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03-09 22:52:40

通过最近的学习和练习巩固,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的方法以,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不断强化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创设情境,出示生动活泼的情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面难以理解,多媒体比较直观,情境逼真,材料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和主动*。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反思

在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孩子间互相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让学生斜着看表格时,我先让他们观察,再问观察完你想对你身边的人或老师说些什么,很多孩子举起了小手,他们很快的说出得数相同。我顺势设疑:为什么算式不一样,得和却一样呢?学生立即互相讨论起来,后来汇报说: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同时变大或缩小得数不变。虽然他们用的语言不够精确,但说的非常好。

有时我怕学生找不到,自己拼命的讲,学生还不听,今天通过孩子们自己总结,他们很高兴,其他没找到规律的同学也愿意听,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讲好多了。主动权一定要真正交给学生!

第2篇: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复习内容与重点措施: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习。

(1)通过实验例子和*作复习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习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习练习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习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习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习,为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表内乘除法

(1)乘法、除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除意义。

(2)乘除应用题,复习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习。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习“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作,弄清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

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加强对有余除法应用题的练习,特别是联系实际处理余数问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习。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二、复习的目标

1、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习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除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2.复习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1)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2)复习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三、复习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作、观察,归纳知识。

2、复习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积极辅导差生,让基本的大纲要求必须100%的实现达到。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四、复习进度

第20周

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指定的长度画线段,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复习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再减。

(2)加、减法基本应用题,弄清楚每道题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谁多谁少,求谁。

(3)求未知数例:()+34=90()-63=15

3复习乘法口诀;复习乘除法的含义;复习倍的含义

(1)联系图示分别说明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进一步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意义。

第21周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区别图形是否是角。熟悉三角板的特点。

(2)会画直角,判断是否是直角,以及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

(3)数角

2统计

(1)知道1格表示几,会画简单的统计图,并能解决问题。

(2)根据统计图会提一些建议与问题(不能与上面重复)。

3习题练习:练习法、图示法、观察法

4开放*教学题

1)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2)针对全班同学

3)多向思维

第22周

1、相差关系应用题

2、再按相并关系和相差关系进行分类

3、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4、探索*学习

5、加减乘除应用题

6、份总、相差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7、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8、综合试卷。考查知识,和能力,记录学生的知掌握情况;识查漏补缺

第3篇: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复习课,复习课一直是困扰我的课型,我也知道,复习对学生的重要,但他们在反复做题中已对它厌倦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决心把自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这一阶段的内容制作一张《数学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分为四部分:知识仓储站、提示台、演示台、补给站四部分内容,其中知识仓储站是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提示台是这一单元易错的地方;演示台是根据知识点列举题型;补给站是对内容进行补充。当早上我走进教室,学生马上围过来对我说手抄报怎么样了,我望着孩子仰起的小脸,和手中那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我肯定的点点头,课上我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补充,再全班汇报展示,没想到效果出其的好,学生对这一单元内容知识点抓得牢,题型出得全,而且平时枯燥的复习课学生也愿意上了,看来这张手抄报真是解决了很大问题。

下课了,看这孩子们还在意犹未尽的讨论着,我发现这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教学。

第4篇:数学广角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材通过呈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排列与组合和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简单的排列组合已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应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我结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片段,来谈谈:

片段分析

片段一

出示1、2、3三个数字。

师:你能用这三个数字拼成两位数吗?

生1:12、13、21、23、31、32。

生2:12、21、13、31、23、32。

师: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3:第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再将另外两个数分别写在个位上。

生4:第二种方法是选择两个数字,然后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

生5:这两种方法都很有规律。(板书:有规律)

师:有规律地思考有什么好处?

生: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片段二

出示4、5、6、7四个数字。

师:四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生1:7个

生2:12个

生3:8个

师:你能有规律地写出来吗?

学生尝试写出两位数

生1:454647

545657

646567

747576

师:你们认为写得怎么样?是怎样的规律?

生:每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

师:先确定一个数字在十位上,个位上有几种可能?

生:3种。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3×4=12

生2:45 46 47 56 57 67 54 64 74 65 75 76

师:你更欣赏哪一种写法?能提出什么意见?

片段三

师:握手里面有没有数学规律呢?

出示问题: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能握几次手啊?

学生的回答有3次、6次。

师:有争论怎么办?到底是几次呢?

四个小组合作,一人观察,三人握手表演。

请握了6次手的学生上台表演,在表演中体验。

师:为什么只有3次呢?

生:如果把三位小朋友分别看成1号、2号和3号,1号和2号握手就是2号和1号握手,教师板书:

比较:3个数和3个小朋友为什么结果不同?

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排数时,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顺序有关。

教学反思

一、注重已有经验,建构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作为不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本课例主要采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前两个数学片段中,考虑到简单的数字组合对于学生没有太大的挑战*,因此,设计了将4个数字组成两位数这一环节,通过猜测、讨论、交流、归纳等活动,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直观的数字排列转化成了抽象的乘法运算,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创设生活情景,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要体现生活化。在第三片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分别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将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有机结合,把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和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充满兴趣、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构建了*音数学课堂,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三、体验探究方法,渗透数学思想。

在数学学习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各自的表达方式也有差异。

总之,在本教学案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尊重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符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5篇: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包含小数乘除法、位置、可能*、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以及植树问题。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把分散的学习内容适当归并,整体呈现,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成功之处:

1.注重知识的整合,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小数乘除法的复习中,既要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进行比较,又要把整数乘法和整数除法进行比较,从而沟通新旧之间的联系,既有横向之间的联系,也有纵向之间的联系,这样能够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完整。另外还要连带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特别是数位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学生特别容易出错,因此在复习中要予以重视。

2.突出重点、难点和弱点,查缺补漏。在总复习中,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容易出错的问题、理解混淆的问题。如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中要着重复习小数乘小数中积的小数不足需要补0的问题、小数除法中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商中间有0的除法;复习简易方程时主要复杂方程的解法以及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特殊方程的解法等;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注重计算公式的理解记忆,特别是逆向思考的求三角形的底或高,梯形的上底、下底或高的方法等。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紧,课时不足,导致复习不全面,出现变式问题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解决。

再教设计:

针对每学期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把每单元考试所占用的时间放到周末,让学生在家完成,节约出时间以备弥补期末复习时间的不足,复习仓促,导致学生考试成绩的情况。

第6篇: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圆的复习》教学反思

虽然我在以前的复习中,也是按照这样的复习思路进行,但对于圆这个内容的复习,我觉得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

1、我直接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这样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这是一个图形的复习,而且在后面练习中又有一个画圆的*作题,所以应该先让学生画一个圆,然后根据这个圆,可以直观的复习圆各部分名称,这样效果会更好。

2、填空题和判断题部分,内容难度有点大,复习更应该关注中下游的学生,而且做完一些理论*的题目后,可以再让全班学生读一遍,更加深记忆。

3、图形计算题中,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计算圆的周长,一个是计算圆的面积,对于简单的直接计算周长和面积,学生是能够掌握,但对于稍难一点的周长,学生常会忘掉一部分,因此,在复习时,我应该提醒学生可以先勾画出周长,再详细计算。而在面积的计算中,学生较容易出错的是圆环,圆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知道内圆和外圆的半径或直径,第二种是知道内圆的半径或直径和环宽,第三种是知道外圆的半径或直径和环宽,而这三种情况我在图形计算时只出现了第一种,第二种情况是出现在解决问题中,对后进生来说比较难。

4、在解决问题部分,我设计了三道题,分别是求横截面面积、圆环面积和综合题,习题难度也有一点偏高。

综上反思,我觉得圆的复习这个内容应该分为两课时比较适宜,第一课时是理论复习和基础题的复习,而第二课时再安排一些中等难度和高难度的习题,这样会更适合全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