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复习两法

发布时间:2024-02-21 09:56:41

1.区别复习相似概念(或意义)概念名称相似,主要指物理概念名称中有相同字眼的概念。如:惯*与惯*定律、压力与压强、实像与虚像、电阻与电阻率、熔解热和汽化热……。所有这些有相同字眼的概念,极易混淆。澄清的唯一途径是明确弄清它们的重要区别而不是分别复习每个概念。这样才能更正确更深刻掌握这些相似概念。譬如,对于熔解热和汽化热,学生都知道它们都是吸热过程。但是许多学生从理解熔解热:“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在熔点时变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去联想汽化热:“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在沸点时变成同温度的汽时吸收的热量”,这就错了。这里必须指出它们的重要区别是:熔解热定义中强调在熔点,只有在熔点时晶体吸热才能熔解。而在汽化热中则强调不说在沸点。因为汽化热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显然,只有揭示了这样的区别才能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熔解热和汽化热。

2.归纳复习相同概念(或特*)各种不同物质一般都有各自一定大小的密度、比热;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物质沸点不同;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燃烧值;不同的导体有不同的电阻率等。譬如,在复习、查看物质密度表时,应通过对比。归纳出如下规律*知识:(1)通常固体密度最大,液体次之(水银除外),气体最小。(2)一般金属的密度大于非金属的密度;金属中铝的密度最小。(3)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它比常见的金属铜和铁的密度还大。(4)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的密度。纯水密度为1克/厘米3,通常就可以认为是普通水的密度;*的密度为0.9克/厘米3。(5)每种物质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但是,其中铝和大理石、*和蜡、煤油和酒精的密度值相等,对于这些物质,如果只知道密度值,是不能立即判断它们所表示的是哪种物质。(6)*的密度值最小,仅是水密度的十万分之九,是空气密度的百分之七。所以节日的彩*气球都充以*气,使其能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升空。(7)如果物质密度用克/厘米3做单位,就要比用千克/米3做单位的密度值小1000倍。如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要用“克/厘米3”为单位就可写成1.29×10-3克/厘米3。经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加强对密度概念和物质密度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运用与计算能力。物质的比热、熔点、沸点等特*都可以进行类似的归纳、总结。

物理概念复习两法

第2篇:解读物理概念复习两法

物理概念复习两法

1.区别复习相似概念(或意义)概念名称相似,主要指物理概念名称中有相同字眼的概念。如:惯*与惯*定律、压力与压强、实像与虚像、电阻与电阻率、熔解热和汽化热……。所有这些有相同字眼的概念,极易混淆。澄清的唯一途径是明确弄清它们的重要区别而不是分别复习每个概念。这样才能更正确更深刻掌握这些相似概念。譬如,对于熔解热和汽化热,学生都知道它们都是吸热过程。但是许多学生从理解熔解热:“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在熔点时变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去联想汽化热:“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在沸点时变成同温度的汽时吸收的热量”,这就错了。这里必须指出它们的重要区别是:熔解热定义中强调在熔点,只有在熔点时晶体吸热才能熔解。而在汽化热中则强调不说在沸点。因为汽化热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显然,只有揭示了这样的区别才能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熔解热和汽化热。

2.归纳复习相同概念(或特*)各种不同物质一般都有各自一定大小的密度、比热;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物质沸点不同;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燃烧值;不同的导体有不同的电阻率等。譬如,在复习、查看物质密度表时,应通过对比。归纳出如下规律*知识:(1)通常固体密度最大,液体次之(水银除外),气体最小。(2)一般金属的密度大于非金属的密度;金属中铝的密度最小。(3)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它比常见的金属铜和铁的密度还大。(4)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的密度。纯水密度为1克/厘米3,通常就可以认为是普通水的密度;*的密度为0.9克/厘米3。(5)每种物质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但是,其中铝和大理石、*和蜡、煤油和酒精的密度值相等,对于这些物质,如果只知道密度值,是不能立即判断它们所表示的是哪种物质。(6)*的密度值最小,仅是水密度的十万分之九,是空气密度的百分之七。所以节日的彩*气球都充以*气,使其能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升空。(7)如果物质密度用克/厘米3做单位,就要比用千克/米3做单位的密度值小1000倍。如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要用“克/厘米3”为单位就可写成1.29×10-3克/厘米3。经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加强对密度概念和物质密度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运用与计算能力。物质的比热、熔点、沸点等特*都可以进行类似的归纳、总结。

第3篇:初三物理概念复习要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质制成的.

2.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3.使用温度计之前应:(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4.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5.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7.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8.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9.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志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10.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1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第4篇:物理概念公式复习

【—中考物理概念公式复习之光的折射】对于物理中光的折射知识,我们做下面的概念知识的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折射光路也是的。

3、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所以也叫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通过上面对光的折射概念公式知识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物理公式的学习哦。

初中物理力学精选探究题

【—力学精选探究题】同学们,力学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力学探究题的题型是很灵活的,难度很大,分数也很多的。下面老师就为大家精选一些力学探究题,多多练习哦。

力学精选探究题

1.(6分)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ρb=___________。

2.(10分)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较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

18.30

26.83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

3、(6分)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进行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___________;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

这些题目是灵活多变的,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清楚解题的思路,多复习,这样就会简单一些。

初中物理“开放*”试题解题技巧

开放*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实验*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往往对开放*试题的感觉是:情景新、题目活,不知从何入手,怎样回答才是比较理想的解答?针对开放*题型所呈现各种不同的形式,如何发挥想像,活跃思维,充分展现自己创造*才能,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现分类举例如下:

开放*题型之一:提出问题要会解答

研究此类题的关键是:提问要讲究一点技巧。首先提问要切中题意,其次提问质量要高一些,不能太浅。最后,提出的问题须自己能够解答,才是成功的。

例1.白炽灯是人们常用的照明用具,如图。根据你对白炽灯的了解,请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简要回答。

如:问题: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了为什么会变细?

简答:在高温状态下工作灯丝升华造成的。

问题:_________简答:________这样的情景,我们可以根据所见内容,问个究竟:如白炽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铁螺扣套为什么有花纹?灯头上为什么有铜接触片?塑料灯口上盖和铜导线外包有橡胶线皮?等等。你对提出的问题应用哪些物理知识相互联系呢?对电流通过时,考虑所产生的效应———电流的热效应,或可从电流通过时电流做功,则电能转化的角度来说明;对考虑连接牢固程度时,是否增大了摩擦;对导电类,必然联系的知识有导体和绝缘体;对所提问题,自己的解释觉得比较清楚有较大把握时,这些解答必须优先考虑。能简单就无须复杂,这是解题的技巧。

开放*题型之二:选择器材设计实验

此类题须抓住根据提供的器材,跟所学的哪些知识相互联系,可以用来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考虑如何*作及对应所观察的现象所能说明的问题来展开设计。

例2.简易器材:一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一块硬纸片、若干个充了空气的气球、一块海绵和一桶水。利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三个力学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

分析:本题要求设计力学实验:自然想到的知识点:有浮力、压强、力、密度等。这样本题可提供这样一些*。(1)一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一块海绵、一桶水;压力与压强的关系;将玻璃杯平放在海绵上,逐渐在杯中注水;海绵形变程度逐渐变大。(2)一个平底玻璃杯,水、硬纸片;大气压的存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杯口,倒置过来;杯不漏水。(3)一个气球,一桶水;浮力;将气球压入水中后,松手;气球上浮。

开放*题型之三:提供情景分析原理

解题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有联系的分析,抓住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作为思维起点,联系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定律、原理有:杠杆平衡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二力平衡原理、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惯*定律、压力和压强知识等,根据图示情景,灵活选择合适的物理原理、规律,使思维畅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例3.如图所示,是乳牛自动喂水器的装置原理图。请观察该装置在设计中应用到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有________。

分析:浮球的上升和下降必与浮力有关,所以涉及阿基米德原理;由于杠杆作用,进水阀门打开关闭,运用杠杆原理;仔细品味,还有二力平衡原理等。所以本题涉及的有:连通器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压强知识。

开放*题型之四: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根据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些物理现象跟力、热、电、光、声等现象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的话,则哪些实验现象或生活实际与这些知识相互联系。

例4.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及实例中,哪些现象将不再发生。

分析:此题的开放*程度较高,可以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实验和实例。

考虑与物理有关的现象:

1.如果没有了大气层,显然没有了大气压。凡是与大气压有关的实现现象将不再发生。如:(1)托里拆利实验现象不再发生;(2)马德堡半球实验不再发生;(3)抽水机不能抽水;(4)塑料吸盘不能贴在光滑的墙上;(5)装满水的杯子用纸片盖上,倒过来后,纸片托不住水了;

2.大气对浸入大气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如果没有了大气,*气球(飞艇)不能升空;

3.声波是靠空气来传播的,如果没有了大气,声音靠空气传播的现象不再发生。

考虑到与生物有关的现象: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虑到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可燃物质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再发生等。

总之,近年来开放*试题占的比重逐年增多,而开放*试题的设计一般是结合实际的,常常瞄准初中物理课本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知识方法,贴近学生熟悉的学习或生活实际来设置问题,并往往结合设计*实验,着眼于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又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很必要的。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六忌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上手忙脚乱,“强行”让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中考,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第五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观察,启发,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二、忌*作不规范

*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作,不仅是实验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三、忌实验用语不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斜面小车称为木板小车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如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簧秤。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对仪器的读音不准。又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成“相互推斥”;将阿基米德原理中的“重力”说成“重量”等等。

四、忌唱独角戏,不让学生参与配合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忌可见度低

演示实验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例如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可以采用投影放大的。如果直接用J2406型小磁针,因其底座是不透明的,面积又比较大,遮住了磁针,影响学生观察。教师可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比照条形磁铁的大小,在其周围均匀固定上10根细针,同时将小磁针的两端分别涂上对比强烈的两种鲜明的颜*,便于区分南北极。使用时将小磁针插在细针上即可进行投影演示。

六、忌用模型代替

演示实验模型与演示实验一样,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演示的现象如一些机器的内部结构、大型机械装置和设备的工作过程,就可用模型来进行讲解。但模型无法替代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够真实地、直观地再现现象,而模型则不能。故教师要尽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时,有的教师用模型来代替光的反射演示器,用纸板上画好的线条来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推导出光的反射定律。这样做教师不仅讲得吃力,学生也难以信服。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的基础,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理论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以,对物理学的进一步了解和认知得从初中物理教学开始。

通过这几年的物理教学,我发现“物理难学”的现象已让不少学生对物理望而却步。然而,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进入物理知识探究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使之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以,对初中的学生进行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地引导,使学生能顺利跨上高一级物理的台阶,其次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物理知识的方法。所以,在今天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应是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师生应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科学、感悟科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设计与实施呢?

一、关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首先,探究式教学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它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以及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关心社会与关心生活的意识,从而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施探究式教学,开展科学探究,有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

初中物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初三阶段的物理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年既要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又要复习、巩固、综合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以迎接中考。初三阶段将要学习的物理主要内容有哪些?怎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初三阶段的物理学习并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我们同学迫切希望知道的。

初三年级将要学习的物理新知识主要涉及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电和磁”,能量中的“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主要有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内能、热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要学习的物理规律主要有杠杆原理、功的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要学习的物理模型主要有杠杆、滑轮等;要了解的物质主要有磁场、电磁波、能源等;要学会使用的仪器仪表主要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其中学习要求较高的主要有: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理解电功率,这些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以上所列举的知识点也是中考的考点所在。

初二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知识要点总结

【—初二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知识要点总结】物理中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总结内容,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变形r=u/i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3、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上面对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知识的讲解内容,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了吧初中数学,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棒的吧。

第5篇:物理概念的学习十五法

对于基本物理概念,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掌握基本概念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运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1)感知。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的反映;知觉是把头脑中各种感觉按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综合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映象,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然而,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仅仅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都属于感*认识阶段。感知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感知和简接感知。直接感知是通过观察、实验、参观、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对象,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观念。间接感知是通过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或利用各种形象化的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观念。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两种感知方式应当相互配合使用,互为补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材料,形成表象、观念。(2)理解。理解是对事物的本质属*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指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想象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能够突出事物的重要的、本质的特征,能够区分相似的事物,能够比较确切地得出概括*的结论。这是属于抽象思维阶段。(3)运用。运用是由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运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步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和准确*;二是熟练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速率和效率,同时,也达到巩固、深化、活化概念的作用。应当指出:以上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掌握概念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是从哪些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二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反映了事物的什么本质属*和联系,物理含义是什么,适用的范围如何;三是看学生是否能运用概念说明、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以致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物理问题。

第6篇: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物理概念复习

1.杠杆:一根在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

3.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状态或作缓慢的都叫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的条件:。公式表示为:

5.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但费。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但省。)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

6.定滑轮特点:不,但能的方向。(实质是个杠杆)

7.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为二倍的杠杆)

8.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理发剪*、剪布的剪*、铡*、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9.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11.2功和功率机械效率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2.功的计算:功(w)等于(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s)的乘积。

(功=)

3.功的公式:;单位:wfs。(1焦=1).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5.机械效率: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