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海南黎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

发布时间:2024-02-18 04:27:59

黎族是我国唯一聚居在海南省内的少数民族,信仰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主.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在海南建郡立县,汉文化开始传入海南.由于长期汉、黎民族的历史交往与融汇,汉族本土宗教道教对黎族产生了历史*的影响.道教在黎族地区自唐、宋传入,经元、明两朝,至清代民族化成型,*时期达到高潮.道教与黎族原始崇拜相结合,成为黎族地区的主流宗教,至今仍然对黎族民间习俗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第2篇: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与文化整合

本文通过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和文化整合的叙述,揭示了目前民和土族宗教信仰中藏传佛教成分的来源与表现形式.

作者:

文忠祥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刊名:

青海民族研究 PKU

英文刊名:

NATIONALITIESRESEARCHINQINGHAI 

年,卷(期):

2002 13(2) 

分类号:

B94(244)"231"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民和土族  传播  文化整合 

第3篇:黎族民族服饰文化文章

说起黎族的民族文化,总有道不完的历史与传承,特别是黎族服饰文化——因为它们皆源于自然。

黎族服饰的生态原料主要利用海岛上的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过去,黎族服饰的绝大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黎族的踞织腰机是黎族妇女织布的主要工具,织布时穿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称:脚控经线,手*纬线。

黎族服饰的重要工艺

黎族服饰的刺绣是其服饰的另一重要工艺,也叫黎锦或黎绣,主要用在筒裙、花被和巾帽上。黎族的刺绣历史悠久,艳丽多彩,久负盛名。

宋代周去非写到黎族刺绣时称:“裙皆吉贝,五*灿然”。刺绣方法有:综杆提花、通经断纬桃花、经丝先扎染再织纬、或夹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等。黎绣针法非常多,有直针、扭针、珠针、铺针、切针等。花纹多以抽象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这种图案绣方法在黎族地区较为普遍。

黎锦最初是为了穿着耐磨耐用和避寒的实用功能需求而产生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装饰。刺绣的布局还有另一种作用,即为宗教和区分各支系部落的标志。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黎族共有五个支系,各支系间服饰明显不同。

黎族服饰之妇女服饰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有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

女裙,我们称之为筒裙,通常由裙头、裙身带、裙腰、裙身和裙尾缝合而成,但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由于各幅都是单独织成,因而适合于织花、绣花和加工,所以筒裙花纹图案比较多,复杂。有些筒裙为了突出花纹图案,又在沿边加绣补充,提高图案*彩,故称为“牵”。妇女筒裙,由于织花的经纬密度高,大大加强了筒裙的牵度,因而经久耐穿,又具有特*。

黎族服饰的*彩与款式

在*彩上,黎族服饰一般以黑、红、蓝为主,间配黄、白等颜*。“黑”代表着土地,代表着禾苗发青发黑,也就代表着生命和力量,而一切邪恶污秽也出于黑暗止于黑暗,因此黑也意味着避凶趋吉。

黎族服饰的款式与颜*比较多变与鲜艳,有对襟与偏襟、直领与圆领,有纽与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来加强声*效果,同时显示财富。

在黎族服饰文化中,是经常把“美”与“女*”联系在一起的,这充分体现了黎族人的社会*别观。与其他民族相比,黎族也认为女*应该是美的化身,但这种美不是那种猥亵女*的美,而是“善”的外在表现。

第4篇:黎族酒文化

黎族的日常餐桌上,酒是不可或缺的饮料。不论是一些重大的节日,或者是丧家习俗,都会摆放大型饮酒仪式。那么关于黎族的酒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供大家阅览!

在黎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酒是不可或缺的饮料。不管是在重大节日,还是在婚娶丧葬等活动中,大家都会大摆宴席饮酒。在平常的生活中,若有远方客人到家中做客,主人都会盛情款待客人,其中是少不了饮酒的过程。黎族人不仅热情好客,且有着自己民族的酒文化。在黎族的酒文化中,具体上有下面几种酒:

玉米酒

这种酒是将玉米弄成碎末状,将它煮成玉米干饭,之后盛入陶盆中,再撒上酒饼,盖上盆盖。经过半个月的发酵之后,其中的酒汁可以饮用。待酒封存一个月之后,再用蒸酒锅蒸出玉米酒,此玉米酒含有较高的淀粉,且酒的度数较高,不易经过饮用。

糯米酒

糯米酒在黎族朋友的生活中,有着另外的一个称呼,叫做“并”,此酒被誉为“黎家美酒”,且酒有着特殊的酒香味,另外,它的制作特点也是很有特点的。它是一种滋补健身的美酒,可以与鸡蛋一起蒸煮,也是适合孕妇补充营养元素的适宜的上品。

山果酒

黎族人生活的区域有的地方为山区,山上有非常多的野生果实,黎族人采用无毒且可以食用的山果为原料,酿造出特别美味的山果酒,此外,他们还有荔枝酒和槟榔酒,此类酒有着*用价值。

南瓜酒、芭蕉酒

南瓜和芭蕉的淀粉含量都很高,是制作美酒的原料。黎族人会将南瓜经过加工,放入适量的糯米蒸成酒料,之后将发酵的酒料,酿造成可口的南瓜酒。在制作芭蕉酒的时候,会将还未成熟的芭蕉果实切成丁字块,之后将其煮熟晾干,再放入酒饼,而后将其放入酒坛中发酵一个月,最后发酵成散发着自然香气的芭蕉酒。

番薯酒、木薯酒

木薯酒和番薯酒的方法与上述的南瓜酒的制作方法一样。番薯酒的浓度不高,有浓厚番薯味道,非常适宜在盛夏季节畅饮。但木薯酒浓度高,则适合酒量大者饮用。

黎族是海南岛上的世居民族,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社会因素为其孕育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黎族人热生活,善于创造,黎锦、黎单、黎酒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其中,黎酒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无论是节日活动、婚丧嫁娶、迁入新居,还是生育、社交和举行宗教活动,都离不开酒。他们以酒为礼,敬酒对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酒文化。

黎族酒类繁多,酿酒技艺独特且历史悠久,常见的酒有山兰酒、芭蕉酒、南瓜酒、椰子酒、甘蔗酒、荔枝酒、番薯酒、木薯酒、玉米酒、山果酒等。这些众多的酒类品种都得益于海南岛的优越地理条件,这里四季常青,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腴。水稻可一年三熟;玉米、番薯等终年种植;椰子、槟榔、香茅、腰果等热带经济作物和香蕉、菠萝、菠萝蜜、芒果等热带水果产量丰富……黎族人正是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加工、酿造出醇香的美酒,最着名的就是山兰酒及与其相关的地藏酒。

山兰酒被誉为黎族的“茅台”,黎语称“biang”。山兰酒是以黎族居住地特有的一种旱糯稻米(也叫山兰稻米)为原料,拌以酒饼,经过自然发酵制成的一种富含营养的酒蜜。品尝起来清醇可口、味美甘甜,可以补气血、延年益寿,是黎族人用来滋补身体和招待宾客的上品。

酿制山兰酒,首先要制作酒饼。酒饼是发酵酒时用的中介物,作用相当于发面时用的酵母。由于黎族的区域分布差异,用来制作酒饼的原料也有所区别。常见的原料有扁叶刺、黑藤、甜桃叶、山橘叶、姜叶、甘蔗叶、香皮树的表皮、菠萝蜜叶等,有的是用其中一种,有的是用多种混合。具体做法是,先将原料植物叶晒干、切碎,之后用水浸泡数小时,捞出杂质,用该植物的汁水浸泡旱糯稻米1-2天捞出稻米并舂碎,将其揉成饼状放置在姜叶上,用麻包包裹令其在一定温度下发酵,这样带有姜叶香味的酒饼就做好了。在制作酒饼的过程中加入各种植物原料,有利于多种维生素的作用,可加速酵母繁殖。

接下来就是酿制山兰酒了。先将旱糯稻米浸泡12个小时,然后把米淘洗干净置入蒸锅中蒸成干饭,之后放凉。将放凉的干饭置入酿酒专用的竹箩内(竹箩呈锥状,口径约80厘米,底部尖,酿酒时用芭蕉叶铺盖),至此,酒料形成。之后,根据酒料配置酒饼。将之前制好的酒饼捣碎放入陶盆中,用温水冲调,将酒饼水倒入酒料中,排去水分后用芭蕉叶封闭箩口。经过3天发酵后,就会闻到一股芳香的酒味。此时,在箩筐底下捅一个小孔并放置陶盆,就会有甘醇的山兰酒汁一滴一滴地流入盆中,俗称“酒滴”,这就是山兰纯液。到第7天时,用陶罐来盛酒汁,用大坛子盛酒蜜。起初,二者酒精浓度都比较低,封存愈久酒精浓度愈高。这样,黎家山兰美酒就酿制成了。

关于山兰酒,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黎族先祖楠是水神。为了生活,他长年累月在山兰园里耕作,在深山林里狩猎。一次,他劳作归来,顺便带了一大堆南椰(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棕榈科植物)嫩心当菜用,吃罢,将多余的南椰嫩心切碎,放入原来装山姜、山橘等野菜的土坛子里,封好坛子口后他又上山劳作去了。

5天后,楠挑着野猪肉回到山兰园的寮棚中,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味,循味而行,一直走到封装南椰嫩心的土坛子边。楠掏出南椰嫩心,坛子里满是橙黄*汁液,他喝了一口,味道香甜;又连喝了两大竹筒杯,感觉浑身舒畅,并且睡醒后觉得精力充沛。楠很高兴,赶紧去告诉老伴。老伴向他了解了土坛子里封装的各种野菜和坛子的放置位置后,便在装满野菜的坛子里加了一些米粉。几天后,满屋都散发着香味。两人天天品尝这香醇而又醉人的南椰汁液,身体越来越好。

后来,楠的两个儿子那跃、那扎兄弟长大后,开始用山兰糯米当原料代替南椰嫩心,制作出来的汁液同样香醇可口。兄弟俩经常饮用,体力大增,为了阻挡妖魔的侵袭,他们驱石运土建造大岭来保护家园。之后,那勤劳美丽的女儿看着父辈制作和饮用橙黄*汁液,自己也动手仿制并经常饮用。这种汁液既能消除疲劳又能驱寒,姐妹们高兴极了,还把这种液体叫“biang”。在秋天山兰稻收获的季节,姐妹们制作了大量的土坛子,装入自制的山兰糯米团,拿到山洞里珍藏起来,留待以后饮用。不知过了多少代,黎家儿女一直延续着先祖发现的这项酿酒技艺。

第5篇:黎族传统民俗婚俗

定亲

倘若小伙子与姑娘情意相投的话,小伙子必须告诉家长,然后请两名媒妁。她们是善于言辞,见缝插针的。穿着漂亮的花桶裙,戴着崭新的精制斗笠。用两条新毛包头上四个要好的槟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试探女方父母对此婚事的态度)若女方家长辈开毛贴吃槟榔,则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就可商定放槟榔的时间及议价。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放槟榔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结婚问日

男方筹足资金后,便于农历十二月份,又派两名媒妁挑着一对鸭、两小坛米酒、八个槟榔往女方家“问日”(问日包括择日,议商品价)。一般情况下,还得交给女方家400至600元*币,桶裙两套,戒指一只,百斤以上的猪一头,米酒八坛,待男方家许诺后,女方家方同意择定吉日,多定龙、牛、马、羊双日。

结婚、鸳鸯圆梦

结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议价物品给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结婚日。

送女,娶妻均在晚上。一到下午男方家便派族内两名女青年带上槟榔,香烟,糖果到女方家迎亲(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一入晚,嫂或(堂表、嫂)帮嫁女梳妆打扮。完毕、女方姊妹或者表、堂姐妹簇拥嫁女抱头痛哭。哭声象征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怀。依依惜别,姊妹要天各一方。悲喜交加。此时,姐夫(或堂,表姐夫)从簇拥的姊妹中,把嫁女往外拉、两方争夺,哭声震天。姐夫也得拼命,若多个姐夫,便好办了。

一位出客堂,嫁女边哭边托着槟榔盘,让亲戚朋友吃槟榔。于是有两名或四名弟弟(表、堂弟)跟其后面。被一行乐队,敲敲打打送至男方村庄。

一到村庄,新郎伴郎便对弟弟、嫁女鞠躬,连行三遍。嫁女一踏进门槛,鞭*轰响,接着便拜堂(须穿上婚礼专用长筒)、一般均在鸡叫前、拜堂完后,闹洞房,通宵达旦、此晚夫妻两个不能洞房花烛月,强熬强耐。天一亮,亲戚朋友便蜂拥而至。喝喜酒,约上午10点,夫妻还得回娘家,到女方家问候父母,叫“回路”。

婚礼结束。

第6篇:海南陵水黎族美食攻略

北纬18°,全世界最美妙的纬度之一,同三亚、夏威夷等世界著名度假胜地都在这一纬度上的陵水。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南陵水黎族美食攻略,希望大家喜欢。

海南粉

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细如丝(与驰名的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相比,其纤细的程度是上述米粉所不能比拟)。其食法,北方人叫“凉拌”,海南人叫“腌粉”,即在制好的米粉上加上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葱花、肉丝、香油、*菜、香菜等。正因为海南粉的细,所拌的料才能入味,经拌均后其味醇香扑鼻,余味无穷。吃后再加上一勺用海螺煮的海螺清汤,更是鲜香无比。

以往,海南粉是海府地区传统小吃。当地人将海南粉当早餐吃,当正餐吃;平常吃,过节吃;自己吃,待客吃。就象广州人请朋友上自家时常说:“到我家饮汤!”一样,海府人说的是:“上我家吃粉!”。如今,海南粉已风靡全岛,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南粉”。

椰奶清补凉

很好吃的清补凉品。一到夏天。一定要有它才可以?。。其中有芋头块,西瓜,凉粉,等料.而且芋头很讲究手艺!**??龅摹!!R豢谙*ァ!M邸D欠N感?就是爽。。。。你吃?就知道那?爽的感?。。就好象。在炎?岬纳衬?小!5玫搅艘煌胨??/p>

海南黎家竹筒饭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陵水*粉

陵水*粉有时也称海南粉。因为陵水是海南省的一个县,全名为陵水黎族自治区,由于陵水制作的*粉最为正宗,也最好吃,*辣甜香,佐料丰富,味道极其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椰子饭

海南特*饭。味道香甜可口,还伴有椰子肉的香味。海南?岙a阿。。。。。。。。糯米粘糊糊的。。??岬摹!!:煤贸脏蕖!?/p>

椰丝糯米粑

是海南常见的风味小吃,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野菠萝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蒸熟趁热吃。此粑糍而不腻,清甜可口,风味独具。

抱罗粉

以大米粉条配靓汤及多种佐料调制而成。它最早产于文昌县抱罗镇,因地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身比“海南粉”略粗,故琼北各地又称之为“粗粉汤”。风味特*:粉身洁白柔软爽滑,汤热味鲜,佐料奇香耐咀嚼,不膻不腻,鲜香略带*辣,诱人食欲。

椰挞

海南人都有喜欢喝早茶的习惯,每天早上遍布各条街道的茶馆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纷纷捧出自家焙烤的特*点心供茶客们自由选择,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椰挞和蛋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