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高四册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25 13:54:38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呐喊》高四册语文教案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店,并寻找*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s会馆抄古碑。

(5)*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后依旧黑暗的旧*。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2.点明《呐喊》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鲁迅的精神》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b.从画片上看到日*砍杀一个替俄*做侦探的*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二、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经历此时思想状况后来思想变化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父病买*深感世态炎凉想走异端逃异地看见世人真面目

2.归纳《呐喊》诞生的条件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三、根据课文理解鲁迅的文艺观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可见,他自觉地与*同往。(秦世新)

探究活动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2篇:《呐喊》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语文教案-《呐喊》自序。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呐喊》自序》。(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店,并寻找*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

第3篇:呐喊的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鲁迅先生写这篇自序的目的是什么?

二:分析文章内容:

1.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鲁迅重拾文艺,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学生:金心异)金心异的来访是不是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不是),那么鲁迅创作《呐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里“梦”指的是什么?(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为何理想叫做“梦”呢?(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2.年青的鲁迅有那些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他的梦有没有实现?

(1)因为少年时代的给父亲看病的生活经历,使他看透世态想走异路。就有了“学医救国救民的梦想”(此处要求学生读书上的句子)(板书:学医救国救民梦)本来这梦是相当美满的,但是在仙台看幻灯片,发现学医不能救国,梦想终于破灭。

(2)因为鲁迅发现学医不能救国(读文中的句子),就想要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概括为“治文艺,拯救民众灵魂”或者“办〈新生〉,拯救民众灵魂”终于失败,鲁迅深刻的分析了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呢?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3.两大美好梦想破灭之后,鲁迅先生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痛苦之中,那么他是如何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呢?(鲁迅采用了种种*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s会馆抄古碑)沉默是对自己理想的绝望吗?(不是,是在思索、探寻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4.分析对话:

这个时候,金心异的来访是他人生转变的一个契机,我们来研究一下他们的对话,同学们归纳一下在对话中两人所持的不同观点。(学生:读19段,鲁迅关于铁屋子的论断。)你们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所以金心异的来访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学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5.分析鲁迅为什么要把这十四篇小说合起来,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好,现在作者要开始振笔呐喊了,那么“呐喊”的含义是什么?鲁迅为谁呐喊?为什么要呐喊呢?(学生齐读第22段。)(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因为作者年轻时候曾经历过寂寞的痛苦,他不想把这种寂寞再传染给这些做着好梦的青年。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呐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板书)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作者创作《呐喊》的缘由。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4篇:呐喊自序的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指导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二: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写作特**。(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店,并寻找*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一热病。

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s会馆抄古碑。

(5)*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后依旧黑暗的旧*。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至此,完成表格。(见后附录)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一热病,为他以后一团一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第5篇:呐喊的高中作文

今天,在校外玩了一整天,身心俱疲,回到学校后才发现该做的事情都没做,包括该洗的衣服没洗,该背的书没背。一想到这些,我的头一下子大了好几倍,真不知道自己是在放松,还是在自甘堕落,也许,后者来形容现在的我比较贴切。

看看这些天来,我都干了什么?上课的时候盼着下课,下课的时候又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上课经常走神,在纸张上乱涂乱画,小鸟在天空飞翔,小孩子在树林里游戏;我还时常望着窗外走神,窗户外面还是教学楼,像城墙一样的教学楼,一围接着一围,这让我想起了中美合作所里的生活。唯一让我心情舒坦的是窗外湛蓝的天空和无瑕的白云,要知道我最喜欢的颜*就是蓝*,天空的蓝*我习惯叫它天蓝*,它能让世间万物变得广阔无边,它能排解我郁闷的心情。

我喜欢天空的安静,但事实上我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我周围有很多朋友,男朋友,女朋友,谈心的朋友,打球的朋友……他们带给我热闹,我还他们以真诚,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波浪也会有默契的目光。我喜欢安静,但是我更怕孤独,所以无论我多么想心如止水,这四个字都不属于我。于是,我用深蓝浅蓝的笔触在草稿纸上反复写着“窗里的世界很无奈,窗外的世界和精彩”,高三啦,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要学会拒绝,我们要拒绝什么?是拒绝窗外五彩缤纷的世界,拒绝形形**的人物,拒绝课堂以外的知识,还是回到围墙里接受枯燥无谓的填鸭式的教学?在这道选择题面前,我感到茫然,不知道这道题有没有其他的选项。

世界上命最大的是什么?是*的学生,每个当学生的都要在考试中翻来覆去地死,然后又活过来,接着又是翻来覆去地死,这就是宿命。

在这张纸上发泄情绪,是我比较喜欢的发泄方式,不会太张扬,人家不会当你是疯子,其实当个疯子也不错,至少疯子比正常人少了一样叫做“烦恼”的东西;而且我也知道,高三了,该念的书还是要念,该做的题还是要做,在高考选拔制度的大背景下,你别无选择!

[点评]我把游楠同学的《重生》和《呐喊》两文加以重新拼凑修改,紧紧围绕高三生活这个主题,从校外到校内,从喜欢到不喜欢到不得不做而发泄而别无选择,感*认识和理*认识交替出现,比如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尽量使之具有逻辑,同学们对于自己用心写的习作应该有修改的耐心,许多伟大的作家都很注意“修改”这个环节。

生活就是这样,由许许多多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事构成,你都得去做去适应。你不满,你呐喊,可以;但属于你分内的事,你还是要尽力做妥做好,现实需要你考试,你就得努力准备,别无选择。作者在无奈之中,也知道这一点,使文章具备了辩正的味道,体现了当今青年的理*思维。

第6篇:呐喊的高三作文

今天,在校外玩了一整天,身心俱疲,回到学校后才发现该做的事情都没做,包括该洗的衣服没洗,该背的书没背。一想到这些,我的头一下子大了好几倍,真不知道自己是在放松,还是在自甘堕落,也许,后者来形容现在的我比较贴切。

看看这些天来,我都干了什么?上课的时候盼着下课,下课的时候又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上课经常走神,在纸张上乱涂乱画,小鸟在天空飞翔,小孩子在树林里游戏;我还时常望着窗外走神,窗户外面还是教学楼,像城墙一样的教学楼,一围接着一围,这让我想起了中美合作所里的生活。唯一让我心情舒坦的是窗外湛蓝的天空和无瑕的白云,要知道我最喜欢的颜*就是蓝*,天空的蓝*我习惯叫它天蓝*,它能让世间万物变得广阔无边,它能排解我郁闷的心情。

我喜欢天空的安静,但事实上我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我周围有很多朋友,男朋友,女朋友,谈心的朋友,打球的朋友……他们带给我热闹,我还他们以真诚,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波浪也会有默契的目光。我喜欢安静,但是我更怕孤独,所以无论我多么想心如止水,这四个字都不属于我。于是,我用深蓝浅蓝的笔触在草稿纸上反复写着“窗里的世界很无奈,窗外的世界和精彩”,高三啦,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要学会拒绝,我们要拒绝什么?是拒绝窗外五彩缤纷的世界,拒绝形形**的人物,拒绝课堂以外的知识,还是回到围墙里接受枯燥无谓的填鸭式的教学?在这道选择题面前,我感到茫然,不知道这道题有没有其他的选项。

世界上命最大的是什么?是*的学生,每个当学生的都要在考试中翻来覆去地死,然后又活过来,接着又是翻来覆去地死,这就是宿命。

在这张纸上发泄情绪,是我比较喜欢的发泄方式,不会太张扬,人家不会当你是疯子,其实当个疯子也不错,至少疯子比正常人少了一样叫做“烦恼”的东西;而且我也知道,高三了,该念的书还是要念,该做的题还是要做,在高考选拔制度的大背景下,你别无选择!

[点评]我把游楠同学的《重生》和《呐喊》两文加以重新拼凑修改,紧紧围绕高三生活这个主题,从校外到校内,从喜欢到不喜欢到不得不做而发泄而别无选择,感*认识和理*认识交替出现,比如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尽量使之具有逻辑,同学们对于自己用心写的习作应该有修改的耐心,许多伟大的作家都很注意“修改”这个环节。

生活就是这样,由许许多多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事构成,你都得去做去适应。你不满,你呐喊,可以;但属于你分内的事,你还是要尽力做妥做好,现实需要你考试,你就得努力准备,别无选择。作者在无奈之中,也知道这一点,使文章具备了辩正的味道,体现了当今青年的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