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钉子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18 05:00:59

教学目的:

1、自读课文,理解路人之爱,进一步体会“情满人间”的单元主题,受到爱的教育。

两颗钉子的教案

2、在小组讨论与质疑中,学会品读感人的语句,并发表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两颗钉子》中体现的“路人之爱”,从中受到感染,并学会欣赏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比较《两颗钉子》与《捡垃圾的老人》在对人物的描写和文章的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1] 前两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吗?(爱)

[2] [教师导语] 爱是伟大的,她让小小的鲁本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忍饥挨饿地攒钱,仅仅是为了给母亲买一枚胸针;爱是神奇的,她能创造出一个神话般的奇迹,让生命垂危的迈克获得新生。这节课,我们再次来体验人世间的真挚的爱心。

[3] 请拿出课文《两颗钉子》。

二、授课:

1、自由读书,小组讨论质疑,教师巡视指导(8分钟)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老师每读一遍都受到感动,请同学们读课文,小组合作读书,边读边讨论,注意自己受感动的地方,有疑问的打上问号。

[自由朗读是为了整体感知课文。朗读有利于学生直接接触文字,有利于他们梳理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虽然这种感悟、内化是不明确的,是浅层的,但它是下一步展开质疑讨论辩论的基础。朗读也有利于一部分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明白自己什么地方不会读,或读不通。这个环节不需要布置什么阅读任务,就是读书,读通课文。因为这是整节课的基础。而小组讨论质疑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读书,谈体会质疑,这样就能做到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有机会参与学习。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既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又可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的活动有目的*,有深度而不流于形式。]

2、小组竞赛:谈体会,品语言,质疑问难。(15分钟)

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我们还是进行读书竞赛。[对每一个发表见解或读书谈体会或质疑、解决问题的学生都给予竞赛组加分(全班按竖排分成几个大组),遇到精彩的或后进生发言,可多加分。]

竞赛内容:(1)谈读书体会。可以说自己受感动的地方,可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也可以读自己喜欢的句子。(2)提问题。向全班同学提出你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在发言中,可以安排学生当小老师,由他们去教那些少发言的同学,然后让他们起来发言。给予加倍的分。)

[这个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深入地探讨课文,从各个角度去思考质疑,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同时,基本上可以使学生全员参与,避免了教师包办代替分析讲解。]

3、小结:同学们谈体会谈得好,说明大家会读书,提问题提得好,说明大家会思考。4、比较阅读:《捡垃圾的老人》。(7分钟)

默读《捡垃圾的老人》,说说这篇文章和《两颗钉子》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自读课文就上到这里。孩子们,老师被你们感动了,不仅被你们的积极努力的精神感动,更被你们那颗善良的心所感动。

5、单元小结:(3分钟)

今天我们接受的是爱的教育。《鲁本的秘密》写得是母子之爱;《奇迹》写的是手足之爱;而《两颗钉子》《捡垃圾的老人》写的是哪种爱?(路人之爱)。[板书:母子之爱 手足之爱 路人之爱]

我们由亲情之爱,推而广之到路人之爱,其实不仅母爱如佛,一切爱皆如佛(板书:如佛之爱)。现在你们能说说,如佛之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同学们,我们要爱父母师长,爱兄弟姐妹,爱同学朋友,还应该爱什么?(爱陌生的人、爱一草一木、爱动物、爱环境、爱生活、爱国家、爱社会……)。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亲情之爱,更要有如佛的“博爱”,要爱“众生”,也就是爱一切生命。

[板书:如佛之爱 爱一切生命]

6、迁移训练:(5分钟)

当当小作家,写一写“爱是  ”。(引导学生用比喻的形式写,抒发感情。)

三、总结。

同学们,爱满天下,情满人间。课上完了,可是爱要靠我们继续发扬光大。今天,不是老师给大家上课,而是同学们给老师上了一节爱的教育课,谢谢大家!

(机动时间2分钟)

板书:

母子之爱

手足之爱  亲情之爱

路人之爱  如佛之爱(爱一切生命)

第2篇:一颗钉子

星期天的早上,小刚在公园里玩,他玩累了就坐到椅子上。

他站起来的时候,只听见“唰”的一声。一旁的小伙伴说:“你的裤子破了。”小刚半信半疑地说:“不会吧?”“你转过头去看看,就知道了。”小刚转过头看了看,裤子果然破了。小刚就跑回家换裤子了,一会儿,小刚手里拿着一个锤子来到公园,小刚看到一个老爷爷正要坐到椅子上,他连忙跑过去说:“老爷爷您先别坐下去,让我先把钉子锤下去。

老爷爷说:“小刚,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

第3篇:一颗钉子

 一颗钉子 浙江省温州市 圆达少儿培训中心一年级 应温领     星期天的早上,小刚在公园里玩,他玩累了就坐到椅子上。 他站起来的时候,只听见“唰”的一声。小鸟说:“你的裤子破了。”小刚说:“我才不信呢。”“那你转过头去看看。”小刚转过头看了看,裤子果然破了。小刚就跑回家换裤子了,一会儿,小刚手里拿着一个锤子来到公园,小刚看到一个老爷爷正要坐到椅子上,小刚连忙跑过去说:“老爷爷您先别坐下去,让我先把钉子锤下去。     老爷爷说:“小刚,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投稿:2005-8-1322:39:32

第4篇:两颗钉子人生故事

每晚8时左右,一位衣着褴褛然而神情坦然的老头,总会准时来到大院捡破烂,然后就默默离去,从不晚点,也不久留。

第一次见到老头时,他正在与门卫大吵。他要进去捡破烂,门卫不让,说这是县委大院,而且又是晚上。老头便梗着脖子说:“我靠自己的双手捡点破烂糊口,凭啥不让?当我是小偷不成?!”老头很瘦,脖子上扯起根根青筋。他的缕缕白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我当时认为老头有些倚老卖老,无理取闹的意味。然而几天后,我发现自己错了。

后来也不知门卫怎么就让老头进来了。老头每天都来大院垃圾箱里翻找破烂。但与别的捡破烂的不同,他每次都在天黑以后才来,白天从不进来,而且他捡垃圾就是捡垃圾,除垃圾之外的东西秋毫无犯。这对一度饱受“顺手牵羊”之苦的大院住户来说实在是个惊奇的发现。后来,我们知道了关于他的一段凄楚的身世:老头是某国营工厂的退休工人,由于老伴长年体弱多病,老两口没少受儿媳的气,倔犟的老头不甘过仰人鼻息的日子,与老伴租了间破房相依为命。由于原单位倒闭了,生*高傲的他为了凑足妻子抓约的钱,不得不背上了捡垃圾的蛇皮袋。

了解了这段隐情后,大家都唏嘘不已,从此看他的眼光中就多了几分同情与敬重。一次,邻居大伯担心他晚上捡不到什么,便将一袋子上好的橘子递给他。老头一愣,随即嘟哝了一句:我是捡破烂的,不是乞丐。拍拍手,提着瘪瘪的蛇皮袋起身就走。接下来好几天里他都没再来。

大伯默然。几天后,老头终于又出现在大院的垃圾堆旁。趁他离去时,大伯回屋出铁锤,在垃圾旁的大树上一上一下钉了两颗钉子,然后把一些包扎好的食品,挂在上面的钉子上。又将一些旧书、旧报捆扎在一起挂在下面的钉子上。第二天,捡破烂的老头来了,他取走了挂在树上的那两个食品袋。他当它们是别人舍弃不要的垃圾了。

后来,大院里的许多住户都知道了这一秘密,于是树上的钉子上便常常多出许多胀鼓鼓的食品袋来。门卫也很默契,晚上除了让老头进来外,对其他捡破烂的则一律拒之门外。每天晚上老头进来后总要先在垃圾堆里翻找一通后,再去取那些食品袋。据经常晚归的小王讲,一次他看到老头在取那些食品袋时,竟然泪流满面。

尊严无价!面对他人脆弱易碎的尊严,有时无声的呵护更胜过万语千言。比如,大伯钉在树上的那两颗钉子。

第5篇:《两颗种子》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两个少年向一位老人请教,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老人给每人一颗种子,让他们寻找保存它的最好办法。其中一个少年,只是把种子好好收藏着,几年后,种子还是原样;另一个少年把种子种在地里,辛勤劳动,收获一年比一年多。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主旨:只有付诸行动,付出心血,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

【设计理念】: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老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资源,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和扎扎实实的训练,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颗、存、谈、况、丝、奋、实”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体会到只有付诸行动,付出心血,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体会到只有付诸行动,付出心血,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dvd教学光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你们谁能告诉我,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是呀,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可是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理想有关的课文——《两颗种子》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指导写“颗”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要求:

①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读顺。

②圈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①用不同的方式分段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轮读、分组读等)并正音。

②出示生字新词(dvd),检查对生字新词的识读情况。

生字:颗存谈况丝奋实

词语:两颗保存谈谈情况丝绒兴奋果实

理想途径绸缎老茧施肥除草收获丰硕漫山遍野

a、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b、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课文的生字。

c、对生字进行组词、扩词或说句练习。

d、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读准这些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生分组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读一读,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说说有什么发现?(如:颗——左右相等,“果”字最后一笔捺改为点)

2、描红练习。

3、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生字。要求写得端正美观。写的时候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读。

两颗保存谈谈情况丝绒兴奋果实

理想途径绸缎老茧施肥除草收获丰硕漫山遍野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二、细读课文,突出重点。

1、dvd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第1、2、3自然段,回答问题。

(1)什么是“理想”?

(2)两个少年有什么疑问?老人是怎么回答他们的?

(3)用不同的方式读1——3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两个少年困惑、疑问的语气)

3、分组读第4~6自然段,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1)两个少年分别是怎样保存种子?(找出相关的语句反复朗读。)

(2)你认为哪种保存种子的方法好?为什么?

(3)指导朗读4-6自然段。(读出第一个少年的认真,第二个少年的兴奋。)

4、读读第7自然段,议一议。

(1)老人的话应该怎么理解?(联系上文理解)

(2)讨论: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试用“只有……才……”来表达。

(没有行动,再美好的理想也无法实现;只有像第二个少年一样,付诸行动,付出心血,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3)指导朗读。(读出老人的亲切和蔼与肯定)

四、总结全文,熏陶感染

五、板书设计

两颗种子

(理想的种子)

收藏栽种

整天守候浇水施肥

||

原样收获

(只有用汗水浇灌,才能变成丰硕的果实)

六、练习设计:

1、我会拼音我会写。

(两(liǎnɡ)颗(kē))(保(bǎo)存(cún))(谈(tán)话(huà))(情(qínɡ)况(kuànɡ))

(丝(sī)绒(rónɡ))(兴(xīnɡ)奋(fèn))(果(ɡuǒ)实(shí))(理(lǐ)想(xiǎnɡ))

2、一锤定音。(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请教(jiāojiào)少年(shàoshǎo)他俩(liǎliǎnɡ)

栽种(zhǒnɡzhònɡ)兴奋(xīnɡxìnɡ)收藏(cánɡzànɡ)

3、用“只有……才……”说句话。

第6篇:两颗钉子和一个袋子小学六年级作文

这是一个关于两颗钉子和一个袋子的故事。这同样,也是一个关乎尊严的故事。

——题记

我住的地方,是一个有着老旧气息的大院。每晚8点左右,总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头儿,会准时出现在大院里。默默得捡着垃圾堆里的废品,然后默默得离去,从不晚点,也不多留。

第一次见到老头儿,他正与门卫争吵。他要进来,门卫不让。老头儿吵吵:“我只是个捡破烂的!难道我还是小偷不成?凭什么就不让我进了?!”

我当时以为老头儿有点倚老卖老,然而几天后我发现自己错了。

后来也不知道门卫怎么让老头儿进来了。老头儿每天都来大院里的垃圾箱里翻找破烂。但是他与别的捡破烂的不同,他只在晚上来,白天从不进来。而且对垃圾之外的东西,秋毫不犯。后来我们知道了他的身世:老头儿是一家国家工厂的退休工人,由于老伴体弱多病,老两口没少受儿媳妇的气,老人不愿在别人的眼*下生活,就自己在外面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的房子。由于工厂已经倒闭,为了给老伴儿买*,就只好靠捡破烂生活了。

了解了这段隐情之后,大家都很可怜他。一次有一个住户怕老头儿捡不到什么东西,就给了他一袋上好的橘子。谁知老头儿不仅不接,嘴里还嘟囔了一句:“我是捡破烂的,不是要饭的。”

住户不理解他为什么不要。思来想去,这个住户在老头走之后,悄悄地回到家里拿出两颗钉子和一个袋子,他把钉子钉在垃圾箱旁别的树上,钉子上边,挂着一个袋子。住户把一些蔬果,废旧报纸和书,都塞进那个袋子里,然后便默默离开了。第二天,袋子空了。

后来,大院里的住户知道了这个秘密。于是在每天的黄昏时分,树下的两颗钉子,钉子上的那个袋子,都会又鼓又满。据晚归的小王说:“老头儿取袋子的时候,眼里有难以抑制的泪光。”

尊严无价,面对易碎的尊严来说,有时无声的呵护更胜过千言万语。就像那默不作声的两颗钉子和一个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