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游灵岩记》原文鉴赏

发布时间:2024-02-12 18:31:50

导读:高启的《游灵岩记》,作于1364年——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游苏州灵岩山及赋诗之事。

游灵岩记

高启《游灵岩记》原文鉴赏

明代:高启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注释

(1)灵岩:山名,又称砚石山,在江苏苏州西南,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有古迹多处。

(2)吴城:吴县县城。吴县、苏州在同一治所。

(3)纷纷靡靡:众多而富丽。

(4)若:像是。列:排列在一起。

(5)咸:都。有异:有特殊之处、与众不同。

(6)节:节省。行者:路人。

(7)窈(yǎo)然:深远曲折。

(8)西施:春秋末越国美女。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9)泓然:形容水量大。

(10)浣(huàn)花池:相传为西施濯花之处。

(11)容:供,让。栖迟:宿息。

(12)周眺览:向四周远看。

(13)轩(xuān):有廊的房屋。直:当,对着。洞庭:山名,在今苏州西南太湖中。

(14)具区:太湖的古称。

(15)用:因此。号:称为。

(16)“专此”二句:意谓吴郡最美的是灵岩山;灵岩山最美的是奇观阁。专:独一。

(17)亟(qì):屡次。甚亟:次数甚多。

(18)每:每每,常常。匿幽?(bì)胜:把幽境胜景都隐藏闭塞起来。

(19)莫可搜剔:意谓找不到幽胜佳境,也挑剔不了差错。

(20)“如鄙”句:谓好像灵岩山存心鄙视我这样的浅薄的人。

(21)淮南行省:张士诚在苏州称吴王(1363—1367)后,仿元代行省建制,设淮南行省,地处当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参知政事:行省的副长官。饶公,名介,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临川(今属江西)人,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称吴王后,任饶介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吴亡,被俘处死。有《右丞集》。客:门客,幕僚。

(22)“升于高”四句:承上二句,意谓由于饶介这位长官来游,灵岩山就大显殷勤,登高山,就让优美山景自然出现;进深山,就让奇石突然出现。“悠然”,自在的样子。“奥”,深,指山的深处。

(23)氛岚:山间雾气。蹇舒:舒展。

(24)杉:杉树,乔木。桧(guì):也叫圆柏、桧柏,常绿乔木。

(25)幽显巨细:不明显的,明显的,大的,小的。

(26)厥状:它们的姿态。

(27)披:打开。豁:敞亮。呈:显出。露:显露。

(28)隐循:隐蔽躲闪。

(29)“然后”句:意谓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开始明白,过去一向并不了解。

(30)公:指饶介。顾瞻:观看。顾,回头看;瞻,向上或向前看。

(31)属(zhǔ):通“嘱”,嘱咐。

(32)诡奇:奇异。

(33)“有其地”三句:大意是说,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是相应的。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其:这个,这样的。夫:这个。

(34)须:待。值:遇。

(35)目领:眼睛看到、接受。心解:心里理解。

(36)景会:景物被领会到。理得:理趣被体会到。

(37)“顾非”句:看起来不是一种幸运吗。欤:疑问助词。

(38)为客:意思是算作饶介的一个门客;这是谦词。少:年龄小。

(39)私识(zhì)其幸:私下里记着这种幸运。“识”,记。

(40)淮海秦约:字文仲,太仓(今属江苏)人,郡望淮海。明初*拜礼部侍郎,因母老辞归。后来再赴京城做官,因年老难以任职,为溧阳教谕。诸暨姜渐:诸暨(今属浙江)人,元代末年客居吴郡,张士诚为吴王,任为行省从事,不久以病辞职。明初为太常博士。河南陆仁:字良贵,号樵雪生,又号乾乾居士,河南人,客居昆山,是在野的大名士。会稽张宪:字思廉,号玉笥生,山*(古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人。张士诚为吴王时,任为枢密院都事,吴亡,隐名遁世。天台詹参:其人未详;“天台”,今属浙江。豫章陈增:其人未详;“豫章”,今江西南昌。吴郡金起,其人未详。金华王顺:其人未详;“金华”,今属浙江。嘉定杨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陵(今属四川),生长吴郡。张士诚为吴王,任为丞相府记室;明初任山西按察使。他与高启、张羽、徐贲齐名,称明初吴中四杰。吴陵刘胜:其人未详。

第2篇:高启《游灵岩记》原文及译文

游灵岩记

高启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间,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②之波,曰涵虚。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其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识于今而素昧于昔也。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

公顾瞻有得,因命客皆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为人孤高耿介。遭朱元璋怀疑,被赐金放还。因文字狱受株连,被处死。

②具区:太湖的古称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峰联岭属属:连接

b.用号奇观用:因为,

c.游此虽甚亟亟:多次

d.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识:了解

*:d(识:记下)

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杉桧为之拂舞。吾属皆且为所虏

b.夫山之异于众者故燕王欲结于君

c.而亦与其有得焉其孰能讥之乎

d.宜其目领而心解吾尝终日而思矣

*:b(a:介词,因为/介词,表被动b:介词,同,和;c:代词,他们/副词,表反问;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8.请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识于今而素昧于昔也(4分)

译文: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了解,其实过去并不了解。(于:对于,1分/著于今:从今天开始了解,1分/素眛:向来不了解、向来不明白,1分/大意1分)

(2)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4分)

译文:有这样的山却遇到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却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算完全获得那游览的快乐。(而:表转折,却,1分/尽:完全获得,极尽享受,1分/夫,代词,那,1分/大意1分)

9.作者写灵岩山的“异”,目的是什么?(4分)

*:突出灵岩山之美,表达赞美之情(2分),托物言志,借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2分)

参考译文

吴县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数量诸多;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伍。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与众不同。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这里,路人不必费太多体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处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说是西施洞;这里还有旺盛的泉水,相传是西施濯花之处,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站在那里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名抱翠。有阁,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阁名涵虚;虚明动荡,因此称为奇观阁。吴郡最美的山是灵岩,而灵岩最美的地方,则是此处了。

我是吴县人,来这个地方很多次。但是每次灵岩似乎都将幽境胜景隐藏了起来,因此看不到山*的美,也找不有什么不好来,也许灵岩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介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爬到了高处,优美的山景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灵岩山,大的,小的,明显的,不明显的景*,都争着显现出它们的姿态,不再隐藏起来,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其实过去并不了解。

山的景致不同与寻常,尚且能待人来看,更何况人不同与常人呢?饶公观看景*有得,命随同的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记。我说:“天下诡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山被人欣赏,而人欣赏山,两相成映(意为有这样的山而遇到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算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所谓这样,疑后面所指名山、名士)。现在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不负其名。难道是偶然吗?是因为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吧。而我不过是粗陋的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的,不敢推辞执笔为记的任务,这样也可以私下将这份幸运记录下来”。同行的十个人是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和吴陵刘胜。

赏析

高启的《游灵岩记》,作于1364年——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游苏州灵岩山及赋诗之事。

文中明褒实贬,诡谲嘲弄。《游灵岩记》以灵岩之“异”,一贯到底,借记述灵岩之游,运用明褒实贬的手法,诡谲巧妙地嘲弄了一伙趋炎附势的新贵。作者先说灵岩山特异于苏州诸山。吴城东面是广袤的平原,只有西面是连绵起伏的峰峦叠嶂。“峰联岭属”之中,灵岩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岩山之“异”,也为下文的议论设下伏笔。接着,作者着重描述灵岩山以吴王夫差及西施诸古迹著名,以山上台、轩、阁可以四周远眺“虚明动荡”称胜,而对灵岩山本身的景物未予正面描述与称道。然后笔调一转,忽然说:“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他自己是当地人,虽然常游灵岩山,但未发现灵岩有幽境胜景,用文中的话来说,仿佛灵岩山故意鄙薄本地人浅陋,把幽境胜景都隐藏起来,等待外来贵宾莅临欣赏。从而引出饶介及其随行的游山,见出饶介对灵岩山景物“幽显巨细”,莫不称道,而作者自认“浅陋”,从前不识灵岩山。最后借饶介“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发挥议论: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名山须待名士赏识,名士须遇名山共游。“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并且特意点明“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他只是“有幸”参与此游,其实并不在“名士”诸公之列。

灵岩山是苏州的名山。作者是苏州人,又是饱学卓见、品位高雅之士,热爱家乡的山,热爱家乡的水,热爱家乡的名胜,又屡次游览灵岩山,并不是“不识”灵岩,也不是“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正是由于作者对灵岩十分熟悉,才能如此独到地把握和道出灵岩山之“异”,才能如此精准地领略并感叹:“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作者以“浅陋”的姿态自居,在《游灵岩记》的写景、记事以及议论之中蕴含了深意:以明褒实贬的笔法,寄寓比喻,嘲弄新贵大员饶介的附庸风雅,其实并不识灵岩,挖苦同游的十位幕僚“名士”的簇拥,其实是趋炎附势。高启犹如灵岩山,“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全文因此别有一番机趣。

第3篇:游灵岩记的原文翻译

《游灵岩记》文辞清丽,字句整饰,意在言外。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灵岩记的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游灵岩记

朝代:明朝|作者:高启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译文

吴县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数量诸多;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伍。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与众不同。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这里,路人不必费太多体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处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说是西施洞;这里还有旺盛的泉水,相传是西施濯花之处,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站在那里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名抱翠。有阁,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阁名涵虚;虚明动荡,因此称为奇观阁。吴郡最美的山是灵岩,而灵岩最美的地方,则是此处了。

我是吴县人,来这个地方很多次。但是每次灵岩似乎都将幽境胜景隐藏了起来,因此看不到山*地美,也找不有什么不好来,也许灵岩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地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介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爬到了高处,优美地山景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灵岩山,大地,小地,明显地,不明显地景*,都争着显现出它们地姿态,不再隐藏起来,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其实过去并不了解。

山的景致不同与寻常,尚且能待人来看,更何况人不同与常人呢?饶公观看景*有得,命随同地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记。我说:“天下诡奇地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地乐趣。山被人欣赏,而人欣赏山,两相成映(意为有这样地山而遇到不到这样地人,或者有这样地人而见不到这样地山,都不能算完全获得游览地快乐,所谓这样,疑后面所指名山、名士)。现在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不负其名。难道是偶然吗?是因为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吧。而我不过是粗陋地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地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地,不敢推辞执笔为记地任务,这样也可以私下将这份幸运记录下来”。同行地十个人是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和吴陵刘胜。

注释

(1)灵岩:山名,又称砚石山,在江苏苏州西南,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有古迹多处。

(2)吴城:吴县县城。吴县、苏州在同一治所。

(3)纷纷靡靡:众多而富丽。

(4)若:像是。列:排列在一起。

(5)咸:都。有异:有特殊之处、与众不同。

(6)节:节省。行者:路人。

(7)窈(yǎo)然:深远曲折。

(8)西施:春秋末越国美女。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9)泓然:形容水量大。

(10)浣(huàn)花池:相传为西施濯花之处。

(11)容:供,让。栖迟:宿息。

(12)周眺览:向四周远看。

(13)轩(xuān):有廊的房屋。直:当,对着。洞庭:山名,在今苏州西南太湖中。

(14)具区:太湖的古称。

(15)用:因此。号:称为。

(16)“专此”二句:意谓吴郡最美的是灵岩山;灵岩山最美的是奇观阁。专:独一。

(17)亟(qì):屡次。甚亟:次数甚多。

(18)每:每每,常常。匿幽?(bì)胜:把幽境胜景都隐藏闭塞起来。

(19)莫可搜剔:意谓找不到幽胜佳境,也挑剔不了差错。

(20)“如鄙”句:谓好像灵岩山存心鄙视我这样的浅薄的人。

(21)淮南行省:张士诚在苏州称吴王(1363—1367)后,仿元代行省建制,设淮南行省,地处当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参知政事:行省的副长官。饶公,名介,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临川(今属江西)人,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称吴王后,任饶介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吴亡,被俘处死。有《右丞集》。客:门客,幕僚。

(22)“升于高”四句:承上二句,意谓由于饶介这位长官来游,灵岩山就大显殷勤,登高山,就让优美山景自然出现;进深山,就让奇石突然出现。“悠然”,自在的样子。“奥”,深,指山的深处。

(23)氛岚:山间雾气。蹇舒:舒展。

(24)杉:杉树,乔木。桧(guì):也叫圆柏、桧柏,常绿乔木。

(25)幽显巨细:不明显的,明显的,大的,小的。

(26)厥状:它们的姿态。

(27)披:打开。豁:敞亮。呈:显出。露:显露。

(28)隐循:隐蔽躲闪。

(29)“然后”句:意谓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开始明白,过去一向并不了解。

(30)公:指饶介。顾瞻:观看。顾,回头看;瞻,向上或向前看。

(31)属(zhǔ):通“嘱”,嘱咐。

(32)诡奇:奇异。

(33)“有其地”三句:大意是说,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是相应的。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其:这个,这样的。夫:这个。

(34)须:待。值:遇。

(35)目领:眼睛看到、接受。心解:心里理解。

(36)景会:景物被领会到。理得:理趣被体会到。

(37)“顾非”句:看起来不是一种幸运吗。欤:疑问助词。

(38)为客:意思是算作饶介地一个门客;这是谦词。少:年龄小。

(39)私识(zhì)其幸:私下里记着这种幸运。“识”,记。

(40)淮海秦约:字文仲,太仓(今属江苏)人,郡望淮海。明初*拜礼部侍郎,因母老辞归。后来再赴京城做官,因年老难以任职,为溧阳教谕。诸暨姜渐:诸暨(今属浙江)人,元代末年客居吴郡,张士诚为吴王,任为行省从事,不久以病辞职。明初为太常博士。河南陆仁:字良贵,号樵雪生,又号乾乾居士,河南人,客居昆山,是在野地大名士。会稽张宪:字思廉,号玉笥生,山*(古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人。张士诚为吴王时,任为枢密院都事,吴亡,隐名遁世。天台詹参:其人未详;“天台”,今属浙江。豫章陈增:其人未详;“豫章”,今江西南昌。吴郡金起,其人未详。金华王顺:其人未详;“金华”,今属浙江。嘉定杨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陵(今属四川),生长吴郡。张士诚为吴王,任为丞相府记室;明初任山西按察使。他与高启、张羽、徐贲齐名,称明初吴中四杰。吴陵刘胜:其人未详。

第4篇:《游灵岩记》原文及翻译

导语:《游灵岩记》文辞清丽,字句整饰,意在言外。明为游记,却不着意于正面记叙此次游山的历程;明是应命之作,却饱含讥讽挖苦之意。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游灵岩记》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学习!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吴县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数量诸多;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伍。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与众不同。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这里,路人不必费太多体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处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说是西施洞;这里还有旺盛的泉水,相传是西施濯花之处,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站在那里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名抱翠。有阁,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阁名涵虚;虚明动荡,因此称为奇观阁。吴郡最美的山是灵岩,而灵岩最美的地方,则是此处了。

我是吴县人,来这个地方很多次。但是每次灵岩似乎都将幽境胜景隐藏了起来,因此看不到山*的美,也找不有什么不好来,也许灵岩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介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爬到了高处,优美的山景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灵岩山,大的,小的,明显的,不明显的景*,都争着显现出它们的姿态,不再隐藏起来,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其实过去并不了解。

山的景致不同与寻常,尚且能待人来看,更何况人不同与常人呢?饶公观看景*有得,命随同的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记。我说:“天下诡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山被人欣赏,而人欣赏山,两相成映(意为有这样的山而遇到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算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所谓这样,疑后面所指名山、名士)。现在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不负其名。难道是偶然吗?是因为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吧。而我不过是粗陋的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的,不敢推辞执笔为记的任务,这样也可以私下将这份幸运记录下来”。同行的十个人是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和吴陵刘胜。

[《游灵岩记》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第5篇:灵岩山游记

今天我和妈妈爸爸去木渎的灵岩山玩爸爸说:木渎是乾隆皇帝次去过的地方上山的时候我一溜烟就把妈妈爸爸甩在了后面一进山里啊太凉快了两路长这参天的大树,突然有一个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走两步跪下磕头拜佛我问妈妈他怎摸了妈妈说:他是个忠诚的跪拜着过了一会我们到了山顶俯瞰山下高楼大厦变小了汽车想蚂蚁一样到了灵岩山寺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还有神态各异的如来佛、和菩萨*罗汉玩的正开心的时候爸爸说回家吧我恋恋不舍的下山了有看见了跪拜着还是走两步亏下磕头拜佛爸爸说你学习要有他的精神只要有恒心什莫事情都可以办得到我点了点头虽然上山很累但是让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第6篇:灵岩寺游记作文

灵岩寺位于都江堰市区北5公里幸福镇灵岩山七星岩下,称“灵岩圣灯”,小编收集了灵岩寺游记作文,欢迎阅读。

 

昨天我们一起去了济南的灵岩寺。6:00开始走的,到哪儿已经是8:00多了。灵岩寺里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灵岩山。远远望去,在最高的山顶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他就像一个老人。在青松翠柏中,我隐隐约约能看见山上有一个很大的红门,听导游阿姨说:“那个大门叫大红门。”只要爬到哪里就到山顶了。当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爬上山顶,见到导游阿姨所说的终点。其实我觉得爬山就像上楼梯,上的时候非常的累,而下楼的时候却感觉到一点也不累。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我们爬上了山顶,见到了大红门。当时是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山上往下看感觉景*非常的美。从山下往山上看也很美。但是他们的美却不同。

这次去灵岩寺旅游,我印象最深的的东西有:

1、我看见了一棵树,它的根长在墙上,所以这另我感到稀奇。

2、我还见到了从山上流下来的五步三泉水,我还喝了五步三泉水。五步三泉水,很甜。而且还很凉。妈妈告诉我:“用这里的泉水洗眼睛,眼睛就会变的很明亮。”

3、我还见到了*罗汉,还有八百罗汉。他们的表情动作都不同。而且都像是真的一样,如果让我用一个成语来表达的话,那我就说:他们个个栩栩如生。

这次去灵岩寺得旅游就到这里了。我觉得这里真的很美丽。真想以后还能再来一次!

今天天气热的要命,让人受不了,不过这时候很适合出去游玩哦!我们一家加上李大爷一家去了灵岩寺,那个地方真好玩。

到了灵岩寺,我们来到售票处,票价:45元看到这个数字我差点吓晕过去,不过我们有年卡,不怕!结果售票员姐姐说:“我们这里不用这个卡。”“啊!”我大叫道,不过还好不用我们掏腰包,大爷立马给售票员一些钱。开始旅游了,我们置身于山谷当中,嗯!空气真清新,看,湛蓝湛蓝的天空,碧绿碧绿的湖水,还有参天的大树,就如同仙境一般。“爬山喽。”我大喊道。进了大门,一个漂亮的MM解说员,她带领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十王殿里头的神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我在众神面前磕了几个头以表敬意。“这里就只有神仙寺庙吗?”我好奇的问妈妈。“也不一定。”妈妈说我们到了第二个景点——千佛殿。“哇塞!这么多佛,都是金的可不得赔了。还有地下的莲花座,那种木质好像很贵的样子。”我默默地嘀咕道。“天哪,这里还有罗汉像。”真好!漂亮的MM解说员给我们说了每一个罗汉背后的故事,她还说:“这些罗汉像都不是空心的,为了让大家看看清楚就就请了施工队来解剖了一个罗汉像,是铁的。”她喘了一口气又接着说:“剩下的不是铁的而是木头的。”经过解说员的解说我们还找到了济公。“这的罗汉真多!”我不禁啧啧赞叹道。我们又看了一座高高在上的塔,它52米高,据说当时间这座塔的时候用了63年,想到与一个人的寿命。原来这里还可以参观,但是很危险的,后来为了让顾客的安全就给封起来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三个,如果大家用空一定要去济南看看!

灵岩寺真好,我还想再去一次。

我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美丽的留仙谷和灵岩寺。

刚进入留仙谷,扑鼻的香气随即飘来,哪里散发出来的?原来是地上那些不起眼的小野花啊!它们可爱极了,有的像个小姑娘,风一吹,翩翩起舞;有的像个强壮的小伙子,风一吹,就像在舞*弄棒;有的像个老太婆,风一吹,头发乱飞……有数不尽的姿态,仔细一看,让人惊叹不已。

再说说那些枫叶吧!一到秋天,这里大片大片的枫叶就从枫树里面钻出来,向世界展示她优美的身姿。可以用这个词来概括它:美丽无比。当然,他也是很顽强的,只有在深冬的时候才看不到他们的影子,有些甚至到春天才掉光。

下面再讲一下我们不太熟悉的地方:灵岩寺。乾隆皇帝曾三次来过灵岩寺,并且每次都赞不绝口。这灵岩寺可谓是佛教圣地,里面的菩萨,佛,都让我们啧啧赞叹,这里还有特别好吃的面条——素面,这个面条里面虽然没有肉,可比加了肉还好吃,我没吃上,好遗憾啊。

先说菩萨吧,大堂内,右边有文殊菩萨,看样子她特别安详,妈妈教我念了文殊心咒,我在她面前念了三遍,然后合掌行礼。最令人赞叹的当然是观音菩萨,他安详的坐在莲花座上,左边有善财童子,看着这些美妙的彩塑,我心生敬仰。

我喜欢留仙谷和灵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