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意与回报哲理故事

发布时间:2024-02-13 04:54:04

朋友与我分享一个观念,她说:善意与热心助人象是一颗球,当你毫不迟疑的将球丢向对你招手的人后,有天当你也在招手时,也会有颗球飞到你手中,或者还不只一颗呢!

这个观念来自于一则网络故事,故事内容描述一家人在餐厅用餐,因为客人太多使得店家忙不过来,以致于到了快用餐完毕之际,仍有一客简餐尚未送上来,餐厅服务人员了解情况之后,除了经理出面道歉之外也征询客人:是否要取消订餐?还是仍旧送上来?

关于善意与回报哲理故事

那一位客人很客气的表示谅解,而且没有取消预定的餐点,希望餐厅继续烹煮刚刚下锅的菜肴,俟煮好之后愿意打包带回家食用,以免餐厅浪费那一份餐点。

后来当他们结帐的时候,发现店家没有把最慢上菜的那一份加进去,而且后来加点的甜食也没有算钱,于是询问经理是不是算错了?

“我们并没有算错,而是感谢您那么客气让我们方便,所以那份简餐与甜点由本店免费招待,谢谢您的包容也欢迎再次光临!”经理很客气的回答。

故事的内容还有一些后续情节,在在说明“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的道理,所以故事结束时,以“善意与帮助像一颗球”来提醒人们,希望大家能够体会*与包容的生活态度,绝对是一种优质的人际关系。

其实我们几千年来的历史与文化,让我们自诩为“礼仪之邦”而与有荣焉,虽然近来比较少人提到这个略显“迂腐”的观念,但是国人还是心存礼节与是非判断的准则,当作处世与面对生活的主要规范。

然而这种能够体恤别人疏忽的心态,基本上就是展现包容心的气度,假使故事中那位客人,对于怠慢送上来的餐点之疏忽而大发雷霆,虽然可以一吐等待多时的怨气,却也严重影响用餐的食欲,相信也因此而不会有愉快的心情;对于餐厅厨师也是一种挫折,没有提供即时与满意的服务,更让餐厅名气与满意度受到折扣,着实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然而那位悠然享用美食的客人,却能够体会餐厅繁忙总有一些小闪失,可是大家分享着其它美食之际,却也不会真正影响到用餐的乐趣,到最后还从经理那边得到优惠的好处,如此一来两者都可说是圆满至极。

因此人们在刹那间的情绪,的确可以影响其行事风格,或许一向行为优雅的绅士,当时心情不佳或遇到挫折之际,恐怕会发生比较剧烈的情绪和举动;相反的,有些人或许待人不见得多么客气,可是有时候也有反常的那一面,反而能够原谅别人的小过失,那真是奇妙得很的局面呢!

不过人们的善意与助人之观念,应该早就存在其心中,所以能够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修养与气质吧!

人们当然愿意生活在一个*的环境当中,当我们有这种心愿的时候,不要忘记先展现我们的善意与助人之心,那么应该可以得到善意的回报,生活也因此可以感受到和乐融融的气氛了!

第2篇:善与恶哲理故事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就把桃子放在树下,然后找地方方便去了。回来时,见一大群人正围在树下吃桃子,大弟子大喊:“那是我的桃子,不许吃。”听到喊声,人们“哄”的一声散了。

回到寺里,大弟子向南山和尚抱怨:“李家庄的人太可恶了,居然偷吃桃子。”南山和尚慈祥地笑了:“不怪他们,愿佛祖保佑他们平安。”

善与恶过了一阵子,二弟子下山化缘,一不小心摔伤了腿,倒在了李家庄的村口。村民发现了,就把二弟子抬回家中,还请来医生给他治疗。伤好后,二弟子回到寺里,把经过告诉了南山和尚。

南山和尚笑了,他问大弟子:“你还说李家庄的人可恶吗?”大弟子挠着头,说:“上次是挺可恶的,这次怎么友善了呢?”南山和尚说:“大善大恶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和这李家庄的村民一样,是些普通人。既有小善,也有小恶。你给他一个善的契机,他就表现为善;你给他一个恶的契机,他就表现为恶。所以说,恶要原谅,善要引导。你把一担桃子丢在树下不管,还怪别人偷吗?”

【善与恶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善与恶的寓言故事

2.论善与恶散文

3.哲理故事

4.改变的哲理故事

5.苦难与造化哲理故事

6.哲理故事:转运

7.取经哲理故事

8.关于手链哲理故事

第3篇:善与恶哲理故事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就把桃子放在树下,然后找地方方便去了。回来时,见一大群人正围在树下吃桃子,大弟子大喊:“那是我的桃子,不许吃。”听到喊声,人们“哄”的一声散了。

回到寺里,大弟子向南山和尚抱怨:“李家庄的人太可恶了,居然偷吃桃子。”南山和尚慈祥地笑了:“不怪他们,愿佛祖保佑他们平安。”

善与恶过了一阵子,二弟子下山化缘,一不小心摔伤了腿,倒在了李家庄的村口。村民发现了,就把二弟子抬回家中,还请来医生给他治疗。伤好后,二弟子回到寺里,把经过告诉了南山和尚。

南山和尚笑了,他问大弟子:“你还说李家庄的人可恶吗?”大弟子挠着头,说:“上次是挺可恶的,这次怎么友善了呢?”南山和尚说:“大善大恶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和这李家庄的村民一样,是些普通人。既有小善,也有小恶。你给他一个善的契机,他就表现为善;你给他一个恶的契机,他就表现为恶。所以说,恶要原谅,善要引导。你把一担桃子丢在树下不管,还怪别人偷吗?”

第4篇:善心得善报哲理故事

一位叫禅海的年轻人在一次冲撞当中误杀了一位*,于是只能走上流亡的道路。

他到很远的一个寺院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禅海知道某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日不辍。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多米的隧道,终于挖通了。

在禅海完成这条隧道的前两年,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了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禅海,终于发现了他,要置他于死地。

禅海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完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这位大官的儿子就耐不住*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禅海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几个月,大官的儿子闲等着感到十分无聊,便开始帮禅海挖掘。等他帮了一年后,对禅海的坚强意志十分钦佩。

隧道终于挖成了吗,人们可以从它里面安全通过。

禅海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去我的头吧。”

那位年轻人的复仇者满含眼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第5篇:回报的哲理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准备进京去赶考。半途中不幸被毒蛇咬伤,晕倒在路边。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破旧的草屋内。“醒过来就好了!”他看见一个大娘端着一碗粥向他走过来,“吃点东西,好快些复原。”大娘对他说。

“给您添麻烦了,”秀才接过粥又问道:“我怎么会在这里?”

大娘告诉他是他的丈夫在回来的路上看到晕过去的他,就把他背了回来。并在他的伤口上敷上自制的草*。“我们家里也穷,没什么好的,现在就只能煮点粥给你喝。”大娘对秀才说道。

秀才在大娘家休息了一日,次日清晨便又匆匆赶赴京城。

一年后,秀才已是朝廷的六品官员。他一直没又忘记就过他命的大伯和大娘,于是专门抽出时间前来报答他的救命恩人。见到当日的恩人,他不胜感戴,拿出500两银子要老两口收下,说是自己的回报。

大娘说到:“我们要是为了钱财就不会救你了!你还记得我们,我们已经十分高兴了。你的银子我们是不会收下的。”秀才还是坚持让老两口留下银子。“我们救了你,不是图你的回报。”大娘又说:“如果你真的想报答我们,那你就把银子收回去,送给更需要它的人吧。”

这时,大伯接着说:“我们希望你做一个好官,做一个老百姓爱戴的官。那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了。”

秀才后来果然成为一个人人拥戴的好官。

大道理:

爱心的付出不企求回报,只希望每个人都像自己一样关爱生活,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伸出你的双手,放飞你的爱。

第6篇:关于真善美的哲理故事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真善美的哲理故事,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一个叫姜季江的,天*非常友爱。虽然他们兄弟三个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开了睡,所以他们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个人一同睡着。

有一次,兄弟们一同到府城里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他们兄弟三个人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人都释放了,只抢了一些衣服和金钱去。

到了府城里,别人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衣服,就问姜肱这是什么缘故。姜肱就用别的话来支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一回的事。强盗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并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儿,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缪单名叫做彤。表字豫公。他在幼小年纪的时候。早已没有了他的父亲。

兄弟四个人。一同住在一块儿。等到后来各自娶了妻子。这几个妇女们就要请求均分家产。

已经有好几次了。甚至于屡次有争闹的言语发生。缪彤听见了很感愤叹息。就关了门。自己打着自己说道。缪彤呀缪彤。你勤修身体。谨慎行为。

学了圣贤人的法则。想去整齐世界上的风俗。为什么不能够去正了自己的家庭呢。他的弟弟们和那几个妇女听到了。

就都在门外叩着头、谢了罪。缪彤才开了门出来。从此以后。他们一家的男男女女。就更加敦好和睦。

晋朝时候。有个着名友悌的人。姓王名览。他的母亲打他不同母的哥哥叫王祥的时候。王览每每流着眼泪。

抱了哥哥。他的母亲虐使王祥和王祥的妻子。王览同了他的妻子。也一定赶去同做。后来王祥在社会上。

渐渐地有了名誉。王览的母亲很妒忌他。就用毒酒要*死他。

王览知道了。就拿了*酒来抢着喝。他的母亲就急急忙忙把*酒夺来倒在地上。因为了这一件事。他母亲的心里也就感悟了。当时吕虔有把佩*。

看佩*上面刻着的字。带了这佩*的人。做官可以做到三公。吕虔就把这佩*送给王祥了。王祥拿来给了弟弟。果然后代的子孙。做公卿大官的有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