原:不满足仅仅停留在一种写上,是我翻译日本诗人作品受的启发。其实,我们周围的诗不少从开始写作到他们写作生命的终止,只写了一种格调的作品。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创作手法样化呢--既写抒情诗,也写叙事诗、儿童诗(童谣)、口语诗、讽刺诗等等呢?为什么只一种主义里结束自己?当然这里面有一种自觉,也跟能力有关。尝试写的多样*是一种挑战,我是喜欢挑战自己的人。在尝试新一种写法时,我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应是当时的心理需要导致了那些作品的产。现在回过头再看写下的那些叙事,些并不是很成

翟月琴:[大地长满了念的苔藓"是您写给故乡的诗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一批诗人选择了海外的泊生活,包括北岛、多多、杨炼、严力等,他们都写过与乡愁有关的诗歌。那么,您笔下的乡又是样的

田原:两年前,在日本一家电视台为我拍摄的四十分钟的专题片里,我曾拍摄现场的海边面向西说过:[故乡是我生存的大地"。故乡在此有两层意思,一是真正的生我养我的故乡,其二是指我的精神原乡。故乡在我的笔下经由原来的具体和清晰变得模糊朦胧,即由原来的固定变不固定,这跟我远离母语长久生活在异国他乡有关。就是说,长久的异国生活,我从狭隘的故乡观念中解放出来。因此,我诗歌的故乡带有真虚构的两面

翟月琴:回忆,对于一个诗人非常重要,因为经过时间的洗涤,过往的经历更会撑起想象的翅

就像宇文所安说过的,[在诗中,回忆具有据个人的追忆动机来构建过去的力量,它能够摆脱我们所继承经验世界的强制干扰。在`创造`诗的世界的诗的艺术里,回忆成了最优秀的模式"。在您的诗中,很少看到苦难和挣扎的疼痛感,总是在跃动中动着最真实的情绪。这与您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或许在您的记忆中,更多的是美好?能否谈谈您的年记忆?这记忆对您的是否有影

田原:一位诗人的童年经历会给他以后的写作带来影响,是不而喻的。与不少出生于六十年代有过[饥寒交迫"痛苦生存经历的人相比,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尽管我从个时代的*影中走过来,且又是长在乡村,但所幸的是没有留下饥饿的记忆,我自幼被爷爷奶奶搂着长大,在他们加倍的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认识了世界。说他们都是不识丁的农民,可是他们身上却保留着*自古以来为人处世的德和古道衷肠,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伟大的善和朴素,以及高尚的伦理道德感。物质匮乏、精神上相对富有的童年奠定了我的人生基础,虽说他们在我上小学时就过世,但我至今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曾经给予过我的温暖。多年前,我为他们各写过一首诗。每次回国只要回河南,我都会去看望他们--那小小的坟墓在我的心中高过所有的山峰,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们能让我怀念。是内在的影响。从外在而言,我从小是看着中原上的地平线长的,辽阔的平原无疑不知不觉对我野的开形成一个无形的启

翟月琴:您写过<乞丐>、<城市>、<港抒情>(组诗)、<我居住过的城市>等城市题材的诗歌,[我看见关在笼子里的鸟/双脚被铁丝拴绑在金属上/笼子里的昆虫嘲笑着它们/人在昆虫的嘲笑中/匆忙地出售鸟声"。我想您对于城市文明,有一种禁锢的情感表达。对于城市的想象,在您的生命验中,究竟是怎样的?走过城市,是否带给您不理解和变

田原:[禁锢的情感表达"被你言中!开城市阳光的一面,很长一段时我认为城市只是诞生*谋、*自、制造失眠和让处女膜丧失的地方,像一张假笑的面孔。在它领潮的文明和技术的工业*里,也夹杂着伪、虚伪、做作、欺诈和不断涌出的伤害环境的有害物质。这并非是我对城市的敌意,而是我对城市的解读思考,也是我寻找一个真实城市的方法。你谈到的这几首其实都触及到了城市的暗面,随着城市缺水饥渴地面下沉的日渐加剧,再加上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核发电泄漏事故,多一点对主导人类文的城市的批判和质疑对于诗也是一种责任。对市的批判,其实也是愈演愈烈的人类贪无的自私自利的批

翟月琴:蛇在的诗歌中,是极为突出的一个意象。同时,您最常写到的两种动物,还有鸟和马,能简单谈谈这三种动物是如何在您的诗歌文本中生的

田原:我一直看好的日本当代女作家川上美(一九五八-)写过一个短篇<踩>(一九九六年第一一五届芥川奖获作品),她通过女*特有的触觉和神话叙事虚构了[踩蛇"这么一个故事,刻画了当代日本人的冷漠寡情和生存困惑不安。蛇无论在汉语还是日语里都承担着冷血动物这形象,但日语里还有引申意义的浪漫和情欲*彩,当然作为诱惑的这个引申义最早更多是来自西方和<圣经>。按照村上春树所说的[小说家正所谓的职业谎言制造者"这一逻辑,蛇的虚构应该大于写实。我写过几首与蛇有关的诗,感触上的写实应该大于虚构。再之是我的属相,跟它有一种特殊感,几十年如一日之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蛇像我的影子,跟随我肉体和精神一同成

鸟是唯一带给我更多想象的族类,离我的生命最近,也是我最想亲近的。因为我自认为自己小候是在乡下的鸟声中长大的,从小跟鸟儿们从未有过距离感。鸟对于我既像精,又像神明,而且是自的使者和象征。后来通过旅行,我在东南亚的热带雨中见过状和翅*各异的鸟,也在极寒地带的北极和北欧见过另一类,对它们都没有陌生感。大江健三郎好像写过曾在他家乡的四地区的山林中与鸟交谈,记得少年时代,我好像也跟我一起玩儿长大的伙伴们说过听得懂鸟语。鸟不论大小、或凶猛,甚或是传中的始祖和长翅膀的恐龙,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职业和愿望:飞翔和歌,然后把蓝天带回巢。可是人类自古都在捕杀着鸟,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写的<鸟>一诗可以作证:[莫道群生*命微,一般骨肉一般。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鸟虽说在天上飞,但它们跟人类和其他动物包括接下来要谈的马一样都是靠肺呼吸。马在我的心中也是一种特殊存在,它用它的身体乎完成了的物都不能完的东西:生命美学。我觉得马本身是最具有美感的一种动物。我上小学时在耕过的田地里被大人抱上过马背,尽管我最终从那匹个头不大的枣红马身上摔下来。小时候我常常去马厩看马,看它们吃草、小憩,甚至撒野和猛烈的交配等等。在乌巴托讲学时,我还见过野马,不管是野十足的马还是被驯服的马,它们的命运几乎都是作人类的奴役--忠实的劳动者而存的,最后再被宰杀或被人吃掉。在我的诗歌中登场的动物当然不只这种,对它的关注大多自人类对动物的侵略*之

翟月琴:[兽"的形象,反复在您文本中出现。<钢琴>中,开篇您写到[在我看来/钢琴很像一匹怪兽的骨架/高贵地占据着城市的一角",结尾处,又提[在我看来/钢琴在城市仅仅是装饰的囹圄/它很想变成一匹怪兽/长出翅膀,飞逃"。当然,这[兽"是多义而模糊的,是对您而,它究竟味着什

田原:[兽"在这里当然是一个隐喻。通把钢琴的拟兽化处理引申出钢琴在城市里的命运,从而折射出它在默默的承受中做着一种无声的反抗的精神准备:[飞逃",打破因城市人的虚荣设而被桎梏的处境。同时,也包含有对陶渊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的渴望和回归。与其哑在城市的一隅,成为城市虚摆设的牺牲品,不如逃到荒呐喊一声。是这首诗表现的初

翟月琴:读您的作品,能够看到非常清晰的间结构。比如您的早期作品<作品一号>,[马和我保持着九米的距离"这句话奠定了您的书写距离感,而马拴在树桩上、马卧在地上、马劳作在田间者马挣断缰绳在很远的地方撒野,结构了全篇。与之相同的是<与鸟有关>,活着的鸟、静止在画册中的鸟和想象中的,以三种形态出现在您的文结构中,这空间感对您的意义何

田原:<作品一号>里有两匹马:真实的和青石马,青石马代表历史,其实是揭示现实与历史的距离;<与鸟有关>里却有三只鸟交错在其中,三只鸟所渲染的艺术结果是一样的。其实一位诗人在进入写作状态中,并不会带着强烈间感有意识去发现诗句。我认为每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结构,像风格不同和造型不同的建筑。我曾在一篇日语章里把散文比作平房,诗歌是塔。这并非贬文扬诗,而是在于诗歌必须有耸立感,吸引多的行人和过客向它行注目礼。我个人比较关注一个建筑物对空间感的处理,平时也爱看一些建筑图册。一位出*建筑师的间思维很值得以形象思维为的诗人借鉴,包括借抽象思维的画家。我这方面的兴趣会潜移化影响到我的诗歌写

翟月琴:陈超评价您的诗歌是[精确的想",他的评论很到位。您的诗读起来总是给人一种厚重和质感,与您的想象和表达是分不开的。<楼梯>中[我为阳光在楼梯上反光/感动。人生多么像/那飘动在反光里云朵啊/随着太阳移动,变幻消失/然后,又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重现",<深夜>中[夜空录下了处女梦话/和牙齿的摩擦声/稻草人被绷得紧紧的腿/跳着独步舞/在大地的裂缝里入浅出/汗水淹没的欲望里/女人被*的声音/使夜更深",我想,无论是楼梯,还是深夜,在您笔下都仿似能及存在的根蒂。在您看来,这种想象所带来的重感,是源于什么?又是如何处理想象语表达之间的关系

田原:想象对于诗歌是致命的。我信奉塞缪尔·泰勒·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一七七二-一八三四)所说的[想是的灵魂"这句话,其实也是他的一篇文论题目。语言是想象的衣服,这样说似乎暴露我对语言宿命般的依赖,但依赖于我却是事实。我不太爱读力贫乏的歌,诗句写得跟文章语言或新闻报道(散文诗或本质上是歌的那类文体另当别论)没啥两样,这肯定有个人喜好的成分。柯勒律对想象有过一个独到的诠释:[第一*的想象,是一切人类知觉所具有的活力和首要功能,它是无限的`我`所有的永恒造活动在有限的心灵中的重现。第二*的想象,是第一*的想象的回声,与自觉的意志并存;但它在功能上与第一*的想象完全合一,只在程度上,活动形式上,有所不同。它溶化,分,消耗,为的是要重新创。"每个诗人可能都有一套自处理想象与语言的关系方,但定都是不自觉的,也包括

翟月琴:龙榆生曾经说过:[在诗歌遗产,随着时代的进展,产生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而这多种多样的形式,关键就是声韵组织。"在我看来,诗歌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便是[音"。尽管新诗以来,外在的声音组织已经破碎,但是诗歌内部仍然无法摆脱节奏、韵律的自律。您经常参加大型的歌朗诵活动,能谈谈您在创中,这种读写之间的影响关系

田原:我其实也非常在乎在诗歌中对[声音"的处理,诗歌的声音,我解为既有词语与句子本来的音节带来的,又有节奏(内在和外在)韵律和标点符号以及形式感等带来的[音响"效果。诗歌的声音就像声音,是不能重复的,重复了这首诗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不喜欢刻意在一首诗里制造[声音",我觉得诗歌的声音应当是诗人自身血液流淌的动静,多少带有与生俱的成分,是随着诗人的写作不知不觉产生的。一首诗的声音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和[大音希声"是一种境。很多年前,我曾对诗歌朗诵持过否定态度,通过这些年的切身验,朗诵让我找到通读者的另一条途

田原:中日现代诗的交流已经有了一个良和难忘的开端。第一届是二○○六年十月,日本当代的重要诗人来到*,了诗人之间的深度对话外,还跟*的几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互动,很有效果;第二届是翌年*当代重要诗人去东,除对话外,同样跟早稻田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的学生进了互动。而且我们的对话全文和中方诗人的作品翻译成语发表在日本重要的诗歌杂志<现代诗手帖>上,在日本媒体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东京新闻>、<读卖新闻>等都给予了关注。<当代*诗坛>好像出版过一期中日现代诗人流互动特刊,据说反响还很不。看过这本特刊的者应该感受到我们交流深度。在此,要感谢四该书所做的大量工

翟月琴:二○○六年十一月,德汉学家顾彬在接受德国之声访时提到,[如果要分一九四年以前和以后的*作家,会发现,以前那些作家的外语都不错。张爱玲、林语堂、胡适,们都能用外语写作"。同时,他也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当代的作家不懂外语的现状,可以说,他的声音一时间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据我所知,自一九八五年后大批朦胧诗人漂泊海外以来,又有一些诗人也选择旅居国外,但遗憾的是,他们中正能够掌握外语,并起到文化交流作用却为数不多。我,对于这一点,一也有自己的看

田原:外语对一位作家和诗人重,但并不会对他们的写作带来太大伤害。外语只会让你多看到一片世界,但不会给予你一个世界。外语能对一位作和诗人带来多大影响我不好断言。但日本的顶级作家和诗人几乎都至少精通一门外语,能读、能说、能写。外语或能拯救家和诗人封闭*

国内好像有那么几个人,在国外晃了一阵儿,学无术,连一句囫囵的外语都表达不清,却打着镀金的旗号回到国内摇身一变,用一种再也不能廉价的颜料把自己伪装成金*招摇撞骗,混迹在三流校园里,一名不合格的教员身份误人子弟,再不就是游走于者之间,为达到把自己的作品编入某某大系和某某选本或被写到某某人的文里。我觉得关心*教育运的人都应该责任把这类清理出校

田原:我直有自己不成文的写作计划,但羞于披露这个[业务秘密",发了作品出了书读者自然会知道

翟月琴:随着文化视域的拓展,[八○后"人生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与前辈相比,各种文化元素的渗入,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参照,同时也使他们面临着新的文化选择。肖水、胡桑、茱萸、唐不遇、罗逢春、郑小琼等,一直努力坚持着诗歌所传递的生命,呈现出多元的诗歌书写风景。我知道您也非常关注[八○后"诗人,并多次撰文和推荐他们的诗。作为前辈,您是否愿意们说些什

田原:借用我跟日本诗人高桥睦郎访谈里的一句话:虚心做人,勤奋读书,思考,写

注释:

①田原:<现代诗在东亚--兼谈几位*青年诗人的诗作>,<联合文学>(*)2011年第27卷,第8

作者介绍:田原,*代诗人,文学博士,现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任教,并同时兼任东京大学外国人研究员;翟月琴,华东师范大学二○一○级*现当代文博

第2篇:想象是灵魂的眼睛

1、书是灵魂最好的*剂。--钱伯斯

2、 18人类的灵魂真是个精灵,它能把一根稻草变成金钢钻;在它的魔杖指挥下,迷人的宫殿出现在眼前,就像田野里的花儿,一朵朵在太阳热力的烘暖下绽开那样----巴尔扎克

3、灵魂不能像肉体那样愚蠢地忍受痛苦,灵魂能支持肉体,但肉体却不能支持灵魂,灵魂有办法在思考中治愈自己的创伤,就像女裁缝的炭斗可以烫平衣缝一样。--巴尔扎克

4、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5、物质上的不足是容易弥补的,而灵魂的贫穷则无法补救。--蒙田

6、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7、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8、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灵魂。--爱默生

9、生活是锻链灵魂的妙方。--勃朗宁

10、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爱默生

11、人一旦失去了灵魂,就会手足无措。--塞・约翰逊

12、面孔是灵魂的镜子。--高尔基

13、灵魂就是主宰我们的帝王。--塞内加

14、灵魂的美胜于身体的美。--布鲁诺

15、灵魂的力量比任何命运都强大。--凭着自己的力量,他既能造福于生活,也能给生活带来不幸。--塞内加

16、精神生活与肉体生活一样,有呼也有吸: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送回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了生机:它缺少空气,它会受难枯萎。--巴尔扎克

17、知识确实是灵魂的食粮。--柏拉图<普罗泰戈拉>

18、在衣着上你可以不修边幅,但切不可让灵魂染上污点。--马克・吐温

19、在我们的心田居住着一位神仙。--奥维德

20、在任何地方,人的灵魂都站在光明与黑暗两个半球之间,处在必要与自由意志两处永远敌对的帝国的边界上。--卡莱尔

21、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罗曼・罗兰

22、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惠特曼

23、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切斯特菲尔德

24、想象是灵魂的眼睛。--儒贝尔

第3篇:灵魂诗歌

冗长夜空,琉璃瓦的光

流泻入梦

梦里,儿时清音

觅回,童真年岁

看见,零零散散

忘了名的故事

随灵魂翻飞

那些日出日落

暮闭月缺的日子

我在旅途路上

踏着人生石块

每走一步,都颤颤巍巍

惊若失群孤雁

频频回眸,为看

一眼稚幼足印

有否踏实坚定

可否

让前行之心

不再彷徨

沿途中,丽山绿水

攀登跋涉

皆是一个人行途

行走在

崎岖风雨里

借着内心曙光

把暗礁擦亮

让它,亮如白昼之阳

再把泥泞击退

灵魂

我要它一尘不染

洁净,如孩童无邪之睛

荒芜之丘,绵绵无尽

像岁月的手,抚皱水波

漾荡微澜

我从成长岸口

驾一叶小舟,划过

泛涌思绪心湖

???氖拢?缌壤市强?/p>

像在等待

等待谁的呼唤

呼唤我灵魂

找回归家的途

别让它,遗落在那赤*崖壁上

我要摒除,摒除

那些孤独漫布

心房失却快乐日子

它让童年烙下,烙下

沉重忧伤

那些被注入怅惘。激愤

以及胆怯焦躁不安的岁月

蹿出胸膛

一遍遍,叩击懦弱的心

可是我不惧

我与它,一若启程与归期

捆绑为同心结

不离。不弃

寻找,寻找灵魂故乡

第4篇:灵魂的诗歌

六月,清风吹来了暑热

将葱绿染成金黄。

六月,暖风吹来了盛夏

将麦田变成收成。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

记得自己曾是

一粒尘世的

俗子

在怅罔的岁月里

我,多想再看一眼

流逝的斐然。

琉璃的岁月在心的一隅里

掖藏。

情愫,在心埋下了复杂的

年轮。

熟悉,在雾霾的掩隐下

渐行且渐远。

我想,再看一眼熟悉的背影,

可时间已不容我这颗

热情的心

顾盼。

昨日种种尤如昨日死

今日种种尤如今日生

哦!在这时光的素笺里

我想在心波里再投一枚

微云。

再见一眼波心里的轻柔

让风荡起清韵的

妩媚.

去寻找,

去寻找那个遗失的轻盈

在灵魂的幽长里

找回那首童真的诗行。

第5篇:老师是人类的灵魂诗歌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一生何求?桃李遍天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为学莫重于尊师。

事师之犹事父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君子隆师而亲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疾学在于尊师。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实干。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老师是人类的灵魂诗歌】相关文章:

1.灵魂与诗歌

2.灵魂300字诗歌

3.灵魂深处诗歌

4.灵魂与身体诗歌

5.灵魂之雨诗歌

6.身体与灵魂诗歌

7.灵魂放歌的诗歌

8.灵魂诗歌欣赏

第6篇:你是我心中的灵魂诗歌

终于等到你

幸好我没有错过

你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

一看到你就让人赏心悦目

一读到你就让人难以忘怀

我心里的珍贵都是你的灵魂

你美丽的芳华让我情不自禁地爱上你

你总是在黑夜里让我点燃一盏灯

在信纸上留下昨日的痕迹

你在我最需要一个人来安慰的时候

总是义无反顾的留在我的身边陪伴着

我们没有说太多的言语

只是用眼神在对话

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事

就是在茫茫的'人海中遇见了你

在最美的年华里对的时间里

没有错过这一场有你相伴的旅行

文字是我心灵深处一朵美好的繁花

绽放在我纯洁的心田里

文字也是我心灵深处砌起来的堡垒

守候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你一笔一画构成最简单的字

却是我对生命最好的向往

对爱情最好的表达

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文字的精华是我一生所向的光芒

在我暗淡无光的世界里

你再一次点燃我的生命

促使着我一点一步的走向光明的道路

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你就会悄悄地爬上我的心头

不停的翻起一阵阵的涟漪

让我在美梦中惊醒过来之后再也没有一点睡意

你的好你的坏我都偷偷的记在心里

都不曾想要告诉你

我爱的是你的全部而不是你单纯的好

因为你是我心中的灵魂……

【你是我心中的灵魂诗歌】相关文章:

1.灵魂与诗歌

2.灵魂深处诗歌

3.灵魂300字诗歌

4.灵魂诗歌欣赏

5.灵魂之雨诗歌

6.身体与灵魂诗歌

7.灵魂放歌的诗歌

8.灵魂与身体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