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24-02-26 22:26:58

【出处】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赏析

【意思】

明月从海上升起,我所思念的远人定能与我共观这月生大海的景*。我同远人所见之明月相同,然而却相隔异地不能相见,这令人多么惆怅啊,怪不得要对这遥遥的长夜表示怨意了,而我的整夜相思却再也无法平抑。诗写月夜怀远。首句工于发端,气象开阔,不说“升”而说“生”,更具气势,是咏月之名句。

注:天涯,指远在天边的人。竟夕,整夜。

【赏析】

一轮明月从浩瀚无垠的大海中升起,此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大概也和我一样沐浴着朗润的月光吧。有情人埋怨长夜漫漫,整个晚上相思绵绵。诗的前两句以海月、天涯,展示了辽阔的时空背景,后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写出对月夜既怨又的复杂情感,表达相思之情既洒脱又真挚,一幅活生生的月夜相思图再现读者眼前。

注:情人,有怀远之情的人。遥夜,长夜。竟夕,终夕。

【全诗】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这首诗写在李白“床前明月光”之前,与李白之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围绕题目,将“望月”与“怀远”有机交融,情景相生,韵味深长。

首联便出“月”入情:一轮明月在茫无涯际的大海上冉冉升起,熠熠银辉与粼粼轻波上下交映,织成天然美景。此时此地,那身处天边的朋友是不是也同诗人一样对月怀人呢?如同古人所评,这确是“情至语”!“月”往往与“夜”紧相依存,诗歌自然地过渡到“遥夜”、“竟夕”的描写,“怨”与“思”密切相关,长夜漫漫,情思绵绵,愈是怨得深,愈是显得思念切!长夜难眠,思情无已,于是“灭烛”开门,“披衣”外出了——“怜光满”既贴合题意,又遥应首联,隐现了“望月”之举,诗人怜爱月光,正是托月寄情,传达了他对此时天涯“共”月的朋友的怀念;“觉露滋”则表明了诗人抬头望月,伫立良久,不知时间之推移,以致露水沾衣,触体生凉吧,可见诗人与月同化,一往情深了。面对满月如盆,清光流溢,诗人忽发奇想,满把捧起这可人的月辉赠送给飘泊天涯的朋友吧,但是怎么能够做到呢!“不堪”二字多少流露了一些怅惘之意,因此“还寝”成了继此而来的无可奈何的行动,“梦佳期”便是这种行动的发展——诗人与朋友异地遥隔,难能相会,只好在梦中寻求聚首的机缘了,其中蕴含着诗人多少执着怀念的情愫,凝注着诗人无限眷恋的心意啊!

此诗成于初唐,属对并不是十分严格的;但写得流丽畅达,情真意切。作品开篇出“月”,接着对月而“望”,继而由望及“怀”,末了使“望月”与“怀远”紧相钩连,显得气韵流转,缜密无间。完全可以说,全篇以“望”和“怀”为轴心,由此生发开来,拓展过去,收到了景中有情、情中见景的艺术效果。

【鉴赏】

这是一首月夜怀人诗。起句点“望月”,言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意境雄浑阔大,自然浑成,乃千古名句。次句化用“隔千里兮共明月”之意,言人在天涯,只能与亲人分处两地,共看明月。首联紧扣“望月”转入“怀远”,用语平淡,脱口而出,有“千里共婵娟”之想。颔联言长夜漫漫,多情之人,对月难寐,通宵都在思念亲人。这里以“情人”呼应“相思”,“遥夜”呼应“竟夕”,突出一个“怨”字,道出思念情深。此联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有古诗气韵。颈联说,相思难眠,是烛光太耀眼了吗?如之何?诗人于是吹灭烛火,披衣出户,仰望这皎洁而撩人思绪的一轮明月,更难入睡,久久伫立,不觉夜露已润湿了“披衣”。此联“怜”“滋”二字,用得极好,尤其这个“滋”字,兼有滋润、滋生二意,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中二联写怀人,足见其情深而意真也。结联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的诗意,翻古成新说,我一无所有,只有“盈手”的月光,它饱含我满腹思亲的心意,可又怎么赠给你呢?还是让我在睡梦中与你重新欢聚吧!结联戛然而止,意境清幽,情意绵绵,韵味无穷,令人遐思不已。

第2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全诗鉴赏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明月,节日,中秋

【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处】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注】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说明】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构思巧妙,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抒怀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便点出歌咏对象。无边无际的海面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这是寻常之景,用的亦是寻常字词,但却营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境。作者写明月升起,不用“升”而用“生”,与同时代诗人王湾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有种子脱母腹而渐现的动态感,表现的是一种新生的力量,而“升”则是客观景象的实录,没有这种效果。另外,海面宽广阔大,而一轮明月则显得玲珑娇小,如此壮阔的背景下,“生出”的月亮必定是惹人注目的,因此作者由景转写情,说“天涯共此时”,这时,远隔天涯的你我必定都在望月。更多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天涯共此时”这句亦是将前人(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精华一一收摄而来,毫不费力,浑然天成,足见作者运笔之高妙。

第3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4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来自《望月怀古》这首古诗的,也是全诗的千古名句。小编整理了相关诗句,欢迎欣赏与借鉴。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

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

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

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捧给你,

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第5篇: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引导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也是张九龄的成名诗,关于这两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

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⑴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⑵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⑶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⑷末两句: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全诗鉴赏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I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第6篇:天涯共此时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深。最知心的朋友只能有一个,她会与你共同携手,走过风雨岁月,走过流水青春,走过无憾年华。

朋友是使你走向成功的船浆,是在你孤独无助时的加油站,因为有了朋友,我们的人生就会多了一抹诱人而又绚丽的*彩。

曾经的我以为,一次小小的挫折便是人生中所有的沧桑,一次无奈的哭泣便是人生中全部的凄凉。在我灰心丧气,没有信心再抬起头面对现实与挑战的时候,是朋友对我说:“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永远会站在你这边……”是朋友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曾经的我以为,一次小小的成功便是最大的成功,沾沾自喜的我开始骄傲自大,不愿意再去努力,是朋友告诉我骄兵必败,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战胜自己才是最大的胜利。朋友让我学会了战胜自己的缺点,获得更大的成功。

曾经的我以为,一个人的离开便是所有人的背弃,在孤独寂寞的日子里,是朋友与我共同走过。朋友告诉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园缺,就算全世界都忘却了你,可至少还有我永远支持你。”在无助的日子里,是朋友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曾经的我以为,快乐只能独自分享,当朋友来到我身边时,我把我的快乐也分给了朋友,朋友使我的快乐增加了几倍,是朋友让我笑得更加灿烂,生活得更加精彩。

曾经的我以为,痛苦只能独自去承受,可是当朋友微笑着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愿意与我一起分担痛苦的时候,我的心里顿时舒坦了许多,也甜蜜了许多。是朋友让我的痛苦减半,让我不再多愁善感。

曾经的我以为,最知心的朋友是最完美的。可当我与朋友产生矛盾时,我才发现事实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可我舍不得那份难遇难求的友谊就这样被自己放弃,我选择了宽容,其实我很不甘心,但一个人如果想找一个没有缺点的朋友,那么他一生也别想交一个朋友。是朋友让我学会了宽容他人,让我明白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是理想土壤中的两朵小花,是宏伟乐章上的两个音符。知心的朋友与你一起走过左手青春,右手年华的岁月,无论你们相隔到天涯海角,千里万里,天上人间,朋友一定会与你共同经受潇潇秋雨,走过漫漫长路,面对成败的喜悦与悲伤,无论是风风雨雨,朝朝暮暮都会与你手牵手一起去迎接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