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镇我永远的家亲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4-03-07 07:45:36

第一次跟着妈妈和孙叔叔去那个家时,我才6岁。那个叫古渡的小镇,和它的名字一样古老。神情有些紧张的妈妈小心叮嘱我要懂礼貌不许调皮,在一个有着青砖瓦围墙的小院面前我们停了下来。里面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奶奶,还有一个漂亮的姑姑。孙叔叔马上介绍“妈,这是小环,我在电话里和您提过的。”他又指着我说:“浩浩是小环的儿子。浩浩,叫奶奶。”

我听话地叫了一声“奶奶”,妈妈也怯怯地叫了一声“妈”。随即,我看到奶奶的脸*变了。直觉告诉我,我的处境很不妙。

古渡镇我永远的家亲情故事

姑姑见气氛不好,忙说:“我们去买大水*,好吗?”然后就笑着把我抱出了门。很久之后,我才知道,那天是妈妈第一次拜访婆婆。孙叔叔显然没有说清楚妈妈的情况,甚至没提到还有一个我。

他们打算合伙开个小饭馆,这就意味着会没时间照顾我。他们商量的结果是,把我送给奶奶照看。奶奶虽然满心不悦,但还是勉强留下了我。

那年姑姑刚大学毕业,在县城的实验中学做老师,县城离古渡镇很近,骑自行车也就半个小时。姑姑想让我在县城上幼儿园,她说虽然贵些,可环境好,她还可以利用上下班之便每天接送我。

奶奶就在厨房嘀咕道:“又不是咱们家的骨肉,给他花那个心思干吗?”6岁的孩子,早已分得清远近亲疏,直觉告诉我,相比于奶奶,姑姑更喜欢我一些,而我,也更喜欢姑姑。

我到底还是上了县城的幼儿园,我被安排进了大班,从此姑姑每天接送我。

半年后,姑姑要去市里学习两个星期,这样,接送我的任务,就落到了奶奶身上。奶奶不会骑摩托车,只能骑一辆男式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的横梁上。

那天放学后,我刚坐到横梁上,奶奶因着急锅里还煮着豆子,以至于没注意到丁字路口冲过来的三轮车。相撞的瞬间,奶奶被压在了自行车底下,我也被摔了出去。

奶奶顾不上自己的脸被蹭破了一层皮,血正在往外渗,就着急地问我有没有伤到哪里。

到家时候,她也只是用毛巾擦了一把脸就去做饭了。我则悄悄跑去*店用零花钱买回两张创可贴,然后一路小跑回到家,非让奶奶弯下腰来给她贴上。奶奶当时怔住了,眼里竟有泪花打转。创可贴事件之后,奶奶就把我当亲孙子般疼爱了。

转眼3年过去,于我而言,那是一段快乐迪时光。3年后,妈妈和孙叔叔因感情不和离了婚,我被妈妈接离了古渡镇。临走那天,奶奶给我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我扑到她的怀里,哭得泣不成声,姑姑更是背过身去,两肩微微耸动。

起初的日子,我常会想念姑姑和奶奶。后来,肯能是时间冲淡了一切,我和他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一直到我15岁那年,妈妈被查出肺癌,我既要照顾妈妈,又要上学,日子非常窘迫。这时,我想到了奶奶,我颤抖地拨通了奶奶家的电话,谁知她第二天就赶了过来,并毅然决定留下来帮我照顾妈妈一段日子,如果没有奶奶,我简直不知道如何撑下去。

妈妈最终还是走了。15岁的我又重新回到了古渡镇,回到了那个我永远的家。

第2篇:我永远爱你们亲情故事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 "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终于车来了,我上车。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

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

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忽然想起一句犹太人谚语:

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

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看过的,记得做一个孝顺的子女,这一辈子,欠的太多的,能让你欠的,而且不求回报的也只有父母,不要抱怨妈的唠叨,…多多体谅他们

第3篇:永远的牵挂亲情故事

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

母亲来信了。

在初到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你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卢布,买裤子——30卢布,储蓄——20卢布,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卢布,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点钱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第4篇:永远的粥亲情故事

二十多年来,我所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竟然是粥。选颗粒整齐的白米,在黑*的小小瓦罐里用小火熬着,几个时辰下来,就成了温和绵软的粥。妈妈做得一手好泡菜,坛子里捞几根出来,热锅翻炒,端上来就是极好的小菜。还有常年备着的腐乳,味不算浓,却长久。白粥盛在碗里,一双筷子,几茎泡菜,一块腐乳,很够了。

也有换口味的时候。初夏,苋菜正嫩的时候,摘几根下来,煮在粥里,于是整个粥的颜*就变成了浅红的,吃起来有种自然的清香。冬日,妈妈有时会习惯将碎肉煮进去,快起锅的时候洒几粒绿绿的葱花,于是味道又不一般了。上高中时,习惯早起。睡眼惺忪地走到饭桌前,爸爸每天赶早为我煮的粥已放在桌上,捧起那热热的一碗,喝下一口,整个胃都会暖起来。还有食堂做的极好的包子,捏在手里,是松松软软的雪白的一团。

经历了许多浮躁的事,也过了一段叛逆而倔强的`岁月,却只知道,每天早晨起来,那一碗粥永远是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旁边,是一碟乳黄*腐乳。

后来长大,进了大学。那所学校也是有白粥卖的,但大多数是前一天的剩饭加些新鲜的米混煮开来,水多饭稀,很是不喜欢。与寝友曾经很热烈地讨论过要绝食*,但终究只是在口里过了把瘾,没付诸行动。

再后来,认识了*哥。因着他的飘零经历,心底无端升起怜惜。听他说起以前在广东,著名的粥品繁多之处,母亲习惯每天早晨起来给他煮一锅粥,现在却很难吃到了。十月的下午,听他在电话那头静静地讲,心里突然泛起一股辛*。我微笑着说,以后,每天早上给你煮粥吧,你相信我的手艺。他说,好。*沉的下午,两个人静静地在电话的两头沉默着,心里知道彼此没有将来,却都不愿意说穿。有风轻轻刮进来,齐齐的发忽然乱了起来。

转眼二十多岁了。几年来学会了很多,对烹饪和刺绣的兴趣越来越大,买了绣花的绷子,在手巾上比比划划绣花纹和名字;也努力对着书本学做很多菜式,北方的,甚至韩国的。狐朋们笑我变家居了,渐渐有了女人的心情。想有一个家庭,一个宽容而温厚的丈夫,一个小小的窝,还有,小小的孩子。幻想着自己把那个柔软的纯洁的小东西抱在怀里,心里是无限的希望和温暖。忽然想起小时候走在路上,看见街边有女人抱着小孩,喂他喝加了葱花的白粥,虽然知道那家穷,也还惊讶着那女人在喂孩子的时候,那股满足和幸福的表情。那时候以为,自己将来的孩子,是一定要喝很浓的牛奶,吃很精致的食物的。但现在,却也只想在将来,可以早早地起床,给熟睡中的男人和小孩,熬一锅稠稠的,很软很软的粥。

想想自己,将来的某天,在晨光中揭开粥锅盖子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两滴泪水落下来。

【永远的粥亲情故事】相关文章:

1.古渡镇我永远的家亲情故事

2.跳伞亲情故事

3.笑容亲情故事

4.亲情故事

5.落水亲情故事

6.老兵情怀亲情故事

7.返还亲情故事

8.感人亲情故事内容

第5篇:永远的十三岁亲情故事

我确乎已记不清这个弱智小女孩的父亲是谁了,小女孩的名字我也只是记得叫小安娜。我之所以还没有忘却,是缘于这位父亲的一句话如同一束温暖的光,在苦难的人世,直抵我的心灵深处。那句话是:“现在,她和别的孩子一样了……”

这是我在人世间所听到的最温暖的话,这也是我在人世间听到的最凄凉的话。

小安娜十三岁离开人世间,她的父亲在墓地说了这样一句话。那时,小安娜的父亲,着黑衣的神父和送别的亲友站在小小的墓坑边上,静谧地望着那口小小的棺材给粗壮的绳子一点一点慢慢地系下去。与粗壮的绳子相比,那口浅栗子*的小棺材显得那么单薄,似乎就是一个胆小柔弱的孩子正要悄悄逃开这纷扰的人世。

墓地上湿润新鲜的黄土,还没有给世人弄脏的黄土,如同温馨的梦幻一样地洒下去。很快那小小的棺材和小小的安娜就不见了,永远地看不见了。清冷的墓地,牧师很快离去,只凄凉地立着小安娜的父亲和三三两两立在一边的亲友。

小安娜母亲脸上的泪水早已凝成一片悲哀的光影。“现在,小安娜和别的孩子一样了。”说这话的父亲一定是从小安娜十三岁的苦难生活中归纳出的这样一句话。小安娜应该和别的孩子一样,她早就应该和别的孩子一样,但恰恰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就连上帝也不能改变。只有死亡,才能改变小安娜的命运。

死亡,让父亲说出了他在小安娜活着时不能说出的如此悲悯的话。十三年间,这位父亲对小安娜无微不至的爱,使这句话充满了人*的圣光。

爱,才是能与死亡对等的力量!

第6篇:永远在你身边亲情故事

9年前的一天,她接了一个电话。噩梦便像巨蟒一般缠上她的身子,仿佛连呼吸都觉得难。搁下电话,她浑身发冷,嘴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啊?”

那个电话,是惊恐万分的儿子打来的。他慌里慌张地告诉妈妈:“妈,我杀人了!在酒店里吃饭时,和人吵槊,打起来了,有一个人被我打死了。”

那是一次普通的吵架,却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结局。面对这种局面,他心里凉透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如夜的黑一般,将他严严实实地罩住,任他怎么努力也挣脱不开。而他的妈妈,更是一片迷茫。

一年后,他被判处无期徒刑,异地关押山东滕州监狱。

一个人,一方小天地,他格外想念千里之外的妈妈,那个被自己伤透了心,人近中年的母亲。但是,水划过脸庞,妈妈的心,就在那一刻,*楚起来,坚韧起来,再也不怕千里路遥,不怕晕车受罪,一心只想见到那个脆弱的儿子。她职业*地感叹道:“我的儿子,你现在是一棵需要母爱阳光,需要亲情温暖的幼苗啊。”

妈妈启程前往山东滕州,探过监后,管教告诉她:“你儿子变化很快,希望你能经常探视。否则,他老也走不出*影。”

经常来看?怎么可能啊!这山高路远的,何况,她还有工作,是中学副校长呢,更多孩子在等着她。但是,得知儿子需要妈妈的关爱,需要亲人来探视,她毅然做出决定:辞去副校长的职务,一个人来山东,“陪”儿子。

2000年9月,她一个人离开江西老家。来到滕州,人生地不熟,该如何立足呢?早在儿子出事之际,家里已赔付受害人家属巨了。狱警见她十分眼熟,仔细一想。才知是狱中犯人的母亲,便上前关心起她来。天下女人都是承受不住太沉的负担的,想起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她哭了,一一诉说自己全部的苦难。

当狱警把真相告诉她儿子,他仿佛周身充满阳光,那应是妈妈的无数晶莹泪光折射出来的啊!此后3年,他获得4次减刑的机会,刑期已减至15年。

这个好妈妈,名叫刘晓梅。曾为江西省吉安市某中学的副校长,一个感人至深的流浪母亲。母爱无私大无边,浩荡如长风,轻拂着儿子脆弱的心。她用自己的爱,拯救儿子布满*翳的灵魂,让儿子生活在阳光之中。

妈妈,永远在你身边。有妈妈在,心就在,爱,就永远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