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有关的古诗

发布时间:2024-03-10 21:24:10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以下是放假网为大家准备的夏至有关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夏至对雨柬程孺文》(明·张正蒙)

夏至有关的古诗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岁序一*长,愁心两鬓知。

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夏至过东市二绝》(宋)洪咨夔

其一: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其二: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初夏游张园(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山亭夏日(高骈)

绿树*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至日作》唐朝·权德舆

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生。

《夏至避暑北池》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第2篇:关于夏至的古诗

【文章导读】夏至马上就要来啦,今天语文迷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夏至的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合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至后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宋)魏了翁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宋)陈与义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移。

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宋)陈与义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逾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宋)洪咨夔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生。

 

 

 

 

更多夏至的精彩文章:

1.关于夏至的古诗

 

第3篇:关于夏至的古诗

夏至盛夏烈日炎炎,古人也喜欢文思泉涌。一起来欣赏关于夏至的古诗吧!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至》宋朝·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竹枝词》唐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初夏睡起(杨万里)

梅子流*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第4篇:夏至的古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的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1、《夏至日作》唐·权德舆

?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生。

这首诗就提到了*阳五行,阳极*生。

2、《夏至》宋·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3、《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4、《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5、《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宋·陈与义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移。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6、《夏至后得雨》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濉9??Σ蛔悖?只裰凶岳ⅰ?/p>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7、《夏至过东市二绝》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8、《夏至》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第5篇:夏至古诗词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节令特*,如下为大家收集的夏至古诗词,欢迎阅读!

《夏至日作》唐朝·权德舆

?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生。

《夏至》左河水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夏至避暑北池》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宋朝·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竹枝词》唐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饮食文化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的生物却开始衰退。因此阳*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的*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

第6篇:有关夏至的诗词

我们的祖先在夏至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景象,看看关于夏至的诗句,如下为一些有关夏至的诗词,欢迎阅读!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作者: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生。

夏至后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濉?/p>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合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招远吃水饺,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邹城喜欢喝*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在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

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

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

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

*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清嘉录》)。这些带有迷信*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因为夏至半个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台票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时下雨。至今,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