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班的礼仪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0-09-17 12:31:40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小编与大家分享礼仪的故事,欢迎参考!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去上班,一路上孩子又哭又闹。这时,女人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清扫道路,便顺手把孩子擦鼻涕的纸团扔在了地上。老人默默地把纸团捡了起来,一声不吭。如此反复几次,女人以为老人是一个清洁工,便对孩子说:“你要是再哭闹,以后长大了就会像他一样。”孩子依然哭闹,全然不理会妈妈说的话。

适合中班的礼仪小故事

这时,一个和她同一公司的员工走到老人身旁,恭恭敬敬的问道:“您认为上次的那个环保项目该怎么做?”女人很奇怪,一个清洁工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尊敬,于是便问那个员工。但,员工的回答,差点没把她吓死,员工说:“他怎么是清洁工?他可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呀!”

话音刚落,老人终于开口:“我们公司应该人人都环保,像不环保的人,就该辞退!比如说这个女职员!”女人吓得脸*惨白,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忙说:“经理,不要辞退我,我一定会成为最环保的人!”经理心软,终究没有辞退她,而女人从此以后也确实成为了最环保的人。不久,她就申请当了义工。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想一想,你有过小老鼠这样的举动或心理吗?

*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得挺胖,可是都不爱动脑筋,还总是喜欢吵吵嚷嚷。

有一天,天气真好,哥儿俩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儿。它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嘿,喷喷香。可是只有一块干面包,两只小*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呀!大黑说:"咱们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小黑说:"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大婶来了,她看见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让大婶来帮你们分。"哥儿俩说:"好,好,咱们让狐狸大婶来分吧。

狐狸大婶接过干面包,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是它没有这样做,它把干面包分成两块,哥儿俩一看,连忙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着急,瞧,这一块大一点吧,我咬它一口。"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巴,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又叫起来了:"不行,不行,这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狐狸大婶说:"你们急什么呀,那块大了我再咬它一口吧。"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巴又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那块大的被你咬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就这样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干面包只剩下小手指头那么一点儿了。它把一丁点大的干面包分给大黑和小黑,说:"现在两块干面包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得饱饱的。"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朋友说说看,这两只*熊正因为不爱动脑筋,被别人给了占便宜。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脑筋,还有要相亲相爱,学会礼让。

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肩并肩有说有笑地走着,前面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他们也不认识,但当这位老师走到这几名同学身边时,其他人都还是说笑,只有一位同学,恭敬的鞠了一躬,说了声“老师好”。老师当然也很高兴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别的同学都没哼一声。等老师过去了之后。有的人说那个同学油饼,不认识的老师还给鞠躬,有的人说他根本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的。那个同学没有反驳他们,只是说了一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是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我正走在他们身后,听了这句话非常感动,感动那个同学的真诚,一个人懂礼貌,真的是很难得的品质。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镇。走着走着,他越来越迷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时,他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他一把挡在老伯伯前,大声吼道:“喂,老头儿!快告诉我xx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地说:“无礼(五里)。”于是那个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还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庙。这时候,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

贾思伯(468~525),字士休,北魏益都(今寿光)人,幼年聪慧,10岁能诵诗,“工草隶,善辞赋,文苑儒宗,遐迩归属”。21岁开始出仕朝廷,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很受孝文帝的赏识,常随从征伐,孝文帝终时执笔代替写遗诏。又任过荥阳太守,南青州刺史、兖州刺史,政绩显著,兖州*曾为他立德政碑以表怀念。魏宣武帝时,转任辅国将*。公元507年,贾思伯以持节*司的身份,随任城王拓拔澄围攻钟离,兵败退却,贾负责断后,拓拔澄认为他是文人,很可能遇难,贾竟安全归营。拓拔澄称赞他说:“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司见之矣!”但贾却说自己因为迷路才凑巧脱险,绝不夸能表功;“时论称其长者”。

魏肃宗时任太尉长史、安东将*、廷尉卿,后因他“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而转任卫尉卿。当时朝廷上下为建造“明堂”的规模格式而众说纷纭,久议不决。贾思伯上《明堂议》,提出了合理的方案,否定了戴德《礼记》中的记载和东汉蔡邕的见解,广征博引,论据确当,学者无不赞同。后升任太常卿度支尚书转正都官,又被太保崔光推荐为侍讲,教授肃宗读《杜氏春秋》,“言约义敷,旨高辞远”。他虽官高爵显,但仍勤学不懈,并能“倾身礼士”,虽在街途,也要“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他对人说:“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

贾思伯政绩显著、勤学不懈,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除此之外,熟为人知的“卖衣求师”故事也是发生在贾思伯和他兄弟贾思同的身上。相传兄弟二人求学于老师*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送给老师。*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这则卖衣求师的故事便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公元525年贾思伯死于洛阳,肃宗追赠为镇东将*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谥号文贞。同年11月迁葬原籍,墓在今寿光城西南4公里的李二庄。

丰子恺是浙*桐乡人,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文学家、教育家。早年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五四"运动以后,进行漫画创作。

丰子恺在平时生活中,经常给孩子们讲要对人有礼貌,还非常具体细致地说:"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具体礼节和仪式。

丰子恺是名人,家里经常有客人来访。每逢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父亲总是耐心地对孩子们说:"客人来了,要热情招待,要主动给客人倒茶、添饭,而且一定要双手捧上,不能用一只手。如果用一只手给客人端茶、送饭,就好像是皇上给臣子赏赐,或是像对乞丐布施,又好像是父母给小孩子喝水、吃饭。这是非常不恭敬的。"他还说:"要是客人送你们什么礼物,可以收下,但你们接的时候,要躬身双手去接。躬身,表示谢意;双手,表示敬意。"这些教导,都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有一次,父亲在一家菜馆里宴请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把几个十多岁的孩子也带了去作陪。孩子们吃饭时,还算有礼貌,守规矩。当孩子们吃完饭后,他们之中就有人嘟嚷着想先回家。父亲听到了,也不敢大声制止,就悄悄地告诉他们不能急着回家。事后,丰子恺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客,我们全家人都是主人,你们几个小孩子也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不尊敬。就好像嫌人家客人吃得多,这很不好。"孩子们听了,都很懂事地点头。

在父亲的正确教导下,丰子恺的孩子个个都是懂规矩,讲礼貌,长大后有出息的人。

看了适合中班的礼仪小故事还看了:
  • 中班礼仪小故事

    从幼儿开始接触一些礼仪小故事,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中班礼仪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篇一:小猪家的邻居猪爸爸、猪妈妈高高心心地带着猪宝宝搬进了新家。狐狸是小猪家的邻居。第一天,狐狸妈妈来到小猪家:“猪妈妈,你家有电吹...

  • 适合小班的故事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小编与大家分享适合小班的故事,欢迎参考!今天,小如是娃娃家的妈妈,小清是娃娃家的爸爸。小如在做菜,小清在抱宝宝。小清带着宝宝对小如说:“孩子妈妈,我带宝宝去剪头发。”小如点点头。宝宝剪完头发之...

  • 适合中班幼儿安全故事

    导语:安全是我们心中的大石头,要一直牢记在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适合中班幼儿安全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中班幼儿安全小故事1有一个小猪很贪吃,买到的糖果,一定要一下子吃完,结果,不仅明天没有得吃了,一下子吃得太多东西了,小猪的肚子痛了,...

  • 礼仪小故事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的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公民应自觉遵守文明礼仪。如下是*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礼仪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孔融(153—208年)...

  • 小班礼仪教育小故事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下面小编整理了小班礼仪教育小故事,供大家阅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叫卡尔斯的森林,大象卡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