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王勃唐诗鉴赏

发布时间:2024-02-25 08:30:59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王勃诗鉴赏

这首《山中》诗,是王勃旅蜀后期的作品。总章二年(669)王勃入蜀,在《入蜀纪行诗序》里他写道:“五月*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经。”在游《游山庙序》里也说:

“吾之有生,二十载矣,雅厌城阙,酷嗜江海。”表面看他离开长安的态度似乎很洒脱,而内心是很复杂的。被逐出沛王府后,他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正如他在《绵州北亭群公宴序》里所说的:“离亭北望,烟雾生故国之悲,别馆南开,风雨积他乡之思。”咸亨元年(670)秋,诗人与邵大震、卢照邻同游玄武山作有《蜀中九日》诗:“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游庙山赋》中又写道:

“他乡山水,只令人悲。”山水之间岂能展鸿志?在蜀逗留愈久他的乡思愈浓。游玄武山后,他继续南行至成都、温江、乐山等地。这首诗大约作于乐山一带,抒发强烈的乡思和羁旅之哀愁。

起句不同凡响,很有气势。“长江悲已滞”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诗人登上蜀地的高山之巅,远远看去山下的长江仿佛已经停滞。

这景象撩拨起离人倦游的思绪,原已积蓄在心中的悲哀又重新涌起。这“悲”本是诗人之悲,而诗人在这里却说“长江悲”,自然是融情于景,景亦生情了。

在诗人的想象中,奔腾澎湃的长江水为他之悲痛而停流,以静写动,反衬内心始终难解难平的悲伤,这悲伤之深以致江河亦为之而恸。

“万里念将归”,是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的。宋玉《九辩》有:“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诗人在这里化用了宋玉诗的句意,恰当地表现了自己的感情,而又不着痕迹。

第三句“况属高风晚”,转为写物候,承接上两句含义,远行思归之情原本已令人不堪其苦。又何况正是深秋寒风飒飒之夜更令人感伤不已。宋玉有名句:

“悲哉秋之为气也,肃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是最能够引起人的思念和惆怅情绪的。这是自然景象作用于人们感官的结果。历代诗人都常利用秋风来衬托人物悲凉凄苦的心境。王勃这句诗在“高风”后加一“晚”字,就丰富了意象,造出新境。“高风晚”的“晚”字,既表秋深也表天晚,黄昏和夜晚亦是最能引起诗人们种种怅惘愁绪的时刻,句首一个“况”字,不仅增强了语势,而且使整首诗的情感波浪起伏来。

结句“山山黄叶飞”,是写深秋的景象。“一叶而知秋”。树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最为灵敏,黄叶飘零是深秋的独有的意象。诗人笔下的黄叶,既有眼前看的,也有心中想的。“山山”叠词的运用,造成一个旷远辽阔的悲凉意境,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突现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

这首五言绝句《山中》,语言洗练,寥寥数字而意象十分丰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

第2篇: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山中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绝,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山中

长江悲已滞⑴,万里念将归⑵。

况属高风晚⑶,山山黄叶飞。

词句注释

⑴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⑶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白话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

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总章二年(669)王勃入蜀,在《入蜀纪行诗序》里他写道:“五月*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经。”在游《游山庙序》里也说:“吾之有生,二十载矣,雅厌城阙,酷嗜江海。”表面看他离开长安的态度似乎很洒脱,而内心是很复杂的。被逐出沛王府后,他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作者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整体赏析

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作者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作者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可以参证的有作者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作者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作者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作者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古代作者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艺术独创*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作者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作者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人在山上望长江,由于距离远,看不清它的滚滚奔腾的波涛,往往会感到江水是凝滞不动的。所以,这句诗中长江悲伤滞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直觉感受。悲愁的长江与悲愁的作者相互感发、契合、共鸣,强烈地感染了读者的情绪。诗一开篇,境界便很悲凉浑壮。

作者在创造了长江悲滞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作者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作者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紧接着,作者紧紧抓住眼前的环境和景*,写出了“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作者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作者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作者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作者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作者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作者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作者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此诗道:“寄兴高远,情景俱足。”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作者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名家点评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顾云:“况属”字有情。

《唐诗笺注》:上二句悲路远,下二句伤时晚,分两层写,更觉萦纡。

《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邈然。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寄兴高远,情景俱足。

《全唐诗佳句赏析》:这是写旅愁归思的一首五言绝句,大约作于王勃被贬斥后在巴蜀作客时,客中逢秋,因见万木凋零,因起思家之念——长江滚滚东去,而自己却留滞在这里不能归家,身在万里之外,虽有归家的愿望,但是不能成行;何况现正逢高风送秋的季节,黄叶纷飞,万木凋零,更增加了思乡的愁绪。诗中情景互为作用,彼此渗透,将久客异乡之悲,思归之情,与眼前所见之典型环境融合为一。寥寥二十字,将江山寥廓,风木萧瑟,苍茫悠远,气象雄奇尽情道出。末句以景结情,向来称妙。

第3篇:山中送别王维唐诗鉴赏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本文为山中送别王维唐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鉴赏1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鉴赏2

这首《山中送别》,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王维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王维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第4篇:《山中送别》王维唐诗鉴赏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王维诗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没有描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独具,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截然不同的角度。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以一个毫无感*彩的“罢”字一笔带过。从相送到送罢,跨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跨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都将它们留待读者补充想象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神伤,但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诗人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天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一起,就使这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字里行间。读者自会从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如何打发这漫漫长夜呢?

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使人想象无穷。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写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本该在相别之际向行人发问,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如此,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客套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跨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问那时归不归,又是从当前跳到未跨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的诗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现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如此。

第5篇:王勃《山中》唐诗意思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绝,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

⑴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⑶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白话译文】

长江滚滚我悲叹久留异地,远隔万里内心盼望把家归。

况且正赶上秋风晚间吹起,山山岭岭都只见黄叶纷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总章二年(669)王勃入蜀,在《入蜀纪行诗序》里他写道:“五月*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经。”在游《游山庙序》里也说:“吾之有生,二十载矣,雅厌城阙,酷嗜江海。”表面看他离开长安的态度似乎很洒脱,而内心是很复杂的。被逐出沛王府后,他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赏析】

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可以参证的有作者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古代诗人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艺术独创*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诗人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诗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人在山上望长江,由于距离远,看不清它的滚滚奔腾的波涛,往往会感到江水是凝滞不动的。所以,这句诗中长江悲伤滞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直觉感受。悲愁的长江与悲愁的诗人相互感发、契合、共鸣,强烈地感染了读者的情绪。诗一开篇,境界便很悲凉浑壮。

诗人在创造了长江悲滞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紧接着,诗人紧紧抓住眼前的环境和景*,写出了“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此诗道:“寄兴高远,情景俱足。”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王勃《山中》唐诗意思】相关文章:

1.王勃《山中》唐诗鉴赏

2.《山中》王勃唐诗鉴赏

3.王勃山中古诗的意思

4.王勃《山中》

5.山中王勃

6.山中王勃

7.王勃山中

8.《山中》王勃

第6篇:王勃诗鉴赏(1)

生平简介王勃(650 -676 ),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据传六岁就会作文章,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 。当时诸王中斗鸡之风盛行 ,王勃戏作<檄周王鸡>一文加以嘲讽。周王就是唐高宗的儿子、后来的中宗李显 。唐高宗李治恼恨王勃[ 大不敬",就将他逐出王府;王勃因此得以漫游蜀中,曾一度任虢州参*;后来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王勃牵连,也从雍州司功参*贬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年仅二十七。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史称[初唐四杰"。他们都力求革新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齐梁宫体诗风,拓宽诗歌题材,表现积极进取、健康昂扬的精神,抒发*感慨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由于他们在革新齐梁诗风和促进五律渐趋成熟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杜甫有[王杨卢骆当时体"的赞誉。王勃的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抱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他的诗大都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炫露 ",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靡的诗风。王勃的文章以<滕王阁序>著名。滕王阁王 勃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摆。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结尾。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曾高度评价说 :[初唐短歌,子安<滕王阁>为冠",[婉丽和平,极可法师 。"这道工整精致的诗,一直被诗论家视作是王勃七言古诗的代表作。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建造的,号称江南第一阁。王勃十四岁那年,到六合探望任县令的父亲 ,归途经过洪州 ,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宴请宾客。他参加了盛宴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滕王阁序 >,一时震动了文坛,被作为佳话。按<唐摭言>里记载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以及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公矍然而起曰 :`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可见<滕王阁序>是王勃即席挥笔写就的。<滕王阁>诗以极其凝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序>的内容,表现了诗人珍惜光*、胸怀功名、慨时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首句[滕王高阁临江渚 ",点题入诗,描述了滕王阁雄踞赣江之滨,和江心洲屿相对峙,占尽地势。次句[珮玉鸣鸾罢歌舞 ",是从宴会散罢的场面的反衬宴会的盛况,别具一格:歌舞结束了,宾主相继离去 ,珮玉叮口当,鸾铃和鸣。佳节盛会后,人去楼空。接下来的两句是静态写景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画栋"[珠帘",表现的是巧夺天工的人工美 ;朝云缭绕,暮雨飘拂,呈现的是亦真亦幻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美 。[飞"[卷"二字,静中有动。只此二句,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就矗立眼前 ,令人神往。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就曾赞叹说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续之,以书吾忧。"诗的第五、六两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表面写景而实为抒情。自在的白云,悬映在深深的潭水里,影影绰绰,迎朝露,送秋辉。季节景物在不知不觉中转换 ,日月星辰在无声无息中移动,诗人在此以博大、永恒、无极的景象物候衬托人生短暂 ,抒发白驹过隙 、时不我待的进取*和向上精神。而诗的意境宁静高远,引人遐想 。[婉丽和平之风格自见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既顺承上句时空久远之意,又照应首句,自然地结尾全篇。当年建造这华丽高阁的滕王如今在哪呢?这是以问代答 ,此时元婴由于奢靡无度 ,被贬到滁州去了 。而如今参加歌舞盛宴的,正如<序>中所说的,[宾主尽东南之美 ",赞美阎都督德洁政清。设想元婴建造华阁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可以时常歌舞饮宴于其上呢?如今却只剩下栏杆外的江水依然如故地向北流淌。这是一首入律的古诗,王力先生曾评说 :[这首诗平仄合律,粘对基本合律,简直是两首律句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

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是依照这个格式的 。"这段话概括说明了<滕王阁>诗在语言上的特点,同时指出了它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是王勃初仕于长安时期的作品,格调高昂,情感浓烈,充满着青春勃发的活力。在送别诗中,它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世代相传的佳句,古往今来,不知抚慰了多少离人,激励过多少志士。[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点出诗人送别的地点长安,友人赴任的地方是西川。从繁华的京都向西南方远望 ,只能看到烟尘雾霭迷漫 ,引人遐想。在[风烟"后[五律 "前置一[望"字,使句势流走,气韵流长,缱绻之情充盈字里行间。这联诗的宏伟寥阔意境,形成一种特殊的送别氛围,既不同于[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样的悲壮苍凉;又不同于[携手上河梁",[徘徊蹊路侧"那样的凄怆犹疑;更不同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那样的悱恻缠绵。它所映衬的人物是洒脱的,而又略带乐观的憧憬。自古人生伤离别,诗人们更是感慨良多,但在这里年轻的诗人能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对待现实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正是描写两位挚友依依惜别之情的。诗人向朋友倾诉说:我心中的苦*滋味是和你一样的。可是我们都是漂泊在外求功名的人,岂能不四处游走呢!弦外之音,似乎是:我们为事业,分别在所避免,应当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这话说得很自然,情意也很真切。而真正脍炙人口,振奋人心的是颈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豪迈宏放的诗句,赞颂了人间坚不可摧的友谊。知音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即使千山万水难以遮拦。这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闪烁着永不磨灭的理*的光辉,使诗人与挚友的情感得到升华,引起世人的共鸣。曹子建<赠白马王彪>诗有云:[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 。"王勃这联诗化用此诗,而更显自然流畅。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是说在临别之际,不应当学习儿女之态,哭哭啼啼多难为情!此话既是对朋友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共沾巾"三字 ,表明双方情谊深厚,难舍难分。这是一首内容健康、形式整齐的五言律诗,平仄协调 ,对仗工稳 。颔联采用流水宽对,更显自然活脱 。全篇句句在叙事,而又句句有情。诗人以朴实、洗练的语言,表达出真实、自然、亲切、豪爽的感情。林庚先生评价这首诗说 :[开始把诗歌导向典型洗练;技巧声*都结合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这就是统一南北文风的具体发展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 :[大历以还,易空疏而难典赡;景龙之际,难雅洁而易浮华。盖齐、梁代降,沿袭绮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荡涤。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 ,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别薛华王 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唐乾封元年(666 ),王勃17 岁,进入沛王府任修撰,奉命撰写<平台秘略 >。写完后,沛王赏给他帛50 匹,十分赏识他 。王勃少年得志,可惜好景不长。据<旧唐书·王勃传>记载 ,总章二年(669), [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被逐出沛王府时王勃年仅20 岁。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 ,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 。"对自己的被驱逐,他心中怀着一腔悲愤。当年五月他离开长安南下入蜀 ,后来客居剑南两年多,遍游汉州、剑州、绵州、益州、彭州、梓州等地 。在此过程中,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新的深切的感受,写下了一些影响深远的诗文。<别薛华>就是其中一首。这首送别诗的*彩、风格,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相径庭,其中原因,就像公刘所说的 :[诗是一种感*经验和主观情感占很大成份的东西。诗人此时的生活环境变了,思想感情也发生很大变化了,写出的诗也就迥然不同 。<王子安集>中有一篇<秋夜于绵州群官席别薛升华序>,有可能是这首<别薛华>诗的序。从序言推断,诗人与薛华在绵州相逢,很快又分手。在一个清秋的夜晚,他送走薛华,作下了这首痛彻肺腑的诗篇。诗的首联[送

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是以事写情,又以情生景。两句诗,描绘出人生的一幅凄惶场面,一对患难知音跋涉在漫长、曲折、险阻的山道上。他们相送了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但最后还是分别了,各自匆忙惶恐地去[问津"。[穷路 ",借用的是阮籍穷途而哭的典故 ,含有[ 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的意思。这就促人联想,发人深思。阮籍之所以穷途而哭,是想假作醉酒躲避*,时常独自驾车信道而行,走到绝路就痛哭而返,以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汉李固之所以[滞涸穷路 ",正因为他[守死善道 ",屡次上疏直陈外戚、宦官擅权的害处,后来被梁骥诬告,招致杀身之祸。在此 ,诗人以阮籍、李固自况,含蓄地指出:凡正直耿介之士,往往很难被当权者所容。这也说明了诗人与其挚友[多穷路"的原因。下句中的[遑遑 ",不只是形容凄惶貌,或自嘲[ 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 ",还兼取宋玉<九辩>中[ 众鸟皆有所登栖兮 ,凤独遑遑而无所集"的意义,借以表示自己象凤凰一样清高,而不愿象凡鸟一样随处栖登。 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是分别承接首联中[穷路"、[问津 ",进一步具体描写道路的险远,设想未来,抒发情怀的。所采有的手法是虚实相生,语义双关。诗人既为朋友颠沛流离于千里道上而感伤,又自伤其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眼前道路崎岖漫长,展望未来满目悲凉,前程暗淡。这是诗人走上仕途三年来 ,对社会现实的真切的感受,从心底发出的深沉慨叹,说明了诗人当时内心失望情绪低落。生活是艰难的,但仍要坚持下去而且要努力使之变好,年轻的诗人虽然沮丧但没有完全绝望。因此诗的颈联写道:[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意思是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事业、建立功勋的志向与抱负,只能与船只一同在风浪中漂泊不定。正因为风华正茂的诗人,有追求 ,有希望 ,因此才对挫折、失败倍感痛苦。王勃<春思赋·序>中写道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居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土禀圣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怀功名而悲岁月也 。"可见他的[悲"是因为[怀功名"而难以实现 。这联诗所表现的正是理想与现实矛盾,希望、失望交织的复杂心境 。有志之士,不被赏识与重用,又不甘心自暴自弃,执意追求。就是他们[生涯共苦辛"的主客观原因 。李东阳在< 麓堂诗话>中曾说过 :[薛华与李白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也。"薛华也是才志高远之人,也陷入同样的境遇,可见,怀才不遇并非偶然,也更说明志向的难以实现。尾联[不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上句承诗题中的[别"字,下句直抒惜别之情。从字面看,这联诗可以理解为王勃对朋友的安慰,表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永远相忆。另一方面 ,[俱是梦中人"包含有[命运之舟"难测的意思,彼此都像在梦里由不得自己。诗人对朋友和自己的前程怀着无限忧虑,而对明天仍抱着美好的希望。这个结尾,是隽永深长的。<别薛华>与一般五言律诗借景抒情的方法不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 。语言简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可谓[兴象婉然,气骨苍然"。铜雀妓(其二)王 勃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铜雀妓>是乐府诗题名,也叫<铜雀台 >。铜雀原名榭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安十五年曹*建造,台上有铜铸大雀 。<铜雀妓>诗,多是凭吊怀古或咏史之作。据<邺都故事>记载,曹*命其子将其葬在邺之西岗;妾妓都住在铜雀台上,早晚设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灵帐前奏乐祭礼;诸子也经常登台瞻望西陵墓田。王勃的<铜雀妓二首>是[ 裁乐府以入律"的。这两首五言律诗都描写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在其中,诗人对终身被幽禁于深宫的歌妓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是以歌妓的口吻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使沉郁悲凉的气氛一开始就笼罩了全篇。据史书记载,铜雀台很高,上有宫房一百二十间,歌妓们被关闭在重重宫门之中。这里的[闭"字表现出了深宫里歌妓没有自由的痛苦。颔联[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进一步描写歌妓内心的孤寂。她们本来是用自己的姿*、技艺*君王,博取君王的欢心的。现在就连也已经结束了。曹*了,还为谁歌舞,为谁修饰容貌呢!然而她们仍然得按照曹*的遗命 ,[每月十五,辄向帐前作妓乐 ",为曹*的[魂灵"歌舞。这不是更可悲吗?君王就连死后都*纵着她们的命运,她们唯有终老宫中,永不得见天日,其中悲苦可想而知 。颈联[锦衾不复

襞 ,罗衣谁再缝",是写歌妓没有任何希冀,在死寂绝望的心情中,心灰意懒,华贵的铺盖没人再折叠,绫罗的衣裙也不想再缝制 ,[谁再缝"的[谁"字用得好,以疑问代词代替否定词与上句的[不"字相对,含意双关而有力。[谁"实为[人人",说明有这样命运的人很多失去自由,没有欢乐没有理想,虽生犹死。尾联[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承上联之意而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恨绵绵,歌妓在那高入云霄的铜雀台上放眼远眺 ,只看到西陵苍松翠柏,不觉凄然泪下。诗人写<铜雀妓>诗,是为了以古喻今,针对当时幽深的宫廷生活有感而发的,通过生动的形象抒发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借曹事以讽唐 ,[用意隐然,最为得体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凭吊怀古诗,对于史事不着力显微阐幽,而能别寓兴意;不采取直抒胸臆或议论,而以歌妓的口吻自叹自哀,真情实感,分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