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课件

发布时间:2024-02-29 14:56:4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教学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

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

(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1)热爱祖国

①演讲

教师引导:“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②宽严之间

教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嗅觉特长”的故事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写大字”的故事

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

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全文质疑,释疑

(六)情感迁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教学目标:

1自渎自悟,以读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懂得从小就要学会质疑问难,大胆思考,科学求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教学重难点:体会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以及他教育学生的人生哲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评判最好的老师

1在你们的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最好的老师?

2揭示课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最好的老师”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走近“最好的老师”

1朗读句子,“他是一个很有个*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2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很有个*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3课堂交流

4讨论:1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样想?

2怀特森先生的介绍的确破绽不少,怎么当时就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

3你们认为这个零分判得值吗?为什么?

四.细读课文,走进“最好的老师”

1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除了给学生带来惊讶,带来不可思议之外,对学生还有哪些好处呢?

2学生汇报:1使我们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

3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怀特森先生说些什么呢?

4课件出示:

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五.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目睹了怀特森先生一堂独特的科学课,一次出人意料的零分,教会了学生“冒险”,教会了学生“挑战”,教会了学生“做人”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让我们也牢牢记住这位最好的老师吧!

六.激qing延伸,感怀自己最好的老师。

师恩难忘。回想教过自己的老师中哪位最令你难忘?课后请你自拟题目,也写写自己最崇敬的老师。

[六年级下册语文21课件]相关文章:

第2篇:六年级下语文琥珀课件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语文琥珀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吗?(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拂拭:指掸掉或擦掉。

粘稠:形容液体的粘*很强。

飒飒:风的声音。【例句】风越刮越大,树叶飒飒作响。

琥珀:古代松柏树脂的一种化石,浅黄*、褐*或红褐*的透明固体。可用它制造漆、装饰品等。

断绝:指原来有联系的失去联系,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

推测:根据已知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涛声互相撞击。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俯,头向下;仰,脸朝上。

约摸:估计,大概的意思。

怒吼:原指猛兽发威吼叫。课文中比喻水的风浪声很大。

热辣辣:形容热得像火烫着一样。

(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

明确: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教师出示琥珀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听课文录音,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生复述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琥珀形成过程,培养、提高学生想象力;

3.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回答)。

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明确: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

(2)角*朗读此部分。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3.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l)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后回答。

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想一想本课与《黄河象》一文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分角*朗读。

四、布置作业

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六年级下语文琥珀课件]相关文章:

第3篇:六年级下册课件语文

一、教材分析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教材共安排了四篇文章。《詹天佑》讲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怀念母亲》学生缺乏现实体验,所以读通读顺难度比较大,而且这两篇是精读课文,在读畅通上要求更高,所以重点指导这两课的朗读过关。《彩*的翅膀》、《中华少年》内容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相对简单,朗读困难不大。

二、课型

单元整体识字读文过关课

三、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19个生字,认读46个词语。

2.读通读畅《詹天佑》、《怀念母亲》,正确朗读《彩*的翅膀》、《中华少年》。

3.重点指导难读的段落。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识字、读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读文的能力。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昨天的读书情况(问答式)

读导读,明确本单元的目标

1.自主读文,做到三标。

第一步:标自然段、标生字、标词语(预习时完成),下面同学们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词读两遍。

第二步:小组内互查生词,然后老师出示生词抽查读(以小组为单位2),有针对*的集体正音。

2.自主识字,音形对应。

学生自主认读方格中的字,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清字形,还可以在桌上写一写、记一记。

3.正音书写,正确规范。

第一步:出示方格中的字,学生认读。

第二步:指导书写“难写字”和“易错字”

结合一帆书法课堂,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朦”:强调右边下半部分的书写。

“庸”、“凄”:强调笔顺。

观察+练写+评+再练写

第三步:自己练写其他字。

4.练读课文,读通读熟。

自由读本单元四篇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认为最难读的句或段标出来。

小组内查读难读段,老师以小组为单位抽查1(生)。

5.检查指导,以学定教。

(1)听写词语:朦胧、凄凉、居庸关

(2)查读文情况

①《詹天佑》第4自然段

②《怀念母亲》第2自然段

③《彩*的翅膀》第12自然段

④《中华少年》第3小节

6.整体感知课文:

浏览课文,思考:

(1)《詹天佑》这篇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叙述了修筑铁路的过程。

(2)概括《怀念母亲》《彩*的翅膀》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下册课件语文]相关文章:

第4篇:六年级下语文课件

语文是*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语文课件,欢迎来参考!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词语:功成名就,迫不及待,始料未及,不假思索,座右铭,完尔。

2.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快乐。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二)解决办法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读、想、画、写、议,理解课文内容,对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可适当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感想。对于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师可适当予以点拨,使其深化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步骤

(-)设疑激趣

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可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他究竟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总统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2.从文中找出“我”提出的问题及总统夫人的回答。

“我”提出的问题是:“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觉得哪一位最有趣?”

总统夫人的回答是:“戴维科宁斯”,“我一定会选中你:戴维科宁斯。”

(三)自主探究

可让学生参照阅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罗斯福夫人为什么要那样回答?她的话在科宁斯身上起了怎样的作用?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四)合作交流

可先组内交流,然后集体研讨。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题目“走向生活”的真正含义,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五)总结

1.结合自身谈学习感受。

2.参加实践活动。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写出你的座右铭。

附:板书设计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增添快乐

第5篇:六年级下语文课件

语文是*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语文课件,欢迎来参考!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词语:功成名就,迫不及待,始料未及,不假思索,座右铭,完尔。

2.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快乐。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二)解决办法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读、想、画、写、议,理解课文内容,对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可适当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感想。对于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师可适当予以点拨,使其深化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步骤

(-)设疑激趣

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可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他究竟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总统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2.从文中找出“我”提出的问题及总统夫人的回答。

“我”提出的问题是:“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觉得哪一位最有趣?”

总统夫人的回答是:“戴维科宁斯”,“我一定会选中你:戴维科宁斯。”

(三)自主探究

可让学生参照阅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罗斯福夫人为什么要那样回答?她的话在科宁斯身上起了怎样的作用?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四)合作交流

可先组内交流,然后集体研讨。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题目“走向生活”的真正含义,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五)总结

1.结合自身谈学习感受。

2.参加实践活动。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写出你的座右铭。

附:板书设计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增添快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相关文章:

第6篇:六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波浪(b%p#)缝隙(x9x@)一簇簇(c)sh))

乐曲(yu8l8)兴奋(x9ngx@ng)应接不暇(y@ngy9ng)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六年级语文课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