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书法民间传说故事

发布时间:2024-02-27 08:46:07

话说当年南齐太祖萧道成是位能文能武的君主,他对书法也有些造诣,平时也爱挥毫泼墨写上几笔。自己也有孤芳自赏之感,听说朝中有位书法名士,姓王名僧虔,在当朝也是数一数二大家名仕。

一日闲来无事太祖提议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看看到底谁的书法是上乘。于是让人把王请进皇宫里来,二人来到大殿之上,早有人准备好纸张笔墨,二人说好都写楷书一副,只见二人提气运神握笔劲书。不大的功夫二人写好了,大家上前观看。

太祖书法民间传说故事

有人把两幅字并放到一处,看着都赞口不绝一味叫好!此刻,太祖开口说道:“你们看谁的好啊?”众人说当然是太祖的好了!太祖又问:“王爱卿,你说我俩的谁的好啊?”此刻,大殿上众人无语,都把目光投向王僧虔。

只见王僧虔笑道:“为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众人听罢一起叫起好来,太祖也哈哈大笑,对王的回答无话可说。王的回答达到了即不偏低自己,也没得罪太祖的目的,这就是答话的艺术学问。

可见,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交际之中,对如何应答问题及如何答话,实在是大有学问!这正是:

太祖书法比高低,王僧虔巧岔话题。若知真的准*,留给后人来解谜。

第2篇:祖传宝贝民间传说故事

有一对古香炉鲜为人知,而古香炉留下的故事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天价当品

清光绪年间,保定城有一家古玩儿典当铺。当铺掌柜姓福,四十几岁年纪,一副侠义心肠,一街人都喊他福爷。福爷的铺子不大,伙计也只有一个,姓夏。主仆二人每天一大早开铺,天擦黑儿关铺,不声不响,据说却经常典到大买卖。

这日一大早,福爷刚在当柜前坐定,就见一手抱黑漆木匣的年轻人急匆匆进了当铺。到了当柜前,年轻人也不多话,抬手将黑漆木匣往福爷面前轻轻一放,打开,便让福爷看。

福爷一见,也不怠慢,忙起身往黑漆木匣内瞧。只是这一瞧可不要紧,只惊得他“哎呀”一声,差点喊出声来。

只见黑漆木匣内,一对古香炉均状如龟形,通身红如火炭,尤其那龟背似的紫铜炉盖竟薄如蝉翼,猛禽走兽雕刻其上,更是栩栩如生……福爷看罢,不由又抬头细细打量来人,年轻人文净一张小脸,却也不失憨厚相。福爷点点头,只等年轻人喊价。

可年轻人却并不急着喊价,而是极小心地将一对古香炉从木匣内取出,轻轻往桌上一放,随后又从褡包内取出两小块木炭,嚓嚓几下点燃。紧接着又见他伸手将一对薄如蝉翼的紫铜炉盖一一打开,把燃旺的炭火往炉内放。随着炉盖轻轻一合,顿时,令人称绝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一对古香炉内同时有紫烟冒出,袅袅升腾。福爷跳开几步,远远望去,只见一只古香炉上仿佛有观世音端坐其上;一只则有弥勒佛微笑其间。紫烟升至两尺来高,烟气渐淡,整个当铺却香气扑鼻。夏伙计见了,也直拍手称奇。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随着炭火的旺燃,两个薄如蝉翼的紫铜炉盖上,线刻般的猛禽走兽,竟飘然欲动起来……

福爷见了不由激动万分,确信这对古香炉当属宝中之宝。不过,福爷毕竟老成持重,不动声*。他清楚,接下来,该是年轻人开口要价的时候了。

果然,就见年轻人这时才冲福爷一抱拳,坦诚一笑道:“既然专做古玩儿生意,想必福爷定是懂‘古’之人,今日把家中一对祖传宝物拿来当,并在福爷面前演示一番,其实就想喊个高价。”接着,也不等福爷开口,年轻人又是一声长叹,道出实情。

原来年轻人姓王,名云成,城北王家庄人。城北王家庄王家在江南开有绸庄,不想近日遭遇火灾,庄上数千万两货物损失殆尽。眼下正急需一大笔银子前去恢复生意。家中银两又不凑手,便想用这对祖传古香炉,从福爷当铺当三百万块龙洋,前去救急……

王云成显然怕福爷一口回绝,说完便急巴巴冲福爷望。可万没想到,福爷听完,再一次仔细验看一遍古香炉,然后一挥手,便让夏伙计开了三百万块龙洋的当票给王云成。

真假难辨

转眼,议定的当期说到就到。这日,福爷又是刚在当柜前坐定,就见王云成兴冲冲赎当来了。

进得当铺,王云成先冲福爷深施一礼,然后才开口道:“这次福爷可是帮了我们王家一个天大的忙啊。”说着,也把三百万块龙洋的当票和一沓银票轻轻推到了福爷面前。福爷见了,也只呵呵一笑,随后一摆手,便让夏伙计取来黑漆木匣,要王云成验看。王云成也不验看,又冲福爷一拱手,笑笑道:“福爷,咱们还是点炭火一验吧。”

说着,也不等福爷点头,王云成已伸手从褡包中取出木碳,又是“嚓嚓”几下点燃……不用说,接下来,那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观就要再次出现了。

可不料,等过许久,燃旺的炭火都把那薄如蝉翼的紫铜炉盖烧红了,奇特景观却始终不曾出现。王云成又赶忙重试,可几次试过,一对古香炉就像施了魔法,始终不见那奇特景观出现。王云成就不由看一眼福爷,很生气地*道:“这对古香炉恐怕不是我们王家那对吧?”

一听这话,福爷还没急,夏伙计却已急得跳起了脚。存放黑漆木匣的钥匙一直由他保管,存入密室之后,自己从未动过,况且这黑漆木匣封存完好,怎么转眼就不是他们王家那对了呢?只急得夏伙计拿过古香炉,又急急验看起来。

都知道,但凡香炉都是靠燃烧或烤炙香草、香料产生香气。王家这对虽属个别,可万变不离其宗。就算炉内布有机关,也得有地方可布才对。夏伙计显然也是古玩儿中的行家,手拿放大镜,沿炉子内外又仔仔细细验看起来。一切都和当初验看时一样,古香炉内除放置炭火的托盘和一层除不去的细炭灰外,再无其它。一时间,夏伙计不由叫苦连天。

福爷也觉难堪,经历大小典当无数,还从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可事已至此,便也无奈地冲夏伙计摆摆手,接着又惭愧地冲王云成一抱拳道:“既然说香炉不是你们王家那对,按当铺规矩,我们也只有自认倒霉,再赔你一倍银子了。”

没想到,王云成却不干,他告诉福爷:古香炉是祖传宝物,代代相传视若*命,这次拿来当,已属不孝,若再在自己手中丢失,就属大不孝。一句话,王云成一定要赎回自家那对会冒烟的古香炉……否则,就要按当银三倍的银子赔他。

意外惊喜

福爷一听,一时进退两难。一方面他清楚,除了手上这对古香炉,他可再拿不出第二对如此这般的古香炉啊;再一方面,若赔一倍银子给他,福爷就几乎要倾其所有,三倍银子赔他,福爷就只有倾家当产了。无奈之下,福爷一咬牙,他要王云成给他宽限三天,想想办法。三天期限一到,如果到时再拿不出会冒烟的古香炉,他情愿把当铺抵押给他。

一见福爷如此说,王云成也不好再坚持说什么,只好点头同意。

可三天期限眨眼即到,这天一大早,就见王云成急匆匆赶到福爷当铺。福爷当铺只有夏伙计在,福爷早在一天前已悄悄离开了保定城。王云成心里就一声好笑,不用问,福爷这是拿不出会冒烟的古香炉,留下他的当铺和夏伙计,跑了呀。

王云成也没客气,把福爷当铺划到自己名下,又交由夏伙计打点,自已只等月月坐吃红利。

春去冬来,一晃又是三个年,王云成几乎都把这事给忘了。这天,保定城北王家庄王家却突然来了一人。只见来人脏如乞丐,空着一只袖筒,半张脸上没了皮肉,一只眼睛也枯井似的瞎着,看去格外瘆人。

王云成见了,也是大吓一跳,再细瞅,不认识。可刚想开口,就见来人已用单手很快打开了拎在手中的一只破包袱。瞬间,一只再熟悉不过的黑漆木匣便立刻呈现在王云成眼前。

第3篇:梦溪书法民间传说故事

清朝末年,吉林的扶余五家站镇出了一个秀才,姓郝,名梦溪。他文才出众,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书法家。

当时,扶余这个地方叫新城府。这一年,新知府上任,一心想写一块匾,悬在衙门口,显摆显摆威风。可找谁写呢?知府当时就想到了郝梦溪。堂堂的知府大人,怎么能放下架子去求一个穷秀才呢!他想了又想,就亲笔写张告示:“凡擅长书法者,速来府内写匾,选中者重赏。”知府满以为郝梦溪这个穷秀才听到信儿,准会乖乖地跑来写匾。可是大出所料,一个月过去了,却不见郝梦溪的影子。这期间,来自全府各地的文人写了数十块匾,都不中知府的意,他为这事闷闷不乐。这时有个贴身的衙役告诉他:“老爷,你还不知道郝梦溪的为人,他这个人倔强得很哪!平时,平民百姓求他写点儿啥,可痛快啦,哪怕是家里揭不开锅的穷人,他也从不小瞧;可有钱有势的财主们求他给写个匾额、中堂啥的,他连眼皮都不撩。干脆别等了!”知府听后,打个咳声,问道:“那你看咋办好?”衙役说:“明天打发人先送一份厚礼去,我就不信这个穷秀才不动心!”知府点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早晨,知府吩咐两个衙役,拿着金银,骑着大马,奔五家站郝梦溪家送札去了。郝梦溪听说新城府衙门来了人,心里头早就明白了七八,坐在屋里纹丝不功。他对官府的来人,向来是不接不送的。

当衙役进了屋,献上礼物,客气几句,起身告别时,郝梦溪说:“今天知府大人派你们远道送礼来,是为写匾的事吧?”两个衙役说:“是是是,过几天知府大人还要打发比我们地位高的人来呢!”郝梦溪说,“不必啦,我答应了。新城府也不是哪一位知府大人的,是全府黎民百姓的。你们回去,告诉知府大人,我郝梦溪也有两个要求:一是送来的金银裸子,原封不功地带回去;二是这块匾啥时写成啥时算,不许派人来催。”

两个衙役只好把礼物全都带回,回到府里把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知府大人了。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不见郝梦溪把匾送来。知府有点儿着急了,打发衙役去探听消息。衙役回来票报说:“他还没功笔呢。听人们讲,这一个月来,他在家里起早贪黑地吟诵唐诗。”知府听罢,心里想:整天地吟诗,和写匾有啥关系呢?这个人也真怪,难道说十天还写不出一个字来吗?

两个月过去了,还不见郝梦溪送匾来。知府又派衙役去探信儿。衙役回来真报说:“这个月他不吟诗了,整天在院子里舞舞扎扎的,不是踢腿伸胳膊,就是运气甩肘子,练个没完没了。匾上的字,还是一笔没动。”

这回知府可等得不耐烦了,立即提笔给郝梦溪写了一封信,意思是急等悬匾,请速写成。郝梦溪见了知府的信,说道:“自古文人难遇知音,原来是知府大人误解了我。我头个月吟唐诗,那是磨练我的精神。这个月伸胳膊、甩腕子,是锻炼我的臂力和腕子劲儿。这块匾需要高悬,字就得大些,需要苦练三个月的功夫再写,才会写得入木出神。”

郝梦溪打个咳声,又说:“好吧,既然是知府大人等不了,我今天就写。你们俩赶快研墨吧。”两个衙役听了急忙动手研起墨来,足足研了半个多时辰,才研好了三大碗墨汁。这工夫,只见郝梦溪脱下外衣,在屋子里伸伸胳膊踢踢腿,甩甩腕子,然后叉开双腿,拉好架势,握紧写大字的提斗,蘸饱了墨,浑身上下运足了劲儿,刷刷点点,一口气写出了“新城府”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下面落款“梦溪郝文漆题”。当他停笔时,已是满头大汗了。

新城府的府门,悬挂起郝梦溪亲笔题写的“新城府”匾,全城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可郝梦梦本人却不满意,他说:“不行啊,还差一个月的功夫呢!如果按着我的计划写,准会比这更好些。”

郝梦溪为后人留下不少书法作品,人们十分喜爱,一直珍藏着。

第4篇:妈祖传说的民间故事

妈祖是一千年前湄洲岛上的一位传奇女子,她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因此,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妈祖原名林默,父亲林愿,母亲王氏,兄妹七人,她最小。

妈祖长在海滨,自幼聪颖过人,识天气、通医理、善舟楫,熟习水*,乐善好施,深受邻里乡亲的喜爱。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难为事,矢志不嫁,专心致志地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平时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传说她能“乘席渡海”,拯溺济难,深受人们爱戴。

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妈祖时年二*岁。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妈祖对家中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大家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了香,念了经,与诸姐说:“今天要登山远游,实现自己的心愿,但道路难走而且遥远,大家不得与我同行”。诸姐笑着安慰她说:“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须多虑呢?”妈祖于是告别诸姐,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只见湄峰顶上浓云四合,一道白气冲上天空,仿佛听见天空有丝竹管弦奏起的仙乐,直彻云天,彩虹辉映,妈祖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间。俯视人世,若隐若现。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湄洲人仰头望去,无不唏嘘惊叹。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们时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于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护国佑民。于是乡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称为妈祖祖庙。

第5篇: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

旱魃被诛杀了,老天立即降下大雨,挽救了大旱,这湄洲岛上又出现了风调雨顺的景象,田地里重新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就连那湄洲码头上的几乎脱掉了叶子的老榕树也重新长出了嫩芽。

此时正是渔汛,林氏三兄弟带着捕鱼船队出海去捕鱼,傍晚归来,那些船舱里总装得满满的各种各样的鱼虾。

湄洲码头早晚最热闹,早晨,那些女人们要拉着儿女到这里为丈夫送行,祈求观世音菩萨的保佑,傍晚,这些女人还要拉扯着儿女到这里来提心吊胆的迎接满载而归的丈夫。

又一个早晨,玉春虽然事务忙,她也得象其他妻子一样来送送自己的丈夫,才回到她的办公室里处理一天应该做的事。她确实是够忙的了,幸好她没有孩子,少了些拖累。

天气是非常的好,那轮红彤彤的太阳离那蓝*的海水越来越远,而那海水却越来越亮。海鸥就在那湛蓝*的天空与那碧蓝的海水之间飞行,它们没有目的抑或就是它们的目的。林氏三兄弟走在船队的最前头,那些传播福音的信天翁,就在他们的头上盘桓。林氏兄弟与其他渔民一样,非常的高兴,在这样一个好天气一定能捕到金*鱼和上等的大对虾。这金*鱼和大对虾都比其他的鱼虾值钱。大海平静得没有风,没有浪,渔船行驶起来非常地平稳。

渔船到了渔场,那些金*鱼,那些成群的大对虾,渔民们急忙撒下网。可那些鱼虾却沉到了海水下面去了,就连鱼网也在朝海水里沉。这下,可把渔民们惊慌了,不知网着了什么东西,连网都沉下了海。

这时,平静的大海骤然间翻起了白浪,这浪头越翻越高,伴随着使人心惊胆颤的海哮,一个巨浪一下子就把渔船抛了个底朝天。这些渔民们都有很好的水*,虽然掉进了海水里,很快便抓住了船舱边,有的人已经爬上了倒扣在海面上的船底。这海浪逐渐在加大力度,并由众多的波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如同七级台风卷起的海流一样,一当渔船被漩涡卷进去,就休想活命了。

林氏三兄弟见这平静的大海突然掀起了大浪,心知不妙,林老二立即吩咐他的手下人发出求援的信号。并下令他的船员立即把船划向南面的荒岛,到那里去暂避。林氏三兄弟从小就跟着父亲林愿与大海打交道,本来对大海的脾*,也有所了解。但在这样好的天气,没有任何一点预感的情况下,平静的大海却巨浪滔天,他们却从来没有遇到过。那些漩涡并没有去卷走小渔船,却专门对准他三兄弟卷来。三兄弟立即划船避开,但那漩涡如同与他们捉迷藏似的,就紧紧的追随他们不放。三兄弟指挥手下人奋力拼搏,总算把那可怕的漩涡避开了,大家才得以喘口气。可是,那被躲过的漩涡重新慢慢地娶拢来,又团团地围住了他们的三艘大船。

天上的太阳早已变得暗淡无光了,湛蓝*的天空如同被人蒙上了一层灰*的厚纱布,海鸥惊叫着,在那灰*的天空与大海间冲刺,信天翁这时已不知逃到了哪里去了?这大海就只有渔民在与海浪搏斗。

那些在浪尖上巅簸的渔船,渔民们摇晃着身子,跪在船舱里,向老天祷告,向观世音菩萨祈求。但在这时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海浪越来越大,而那漩涡越裹越紧,林氏三兄弟的三条船要想冲出这犹如九级台风卷起的漩涡是不可能的了,但,他们谁也没有死心,幼年时*始,就注定了他们要与大海拼搏,多少次遇险,最后还不是逢凶化吉。在这漩涡中,最可怕的是船与船之间相碰撞,如果是那样就会船毁人亡。所以,林老二指挥两个弟弟,把船向着各自的方向往外突,只有突出漩涡才有一条生路。虽然那些船员都很用力,但,三条船不仅没有突破漩涡,而且还越来越靠近,只要船与船一接触,可怕的事就会发生了。船员们的力气是有限的,能坚持多久?最后还不是筋疲力尽,船毁人亡!就在最危险的时候,漩涡中的人终于听到了一个声音:“哥哥!我来救你们了,快把缆绳抛出来!”

危难中的林氏三兄弟终于听到了妹妹--林默的声音--十几年前,他们与父亲在大海上遇难,正是妹妹的元神救了他们父子四人!如今妹妹的元神又来救他们兄弟了。

其实,并不是林默的元神,而是她自己亲自来救三位哥哥。她自己划一艘小船在前,四大金刚与兰兰划一艘稍大的船紧随在后,到了出事海域,她吩咐四大金刚快去救助那些遇难渔民,她自己却去救她的哥哥们。

好不容易林默才抓住了三根缆绳,她套在自己的手上,便用力向外拉,企图把三艘船拉出那漩涡。可就在她快把船拖出漩涡时,一股大浪打过来,却把她自己压在了海水中了,她一挣扎那缆绳便从她手上滑脱了,她自己几经挣扎,好不容易冲出海面,然而却有一种神秘的力把她往下拉拖,这股力如此之强大,她再也不能摆脱了,她只能顺着这股力越来越快的朝下沉呀沉!而海水竟从她口里,鼻孔里钻,她终于什么都不知道了!

林默继续朝海底下沉,逐渐头向下,脚朝上,她那身带有纹路的白*长裙子,随着她下沉的速度的加快,裙口便向着上面敞开了,在那海水中如同一朵那山间的正在盛开的野百合花,那两只白中带紫的大腿就象那百合花的花柱,两双白而赤的脚如同那花柱上的花蕊。那盘着长发的头不正是百合花的花蒂嘛!她越往下沉的快,那朵百合花就绽开的越大。她终于沉到了海底,头却接触到一根铁棒上了,好像那铁棒是一根磁铁棍,她就是一块生铁,就那样紧紧地被吸住了。

就在此时,那铁棒上被绑缚的赵公明,却从那绳索中解脱了出来。他虽然被绑在那铁棒上,他的眼睛却能穿透那海水,看到那海面上的一切:他见到林默为救他的三个哥哥,把那三根缆绳牵在自己手上,他非常着急,因为他知道东海龙王的小女儿为报杀夫之仇,不仅要害死她的三个哥哥,而且还要害死林默,当然,他为林默担心,但他被绑在铁柱上,虽然看得清,却毫无办法,所以,他非常的着急,便在那铁柱上挣扎,他自己却不知道,他一挣扎,便掀起更大的海浪,也就为他的心中的“情人”--龙女--林默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赵公明冲上铁柱,一下子抱住林默,一边大叫:“公主!”他竟忘记了,林默是凡人,在这深海里,怎么回答他,他得立即把她抱出海面才有可能救活她!林默在他的怀中如同他自己的身子一样*冷,而且软绵绵的,他只得把她头对着他的头,身子贴着身子,减少阻力,迅速冲出海水。

大海平静得如同没有发生过什么似的,太阳红彤彤的还是那样挂在天空中,把他那倾泻不完的热量撒到海面上。海鸥成群结队的在海面上啄食那些根本不知道死活的鱼虾,信天翁如同迷失了方向,在那些海鸥中间乱窜,一边发出声声悲凄的叫声。

赵公明一出海面,立即大叫:“公主!你醒醒!”可是林默早已魂归普陀山了,怎么能够叫得醒了呢?赵公明用嘴对准林默的鼻子,一点气息都没有了,他揪心地悲痛,林默的遗体便从他手中掉进了海水里……

“赵公明!”

他一听是一直监视他的龙吉公主,他根本就不想理睬她。他重新抱起林默的遗体,飘走了。龙吉公主怕赵公明会抱着林默的遗体到东海龙宫去闹事,所以,不得不跟着他,好阻止他干蠢事。

“龙吉,你跟着我干啥?”

“赵公明,你不能到东海龙宫去找龙王的麻烦!”

“龙吉,你能救林默,为什么不救,为什么不阻止小龙女害死林默!”

“赵公明,如果我救林默,那你就会永远被绑在那铁柱上,而且我还违背了天意!”

“我情愿永远被绑在那铁柱上,也不希望林默这样被小龙女给害死!”他说这话自然有因,因为,观世音菩萨的龙女下凡,他便也偷偷地来到了人间,希望能与龙女结为夫妻,但因龙吉从中作梗,他不仅没能与林默结为夫妻,反而被女娲娘娘绑在了东海底的一根铁柱上,并派龙吉看守。当时女娲娘娘对着赵公明说:“你想从这铁柱上解脱,除非这铁柱开花,否则,你就永远被绑在这暗无天日的海底”。

“好个赵公明,你现在不是已经抱着你的情人了吗,还不满意?”

赵公明不再理睬龙吉了,他抱着林默飘到了主航道边的灯塔山下。这灯塔山其实是一个石头小岛,此岛是由石头构成,所以乱石穿空,海水拍岩,只有那耸立的陡岩石壁的裂缝中才偶尔长出三两棵树来。可主峰如同*切过似的,山顶的流水,给这灰*的陡岩,划下一条条明显的线条。那峰顶真象一座灯塔,直指着蓝天,每到夜晚从这里经过的船只,据说都能看到那塔尖上火光闪烁--这是一座神山。这主峰的两侧还有一些耸立的石柱,真是海上的奇观,凡是经过这里的船只,都要减慢速度,白天,观望这大自然的圣景,晚上观望那天仙为人们点亮的天灯。

赵公明一手抱着林默,一只手把他的九节神龙鞭向那陡岩一指,“轰隆”一声巨响,那*切的石岩上立即出现了一个圆洞。他把林默的遗体举起来,对着她那*凉的脸吻了一下,然后,把林默的遗体,脚朝里塞了进去。

“赵公明,等等!”

赵公明不知龙吉还想搞什么鬼,他停了下来。

龙吉走上来把她胸前挂的瑶池美玉,取下来,套在了林默的脖子上。赵公明一直没有注意林默的颈项,因为,他曾送她一柄金剑,然而,那小佩剑却不在了!

“赵公明,龙女虽然是你的情人,但她也是我的朋友啊!”龙吉趁机讥讽赵公明,但他却不理睬她,由着她去说,他深情地看了一眼林默的面孔,毅然把她推进洞里,然后,从旁取下一块石头,塞进洞口,他用力一塞,碎石纷纷,接着用手一抹,那洞口封得与那陡壁没有一点差别。最后,站起身来,用他那九节神龙鞭指向那岩壁上方,刻下四个大字:“妈祖之墓!”

“赵公明,你为什么刻‘妈祖之墓’,不刻‘林默之墓’?”龙吉见赵公明没有理睬她,她便讥刺道:“哦!原来你没有母亲,便把你的情人称为‘妈祖’!”

赵公明在那“妈祖之墓”的右边用小字刻下“赵公明立”四字!龙吉看在眼里,又嘲笑道:“你为什么不刻上‘儿子赵公明立’呢!”赵公明听了一股怒火冲了上来,但在这悲痛之时,他无法与她计较,即使把她揍一顿,也不能阻止她不再来挖苦他,他得赶快处理完林默的后事,离开这里,他又在“赵公明立”四字侧刻下“大宋雍熙四年(丁亥)年九九重阳日”(即公元987年)。

赵公明与龙吉双双离开了这灯塔山,从此过往的船只便能清楚地看到那陡岩上新出现的四个大字:“妈祖之墓”。

林默被海浪吞没了,兰兰立即吩咐四大金刚道:“你们快去救小姐!”

千里眼见哪里还有林默,只见林氏三兄弟在那漩涡里拼搏,于是对正在救助那些渔民的顺风耳三人说:“我们赶快去救公主!”

四大金刚不得不舍弃那些渔民,划船向那漩涡冲去,说来也奇怪,当他们四人冲到那漩涡边缘时,海浪立即平静了下来,天空中的乌云一扫而光。

林氏三兄弟在船上一齐惊呼:“妹妹!……”

平静的大海上只留下了林默那底朝天的船,其他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消失了!

“小姐,你在哪里?”兰兰呼唤着。那平静的大海响起遥远的回声:“小姐,你在哪里?……!”

大海平静了,渔民们得救了;林氏三兄弟也得救了,可林默却被大海吞没了。

林老二立即吩咐他的弟弟们与船员分头去找寻,找不到活的,尸体也得找回来。

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看得见其他人,听得到其他人的声音,唯独对林默没有一点作用,找寻林默,他们如同那些渔民一样,只得漫无目标的去找寻。兰兰与四大金刚同乘一艘船向东找去。在这东方的主航道边有一座叫灯塔山的岛,四大金刚最清楚,在那里,曾是四大金刚经常出没的地方,哪里有落脚的地方,哪里有藏身的岩洞,他们都了如指掌,如果一旦起了风浪,不论是船只,还是人,都有可能被卷到那里。

这里刚刚起过风暴,所以,还没有过往的船只,大海是如此的平静,犹如熟睡的美人,敞开她那温柔的胸怀,是那样的优美壮观。

兰兰与四大金刚把船划到了灯塔山陡峰的下面,那嘉佑站在船头,一眼就望见了那石壁上的四个大字“妈祖之墓”,不解地说:“大哥,你们快看,那石壁上怎么会钻出个‘妈祖之墓’呢?”他只能看见那大字,却看不清小字。千里眼在掌舵,其他人都看不清那些小字,于是,顺风耳走过来,说:“大哥,我来划,你去看看那石岩上写了什么鬼东西?”

“二弟,不用看了,‘妈祖之墓’侧边刻的是‘赵公明立,大宋雍熙四年年九九重阳日’几个字!”千里眼早看清了那上面的字。

其他人听了后,一下子都似乎明白了,但又不明白?那赵公明不是家家户户供奉的财神爷吗?林默的情人是赵明嘛,中间可少一个字,而就在林默与赵明拜堂时就断气命绝了,赵明是不是就是赵公明的化身呢?千里眼把船划到了石岩下,说:“大家下船罢,走近石壁再看看!”五人先后下船上岸,可这岸上只能容下他们五人,多一个人就没有立脚之地了。大家抬望眼,那石岩没有任何痕迹,就只有那岩的上方多了赵公明刻下的“妈祖之墓”,而且那落款就是大家生活的今天:“雍熙四年(丁亥)年九九重阳日”。他们五人无法明白的是,为什么赵公明要把林默尊称为‘妈祖’?

兰兰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于是说:“我们既然来了,财神爷赵公明尊敬的人,也值得我们尊敬,我们也拜拜‘妈祖’,希望她保佑我们早点找到小姐!”

四大金刚觉得她说得有理,四大金刚早已分站在兰兰两边,一同向妈祖低头默哀!

微风一过,大海如同哭泣似的掀起了波浪,轻轻地拍打着石岸,飞起的几滴浪花如同悲伤的人儿迸出的泪水。浪花就在兰兰与四大金刚的脚下,永远的呻吟,泪水慢慢地腐蚀着石岸,可兰兰与四大金刚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十二级台风,他们都丝毫不动,永远的就在“妈祖”的墓前默哀!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林氏三兄弟在其他方位的海域都搜寻遍了,就是不见妹妹的影子,更奇怪的是四大金刚也不见了,他们怀疑:是不是妹妹失踪了,这四大金刚又去重*旧业了呢?是那样,兰兰一个女孩子还有不被挟持的?于是,他们便沿着四大金刚所走的路线开始搜寻。这里的海域,林氏三兄弟也是很熟悉的,那灯塔山就是海盗经常作为中转站的地方,那里首先得去看看。

林老二的船在最前面,一眼就看见了兰兰与四大金刚就站在那石岩之下,一动也不动的。石岸之下却不见了船只,于是林老二令他的人,吹号联络。走在最后的林老四,却望见那石壁上端的四个大字:“妈祖之墓”,他很奇怪:那石壁本来就是非常光滑的,谁能在那上面刻下那几个字,除非是神仙!这时林老二也看见了那石壁上的四个大字“妈祖之墓”。林老二专注的是兰兰与四大金刚,所以根本就没有朝石岸上望。

三艘船先后靠近到石岩下,林老二在船上认真一看,那哪里是人,却原来是五尊石头呀!可是,他清楚地知道,在这石岩下,根本就没有这五尊石头的,它们是从那里飞来的?他对林老三说:“我在船上明明看到兰兰与四大金刚站在这里,怎么走拢后却是五尊石头呢?”

“二哥,你是不是看花了眼?”

“你问问他们!”

那几个船工都异口同声说,他们都看到了兰兰与四大金刚。

林老三与林老四再认真地把那五尊石头看了看,才说:“那中间一尊,真有点象女像,那两边却是四尊男像!”

“这就对了,莫非他们五人在这里思念妹妹,竟变成了五尊石头?”

“大哥,你没有看到,这石岸上端刚刚刻下的四个大字‘妈祖之墓’吗?这‘妈祖’又是谁呢?”

林氏兄弟没有上岸,因为岸上没有立足之地,他们只能站在船上交谈,但在石壁下,抬起头却看不清那石壁上端的四个大字,他们不得不把船退到航道上,然后才在那黄昏的暮*中把那“妈祖之墓”四个大字看得清清楚楚的。大家都在思考:这“妈祖”究竟是谁呢?

“三弟、四弟,我们的妹妹本来就不是凡人,她是仙女下凡来救苦救难,而那千里眼与顺风耳也不是凡人,他们可能也是神仙下凡来协助妹妹的!”林老二说得很肯定,他又推测道:“肯定是四大金刚与兰兰找到了妹妹的遗体,他们把妹妹埋在了这石岸上,然后在这石岸下站化了,去追随妹妹去了!”

两兄弟听了二哥的话,也觉得有道理,林老四说:“我想那‘妈祖之墓’的旁边一定还有字,只是我们肉胎凡胎看不见!”

“如果想看清是否有字,在这暮*中岂非易事!”

“不管怎样,那‘妈祖之墓’四个大字,上个月也没有,我们三兄弟从福州回来,就没有看见。在这东海一带除了我们的妹妹配称‘妈祖’外,谁能称为‘妈祖’呢?”

“二哥,那好,我们先在这船上祭拜,然后,回去准备香烛,再来祭奠!”

林氏三兄弟带领着他们各自的船员,跪在船上,对“妈祖之墓”磕了三个头。

“等等,我也要祭祭林小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赵全划船飞速而来。按照当时的风俗,任何要来祭拜死者的人,不论是好友,还是仇人,死者的家属都得热情的接待。赵全追求林默,不过是单相思,林氏三兄弟心里自然明白,但如今,人已经死了,他还来祭奠,当然要感谢。林氏三兄弟不得不再陪赵全磕头,祭拜后,站起身,重新瞻仰那灯塔山时,那山尖却闪着光芒。太阳刚刚西沉,月亮还没有升起,天空中也没有星星,就是渔火也没有这么早的。

湄洲渔港,曾经被林默救过的那对童男童女跪在海边的榕树脚下,向大海祈祷:“保佑救命恩人平安!”林平在一旁劝他俩该回家吃饭了,但他俩一定要坚持到林默回来。

林氏三兄弟的船队在傍晚时才返回湄洲,林平看见了,“快快,我二爸他们回来了,我姑姑也回来了!”

林夫人从儿子口中得知女儿已经遇难后,一下子就昏厥了过去,三个媳妇手忙脚乱好一阵才把她从死亡的边缘救转来,她醒来的第一句话,还是:“乖女儿,你在哪里?”

三个儿子一齐守在母亲的病床边,一步也没有离开。

又一天,林夫人从昏迷中醒过来,含糊地对老二说:“去把孙儿孙女们叫来!”

老三、老四的孩子都在病房外,唯独老大的遗腹子林平还在赵家,林老二立即吩咐小厮快去把林平母子接来。

林夫人再次昏迷了,媳妇们也没有啥办法,林老二只得派人快去叫医生进来,中医先生逮住林夫人的手,把了阵脉对林氏兄弟说:“老夫人要仙归了,你们去准备后事吧!”

老四的媳妇心肠最软,听了后,首先,哭了,这样便感染了老三媳妇,老二媳妇玉春心肠最硬,但人已将死,不能不打动她。这样,林夫人还没有死,但悲哭声却从病房里传了出来。

当媳妇们把孙儿孙女一齐带进来时,林老二对着母亲的耳朵大声说:“妈!孙儿林平、林民,孙女林佳都在您面前!”

林平与林佳眼睛上都挂着泪花,唯有林民尚小,只知道婆婆病了而已。

可能是条件反射,或者是回光返照,林夫人再次从昏迷中回转过来,慢慢地睁开了眼,嘴唇微微地动了动。林老二立即趁机对着母亲耳朵又大声说:“妈,孙儿林平、林民;孙女林佳都在这里,向您问安!”母亲听后,微微抬抬手,老大明白:母亲想摸摸林平。于是老大把林平从地下拉起来,并把母亲的手放在了林平的头上。林平见婆婆已经不能说话了,不由自主地眼泪又从眼帘里滚了出来,扑在祖母身上,大哭起来。

林老二看见母亲的嘴唇又在动,立即把自己的耳朵接近母亲的嘴唇,这样才断断续续地听到了母亲说得含糊不清的话,但他作为儿子他是很容易明白母亲的话中意思的:“老二,你没有孩子,就把你大哥的儿子过继过来,这样也对得起你九泉之下的大哥,也不枉你妹妹一片养育之情。”老二听后,抬起头来,又对着母亲的耳朵大声道:“妈,我一定照你老人家的意思办!”林夫人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微的笑意,那只手便慢慢地从林平的头上滑了下来,嘴唇、眼睛也慢慢地合上了。林老二用手一试母亲的鼻孔,再也没有气息了,他不由得惊呼道:“妈!妈!”那眼泪便如线似的流淌了出来。

儿子与媳妇们一齐呼叫着:“妈!妈!”

孙儿、孙女见父母一边呼,一边哭,也不由得与大人一起哭泣起来。

林夫人由于过分思念女儿,自己也去追随女儿了。

第6篇: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民间传说故事

兔走乌飞疾若驰,百年世事总依稀。

累朝富贵三更梦,历代君王一局棋。

禹定九州汤受业,秦吞六国汉登基。

百年光景无多日,昼夜追欢还是迟。

话说赵宋未年,河东石室山中有个隐士,不言姓名,自称石老人。有人认得的,说他原是有才的豪杰,因遭胡元之乱,曾诣*门献策不听,自起义兵,恢复了几个州县。后来见时势日蹙,知大事已去,乃微服潜遁,隐于此山中。指山为姓,农圃自给,耻言仕进。或与谈论古今兴废之事,娓娓不倦。

一日近山有老少二儒,闲步石室,与隐士相遇。偶谈汉、唐、宋三朝创业之事,隐士间:“宋朝何者胜于汉、唐?”一士云:“修文但武。一士云:“历朝不诛戮大臣。”“隐士大笑道:“二公之言,皆非通论,汉好征伐四夷,儒者虽言其‘赎武,,然蛮夷畏惧,称力强汉,魏武犹借其余威以服匈奴。唐初府兵最盛,后变为藩镇,虽跋扈不臣,而大牙相制,终藉其力。宋自渲渊和虏,惮于用兵,其后以岁市为常,以拒敌为讳,金元继起,遂至亡国:此则惬武修文之弊耳。不戮大臣虽是忠厚之典,然好雄误国,一概姑容,使小人进有非望之福,退无不测之祸,终宋之世,朝政坏于好相之手。乃致未年时穷势败,函傀胄于虏庭,刺似道于厕下,不亦晚乎!以是为胜于汉、唐,岂其然哉?”二儒道:“据先生之意,以何为胜?隐士道:“他事虽不及汉、唐,惟不贪女*最胜。”二儒道:“何以见之?”隐士道:“汉高溺爱于戚姬,唐宗******于弟妇。吕氏、武氏几危社稷,飞燕、太真并污宫闱。宋代虽有盘乐之主,绝无渔*之君,所以高、曹、向、孟,闺德独擅其美,此则远过于汉、唐者矣。”二儒叹服而去。正是:

要知古往今来理,须问高明远见人。

方才说宋朝诸帝不贪女*,全是太祖皇帝贻谋之善,不但是为君以后,早期宴罢,宠幸希疏。自他未曾发迹变泰的时节,也就是个铁挣挣的好汉,直道而行,一邪不染。则看他《千里送京娘》这节故事便知。正是:

说时义气凌千古,话到英风透九霄。

八百*州真帝主,一条杆棒显雄豪。

且说五代乱离有诗四句: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

这五代都是偏霸,未能混一。其时土字割裂,民无定主。到后周虽是五代之未,兀自有五国三镇。那五国?

周郭威,北汉刘崇,南唐李毋,蜀盂拒,南汉刘最。那三镇?

吴越钱佐,荆南高保融,湖南周行逢。

虽说五国三镇,那周朝承梁、唐、晋、汉之后,号为正统。赵太祖赵匡胤曾仕周为殿前都点检。后因陈桥兵变,代周为帝,混一宇内,国号大宋。当初未曾发迹变泰的时节,因他父亲赵洪殷,曾仕汉为岳州防御使,人都称匡风为赵公子,又称为赵大郎。生得面如嘿血,目若曙星,力敌万人,气吞四海。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相助,是个管闲事的祖宗,撞没头祸的太岁。先在沛京城打了御勾栏,闹了御花园,触犯了汉未帝,逃难天涯。到关西护桥杀了董达,得了名马赤腆鳞。黄州除了宋虎,朔州三棒打死了李子英,灭了潞州王李仅超一家。来到太原地面,遇了叔父赵景清。时景清在清油观出家,就留赵公子在观中居住。谁知染病,一卧三月。比及病愈,景清朝夕相陪,要他将息身体,不放他出外闲游。

一日景清有事出门,分付公子道:“侄儿耐心*片时,病如小愈,切勿行动!”景清去了,公子那里坐得住,想道:“便不到街坊游荡,这本观中闲步一回,又且何妨。”公子将房门拽上,绕殿游观。先登了三清宝殿,行遍东西两廊、七十二司,又看了东岳庙,转到嘉宁殿上游玩,叹息一声。真个是:

金炉不动千年火,玉盏长明万载灯。

行过多景楼玉皇阁,一处处殿字崔鬼,制度宏敞。公子喝来不迭,果然好个清油观,观之不足,玩之有余。转到哪都地府冷静所在,却见小小一殿,正对那子孙宫相近,上写着“降魔宝殿”,殿门深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