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骑白马民间传说故事

发布时间:2024-02-27 16:13:21

这天,唐僧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向西一路走去,忽然沙僧看到八戒低头沉思,默默无语,不知在想什么,问:“二师兄:你半天不说话在想什么?”

八戒晃动着肩上的铁耙子没有听见,继续走路。

猪八戒骑白马民间传说故事

“二师兄:你在想什么?"沙僧又大声问;

“嘿,嘿,嘿……想,想,……秘密不能告诉别人。”八戒晃动着大脑袋说;

“什么秘密,你告诉师弟吧!”沙僧看着骑在白马上的师傅正往前走,悟空也没注意自己便悄悄对八戒说;

“嘿,嘿,嘿……我想,我想……想这一路走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能看上咱师傅却看不上我老猪。”八戒附在沙僧耳边诡秘地轻轻说;沙僧一听这好*之徒,心里不是想着怎样保师傅平安西天取经,反而尽想些歪门邪道。稍停片刻故意说:“二师兄:你瞧。”

“瞧什么?”八戒急忙问;

“骑在白马上的师傅多好看。”沙僧指着骑着白马走在前面的师傅唐僧说;

“嘿,嘿,嘿……师弟:我要是骑上这白马比师傅咋样?”八戒用袖子抹了一下脸说;

“一定比师傅好看得多。一会儿你趁师傅休息时,骑上这白马让我看看。”沙僧心里暗笑说;

又走了一截路,师傅唐僧口渴下马和悟空进一村庄借水喝。八戒看到师傅走远了便一跃骑上白马说:“师弟:我比师傅好看吗?”

“不好看!”

“为什么?”

“你两个耳朵耷拉着,能伸展起来呼扇几下就好了。”沙僧故意笑着说;

“这不成问题。”八戒在白马背上用力扭动起身子晃动着大脑袋,拼命地呼扇两只大耳朵。

此时太阳已偏西,八戒扭身子呼扇耳朵的影子在地上不断晃闪,白马看见受到惊吓,猛地蹶起后蹄子一跳,八戒朝前翻了个筋斗从马上掉到地下,实实在在摔了个嘴啃泥。

第2篇:猪八戒出生记民间故事

吴承恩为啥要写猪八戒呢?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

当年,《西游记》写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吴承恩突然觉得写不下去了。原因何在呢?他想来想去,头都想疼了,也没找出个道道来。于是,他想熄灯睡觉,放松一下,改日再想。

刚入梦,忽听有人一大叫一声:“吴老头!”话音刚落,从门外跳进来一只猴子,呵,原来是孙悟空!他对吴承恩说:“你应该体谅体谅俺老孙的难处啊!”吴承恩忙问他有什么难处,孙悟空说:“师父取经,要遭九九八十一难。俺老孙纵有三头六臂,也保不了师父的险呐,你看着办吧!”说完,他一个跟头翻出门去。

不多一会儿,又有人叫道:“施主吴公!”身影一晃,人进来了,原来是唐僧,只见他闭着眼睛、念念有词:“徒弟少了,一个不好;徒弟少了,一个不好……”念完,他转身走了。

吴承恩这下明白了:怪不得写不下去,原来是少了个角*,那么添谁呢?他犯了难。

正在这时,忽听外头一阵喧哗,紧接着闯进一头大猪。说来奇怪,那猪见到吴承恩马上跪倒,又作揖,又磕头,连声说道:“先生救命,我要出家!”吴承恩听了好笑,便问:“‘出家’就是当和尚,你是一头猪,怎能当和尚呢?”那猪把头一歪,说:“猴子能当,我也能当。”

吴承恩说:“人家猴子有本事,能保唐僧去取经,你呢?”

“我也有本事!”那猪说着,“呼”地站起来,肩膀一扛,扛倒了一棵蟠龙松,嘴巴一拱,拱翻了一块卧虎石。那猪在吴承恩面前露了两手,正得意时,忽然山坡上亮起了灯笼火把,好多山民拿着棍棒,边跑边喊:“野猪在这里,逮住它!”那猪听到喊声,“哧溜”一下,一头窜进吴承恩的书房。吴承恩叫一声“不好”,一惊吓,醒了,原来是场梦。

吴承恩醒来后,想想梦中的情形,提笔写了第*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

有人讲“八戒梦中来”,指的就是上面这么个说法。究竟是真是假,传说罢了,无须考证。

第3篇:蔓草戒指民间传说故事

坐在小湖边的圆石上,花一朵有一下没一下地荡着双脚。有花落的声音,在身边缤纷如雨,柔一声细一声,像姑娘的叹息,水波一样荡漾开去。

遇上苗一棵后,朋友们都说他们是一对,连名字都是绝配。可是,苗一棵也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那天,花一朵回到家,发现衣柜大开,以为家里来了梁上君子。不想苗一棵说,我把你不穿的衣服打包邮到西部去了。

这也太自说自话了吧!花一朵随手扯下一枚树叶,*地撕碎。一扬手,残破的叶片漂在湖面上,委屈地看着她。

花一朵对着树叶说,我比你们更委屈。

去年暑假,她和苗一棵去跳蚤市场淘了一个煤气灶和铁锅,东西有些重,苗一棵倒是挺身而出。两人走在街上,阳光毫无遮挡地直射下来,花一朵觉得自己被烤成了一朵火花,皮肤都噼里啪啦了。花一朵提出打的,苗一棵想也没想,就说,那可不行,打的的钱,西部孩子可以吃上好多餐了。

苗一棵有他自己的方向,就像水边的垂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他的方向,从来不被左右。

好吧,随他吧,谁让自己爱他呢!

花一朵满心憧憬着旅行结婚,经济点不去马尔代夫新加坡吧,去一下人间天堂香格里拉那是必须的。然而,苗一棵说,跑那么远不烧钱吗?就在本市逛逛也蛮不错。更过分的是,苗一棵把原先存着给花一朵买戒指的两万元钱全捐出去了。他说,在电视上看到西部的孩子没有书看,心里火烧火燎的。

苗一棵,我那么爱你,你心中有过我的存在吗?花一朵眼前的景物慢慢地模糊了。

天*变暗,暮云慢慢围合,花一朵恍恍惚惚地站起来,往回走。

在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十字路口,花一朵在一声刺耳的刹车声后,成了一朵殷红的花。

分针走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

花一朵,是我对不起你。苗一棵喃喃着。

花一朵,你不知道,当年的我是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才完成了学业。当时,我就暗下决心,我要将爱心像接力棒一样传承下去。我见不得孩子没书读。看见他们求知的眼神,就好像看见当年的自己。大学毕业后,我回家乡自己创业,这些你是知道的。虽说我是厂长,但我手下只有八个工人。我能起到的力量还很小。这两年,我考虑你的太少了,可我真的不能没有你啊。我的厂子,生产的是螺丝和螺丝帽,我觉得我们俩就是螺丝和螺丝帽,在一起生命才有了意义。

花一朵的眼角,滑出了两滴泪。

一周后,花一朵回家养伤。买菜、烧饭、洗衣、拖地,苗一棵什么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苗一棵,你的眼睛越来越大了。花一朵的声音满是怜惜。彼时,花一朵和苗一棵正手牵着手走在公园的小路上。在一个转角的石凳处,苗一棵请花一朵坐下,他单膝跪地,取出了一枚戒指。

这是一枚蔓草戒指,有着可爱的蔓草纹。蔓草蔓蔓不断,寓意茂盛长久。

花一朵幸福地伸出了手指......

第4篇:康熙戒烟民间传说故事

康熙出生后,按照清朝的规矩是不允许和亲生母亲同居一宫的,只能由早已物*好的乳母抚养,乳母家都是瘾君子,使得康熙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吸烟。

康熙的烟瘾越来越大,即使上朝议政,也得让太监带着烟具侍候左右。因吸烟过多,引发了胸闷、气急、咳嗽不止的毛病,御医们百般调治,也没有疗效。

一天,康熙皇帝心血来潮,想去看看自己亲自主持编纂的那部大型字典的进展情况,于是就来到了编撰馆。刚刚坐下翻了几页正在校对的书稿,烟瘾就上来了。小太监忙递过烟具,装上烟丝,点上了火。康熙一边看着书稿,一边“叭嗒叭嗒”美美地吸起烟来。

“起火了。”侍候在一边的小太监看到旁边的纸着了火,就惊叫起来。

那些撰写书稿的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大家七手八脚地将火扑灭了。

这天晚上,紫禁城内静悄悄的,康熙皇帝为白天差一点儿酿成火灾的事睡不着觉。他猛地想到,紫禁城全是用木头建造的,稍不注意就会着火,一旦起火后就会连片烧毁,而吸烟又最容易引起火灾。他又想到,龙袍上常常被火星烧成一个个小洞,有失皇上的尊严。戒烟,不但防火,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起到俭朴勤政的作用,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他知道,打铁先得本身硬,他决定自己先戒烟,到时再下谕文武大臣戒烟、禁烟。

这第一步,康熙皇帝自己带头戒烟了,这滋味也实在不好受,每当烟瘾发作,就忍耐不住,便示意小太监拿来烟具。待小太监装烟点火后,康熙皇帝又连忙摇摇手,把烟具放到鼻子前闻了闻,就放下了。

这天早上,文武大臣们齐集在朝房,准备例行早朝仪式。画过卯后,静候那净鞭三下响,钟鼓一声鸣。可是,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仍不见一点动静。正当大家翘首盼望时,内侍太监传出话来:“万岁爷不在宫中,已于昨日傍晚悄悄地出宫微服私访了。”

这次康熙皇帝私访,主要目的是戒烟。他带着几个不吸烟的随从,一边游山玩水,一边体察民情。步行使筋骨得到了活动,野外的景*又令他心旷神怡,六七天下来,竟把烟戒掉了。回宫后,康熙皇帝宣布自己对*“永不用也”之后,开始了禁烟的第二步,下了圣旨,让文武百官禁烟。

康熙决定再次南巡,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这天,驻跸德州。下午,有人向康熙皇帝禀报,陪同的翰林院侍读学士陈元龙仍是嗜烟如命,表面上戒烟,暗地里一刻也离不开烟具,请皇上严加惩处。康熙皇帝听后并没有表态,只是微徽地点了点头说:“朕知道了。”

过了几天,康熙皇帝把陈元龙召来,对他说:“朕知道你吸烟多年,烟瘾很大,一时难以戒掉。朕不怪你,允许你继续再吸一段时间。特带来一根烟管送给你。”

陈元龙正在担心皇上要处置他,早吓得身子瑟瑟发抖呢,一听皇上赐他烟具,顿时转忧为喜,连忙跪伏于地,向前膝行数尺,双手接过烟管。

回府后,陈元龙沐浴更衣,恭恭敬敬地把烟管放在八仙桌上,点烛焚香,叩头跪拜之后,才装好上等烟丝,点火吸烟。哪里知道,“滋滋”地吸了几口后,他猛地从太师椅上跳了起来,嘴里不住地“噗噗”往外吐,烟管也掉在了地上。原来,烟杆是水晶做的,用嘴一吸,烟锅里的火就往回倒,火星直达嘴唇边,“嗤嗤嗤”地把嘴唇烧起了一个个水泡,胡子也烧断了。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说。从这以后,尽管烟瘾难忍,也不敢抛弃皇上所赐的烟管另用其他烟具,否则就是对皇上的大不敬。陈元龙这才明白了康熙皇帝赐烟管的真正用意。

这一招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文武百官哪个还敢抗旨吸烟呢?这之后,康熙皇帝开始了禁烟的第三步,在全国进行禁烟。

第5篇:三戒碑民间传说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徽州境内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为求龙王爷开恩降雨,这天上午城里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舞龙”乞雨大会。

大清早,郭家的新媳妇黄秀英就开始挑水做饭。她今年刚从外地嫁到郭家来,新婚没几天,丈夫郭宏就去杭州做生意了,家里只剩下她和守寡多年的婆婆。黄秀英包干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但婆婆仍然整天板着一张脸,对她呼来喝去。

不到半个时辰,黄秀英就把饭菜做好了,她走到婆婆房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道:“婆婆,早饭已经做好了,您起来吃了再去看舞龙大会吧!”

好一会儿,婆婆才在里面一边咳嗽一边回答:“我今天不太舒服,你吃过饭一个人去看舞龙大会吧。”

黄秀英本打算吃完饭下地干活的,没想到婆婆竟然让她去看舞龙大会,不禁喜出望外道:“那我去一会儿就回家给您做午饭。”

话音刚落,婆婆又说:“瞧你这阵子忙里忙外的,难得上街玩一回,中饭我做,你只管看完舞龙大会再回家吧!”

黄秀英第一次感受到婆婆的关爱,极为感动。她吃过早饭就出门了。她看到好几对年轻夫妻手牵手,有说有笑地往前走,不禁幽幽叹了口气。新婚第三天,丈夫郭宏就出了远门,虽说清明节赶回来祭祖住了一宿,但第二天一早他又出门了,到现在也没回过家。黄秀英一边自怨自艾,一边随着人流来到了府衙门口的空地上。

不一会儿,响起了喧闹的锣鼓声。只见一群画着白脸黑脸、穿着破衣烂衫的“小鬼”蹦蹦跳跳地冒了出来,他们有的舞着大*,有的舞着木雕的鲤鱼,中间一个黑脸长须穿着官服的“大鬼”,一步三摇地往前走,后面跟着一个替他打伞的“嘻哈鬼”,还有几个披着蓑衣的鬼怪。

黄秀英不知道这些“妖魔鬼怪”的来头,直到听见有人大喊“钟馗”,才知道这是徽州民间流传的驱凶避邪的“跳钟馗”。“钟馗”带着一帮妖魔鬼怪闹腾了好一阵子才离场。

接下来,精彩的舞龙表演正式开始了。

首先入场的是草龙队。只见十几个穿短打衣裳的精壮汉子高举一条稻草扎成的长龙,鱼贯而入。这条草龙非常逼真,差不多有三丈长。一个大汉手举“龙珠”在前面引导,随着鼓乐伴奏,十几位壮汉舞起草龙,时而腾起,时而穿插,时而盘起,时而翻滚。其间又燃放爆竹、烟火,在烟雾缭绕之中,仿佛真龙降临人间。

紧接着登场的是板凳龙。板凳龙是把龙的身段扎在长板凳上,龙头由一人高举,虽然没有草龙活灵活现,但时而喷火、时而吐雾的绝活也赢得了阵阵喝彩。

黄秀英看完表演后,心里惦记着婆婆。她刚好看见一个叫卖“三潭枇杷”的小贩,听人说这“三潭枇杷”不但个大味甜,熬成枇杷膏更是治疗咳嗽的良*。她想到婆婆早上不停地咳嗽,便买了两斤。

黄秀英不敢耽搁,走到了家门口。

只见院门半开着,一个男人提着裤子走出来。婆婆头发凌乱、衣衫不整地站在屋里,脸上带着笑。

黄秀英一怔,暗道自己回来的不是时候。她正想回避,那男人已瞅见了她,立即飞奔出了院门,但黄秀英还是认出他是地保李二槐。他去年曾到自己娘家给儿子提亲,但黄父听说此人奸诈险恶,一口回绝了。

婆婆也看到了黄秀英,一下子拉下脸来呵斥道:“不是让你看完舞龙大会再回来吗?你存心跟我作对是吗?”

黄秀英低下头,不敢说话。

第6篇:猪来运转民间传说故事

这年初秋,龙陵县迎来了新任县令范六言。就在到任的第二天清早,忽听县衙外的鸣冤鼓被人擂得震天响。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范六言正愁这第一把火该怎么烧呢,机会倒自己找上了门。

范六言快步上堂,猛地一拍惊堂木,问道:“堂下所跪何人?有何冤屈,从实报来。”

堂下跪着的,是个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男子磕了三个响头,哭丧着脸回道:“回青天大老爷,草民姓朱名二。草民的母猪丢了——”

话音未落,肃立两旁的衙役全乐了。丢头母猪也来报案,要是老婆丢了,还不得进京告御状啊。干脆,乱棍打出去得了!不料,范六言脸*一沉认了真:全城戒备,挨家挨户搜猪!

命令既下,龙陵上下顿时议论纷纷:人有高矮美丑,可这猪长得都差不多,怎么找?再者,就算找到,猪又不会开口说话,怎么断定就是朱二丢的?赵捕头也犯了难:大人让我们大动干戈找一头猪,若传扬出去,还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

就在赵捕头心下暗暗嘀咕的当儿,只听范六言连声催促:“赵捕头,还愣着干吗?本官限你三日之内务必找回朱二的猪。记住,必须做到毫发无伤!”

“遵命。”赵捕头带上一班捕快奔出衙门,挨家挨户地搜,一时间搅得鸡飞狗跳。从早忙到晚,别说猪,连根猪毛都没找到。次日,依然是空手而归。转眼到了第三天早晨,一踏进衙门,赵捕头便感到不对劲——范六言正*着脸等他呢。

“赵捕头,可有线索?”范六言问。赵捕头苦笑回道:“没有。”

“啪”,范六言拍了桌案:“放眼龙陵城,你赵武当算第一捕快,怎么连头猪都找不到?”

“回大人,在下抓人在行,抓猪外行——”

“住口!难道猪长了翅膀,能飞出龙陵?”范六言打断了赵捕头,“今日可是最后一天。如果再抓不住偷猪贼,何去何从,你自己掂量着办!”

赵捕头偷偷瞅了范六言一眼,看得出,范六言没跟他开玩笑。因为一头猪丢了饭碗,实在是好说不好听。心下想着,赵捕头一咬牙说道:“请大人放心,在下就是挖地三尺,今儿个也要把猪找回来!”

县令坐镇指挥,官差倾巢出动,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找了个遍。全城百姓哪见过这阵势,一个个全涌上街头,瞪大眼睛瞧新鲜。可脚不沾地寻到日落时分,直把官差累得满身臭汗,腿肚子朝前,仍是毫无所获。

眼看限期将至,赵捕头垂头丧气地走到范六言身前道:“大人,请恕在下无能,我认罚。”

范六言皱眉思忖片刻,说:“赵捕头,请勿急躁。距三日时限,尚有一夜光景。你仔细想想,还有哪儿没搜到?”

城东、城南都搜了个底朝天,城西也翻了个锅见底,就差挖老鼠洞了。对了,城北还有座破庙没查过。赵捕头一拍脑门:“走,抬上大人,去破庙!”

不消半个时辰,数十官差已赶到了破庙。赵捕头抬脚踹开紧闭的庙门,大步闯进:“兄弟们,给我细细地搜——”

喊声未落,一间破旧的房间内传来了哼哼唧唧的动静。跟随而来的朱二不禁双眼放光,兴奋不迭地拔腿奔去:“是我家的母猪,是我家的母猪。不用看,光听声我就知道——”

撞开房门,四下一望,里面果然有一头黑白相间的大猪。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那头母猪见了朱二,竟*晃脑地凑近,伸出长长的猪嘴磨蹭朱二的腿。众官差和看热闹的百姓齐刷刷围过来,只见这头猪长得四肢粗壮,还穿着套裤。所谓“穿套裤”,是指猪腿部肉皮多皱褶,堆叠如裤。这般模样,确实和龙陵城百姓豢养的肥头大耳的家猪有些不同。可再不同也是一头猪,哪值得又哭又号,报案惊动官府呢?不等大伙琢磨明白,就听范六言低声问:“赵捕头,偷猪贼可否抓到?”

赵捕头说道:“回大人,嫌犯已经抓获。不过,不过是个外地来的和尚。”

和尚?众人一听,纷纷交头接耳。和尚不食荤腥,干吗要偷猪?难不成这猪肉胜过狗肉、龙肉,连和尚都动了心?见众人嘀咕说笑,范六言也乐了,说:“暂且将嫌犯押回,明日开审。”

京官到任、满城找猪就够闹腾的了,偷猪贼又是个本应六根清净的和尚,这个稀奇要不瞧,这辈子算是白在世上走一遭!第二天一早,龙陵城内外的好事者便接踵而至,将县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心急火燎地等到日上三竿,谁想衙役却贴出了告示:因本案之嫌犯身份特殊,故不公开审理。各位别在这儿候着了,请回吧。

告示一出,当即有人冲着衙役大喊:“喂,我从江安赶了几十里夜路,就想瞅个热闹。为什么不让看?”紧接着,又有人附和:“我也是从外地赶来的。您给留个门缝行不行?”

审理人犯又不是耍猴,没得商量,衙役关上了门。随着“啪”的一声惊堂木响,衙门外的人全竖起耳朵,屏气偷听。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一道门?很快,和尚偷猪案便传得沸沸扬扬:朱二专擅培育猪种,被盗的那头母猪叫“乌金猪”,肉质鲜嫩,口感绝好,成猪运到京城,身价能翻四五番。那个偷猪贼听说朱二的乌金猪即将产仔,便假扮和尚偷走母猪,准备小赚一笔。想到和尚不吃肉,破庙最安全,于是就把乌金猪藏到了那儿传来传去,百姓不再关心偷猪贼挨了多少大板,而是争先恐后地挤进朱二家,购买乌金猪仔。

偷猪案破,猪归原主,闹剧总算收了场。这天午后,发了大财的朱二给县衙送来一头肥猪,一进门就跪倒在地,“咚咚”磕头:“谢谢青天大老爷,您就是草民的恩人啊。”

“朱二,快快请起。本官应该谢谢你,谢谢你的乌金猪。”范六言笑呵呵地扶起朱二,客套一番后送他出了府。赵捕头满脸纳闷,问:“大人,您破了偷猪案,抓住了假和尚,为何还要谢他?”

范六言望着朱二的背影,沉吟道:“你不会忘了当今天下是谁的天下吧!”

接着,范六言娓娓道来:“这个朱二和镇南王沾点亲,镇南王想提携他,可他天生一根筋,满脑子装的都是猪。进王府没几天,就把王府搞得臭气熏天,差点变成猪圈。镇南王训斥了他两句,他倒瞪了眼,两下闹翻,朱二一气之下跑回了龙陵。在我上任前,镇南王私下找我,请我照顾照顾这个满身猪骚味的亲戚。”

听到这儿,赵捕头不觉脱口而出:“大人,在下想通了。您帮朱二,是为了交好镇南王——”

“错!”范六言摇*说,“接到任命,本官查阅了龙陵的风土人情。龙陵是个好地方,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谷贱伤农,百姓忙碌一年,除了能填饱肚子外,成石成石的余粮换不来几两碎银。而本官也打听到了,朱二的乌金猪的确肉鲜味美。若动员百姓养猪,就算磨破嘴皮子也难见成效。于是,我就想到了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