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2-18 01:38:17

小时候老师布置读完一本书或参加一个活动后总要提交感悟,一直认为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长大了,突然发现有些东西是有感而发的。人真是奇怪的动物。看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前沿和定位的内容,从书的出发点来看是非常好的,作者也把自身在阿里巴巴从学生过度为一个职业人的经历共享给大家。为很多毕业生、有志往产品方面(特别声明不是产品经理)发展的朋友,提供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在看到这些建议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口号的初衷以及它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完成大学的学业,读大学的过程从培养人才演变为赚钱的模式。大学生数量的增多,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了大学生的整体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没有当初那种天之骄子的自豪和责任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反过头来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口号,人人都能成为一个产品人,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规划、市场、运营等不同的环境中,但作为产品的经理必须对产品的整体要有所定位,了解产品的有所谓有所不为,从这个要求来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产品经理的要求和高度。硬要将产品经理的头衔和责任挂在自己身上,对自己是种负担,对企业是一种不负责任。最终的结果则是,企业对产品经理的不信任、没有发言的权利,影响这个职位的发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口号非常有感召力,就像媒体在不断的宣传戴志康、李想等一批80后创业成功的例子。

然而再仔细分析下宣传的用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非常严重,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的要求相差太远,创业成为一种分担压力的途径,这是整个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同理,口号虽然有相同的感召力,但对于一些毕业生还应有些理*、良好的建议,切莫误导他们,不要成为又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相比之下,我的经验是毕业后进入大公司工作的经历远比你在小企业中所经历的工作经验来的重要的多。

第2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

很荣幸可以第一个跟大家分享我读的书,因为之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读书分享所以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首先要非常感谢群主大大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们一起提升自己。说来惭愧,平时晚上我躺在床上都会花很多时间刷微博看直播什么的,但是在定下读书计划之后就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浪费时间,争取在睡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书。

我读的书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app是微信读书,(非常推荐了!随时可以看到别人对书中某些话的感悟,或是对某些专有名词的补充,还是很实用的。读书时长可以兑换书币,基本可以免费购买很多的书了,然后我买完这本书还有买一送一,想读这本书还没找到资源的小伙伴可以找我哈)

这本书是很好的产品经理的入门书,让我这样的初学者可以一览大局,大致了解产品经理工作的内容都有哪些。介绍了很多案例,写作风格是很幽默的那种。

我觉得最精彩的三章是二三四章,分别讲了需求、项目和产品团队。其中一大特*是用了很多图表来清晰的描述一些复杂的东西。

如:日常用到的文档模板

(brd/mrd/prd/fsd的功能:brd,商业需求文档,给大老板看,目的是获得认可,争取资源;mrd,市场需求文档,给老板看,细化市场分析,商业目标到技术实现的关键文档;prd,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功能细化描述,需求开发文档;fsd,功能详细说明,包含在prd中,确立产品细节。)

不过由于自己缺乏工作经验,看这些觉得会有一点抽象,无法深入理解。希望可以尽快找一份实习工作好让自己可以联系实际,充分吸收书中的内容。

我自己的*是物理电子学,工作的话大概会从事非*相关的内容,有时就会想本硕这么多年我到底学到了什么。看书中的这段话真的有种豁然开朗的i1766感觉:当时只是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就是找了一个特定的领域来练习思考的能力而已。所以,关键还是要跳出以往的应试思维,做过的题不重要,上过的课不重要,学过的知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练好思维方式,“学会”学习。

还有一段是关于学术方面的,也让我很有感触。我在读研的时候,做的就是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相关的课题,所以工作中开始遇到数据分析的时候,我挺兴奋的,感觉可以好好地研究一番了。但渐渐我体会到,实际地生产和科研是有很大不同的。科学研究通常只注重“*价比”的*,只要结果好,方向新,往往不在乎投入,因为相对而言科研的结果不是为了马上应用,而是为了*实力。但实际生产环境就更注重综合的*价比了。工作和上学的确是有很大的不同,也希望一年以后即将工作的自己也可以尽快适应。

最后再分享书中的一段话和大家共勉:当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就有冲动去寻找与之矛盾的观点,然后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找出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某个事物。一个人成熟地标志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纳各种不同地思想而无碍行事。作者:许瑶??/p>

第3篇:新员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培训心得范文

很荣幸参加这次新人培训训,并给大家带来我的读书分享。这本书是我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读的,它深入浅出的说清楚了产品经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应该如何去做需求管理,如何去做项目,如何在一个团队中游刃有余。其中我感慨最深的还是如何做需求管理,一方面是因为需求是产品的源头;另一方面微知是一家创业型企业,这一点感慨尤深。

需求的采集手段可以有很多,但是均逃不过这几个范畴,定*的说、定量的说、定*的做和定量的做。定*的说,就是围绕几个特定主题,客户说,我们听,我们问,用户答的定*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尽量谈事实而避免高谈阔论,尽量保证客户说的和做的是一致的。定量的说,就是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需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样本偏差、样本量偏少、问卷内容存在引导*的问题,这有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这个问卷才是一个客观真实的问卷。定*的做,指可用*测试,测试用户应尽量真实,测试时间宜早不宜晚,测试产品而不是测试用户,只有这样才能在可用*测试中发现问题并解决。定量的做,指数据分析,针对数据分析不应该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来做,而应该把数据分析当成一个常规*的工作来做。另外需要避免的问题就是误读数据,数据本身是真实的,但是用数据的人却错误的理解它。

以上是我结合公司目前产品需求采集现状、工作经验和阅读书籍而形成的一点点小体会,希望可以对看到的同事有用,同事也欢迎公司的小伙伴同我沟通产品方面的事情。

最后真心感谢公司提供新人训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认识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接下来的日子有你们在,真好!

第4篇:我们都是小绿人读后感

我们都是小绿人读后感

“心朝着那方向,拥有一种力量,抱着春天的风,心变成了太阳。”来吧,你若想也变成小绿人,就在专心为他做事时,想着这些坚定的话语吧!

小绿人生活在大树上。他们是快乐的,自由的,却也是弱小的。他们有着美妙的歌喉,团结的精神,但需要人类来为他们创建绿*的家园,友好地与他们相处,而不是像玩具一样戏弄他们。

小叔一开始是个贪财的人。他为了赚得许多的钱,竟不惜一切地把小绿人的秘密泄露了出去!他借小绿人的名,开了一家童话屋兼餐馆,还名副其实地“请”小绿人去当服务员!要知道,他们只同酒杯差不多高!

餐馆里竟全是肉,可怜的小绿人无法相信这个现实,昏死了过去。最终,他们逃走了,小叔却还想开一家“小绿人”酒吧!

经历了一波三折后,主人公小叶子和他的爷爷与小绿人们再次相见了。与小叶子一起长大的女孩其实也是小绿人,叫小晓。小晓热情招待了他们。

可耻的小叔跟踪了他们。这回,他居然当起了导游,组织一群人又来搞破坏了。

最后,他终于改过自信了。他一心只为了小绿人,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得到了宝藏—信任。

小叶子的同学们和校长原本是来考察新校址的,也知道了小绿人的秘密。他们一起变成了小绿人。

小晓对小叶子他们的一番话让大家陷入思考:“我一直在想:小绿人怎样变成和你们一样的人,就像我似的。我想起了我被宫爷爷收养,后来又到小叶子家,得到爷爷、阿姨、叔叔的养育……”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让小晓长成“人”的原因,就是她得到了“人”的关爱!

小绿人爱着人,人也爱着小绿人,这两个世界会相处地更加融洽的!

当你怀着爱去做事时,你收获的不仅是成功,还有来自世界上更多人的爱!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作指导,段落过渡的方法】

初学作文时,有的同学虽然学会了分段。但读起来总感到段与段之间前后脱节,“分段”变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变得前后不连贯,气不通,意不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就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了必要的过渡。原来文章从这一段读到另一段,好比隔着一条河,河上必须有桥,两段才能连在一块。这个“桥”就是过渡。

一般的过渡方法,说起来比较简单,无非是三种:

一、词语过渡法。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上下连贯。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质的词语过渡。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新段落的开头。

二、句子过渡法。就是在两个段落之间,安排一个句子来承上启下。如《颐和园》中的“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自然地从写万寿山过渡到写昆明湖。

三、段落过渡法。就是在文章上下两层意思间,用一个简短的自然段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如《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短短的一段文字既总结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第5篇:《都是残疾人》读后感作文

最近,我读了一个让我印象最深的故事:《都是残疾人》。

一场大火,把尼尔从光明的世界里带入了黑暗,失去了工作,妻子也因此离开了他,他一个人只好靠乞讨为生。一天中午,他在路边听到了脚步声和竹杖敲地的声音,他猜测,对方是个残疾人。这时,他摸索着发现这个残疾人给了他一张百元大*!他认为,对方一定是个有钱人,便向他诉说自己的过去,想博得更多的同情。但没想到,对方与自己的经历一样!只是尼尔光顾着抱怨而已。

这两个残疾人,有着同样的经历,类似的不幸,可它们的差距就是:一个是积极的面对,一个是一味地抱怨。一味抱怨的尼尔当然也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与悲哀了。

在生活中,凡事喜欢抱怨的人总会感到压力重,觉得自己很累;而不抱怨、乐观对待生活挫折的人,即使再累,压力再重,他也会感到快乐,活得精彩。我有一个朋友,和我在同一个英语班,学习成绩还很不错。有一次,她又报了个语言班,刚好就在英语课后10分钟。从那时起,每次上英语课她都在抱怨累,也不认真听老师讲课。慢慢的,她的成绩开始下滑了,滑到了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的最后一名。这就是抱怨的威力了!没办法,她妈妈把她的英语班停了。

抱怨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勒累自己的心。放下它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抓住幸福!

第6篇:都柏林人读后感

文学*的学生可能都会有一种通病,对于中外作家的作品倒是很熟悉,文艺理论或是批评鉴赏之类的功夫很是深刻,但是却不一定会真的去接触这些文章,到第一线去品读原文作品。倒是有些勤奋刻苦的,会找些重要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反复研究,但据我所知,却很少人会去拿来课上老师讲理论时所涉及的文本来充实自己的。确有不少人对名篇或者不是名篇也会是比较有名的片段信手拈来,知道作品的梗概、人物和作者的风格,但这些都是基本水平,而在我们每个人选择书籍的时候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于我而言,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创作风格是很能影响我去对原版感兴趣的重要依据。

所以一直不敢去读詹姆斯?乔伊斯的书,最先接触到他,是他的那本《尤利西斯》,作为*学生和作品鉴赏的需要,自然不是要唯故事至上的,在读乔伊斯的作品之前,虽是做好了被大师的水平吊打的准备,却还是被扑面而来的艰*惊吓到。目前为止,这本《尤利西斯》是和《金翅雀》(唐娜?塔特[美]著)一样,是唯二的两本让我一次*读不下去的书,倒不是说缺乏趣味或是无聊难懂,尤其是《金翅雀》,被朋友反复安利但还是至今没有读完,很是惭愧。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些人对他们的评价颇高,都说需要反复去品读,像是喝了一杯酒,愈品愈香之类。

但是我认为书与人和人与人应该是有相通之处的,人要看眼缘,书也是一样,双方都有一个互相选择的契机的。有些书,不是人云亦云,人家说好你就要拿来读一读,有时候根本不对你的胃口甚至根本没有那个必要,其实就是浪费的行为了;但是有些书,是前人的智慧,是公认的经典,我们资历尚浅,阅历不足可能暂时还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但是我们不可能永远原地踏步,遇到读起来有些困难的书就永远不去接触,停留在自己舒适的圈子里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这篇《姊妹们》作为《都柏林人》的开篇,我认为这就有点见仁见智了,而且很可能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门派,足够有耐心或是本身对这种题材就很感兴趣的人可能会被充分激发起好奇心,继而兴致勃勃地继续向下读;而只是想要一探究竟,感受一下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是不小心翻到这本书的倒霉蛋,可能就会嫌弃一句“什么鬼东西!”然后丢在一旁再也不会捡起。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历过死亡,我是说作为事外人的亲历,参加朋友,亲戚之类的人的葬礼之类。这种事情回忆起来都是悲哀的,尤其是自己很亲近的人的离去。葬礼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呢,就国内而言,曾亲历过一次葬礼。逝者并非我的亲戚,只是在街上,公共场合上偶然遇到的殡仪队,本来这样的经历也是少见,所以印象就很是深刻,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葬礼上的一个现象给我影响颇大。故去的是一位老者,应该是家里的爷爷辈的人,到这个年纪,似乎也不是疾病感染,但家人仍旧是很伤心。为首的一个老奶奶,应该是他的老伴,站都站不住却当街嚎啕大哭,劝也劝不住。扰得队伍好几次停下来无法前进,但是后面跟着的中年人,她的几个儿女表现得却很是奇怪,漫不经心地扶着他家老太太,在队伍停下时不是在安慰而是推搡着老人,逼着她继续走,脸上也没有太过悲伤的情绪。

后来,被一行看热闹的人带着去了逝者家里的灵堂,老人的遗照摆在最前面的桌子上,亲戚儿孙跪了一地,我被挤在窗户边上往里面瞧,这时候,该是真的宣泄情绪的时候了,不需要在外人面前的掩饰。但随后哭起来的一屋子人,除了老太太,其余的都像是只想拿钱赶快走人的群演,声音一声赛一声的大,却根本看不出任何情绪,像是老太太把跪的满地的人的悲伤都收为己用似的。这情景,让人心寒,甚至等他们出来时,脸上并没有泪,我看了一眼不远处在收拾食材准备上菜的的师傅们,转身离开。

当然,我相信这个事情一定是极端的,所有的葬礼都应该是悲伤的,真情实感地对逝去的人予以缅怀、悼念,对生者给予安慰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这才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意义。

刚刚的这个葬礼是发生在一个小城镇里,而现在很多城里的葬礼变得很干净、肃穆,甚至有些越来越西式化,就像很多城市即使是在过年也禁止放*一样(虽然禁的是污染而非响声),现如今的葬礼也变得越来越安静。除了一些必要的重要的声音之外,就连标配的哭声也收敛了许多,其实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坏事,甚至将其归为冷漠。

所以我是很欣赏乔伊斯笔下的葬礼的,《姊妹们》甚至都没有谈到葬礼的部分,只是交代了一个逝去的牧师、“我”和姑父姑母、还有两姊妹,全篇写的都是人,逝去的人,尚在的人,他们聚在一起为牧师祈祷,然后坐下来一起回忆他生前的各种事迹,为他所做的一切而感激而骄傲,也为他之前做过的一些事而懊恼而惋惜。葬礼的准备过程复杂又辛苦,外人(“我”和姑父姑母一家)施与同情,参与者深感疲惫,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正因为自然才更加让人信服。

这篇故事总体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伤,而是安静,安静得让人感觉读到讣告的是自己,参加祷告的是自己,窝在椅子里回忆逝者的,全都是自己。如此看来,作者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事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