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一课一练及*

发布时间:2024-02-09 14:23:49

一、请用“√”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kòkuò)大了粮食种(zhǒnɡzhònɡ)植面积,又增(zēnzēnɡ)加了几个羊圈(quānquànjuàn),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们差(chāchà)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一课一练及*

二、选填合适的字,组成词。

桅危避僻蔚慰畜蓄蓬篷偏()安()()勃逃()()蓝帐()()杆()养储()

三、填量词。(不要重复)

一帐篷一脚印一荒岛一希望一安慰一英国船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2.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改为反问句:

五、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鲁滨孙历险的经过。你能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给下面的内容排排队吗?回到英国养牧种植遇险上岛求“星期五”建房定居

六、填空。

1.《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写的长篇小说,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

2.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表现了他的特点。

七、课内阅读。

他每天拿着*,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标出第一、二两句话中他的动作。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做了以下事情:(1)(2)(3)(4)

3.鲁滨孙做的这些事,解决了问题。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孙。

5.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a.饲养b.指家养的兽类

八、课外阅读。

老舍不厌其烦地改剧本*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曾谦虚地说:“我一生中就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勤快。”他每天总是手不离笔,写得多,写得快,写得好。他曾说过:“写不好,就要多炼、多改、多征求意见,决不能怕麻烦。”1953年老舍创作话剧《春华秋实》,光手稿就写了50万字之多,相当于10部话剧剧本的字数。这个剧本先后修改过10次,而且是从头到尾地重写。在七八个月中就写了10遍,平均20多天写一遍。老舍写话剧《方珍珠》时,请一位女演员坐在他的书桌旁,他每写完一段,就请这位演员朗读一遍,凡不合口语的就进行修改,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地改。有时为了一个词,要推敲几遍,才定来下。他的原稿,一律用楷书写,看上去像字帖上的字,一丝不苟,正像他的创作和为人一样。难怪有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1)一丝不?:(2)文如其人:(3)不厌其烦:

2.短文围绕中心写了哪几件事?

3.我们曾学过老舍先生写的《养花》和《猫》,你还知道老舍写的哪些作品?

4.读了短文,谈谈你的想法。

九、对于人类各年龄阶段,人们习惯用这一年龄阶段特点的词加以替代,请选择填空。

知天命不惑耄(mào)耋(dié)花甲古稀而立

1.三十()之年

2.四十()之年

3.五十()之年

4.六十()之年

5.七十()之年

6.*十为()之年

十、给“什么”选一个正确的含义。

a.惊讶b.一切c.不满d.疑问e.虚指f.责问

1.这是什么东西?()

2.他们仿佛在谈论什么。()

3.什么!九点了?()

4.这算什么文章。()

5.她什么也没得到。()

6.你笑什么?()

参考*

一、请用“√”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kòkuò√)大了粮食种(zhǒnɡzhònɡ√)植面积,又增(zēnzēnɡ√)加了几个羊圈(quānquànjuàn√),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们差(chāchà√)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二、选填合适的字,组成词。桅危避僻蔚慰畜蓄蓬篷偏(僻)安(慰)(蓬)勃逃(避)(蔚)蓝帐(篷)(桅)杆(畜)养储(蓄)

三、填量词。(不要重复)一顶帐篷一串脚印一座荒岛一个希望一丝安慰一艘英国船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鲁滨孙看到痕迹和人骨。

2.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改为反问句:他恐惧万分,猜想这难道不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

五、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鲁滨孙历险的经过。你能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给下面的内容排排队吗?回到英国养牧种植遇险上岛求“星期五”建房定居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六、填空。

1.《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2.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七、课内阅读。他每天拿着*,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标出第一、二两句话中他的动作。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做了以下事情:(1)打猎(2)捕鱼(3)畜养山羊(4)种粮食

3.鲁滨孙做的这些事,解决了吃喝问题。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孙是一个有坚强意志,聪明能干的人。

5.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a)a.饲养b.指家养的兽类

八、课外阅读。老舍不厌其烦地改剧本*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曾谦虚地说:“我一生中就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勤快。”他每天总是手不离笔,写得多,写得快,写得好。他曾说过:“写不好,就要多炼、多改、多征求意见,决不能怕麻烦。”1953年老舍创作话剧《春华秋实》,光手稿就写了50万字之多,相当于10部话剧剧本的字数。这个剧本先后修改过10次,而且是从头到尾地重写。在七八个月中就写了10遍,平均20多天写一遍。老舍写话剧《方珍珠》时,请一位女演员坐在他的书桌旁,他每写完一段,就请这位演员朗读一遍,凡不合口语的就进行修改,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地改。有时为了一个词,要推敲几遍,才定来下。他的原稿,一律用楷书写,看上去像字帖上的字,一丝不苟,正像他的创作和为人一样。难怪有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一丝不?: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2)文如其人:文章像他的为人一样。

(3)不厌其烦:很有耐心,不怕麻烦。

2.短文围绕中心写了哪几件事?

①创作《春华秋实》时,不厌其烦地修改。

②写话剧《方珍珠》时请一位女演员坐在书桌旁,配合修改。

3.我们曾学过老舍先生写的《养花》和《猫》,你还知道老舍写的哪些作品?《骆驼祥子》《茶馆》

4.读了短文,谈谈你的想法。略。

九、对于人类各年龄阶段,人们习惯用这一年龄阶段特点的词加以替代,请选择填空。知天命不惑耄(mào)耋(dié)花甲古稀而立

1.三十(而立)之年2.四十(不惑)之年3.五十(知天命)之年4.六十(花甲)之年5.七十(古稀)之年6.*十为(耄耋)之年

十、给“什么”选一个正确的含义。

a.惊讶b.一切c.不满d.疑问e.虚指f.责问

1.这是什么东西?(d)

2.他们仿佛在谈论什么。(e)

3.什么!九点了?(a)

4.这算什么文章。(c)

5.她什么也没得到。(b)

6.你笑什么?(f)

第2篇:《鲁滨孙漂流记》练习题及*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人笛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阅读感受:①故事精彩离奇;②小说表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格;③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格特征:

鲁滨逊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格和英雄本*,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________这部作品叫《________》。

3、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___________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__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书的精华。

6、《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__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7、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__________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参考*:

1、笛福

2、星期五、鲁宾逊、鲁宾逊漂流记

3、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年。

4、丹尼尔笛福、《鲁滨逊飘流记》

5、星期五、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

6、现实主义

7、28年

第3篇:《鲁滨孙漂流记》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夏令营的较量》有关资料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老师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英、笛福)

2、本文是书的缩写,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年。

3、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4、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

5、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

3、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和鲁滨孙一起去历险吧!(播放连环画并解说)

(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

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

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你想像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的了解更深了,想不想夸夸他?请用一到两个词语来夸一夸他。

5、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的内蒙古,与30名*孩子一起举行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请看《夏令营的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思考:*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怎样才能不落伍?

6、总结: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学了这两篇文章,老师深有感触,千言万语就化作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四)、课外拓展

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第4篇:《鲁滨孙漂流记》语文教案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的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鲁滨孙漂流记》片断。听说过这个故事吗?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2.板书课题并解题。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1.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

2.记下疑难问题。

三、深入理解课文

l.默读课文,思考: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遇到困难:冷、饿、野人的威胁。

解决办法: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

从中体会:鲁滨孙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难,有顽强斗争求生存的精神。)

4.朗读课文。(读出鲁滨孙当时的艰难和他在困难面前的勇敢。)

5.质疑、解疑。(随机解决,教师穿插背景知识及简介相关细节)

四、总结

1.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启发联系实际谈)

2.你想详细了解鲁滨孙吗?可读一读原著。

第5篇: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故事。

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某生存,应该是每个人最起码的本领。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这是著名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示,你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

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组织交流一下。(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自己认真读课文。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

3、小组讲故事。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

三、重点研读

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

1、自读自悟,思考: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帮助从“食物、住所、安全、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

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

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酌情点拨。(要有生存的勇气,积极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

五、推荐原作,拓展阅读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著名的长篇小说,情节曲折,向来拥有众多可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原作读一读,情节将比克文协的更具体、更有意思。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不畏艰险

险 机智坚强

聪明能干

练习设计

一、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帐篷一()轮船一()海风一()围巾

一()山羊一()荒岛一()破帆一()火柴

一()星星一()火光一()拖鞋一()墙壁

二、用直线把有关联的内容连起来。

丹麦   笛福   《凡卡》

俄国   安徒生  《穷人》

英国   契诃夫  《跳水》

列夫·托尔斯泰《鲁滨孙漂流记》《卖火柴的小女孩》

三、圈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寒风呼啸天崖海角煎熬()

2、忐忑不安荒无人烟账子()

3、煞费苦心交尽脑汁遭遇()

4、自做自受汹涌澎湃倒霉)

四、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中,使之合适。

1、鲁滨孙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搬到岸上。

2、*雨连绵的坏天气()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3、最近,我()看了几场足球赛。

4、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但是还要()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

五、整理错乱的句子,在句前()填序号。

()突然,有人大声叫她的名字。接着从马路的对面跑来一个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这个女孩没有打伞,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清晨,雨不停地下着,公共汽车站的人排了长长的一队,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十来岁的女孩。她手里撑着伞,焦急地等着公共汽车。

()排头的女孩用伞遮住刚跑来的女孩,关心地问:“下雨天,你怎么不带伞?”“伞坏了,还没来得及修理。”

()站在第二位的叔叔正等着撑伞的女孩上车,她却闪到一边,站到队伍最后面去了。

()两个人正亲切地说着话,公共汽车来了。排头的女孩对后来的女孩说:“你没打伞,就先上吧!”说着把后来的女孩推上了车。

第6篇: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教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5、运用掌握的读书方法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鲁滨孙漂流记》原著、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想法,想在咱们班搞一个以“野外探险”为主题的谈话,大家愿意吗?

今天,在座的大家是我的第一批谈话对象,说话间,我们便来到了神奇的西双版纳原始大森林,进行一次野外探险活动。突然,你的远处出现了一群漂亮的麋鹿,你被深深的吸引住了,脚步不由得随它而去,走着走着,你发现同伴们都不知到哪儿去了?四周茫无一人,假如你就是那位迷路者,面对这样一片孤寂的原始森林,心里面会想些什么?谁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在这样的处境中,恐惧害怕能解决问题吗?)

小结:

据心理学家研究分析,在恐惧的状态下,人的智力将无法开发。可见,当我们陷入困境时,要学会调整好心态,去分析现状,做出理智、积极的反应。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勇敢的冒险家、航海家,他不是在进行野外探险活动,但却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孤苦伶仃地生活了20多年,大家知道他是谁?(鲁滨孙)对,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鲁滨孙去体验一下那惊险的荒岛生涯,一同走进《鲁滨孙漂流记》。

板书课题:

鲁滨孙漂流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初读课文,鲁滨孙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看看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注意边读课文,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来,并在句子的旁边作简单的批注。)

四、交流成果,共享收获

1、同桌交流感受:

刚才老师在下面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学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把自己的成果与大伙分享是最大的快乐,下面谁先来谈谈,注意汇报时,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

五、开放空间,课外延伸

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想开去,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大家想象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他是怎样解决的?

六、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刚才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觉得,鲁滨孙在荒岛上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在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这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是什么力量使鲁滨孙历尽艰辛,战胜种种困难?

(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意志。)

小结:

对,正是因为他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才传奇般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想不想夸夸他?谁来说一说?

七、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在西方,“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你们说,鲁滨孙他所具备的这些能力是从哪儿来的?可见,平时就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总结:

大家说的真好,学了这课之后,老师不要求大家非得像鲁滨孙一样去航海,去冒险,可能我们的将来不一定会遇到像鲁滨孙这样惊险的事情,但是我产应该从鲁滨孙的身上汲取点什么,应该从现在开始,从小事着手,强健我们的身体,锻炼我们的意志,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技能,让我们人人都做生活中的强者。

八、作业超市

1、如果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2、课外阅读英国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住所食物安全孤独

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