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质》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21:02:55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平行线判定之后学习的,学生对平行线*质的探索过程会比较简单。因此本节我先让学生量出同位角大小得出*质一,然后直接让学生口述*质二与*质三的*方法,进行思考总结。

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知识来解决。注重思想方法的形成。

《平行线的*质》教学反思范文

*质的判定与*质要区别应用。学生容易混淆。这节课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代表回答,最后给出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行线的*质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讨论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平行线的*质,进一步解决问题。

及时的巩固应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质。本节我设计几个例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积极*较高,但个别题目需要有理解熟练应用的过程。

当然,对于平行线的*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需要进一步的练习,这些将在第二课时进行。

第2篇:《平行线的*质》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课我采用了“餐桌式”教学模式。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课堂情况:

首先,通过课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自信意识、自我展示参与地*。确定学习目标及核心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任务更加明确,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盲目学习、盲目跟从老师的引导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极*。其次,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学生对本节课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也为课堂节约了大量的*作时间。最后,课堂上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基本达到问题的解决。在合作交流与拓展中,我给学生留了充分的*思考时间、班内交流时间、自我展示机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虽说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或推理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从课中可以看出他们自信积极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展现了餐桌式教学模式的优越*。

不足之处:板书不够详尽、完整。在学生发现归纳出平行线*质时,应该完整板书定理而不是只板书几何符号语言,这样只关注了几何符号语言发展又忽略了几何语言规范*。另外,在孩子们推理“做一做”时应规范板书推理过程,这样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推理的逻辑*、严谨*。

总之,本节课虽然存在不足,但总体来说学生对平行线*质定理的掌握很好,并且能对两种定理有区别地应用。本节课中无论是从知识技能目标达成,还是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良好情感养成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3篇:初一数学《平行线的*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1、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平行线判断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通过创设一个疑问:能不能通过两直线平行,来得到同位角相等呢,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平行线*质的探索。

2、整个课最突出的环节是平行线*质的得到过程,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白纸,三角板,在上课时学生通过自主画图进行探索,得到猜想,再通过验证发现的。即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结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探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时,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交流与合作。

3、在教学中,设计了知识的拓展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平行*质的理解。

4、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从简到难,由简单的平行线*质的应用到平行线*质两步或三步运用,学生容易接受。重点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与*质区别运用存在问题。

第4篇:平行线教学反思

摘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几何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在几何入门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启蒙,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几何的基础,下面就《平行线》的教学谈几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平行线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面几何中《平行线》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识别条件及平行线的*质特征等定理。平面几何是语言、图形、符号三者紧密结合的学科,准确理解概念既是学好图形*质的基础,又是推理论证的依据,掌握定理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概念、判断、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觉、深刻而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然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是初中几何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在几何入门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启蒙,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几何的基础。下面就《平行线》的教学谈几点个人见解。

1准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可见平行线的概念包含有两个条件:①在同一平面内;②不相交。对于“不相交”,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很容易理解,如局部范围内的铁轨、电线、扶梯……都是平行线的模型,给人以平行线的形象,教学中只要再以动画演示“平行线向两方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效果就可以理解了;而“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却常常被学生忽略,说成“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对于这个问题,可用一个透明的正方体来辅助解决(多媒体投影更方便),教师先在正方体的任意一个面上画一条直线,让学生在其余的五个面上画出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果。教师再改变几次所画直线的方向(要考虑到直线与正方体的棱平行等多种情况),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结果: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始终和已知直线处于同一个平面之中(不在正方形同一个表面上的平行线,可以用另外一个平面沿着这两条平行线的方向截正方体,可以看出两条平行线都在截面上,所以不同平面上的平行线可以通过截面转移到同一个平面上来。如果用截面也转移不到同一个平面上的直线,就和已知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因此,“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不是平行线(截面的位置存在一个看不见的平面)”。

2“平行公理”不容忽视

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中,教材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探索的过程:

用二根木条a、b同时钉在第三根木条c的两个不同位置上,使b与c成一定的角度(如右下图所示),让学生通过转动木条口,改变l大小,重做上述实验,发现同样的结果。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学生在转动木条口的过程中,22的大小随着木条口的变化而变化,当么1—22时,木条口∥b。问题是当么1—,42时,我们所看到的木条口、b只是直线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怎么知道木条口、b所在的直线不会在一个很远的地方相交呢?还有,当木条ar做微小变化时,22与么1的大小相差甚微,又怎么知道这时的直线口、b会相交呢?除非“经过口与c的交点与b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即,经过直线b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口和已知直线b平行,这正是“平行公理”的内容),否则以上的结论将难以让人置信,平行公里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但在教材里,这部分内容已经被删减了,教师教学时要注意知识的补充说明。

3知识的传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人类在认识事物中,总是首先找出该事物的特征,从而与其它事物区别。在教材里“平行线的判定”被编排在“平行线的*质”之前,事实上是让学生学会了平行线的判断方法后再研究平行线的特征,虽然这样的安排给了学生探索的机会,但却不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我在教学中大胆的把这两节内容调换了过来,先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特征再教学平行线的判断方法。具体过程还是让学生用三根木条的活动学具进行探究,转动木条铡冠察22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当口∥b时,么l—22;当口、b不平行时,么1≠22”,两种情况下的所有同位角都与当时情况下的么l、22具有同样的大小关系,这个结论可以归纳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后就可从“同位角相等”推导出“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之,同位角不相等时,内错角不相等,同旁内角不互补,由此得到平行线的另两个特征定理。实践*,这样处理教材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效果甚好,学生学得很轻松,很容易就掌握了相关知识,平行线的*质定理和判断定理总是混淆不清的状况不存在了,学习兴趣也在无形之中被激发了出来,他们由衷地感叹几何不难学。

21世纪,需要培养充满生机活力且德才兼备的创造型人才;21世纪的教育,是灵*闪光的创新教育;21世纪的教学,需要充满灵*智慧的创造*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责任是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用活”教材。

第5篇:平行线*质

平行线的*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线平行并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直线。

有关平行线: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ab平行于cd,写作ab∥cd

2.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的传递*):

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c,c∥b

∴a∥b

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基本规律

1.平行线的*质和判定中的条件和结论恰好相反。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指垂直线段的长度,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作出判断。

2

平行线的*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线平行并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直线。

有关平行线: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ab平行于cd,写作ab∥cd

2.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的传递*):

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c,c∥b

∴a∥b

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基本规律

1.平行线的*质和判定中的条件和结论恰好相反。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指垂直线段的长度,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作出判断。

第6篇:平行线的*质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经历平行线的*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发现过程。

2、掌握平行线的*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会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并学会表达。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学难点】例2的推理过程要用到平行线的判定和*质。

【教学预设】

【活动1】复习引入

1、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得到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条件结论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练习:

(1)如图①,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3=6,那么∥。()

如果6=9,那么∥。()

如果1+2+3=180,那么∥。()

如果,那么be∥cd。()

(2)如图②,看图填空:

∵1=2(已知)

∥。()

又∵2=3(已知)

∥。()

【活动2】

1、引入新课的课堂练习:

(1)你们练习本上的横线与横线成什么关系?(平行)

(2)请画出其中二条(二条之间可空若干行),分别用a、b表示,a∥b,再画一条c分别与a、b相交。

(3)标出一对同位角,用1、2表示,并量一下度数。

(4)1与2有何关系?(2)

在这个练习中,两直线平行是给出的条件,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回答

这就是平行线的一个重要*质: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地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活动3】知识应用:

例1、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1=1000,求2的度数。

此题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己分析,个别同学发表自己的分析过程,后学生书写过程。强调过程的书写。

例2、如图,已知2。若直线bm,则直线am。请说明理由。

这是一道平行线的判定和*质综合的题目,引导学生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来分析。

3、课内练习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行完成,然后校对

强调说明过程的书写规范

机动:作业题4

【活动4】小结

请同学们回答平行线的两个*质,指出其中的条件与结论。

【活动5】布置作业

见作业本

【教学反思】

10.3平行线的*质(2)

【教学目标】

1、经历平行线的*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发现过程。

2、掌握平行线的两个*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会用平行线的*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质。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教学预设】

【活动1】知识回顾:

1、平行线的判定

2、平行线的*质

【活动2】1.合作学习:

如图,直线ab∥cd,并被直线ef所截。2与3相等吗?3与4的和是多少度?

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图中有哪几对角相等?

(2)3与1有什么关系?4与2有什么关系?

2.你发现平行线还有哪些*质?

【活动3】平行线的*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活动4】知识应用

1、做一做:

如图,ab,cd被ef所截,ab∥cd(填空)

若1=120,则2=()

3=-1=()

2、例3如右下图,已知ab∥cd,ad∥bc。判断1与2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1与bad是一对什么的角?它们是否相等?为什么?

(2)2与bad是一对什么的角?它们是否相等?为什么?

(3)那么1与2是否相等?为什么?

解:2

∵ab∥cd(已知)

b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d∥bc(已知)

b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同角的补角相等)

讨论:还有其它解法吗?如不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个*质是否可以解?

3、练一练:(课内练习1、2)

4、例4如右图,已知abc+c=180,bd平分abc。cbd与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2)d与abd是一对什么的角?它们是否相等?为什么?

(3)cbd与abd相等吗?为什么?

解:cbd

∵abc+c=180(已知)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b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平分abc(已知)

cbd=abd=d

想一想:是否还有其它方法?(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

5、练一练:

如图,已知2,3=65,求4的度数。

【活动5】拓展

1、如图1,已知ad∥bc,bad=bcd。判断ab与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已知ab∥cd,ae∥df。请说明bae=cdf

【活动6】知识整理:

1、平行线的*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思维方法:如不能直接说明其成立,则需说明它们都与第三个量相等。

3、要注意一题多解。

4、到目前为止说明两个角相等有哪些方法?课后归纳。

【活动7】布置作业:见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