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的名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4-02-09 05:21:57

3月20日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挪威著名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诞辰。易卜生代表作有《玩偶之家》《群鬼》《*公敌》等。其中,《玩偶之家》最为著名。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易卜生有个朋友叫劳拉,初期婚姻很美满,后来丈夫得病,医生劝其去欧洲疗养,否则会危及生命。劳拉为给丈夫治病,瞒着他借了一笔钱,为推迟债期又伪造了保人的签字。丈夫病好知道真相后,大发雷霆,谴责劳拉败坏了他的名誉,并同她离了婚。易卜生根据劳拉的原型在《玩偶之家》中塑造了娜拉这个形象。娜拉深爱着丈夫,为替丈夫治病,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文件挣钱还债。但她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市侩,平时对她很好,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借债,危及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便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对她进行法律制裁。后来,债主受感化,退回借据时,他又表示要永远爱娜拉。经此转变,娜拉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毅然离开了“玩偶之家”。《玩偶之家》揭露了在“幸福”、“美满”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易卜生的剧作对世界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玩偶之家》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玩偶之家》的名人故事

第2篇:《玩偶之家》经典名人故事

3月20日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挪威著名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诞辰。

易卜生代表作有《玩偶之家》《群鬼》《*公敌》等。其中,《玩偶之家》最为著名。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易卜生有个朋友叫劳拉,初期婚姻很美满,后来丈夫得病,医生劝其去欧洲疗养,否则会危及生命。劳拉为给丈夫治病,瞒着他借了一笔钱,为推迟债期又伪造了保人的签字。

丈夫病好知道真相后,大发雷霆,谴责劳拉败坏了他的名誉,并同她离了婚。易卜生根据劳拉的原型在《玩偶之家》中塑造了娜拉这个形象。娜拉深爱着丈夫,为替丈夫治病,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文件挣钱还债。

但她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市侩,平时对她很好,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借债,危及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便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对她进行法律制裁。后来,债主受感化,退回借据时,他又表示要永远爱娜拉。经此转变,娜拉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毅然离开了“玩偶之家”。《玩偶之家》揭露了在“幸福”、“美满”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易卜生的剧作对世界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3篇:玩偶之家读后感

近日,读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早就想看,一直没看。看过之后,感觉与主流评论不一样。我印象最深的是林丹太太,她为了挽救娜拉,不惜嫁给无赖。而娜拉给人的感觉是有些傻,不知为自己打算,活在现在的社会,恐怕不知被别人害死多少回了。只能说她太单纯!并不说女人成为家庭主妇是不对的,但女人一定要聪明,不能被人骗了都不知道,其实有时家庭生活中的智慧并不比社会生活的少,只要善于动脑,无论是什么样出身的女人都可以做到处事游刃有余。有些时候女人是宁肯傻些,也不肯狡诈,因为活得简单些,可以保持年轻的心与美貌,所以美丽的女人多半反应迟钝,因为她们宁肯傻傻的美丽,也不愿精明的如同老太婆。

面对现在的生存压力,女人多半愿意选择做居家妇人,可以悠闲的做个兼职职员,用轻松的心态生活。所以,无论是职业女*还是家庭主妇,只要做得出*,一样都是女强人。职业女*的跋扈、精干与家庭女*的懦弱与善良,这是一对矛盾,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调和的,所以,职业女*是高尚的,家庭女*是卑微的,这就是社会的标准,一种认识上的弊端。我做了八年专职老师,三年的专职太太,一年的全职妈妈,我觉得睿智的妇女是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无论她在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她懂得未雨绸缪,就会永远活得高尚;而被金钱牵着鼻子走的女人,目光如鼠,无论如何,也是卑微的。人可以拜金,但绝不做金钱的奴隶。仍然是那句老话:没有钱是不行的,但金钱不是万能的。女人同男人一样也是半边天,但也只能是半边天,多了或少了,都会出问题。


玩偶之家读后感(二)

十九世纪后期在欧洲戏剧舞台上,新女*形象的大辩论的发起者是挪威着名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易卜生是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以社会问题剧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的人生是他的剧作的最大特点。

<玩偶之家>写于1879年,它通过海尔茂与娜拉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描写了女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终于脱离“玩偶”家庭的自我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热情歌颂了妇女的解放。

作品从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社会矛盾,对娜拉和海尔茂的不同*格,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作品之中。

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她出身在一个中小资产阶级家庭里,她的父亲并不富裕“钱一到手,不知怎么又从手指缝里漏出去了”。按海尔茂的话说,娜拉的父亲是个“不信宗教,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的人,实际上是个比较讲究实际,忙于谋生的人。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对娜拉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娜拉受过资产阶级学校的教育,善歌善舞,天真烂漫,容易满足于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生活,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她不同于大资产阶级的妇人、小姐,追求不劳而获的靡烂生活,她不希望过寄生虫的生活,为了补贴家庭费用,她做针织、绣花以及抄写之类的工作;虽然有时“累得不得了”,但她“心里很痛快”。娜拉的这种不厌工作,乐观知足,热爱生活的*格,同她的家庭出身是有密切关系的,她同情社会上的受害者、不幸者。对阮克医生的不幸,娜拉伸出友谊之手,表示深切的同情。

娜拉身上更为可贵的品质,就是倔强,不肯向恶势力屈服。从外表看,人们以为她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其实这是误会。她对林丹太太说:“你们都以为在这烦恼世界里,我没经过什么烦恼事?”实际不是这样,她也有“烦恼事”,如家庭经济困难,要借钱为丈夫治病,借了钱要想尽办法还债等等,但她从不垂头丧气。还是很积极、乐观。债主柯洛克斯太利用她的借据上的假签字,对她进行威胁、恐吓,她没有丝毫软弱的表现。为了救丈夫的命去借债,债主威逼她,她仍然不把事情告诉丈夫,自己坚定地准备承担一切责任,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甚至决定自杀,所有这些都是娜拉倔强*格的表现。娜拉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她最终同海尔茂决裂,脱离“玩偶家庭”的*格基础。如果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即使认识了丈夫的恶劣品质,要采取与丈夫断绝关系的行动,往往也是不可能的。

娜拉毅然决然地同海尔茂决裂,更主要的是有她的思想基础。现实生活教育了她,使她不仅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识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道德、宗教、法律等问题的看法,跟一般资产阶级庸人如海尔茂之流的见解是不相同的。“醒悟”后的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持敌视态度。当海尔茂说她“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时,她激昂地回答说:“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我知道大多数人赞成你的话,并且书本里也这么说。可是从今以后我不能相信大多数人的话,也不能一味相信书本里的话。”对于麻痹*的精神鸦片——宗教,娜拉更不会把它放在眼里,她宣称:“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娜拉深受其害,更是深恶痛绝。“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娜拉的言语显示了她是一个具有*思想倾向的妇女。她同海尔茂决裂的行动是她用*思想进行反抗的必然结果,尽管娜拉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作者通过塑造娜拉这一鲜明的妇女形象,表达了中小资产阶级妇女要求自由*,维护人格尊严等思想愿望,并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表现了某种程度的怀疑、否定和批判。

易卜生通过海尔茂这个反面形象,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婚姻、家庭的虚伪,以及伦理道德和法律宗教的不合理*,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丑恶。在他的<社会支柱>一剧中有一句名言:“道德衬衣有一股霉味——好像死人穿的寿衣。”

妇女向来是受*的,在封建社会里,她们是丈夫的奴隶,受尽种种虐待,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妇女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她们做为丈夫玩乐消遣的工具,仍然没有自由*的人格。妇女反对做玩偶,要求做个自由*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个极其平常也极其严肃的社会问题。飘然而去,也只是要“救出自己”。

<玩偶之家>的深刻意义远远超出了对海尔茂这样个别资产阶级庸人的揭露和批判,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辩护士们大为惊悚。他们认为娜拉出走是大逆不道,并对易卜生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他们辱骂易卜生破坏了欧洲“善良的家庭秩序”,是一个败坏道德的作家,并要求禁演<玩偶之家>。在此情况下,易卜生愤笔疾书写出了另一社会问题剧<群鬼>,通过阿尔文太太沦为旧礼教、旧观念牺牲的过程,有力地驳斥了资产阶级社会对他的无耻诽谤。因而,从这里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社会效果是多么的强大,他在剧中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又是多么的尖锐和深刻。

娜拉的出走,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她的这一行动又是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由于阶级、社会、环境的局限,易卜生不能,也不可能为他们思索的人生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妇女的彻底解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由于挪威社会生活的不发展,丑陋的小资产阶级的现实显示给他应当避免什么,但是不能够显示应该往哪里走去”。所以娜拉虽然离开了海尔茂的“玩偶之家”,但是却逃脱不出那个制造“玩偶之家”的、不自由的、黑暗的社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但是,易卜生在展现生活和揭示人物命运的过程中,能够以发自内心的力量,把他所思索的人生问题深深地打入观众或读者的心里,让人们在回味中咀嚼其中的含义,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

第4篇:玩偶之家的阅读*

娜拉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

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再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约束,我也不受你的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拉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玩偶之家阅读题: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2、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3、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

4、《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玩偶之家阅读*:

1、“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这样称呼海尔茂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中没有*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只是一个玩偶;后者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丈夫就像一个陌生人,形同路人。

【解析】这道题前两问考查指代,根据上下文不难推知。关键是第三问。之所以这样称呼,在于本戏剧的戏剧冲突,即两人之间精神上的矛盾,隶属与抗争的对峙,这正是这一出戏的瓶颈。

2、奇迹中的奇迹: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娜拉通过这句话向他表示出自己已不相信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真正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解析】第一问仍然考查指代,*的依据在下文,但要抽象出来,进行合理的概括。第二问表明了娜拉对这种家庭秩序的深刻认识及对婚姻现状未来的绝望。全面揭示出来即可。

3、说明娜拉的动作,表示与海尔茂交谈过程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说明出走决心坚定。

【解析】舞台说明辅助人物形象表达。这一系列的动作不是简单的生活细节,能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从剧情来看,娜拉已经准备出走,这与娜拉的清醒认识不无关系。

4、提示:从剧情发展、艺术技巧两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暗示娜拉为追求人格、*、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娜拉出走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它的重大意义可与拿破仑用*事手段荡涤欧洲封建势力相比。

【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说明这一戏剧情节的内在含义,其次,还要对照肖伯纳的评论,来说明这一情节的典型意义,即娜拉的出走不是她个人的行为,而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妇女的抗争,由此就不难理解其重要意义,评论可谓大处着眼。

第5篇:玩出名堂的名人故事

导语:名堂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是不同的,玩出了名堂,是说玩出了花样,或者是玩出了让人刮目的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玩出名堂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牛顿看风车不小心就发明了水钟。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传颂。

一天,出差回来的父亲给莱特兄弟带来一件礼物:一个会飞的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小兄弟俩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们觉得它飞的不够远,于是仿造玩具的样子又做了几个更大一些的。这些仿制品有的能够飞越树稍,有的飞了几十米远,但兄弟俩的一个尺寸很大的仿制品却遭到了失败。但这没有让他们难过,反而激起了兄弟俩制造飞机的念头。

1900年10月,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试飞了,但是,试飞的结果不尽人意,飞机只能勉强升空而且很不稳定,问题出在哪儿呢?经过认真的分析才知道,原来他们所沿用的前人数据有理论上的错误。于是,他们制造了一个风洞,以便通过实验修正数据,设计飞机。

这个风洞仅仅是一个6尺长,每边12寸宽的木箱,箱子的一端,鼓风机以一定的速度向里吹气。与现代的高速风洞相比,它真是简陋至极,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辅助工具却帮了兄弟俩大忙,他们通过它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根据它,兄弟俩设计出的第三架滑翔机获得了成功,无论是在强风还是微风的情况下,它都可以安全而平稳地飞行。

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

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第6篇:书法家王羲之名人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将*(大家也称他王右*)。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