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眼》课件

发布时间:2024-02-11 14:24:47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用眼》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教学目的

《科学用眼》课件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眼保健*对保护视力的作用。

2、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做眼保健*,并养成习惯。

3、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眼保健*。

4、使学生知道按摩的穴位和动作方法。

重点与难点

认识眼睛周围的相应穴位、眼保健*的动作和姿势。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我们前面在《我的眼睛》一课中已学过了用眼卫生,知道了应该怎样保护眼睛,你们还记得那首歌曲吗?谁会背?

(学生唱歌曲)

师:背得不错,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好吗?

(师生齐唱歌曲)

师: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在注意了用眼卫生后,还应注意做好眼保健*。我们每天上课,读书,写字都在用眼,为了使眼睛消除疲劳,应该常做眼保健*。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做眼保健*。

2、学习新课

师:眼保健*一共有四节,每一节都是按摩眼睛四周的有关穴位。学习时一定要认准相关的穴位,认真地做。

1、学习第一节“按天应穴

师:第一节,名称叫“天应穴。”

(对照脸部穴位图,在眉头处指出天应穴位置)

师:做*时用大拇指指面按在天应穴上,其他四指成弓形,支撑在额头上,(边说边示范)大家学着做一做。(教师巡视,纠正姿势)手放下。做这节*时,首先闭上眼睛,再按住天应穴,做*时用大拇指略用力压住天应穴,从内向外揉,揉一圈为1拍,先从内向外揉8拍,而后再外向内揉8拍,共做8个8拍。现在我们做两个8拍。

喊口令或放录音,让学生试做。

2、学习第二节“挤按睛明穴

师:第二节叫“挤按睛明穴”(对照穴位图指出睛明穴),睛明穴在我们鼻根两侧平眼角处。做这节*时,眼睛闭着,用右手(或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的指面捏在鼻根两侧的睛明穴上。另一只手臂自然弯曲,放在桌上。(边说边示范)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睛明穴,并做好做*的准备。(学生按要求做,教师巡视检查)

师:手放下。(边说边示范)做挤按睛明穴时拇指和食指同时向鼻根的*挤,挤后再向下按每挤一次为1拍,会做吗?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做做看。

(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做,喊两个8拍)

师:大家一起做一次。(喊口令,让学生试做)

3、学习第三节“揉四百穴

师:这一节叫做“揉四百穴”。四百穴在距鼻翼两侧两个手指宽的颧骨边缘上。做这节*时,先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靠近鼻翼,食指按住脸上颧骨的边缘,这就是四百穴。做时再把中指收回。(边说边示范)

现在我让一个同学来做做看,看他穴位找得对不对(让一个学生在讲台上面对着大家找一找四白穴)现在大家把食指按在四百穴上,我来检查。(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好,大家做得不错,都找准了。把手放下。做这节*时,还是要把眼睛闭上,双手的食指压在四白穴,拇指支撑在下颌处(边说边示范)按揉时先从外向内按8拍,再从内向外按8拍。每揉一圈为1拍,共做8个8拍。

大家做做看。(喊口令两个8拍,学生试做教师巡视,帮助纠正错误)

4、学习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师:第四节叫“按太阳穴,轮刮眼眶做这一节也要闭眼,做时用大拇指的指面按住太阳穴。太阳穴在我们脸的两侧,我们咬紧牙齿时,脸的两侧眼角外哪儿在动,哪里就是太阳穴。

大家找一找,太阳穴在哪儿?用手指一指。

做第四节时用双手大拇指的指面按在太阳穴上。(边说边示范)把食指弯成弓形,其它三个手指握空拳。大家把这个姿势做做看。(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这节*也是做8个8拍,做时食指轮流从上眼眶由内向外轮刮,下眼眶也是内向外轮刮。轮刮上下眼眶一周为4拍,共8个8拍。我喊口令,大家做做看。(喊口令让学生做,(教师巡视检查,并纠正错误)

5.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眼保健*。现在我们把这四节*从头到尾做一次,每节只做两个8拍。(放录音或喊口令,让学生试做)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眼保健*。做眼保健*可以保护我们的视力,预防近视。

眼保健*共有四节,

第一节叫什么?生:按天应穴。

师:第二节呢?生:挤按睛明穴。

师:第三节呢?生:揉四白穴。

师:第四节呢?生: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师:今天大家学的很好。从今以后,每天上午,下午两节课后都要认真做眼保健*,以保护好我们的视力。

大家跟我读一读下面这首儿歌:“要让眼睛视力好,认真做好保健*。动作要轻穴位准,每天坚持定有效”。

(领着学生朗读)

师:今后我们做眼保健*一定要按这个要求做。每天坚持,动作要轻,穴位要准,力量要适度。患眼病时可以停做,一旦眼睛好了,就要继续坚持做。另外还要保持手的清洁,以免指甲划伤皮肤或脏手弄脏眼睛。

第2篇:小学科学课课件

导语: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学科学课课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第3篇:“科学用眼”讨论会

上了小学五年级,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为此,李老师非常着急,所以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要大家就“科学用眼”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讨论会开始了,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的同学介绍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有的同学诉说了带上眼镜后的烦恼,还有的同学讲述了预防近视的好办法。

许睿婧同学说:“要多吃水果、蔬菜,还要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东西,不可以挑食。还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吴岳同学说:“读书写字时,光线要适中,太暗的光线容易使眼睛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疲劳感,在微弱的光线下对眼睛的伤害很大,建议用提供明暗对比的柔和灯光效*。”

“电视、电脑、手机都有辐射,尽量少接触。”李昕雨同学抢着说。

“读书写字时,姿势要正确,不能超过一小时,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子上看书,更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子看书。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该保持在30——35厘米,身体与课本保持大约10厘米左右的距离,书本与课桌的角度要保持在30——45厘米。”杜昊泽同学连忙补充道。

刘豫同学说:“如果写完作业后,感觉到眼睛很疲劳,可以转动一下眼珠,也可以在窗口眺望一下远处的树木,紧张的神经就会顿觉轻松,眼睛的疲劳也会随之消失。”

……

李老师说:“大家谈的非常好,今后我们一定要科学用眼,好好保护我们‘心灵的窗户’——眼睛。”

第4篇:科学说课课件

引导语:怎样设计一份有关科学说课的课件?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课件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本环节我首先让幼儿观看“时装表演”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是怎么做的?”既让幼儿复习了各种纸的名称,又能激发幼儿想制作服装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交流讨论:“你想做什么样的时装?”“用什么材料制作?”

2、*作探索,拓展经验

(1)自选材料,初步感知

本环节我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纸来做服装,并介绍自己的发现:“请你说说你选了哪几种纸,有什么发现?”使幼儿感知到纸除了名字不同,还有厚薄不同、光滑粗糙不同、硬软不同等。

(2)*作记录,交流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幼儿互相说说,“想用什么办法来做纸服装?”而后提出要求:“用喜欢的纸边做边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这样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目的*。

在孩子*作过程中,我针对能力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最后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这时,我只充当一名观察者、倾听者,巧妙点拨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小结出纸的共同特*与纸的不同特*。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联系生活,展开讨论:

启发幼儿说一说纸在生活中什么用途?我们要注意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并且注意卫生与安全。

4、时装表演,体验快乐

《指南》中指出:“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本环节中,我充分挖掘本活动的教育价值,将艺术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穿着自制的服装,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展示自我,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5、活动延伸: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要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因此继续围绕纸的主题开展,如“美术欣赏——纸制品”、“音乐活动——有趣的纸乐器”“体育活动——报纸变变变”区角活动:“科学区——制作纸”“手工区——纸艺制作、纸浆玩具”“科教vcd——纸的燃烧”等。

第5篇:科学课课件模版

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第1课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二、空气的存在

1、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2、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空气确实存在。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袋中空气确实存在。(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三、比较空气和水

1、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2、有什么办法*水和空气的不同?比如:空气和水,谁轻谁重?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3、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进行展开。

4、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第2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第3课空气有重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

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教学过程】

一、空气有重量吗

1、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

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4、小天平调平。(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分组实验)

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1、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2、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

4、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四、单元小结

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2、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4、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第6篇:眼睛和眼镜课件

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课件,内容如下:

1.眼球的结构:

睫状体角膜晶状体

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成像原理相同

对比,发现了什么?

人眼视物的过程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3.近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远处物体的成像位置视网膜前

矫正凹透镜

.........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98页“科学世界”的内容并回答阅读材料后面的相关问题。

讨论:

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分析: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为什么?

5、用眼卫生

青少年用眼不卫生,很容易形成近视眼。那么,我们怎样预防眼睛近视呢?

.........

1、明视距离

通过晶状体的调节,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2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25cm,叫做明视距离。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明视距离,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明视距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1、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短;

2、不同近视眼的明视距离也不同;

3、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长。

.........

反馈练习:

1.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b.近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物体某点的光还未会聚已到达近视眼的视网膜.

d.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2.关于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b.远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c.来自近处物体某点的光还未会聚已到达远视眼的视网膜

d.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3.龙龙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视眼。两人的眼镜都放在书桌的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爷爷要看一份说明书,龙龙应该把报纸上______侧的眼镜拿给爷爷。(填:“左”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