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街心广场》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4-03-02 19:52:5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街心广场》说课稿

1、“街心广场”教材创设了计算街心广场面积,花坛面积和每块地砖的面积等情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教材还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地板砖面积,女少可以从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得数;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

3、教材通过尝试练习:试一试和填一填的活动,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这些都能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三个长方形面积关系,促能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通过具体情境,发现数学信息。培养观察、收集信息的习惯。

3、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引导搭桥在设计这一课时,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自主探究和。因此,我对教材进行创造*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活动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街心广场的放大平面图,让学生进行讨论三个长方形的长与长、宽与宽有什么关系。

活动2:在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特征和小数点的位置,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活动3:根据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举出实例让学生探索、解答。

活动4:在尝试练习中,师生共同探索、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发现,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识,过渡新知识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长方形的定义,面积计算公式。

3、接着教师发给每生一张街心广场放大平面图提出问题。

a、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b、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街心广场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的想法。

观察情境图,得知街心广场、花坛和每块地砖的长分别为30米、3米和0.3米,宽分别为20米、2米和0.2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三个长方形长是依次缩小到原来的,宽之间也是如此。那么,面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x宽,我们先求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

(1)街心广场面积为30×20=600(平方米)

(2)花坛的面积为3x2=6(平方米)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为0.3x0.2二0.06(平方米)

学生可能对0.3×0.2=0.06不大理解,教师引导可以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来求。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x2=6(平方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故0.3×0.2=0.06

2、引导探索发现: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则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则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举例:根据57x24=1368,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1)0.57x2.4

(2)570x0.24

(3)0.57x24让学生分析解答

通过例中第(3)小问,提示: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倍数,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到相同的倍数。

3、尝试练习,引导提问,归纳。

课本第43页“试一试,填一填”,可以发现,在4×0.3=1.2中,两个乘数共有0+1=1位小数,积1.2里也有1位小数:在0.4×0.3=0.12中,两个乘数共有1+1=2位小数,积0.12也有2位小数。在0.13x2=26中,两个乘数共有2+0=2位小数,积0.26是也有2位小数;在0.13x0.2=0.026中,两个乘数共有2十1=3位小数,积0.026里也有3位小数。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43页的“练一练”第1一2题。

2、基础训练上的相关作业。

第2篇: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街心广场》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街心广场教材创设了计算街心广场面积,花坛面积和每块地砖的面积等情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教材还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地板砖面积,女少可以从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得数;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

3、教材通过尝试练习:试一试和填一填的活动,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这些都能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三个长方形面积关系,促能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通过具体情境,发现数学信息。培养观察、收集信息的习惯。

3、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设计意图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引导搭桥在设计这一课时,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自主探究和。因此,我对教材进行创造*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活动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街心广场的放大平面图,让学生进行讨论三个长方形的长与长、宽与宽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活动2:在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特征和小数点的位置,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活动3:根据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举出实例让学生探索、解答。

活动4:在尝试练习中,师生共同探索、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发现,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识,过渡新知识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接着教师发给每生一张街心广场放大平面图提出问题。

a、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b、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街心广场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的想法。

观察情境图,得知街心广场、花坛和每块地砖的长分别为30米、3米和0.3米,宽分别为20米、2米和0.2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三个长方形长是依次缩小到原来的,宽之间也是如此。那么,面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x宽,我们先求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1)街心广场面积为3020=600(平方米)

(2)花坛的面积为3x2=6(平方米)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为0.3x0.2二0.06(平方米)

学生可能对0.30.2=0.06不大理解,教师引导可以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来求。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x2=6(平方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故0.30.2=0.06

2、引导探索发现: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则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则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3、尝试练习,引导提问,归纳。

课本第43页试一试,填一填,可以发现,在40.3=1.2中,两个乘数共有0+1=1位小数,积1.2里也有1位小数:在0.40.3=0.12中,两个乘数共有1+1=2位小数,积0.12也有2位小数。在0.13x2=26中,两个乘数共有2+0=2位小数,积0.26是也有2位小数;在0.13x0.2=0.026中,两个乘数共有2十1=3位小数,积0.026里也有3位小数。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43页的练一练第1一2题。

2、基础训练上的相关作业。

第3篇:北师大版数学《街心广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学生经历探究关系的过程,渗透观察、比较和观察的能力。

3、初步沟通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方法,体会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回顾长方形的基本知识,体会研究小数乘法的必要。

师:(呈现实景图)这是我们熟悉的川大广场(板书:川大广场),美丽的草坪,洁净的地砖。

(呈现平面图)师: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需要明确都是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出面积。)

师:会算吗?算一算。

二、探究新知。参与推导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关系的过程,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体会把疑问转化为所学知识的思想。

学生*完成。师板书广场面积,草坪面积,地砖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广场面积:3020=600(平方米)

(2)草坪面积:32=6(平方米)

(3)地砖面积:0.20.3=0.06(平方米)可能有0.6

(突显冲突。)师追问:①地砖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呢?②你怎么想的呢?(0.6)

小组合作(理由:学生的层次不同,理解不同,有交流合议的必要;另一方面,这是研究积小数位数的起点,也有互相启发思维而讨论的必要。)

要求: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说一说,议一议,看能不能找到一致的结果,做好分工和简要记录。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认真倾听学生讨论情况,找到好的生长点和现场生成。

学生汇报:可能情况分析

①学过(知道理由吗?一起分享或者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②因为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2=6平方分米(利用长宽之间的关系)

又因为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

所以0.30.2=0.06平方米

师:你利用单位换算,把小数转化为了整数,在利用单位换算,得到了0.06,很好的数学方法!

③转化为厘米进行计算,方法和②基本相同。

(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④0.3

0.2

0.06

引导说出理由。(可能是最后结论这样的分析是准确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如果没有第四种呈现。师:老师很欣赏大家的智慧,如果没有具体的情景,没有单位名称,只能用竖式又怎么计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各自的竖式。

3030.3

2020.2

606

师:仔细观察前两个完整的竖式,乘数和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30缩小到原来的1/103(沟通缩小到原来的1/10和10倍

20缩小到原来的1/102是相同的)

600缩小到原来的1/1006

继续探究后两个竖式的关系。得出板书:

3缩小到原来的1/100.3

2缩小到原来的1/100.2

6缩小到原来的1/1000.06(6缩小到原来的1/100就是0.06)

师:这样,我们就借助32=6,通过观察乘数的关系,3缩小到原来的1/10,2缩小到原来的1/10,积缩小到原来的1/100得到了0.30.2=0.06。你想用这样的方法试一试吗?

书43页试一试。

师追问学生每一组的第三个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强化积的变化随着乘数变化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发现?(都有相同的数字,积是12、1.2、0.12,乘数的小数位数也在发生变化,乘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联系!)我们一起来分析他们乘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带领学生完成第一栏,请你完成后面的空格,看有什么发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街心广场》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街心广场》教学设计学生订正,留足思考空间,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汇报。说出加法算式。

师引导学生小结: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板书)

(可能出现学生质疑0.810以后,我们将专门研究这种情况,让我们暂时把这个问题存在问题银行。)

三、巩固练习:

看看你学的怎样?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学生能说清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有几位小数。)

0.780.31.532.2516.718.2

0.0010.01150.7230.050.05

乘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能不能帮助我们计算呢?看书43页练一练1带领学生完成第一栏,发现乘积中也有864。引导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一样,只需要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淘气也学了今天的知识,可他使用计算器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帮他。书43页练一练2(说依据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有几位小数。)

拓展4、1911=209

()()=0.0209(可以有学生思维的呈现,多种情况,积有几位小数,乘数一共可能就有几位小数。)

先说一个完整的,在由学生接龙,一个学生说一个乘数,由另一个学生说另一个乘数。再有教师说一个乘数的小数数位,学生说剩下的乘数的数位,

结束语:小数乘法的奥秘,远远不止这些,只要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勤于动脑,还会有更多快乐的发现,希望你们都成为数学的快乐使者!

板书设计:

运动广场

2030=600()23=6()0.20.3=0.06()

30缩小到原来的1/103缩小到原来的1/100.3

20缩小到原来的1/102缩小到原来的1/100.2

600缩小到原来的1/1006缩小到原来的1/1000.06

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第4篇:小学数学《街心广场》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街心广场”教材创设了计算街心广场面积,花坛面积和每块地砖的面积等情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教材还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地板砖面积,女少可以从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得数;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

3、教材通过尝试练习:试一试和填一填的活动,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这些都能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三个长方形面积关系,促能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通过具体情境,发现数学信息。培养观察、收集信息的习惯。

3、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引导搭桥在设计这一课时,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自主探究和。因此,我对教材进行创造*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活动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街心广场的放大平面图,让学生进行讨论三个长方形的长与长、宽与宽有什么关系。

活动2:在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特征和小数点的位置,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活动3:根据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举出实例让学生探索、解答。

活动4:在尝试练习中,师生共同探索、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发现,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识,过渡新知识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长方形的定义,面积计算公式。

3、接着教师发给每生一张街心广场放大平面图提出问题。

a、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b、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街心广场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的想法。

观察情境图,得知街心广场、花坛和每块地砖的长分别为30米、3米和0.3米,宽分别为20米、2米和0.2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三个长方形长是依次缩小到原来的,宽之间也是如此。那么,面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x宽,我们先求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1)街心广场面积为30×20=600(平方米)(2)花坛的面积为3x2=6(平方米)(3)每块地砖的面积为0.3x0.2二0.06(平方米)

学生可能对0.3×0.2=0.06不大理解,教师引导可以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来求。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x2=6(平方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故0.3×0.2=0.06

2、引导探索发现: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则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则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举例:根据57x24=1368,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1)0.57x2.4

(2)570x0.24

(3)0.57x24让学生分析解答

通过例中第(3)小问,提示: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倍数,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到相同的倍数。

3、尝试练习,引导提问,归纳。

课本第43页“试一试,填一填”,可以发现,在4×0.3=1.2中,两个乘数共有0+1=1位小数,积1.2里也有1位小数:在0.4×0.3=0.12中,两个乘数共有1+1=2位小数,积0.12也有2位小数。在0.13x2=26中,两个乘数共有2+0=2位小数,积0.26是也有2位小数;在0.13x0.2=0.026中,两个乘数共有2十1=3位小数,积0.026里也有3位小数。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43页的“练一练”第1一2题。

2、基础训练上的相关作业

第5篇:北师大版小学说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认识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是小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启蒙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简单数量关系,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律,本课也是后续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图形的计算公式;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一些书写规定。

2、能力目标:经历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和优越*,培养符号感,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理解其意义。

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说学生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分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提供平台,引导探究;学以致用,拓展深化;课堂小结,质疑评价。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用到的字母,让学生感知字母可以简洁方便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和标志,再课件出示扑克牌a,问字母a表示什么呀?(表示一个特定的数),除了表示特定的数还能表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本环节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引入字母表示数,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新知油然而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第二个环节——提供平台,引导探究

具体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探究用字母表示任意一个数

首先,让学生说说“数青蛙”儿歌后半句: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3只青蛙12条腿……教师提出疑问:“这样继续说下去,说得完吗?”(生答:“因为青蛙有很多很多,永远都说不完。”)接着问:“怎么用一个式子表示任意只青蛙有条腿?”(学生答有:“?×4、a×4、x×4、a×b、”等等。)

最后转入小结:“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生1:“n可以表示1、2、3、4、5……”生2:“n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

这一层次,旨在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数青蛙”儿歌,从“永远都读不完”的体验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生感觉比较亲切,也降低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与知识间的衔接。

第二个层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

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是计算年龄——列出含有字母的加、减法式子

首先,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自主发现妈妈的年龄比笑笑大26岁,如果用字母a表示笑笑的年龄,写出妈妈相应的年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一个人的年龄是有限的,n不能无限大,从而明确:用字母表示数,有时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而有时所表示的数却有一定的范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接着让学生变换角度思考:如果用n表示妈妈的年龄,怎样表示笑笑的年龄,同时引导观察发现:笑笑年龄在变,妈妈年龄也在变,但年龄关系始终不变。由此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出数量间的关系。

本知识点教学,以熟悉的年龄问题切入,贴近生活实际,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同时,懂得用字母表示数时取值要符合生活实际。

另一个知识点是引导学生自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先让学生说说如果青蛙的只数用a表示,青蛙的眼睛怎么表示?嘴呢?,再让学生自学课本,最后全班交流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拓展深化

1、探究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首先,师问:“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生回答后,接着课件出示有关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字母表示要求。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分别用字母表示出这两个公式。通过合作、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公式字母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2、再续游戏:你能用一句话结束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____只青蛙__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_条腿。继续从儿歌入手,加深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再次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质疑评价

首先学生谈本课学习收获。然后,教师进行恰当评价。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第6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小兔安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

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兔安家》。首先我对为什么选择本课题进行分析。

我们教研组研究的课题是《通过算理分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前期,我们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每位教师都立足本课题,以计算课为切入点,进行对此课题的研究。通过组内研讨,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算理分析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意义。

如果只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那么学生就只会机械的模仿计算。如果加强算理分析,那么学生所达到的目标就不仅仅是知道怎么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算,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何加强学生对算理的分析呢?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并达成了共识,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丰富,采用让学生动手*作并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理解算理是很有帮助的,在课题的引领下我选择的课题是《小兔安家》。

由于二年级对算理方面的要求不是太严格,但是二年级学习的乘法口诀和除法却是算理分析的基础。本节课《小兔安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这部分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之前学生对除法已经有了两次接触,第一次是在分一分,初步的体会除法的意义,第二次接触是在《小熊开店》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除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出发的意义熟练解决问题。

这节课中我将重点关注学生求商的方法和除法算式的意义,为学习乘除法的综合运算以及学习分数做准备,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在教学时我尽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这节课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赛激趣”等几个活动。

以上就是我本次的说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