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热容的教学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24-03-01 08:41:3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关于比热容的教学设计方案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sts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引入过程,以及利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兴趣导入

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引出概念

应用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播放视频糖炒栗子,提出问题,炒栗子为什么要用到沙子呢,

大家不用着急,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板书比热容)

出示问题

1、烧开一大锅水和一小锅水,哪个加热时间长?

2、使同一锅水升高不同温度,加热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经历的事,结论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谁知道(学生解释)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总结: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问题: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只与这两点因素有关吗?

请看视频:沙滩和海水

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请同学们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出示实验方案图片

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做实验

并画出实验表格

总结实验结论

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豆油吸收相同的热量,豆油升高的温度多。

质量相等的水和豆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可见,物体吸收热量得多少,不仅与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种类有关。为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上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做比热容。

解释

1、定义及符号

2、公式(在解释t-t。时渗透放热情况)

3、单位

展示比热容表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属*?

2.在自然现象中,有哪些现象可用水的这一属*解释?

补充

对气温的影响

热水取暖

水冷系统的应用

比热容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麻烦,大家来看一首诗

园丁傍架摘黄瓜,

村女沿篱采碧花。

城市尚余三伏热,

秋光先到野人家。

城市里面三伏天的余热还没有退却,天高气爽的秋天已经先到了农村人家。早在很久以前,古人就发现了这个现象,现代城市也存在,这就是热岛效应。

由于混凝土建筑的比热容小,市区比郊区升温快,造成市区温度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查阅资料,找一找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

讨论、总结

①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②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③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多少都有关,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多吸热量越多。

猜想:与物体种类是否有关。

①:用相同质量的水和豆油,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②:用相同质量的水和豆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学生总结

动手做实验

分小组汇报实验结论并把自己的数据填入表格

利用热水袋的例子理解放热

利用密度类比,得出比热容的复合单位

观察分析数据特点

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不遂质量、形状、温度而改变。

②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与状态有关,如水和*

③水的比热最大,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和放热能力最强

④大多数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冬天暖气用水做“热源”,因水储藏的热多。

司机师傅用水做“冷却剂”冷却汽车发动机。

夏天到海滨去避暑。因海滨比内陆凉爽

解释课前的问题。

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4‘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猜想

2‘

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6‘

提高学生动手*作,团结合作的能力。

10‘

1‘

4‘

加深记忆

4‘

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后回答,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体现物理是有用的

满足学生求知欲

6‘

唤起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创意识

第2篇:比热容教学方案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4.记住水的比热容.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自学指导

一、思考课本“想想议议”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升高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

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二、1.如果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哪个多()

a水b沙子c一样多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_______(填“水”或“沙子”)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

(2)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_____1℃所_____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三、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1.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k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3.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比热容学案(第2课时)

例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

1.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b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大

c温度的变化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d比热容跟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无关

2.对一桶水来说()

a温度高时,比热容大b倒掉一半后,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c结成*后,比热容与水还是一样大

d液态水的比热容是一个确定值,是水的基本特征之一

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属*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小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例2.试利用地理和物理知识解释我国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的原因.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

2.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质()

a北方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b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

c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3.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热量多

例3.一室内游泳池注入质量为6×105kg的水,水温从18℃提高到28℃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1.电热器因清洁卫生,无污染等优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电热水器水箱内装有4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75℃,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1kg,温度是20℃的水,吸收8.4×103j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

3.质量为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85℃,吸收了多少热量?

(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

4.家庭用太阳能热水器与燃气式热水器的初装费,使用年限见下表

热水器名称初装费使用年限可能发生人身事故吗?对环境有污染吗?

太阳能1500元15

燃气式800元5

(1)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填写上表的空白处

(2)在15年内,使用哪种热水器更经济?

(3)若由你来帮助家长选购,你认为应选上述哪种热水器?简述理由

(4)若这太阳能热水器装水量为100kg,集热管接收太阳能的有效接收面积约为2m2,每小时1m2接收面积上有效接收太阳能约为2.1×106j,则该热水器每小时的水温升高多少?

第3篇:“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学目标

a.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

b.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及其读法

c.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d.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比热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

分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比热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它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从而得出比热的概念.

建议二:在介绍比热表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热表,通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较大,为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好铺垫.另外,根据水和*的比热不同,说明不仅不同的物质比热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值也不同.

建议三:为巩固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可以多联系实际,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进行解释.

“比热容”--示例

课题

比热容

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温度计、煤油、水、电加热器、天平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实验

(1)常见有关比热现象

(2)煤油、水对比实验

二、比热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释放的热量也等于比热.

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三、比热表

四、水的应用

由比热表可以看出水的比热较大

五、小节

六、作业

记忆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比热来解释.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有关比热现象

演示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而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不同,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呢?

引导学生看比热表,加深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

解释海洋*气候形成原因

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比热,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观察实验

思考实验所说明的问题

思考问题,提出描述不同物质的这一特*.

看比热表,对比各种物质的比热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暖气以及冷凝剂为什么常用水

回答问题,复习巩固知识

“比热容”探究活动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的原理?

第4篇: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是中学物理的一节课,小编为物理老师们准备了比热容教学设计,希望你们用的上。

教学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重难点

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

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推进新课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设计和实验*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及时指导和协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具体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果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显然,它们吸收的热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等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吗?

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如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条件予以控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实验提供了基础。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仅仅是一个实验计划而已,还要具体设计怎样实现这些要求。具体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平称量;升高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安全*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另外,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均匀。实验中也可选用水和煤油(或酒精、*拉油)对比进行研究,可以省去搅拌的麻烦。但煤油、酒精和*拉油均属易燃品,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来,本实验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不管采用哪种,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义,包括其中的单位等,这是以后阅读、使用和设计表格必备的知识。

实验的步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以锻炼他们设计实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兹举一例,仅供参考:①按照图16.3-1和图16.3-2所示,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组装两套器材;②用天平分别称取100g水和砂子,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③记录水和砂子开始时的温度;④同时对水和砂子加热,记录在加热1min、2min、3min……时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温度。

本实验的*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同组学生互相配合,对实验结果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结论即可。

(3)分析与论证

学生实验取得数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的时间长短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描述结论时,初学的学生不一定能做到简洁而准确,只要能大致地将问题表达清楚,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但教师一定要规范描述到“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热量比砂子吸收的热量多”。

二、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直接给出,但教师要引领学生解析其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如为什么要限定“单位质量”“温度升高1℃”,这是因为比热容是以热量来定义的,而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出现的唯一一个由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物理概念,教师对概念的表述与单位的教学都要充分估计学生认知的困难,把铺垫和引导做得细一些。

对于比热容的单位,要结合阅读数据表“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明确其含义。因为热量计算公式课标没有要求,教学不必要补充传统教材中的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不引入相关计算,而是把重点放在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上。

通过阅读数据表,要求学生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会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这里可以设计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水来取暖?汽车中为什么用水来做冷却剂?这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先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汇报辨析,教师梳理总结。对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教师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其两方面的含义: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热水来取暖。

三、热量的计算

展示问题1:①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热量q1=4.2×103j。

展示问题2:2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2=2×4.2×103j=8.4×103j。

展示问题3:2kg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3=50×8.4×103j=4.2×105j。

展示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

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放=cm(t0-t)。

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一个完整的探究应包括哪些过程。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3.q吸=cm(t-t0)。

4.q放=cm(t0-t)。

第5篇:《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比热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2.“比热容”是本章重点内容。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将“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经历进而建构完整清晰的比热容知识。

(二)学情分析

《比热容》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课题,学生们已具备基本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能力。并能*的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进行实验*作、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和分析归纳总结结论等各个环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

2.通过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并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策略

本节在设计时根据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考虑到比热容这一节的容量较大,将热量的计算放到下一节中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

五、小结与反思

在教学中从提出问题到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本领不同。这样突出了新课程理念,注重科学探究式学习,使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了对一些概念的理解,通过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知识解释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理解了这节课的基本内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板书设计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三节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3.对比热的理解

(1)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相同的度数,比热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越大,则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度数越少。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

(3)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它们的比热相同;对同一物质、比热值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是不相同的,如,水的比热与*的比热不同。

(4)在温度改变时,比热容也有很小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忽略。比热容表中所给的数值都是这些物质的平均值。气体的比热容和气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但对固体和液体,二者差别很小,一般就不再加以区分。

二、比热容与生活

1.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为什么要用水?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一定温度可吸收较多的热量。)

2.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和热水袋里为什么要用水?

(一定质量的水降低一定温度能放出的热量比较多。)

3.为什么夏天住在海边不觉得热,冬天不觉得冷?

(夏天,太阳照到海面上,海水在升温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不觉得热;冬天,海水由于外界温度太低而要放出大量的热,使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不觉得冷。)

4.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却比较大?

(沿海水多,内陆砂石、泥土多,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大,白天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温升高较小,砂石、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大;而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泥土又会降得较多。)

5.夏天在海边的沙滩上行走时脚底会感觉很烫,可若踩在海水里就会比较凉,请你说说其中的物理道理。

第6篇:比热容优秀教案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三节比热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亲身经历参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交流与分析,利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现象及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产生乐于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2.通过探究活动,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

学生每组:天平、温度计、秒表、电加热器(2)、烧杯(2)、水、食用油。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

情境一: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还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情境二:糖炒栗子,为什么要加入沙子一起炒呢?

情境三:汽车水箱中加水有什么作用呢?

【揭示课题】

学习了本节课比热容的知识,你就能解释其中的奥妙了。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知识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