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三集阅读*

发布时间:2024-02-23 00:48:2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文长三集阅读*

赠光禄少卿沈公传    (明)徐渭

青霞君者,姓沈名炼,字纯甫,别号青霞君。生而以奇骛一世。始补府学生,以文奇。汪公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得君文惊艳,谓为异人,拔居第一。嘉靖辛卯,遂举于乡,戊戌,成进士。始知溧阳,以政奇。御史惮之,卒得诋,徙茌平,再徙清丰。

已乃擢经历锦衣卫,以谏奇。庚戌冬,虏入古北口,抄骑至都城,大杀掠。时先帝仓卒集群臣议于廷,大官以百十计,率媕婀①不敢出一语。君独与司业赵公贞吉,历阶抵掌相倡和,慷慨论时事。严氏党执格之,君遂抗声诋严氏父子。又上疏请兵万人,欲出良、涿以西护陵寝,遮虏骑使不得前,因得开都门,通有无便。不报。无何,又上疏直诋严氏十罪。有诏廷杖君五十,削官。

徙保安为布衣,以戆奇。当是时,君怀愤之日久,而忠不信于主上。乃削木为宋丞相桧象,旦莫射捶之,随事触景为诗赋文章,无一不慨时事,骂诃奸谀,怀忠主上也。当是时,边人苦虏残掠。而杨顺者方握符镇宣、大,虏杀人如麻,顺不敢发一矢;虏退则削汉级,以虏首功上。君飞书入辕门,数顺罪。顺痛忌之,承严氏旨,日夜奇构君。及甲寅,虏复寇大同右卫,顺计不出前辙,君飞书益急。而君在边久,尝思结客以破虏,或散金募土人豪宕者为城守。保安饥,又散金市远粟,粥僧舍,活万余人。顺谓诸事非放逐臣所宜为,可以判构君,遂与御史巡宣、大者路楷会疏入告君判状。严氏父子从中下其事,弃君宣府市,连坐死者五人。既又驰捕其长子襄,械抵宣府杖系,糜且死。会给事中吴公时来疏上,有诏逮顺、楷,襄得免戍,时丁巳秋月也。

先帝始再听谏臣邹公应龙、林公闰等说,悟向者严氏奸罔,斩世蕃西市,夺嵩官,籍其家。再逾年而先帝崩,遗诏录嘉靖以来言事得罪者,君得赠光禄寺少卿,荫子一人。今上立一年,襄复疏父冤,顺、楷坐死。上感君戆,为制文,命省臣祭其墓。                                                             

(节选自<徐文长三集>)

注:①媕婀(ān ē):没有主见,依违随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惮之,卒得诋                     诋:毁谤,污蔑

b.当是时,边人苦虏残掠                 苦:为--所苦

c.可以判构君                               构:设计陷害

d.夺嵩官,籍其家                       籍:登记户籍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沈炼[奇异"的一组是

①生而以奇骛一世                        ②有诏廷杖君五十,削官

③削木为宋丞相桧象,旦莫射捶之          ④君飞书入辕门,数顺罪

⑤尝思结客以破虏                        ⑥顺谓诸事非放逐臣所宜为   

a.③④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虏寇疯狂的烧杀抢掠,朝廷紧急商议应对之策,数以百计没有主见的大官们,均不敢发一言,只有沈炼和赵贞吉互相应和,慷慨陈词。

b.沈炼被削去官职后,迁徙到保安为普通百姓,因为得不到朝廷相信,于是愤慨时事,大骂呵斥奸谀之人,对皇上也不再似以前一样忠心。

c.任凭敌虏杀人如麻,杨顺都不敢放一箭,敌退后,竟用*首级向朝廷邀功;沈炼多次飞书到*营大加指责,另一方面积极思考破敌之策。

d.先帝两次听到谏臣的劝说后,明白严家父子奸邪陷害他人,于是罢免了严嵩之官,并在西市斩杀严世蕃;沈炼也有一子获得世袭的官爵。

阅读*: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第2篇:《徐文长传》阅读*

徐文长传

[原文]

余一夕,坐陶太史①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②。恶楮毛书③,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周望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④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⑤,为<徐文长传>。

[注释]

①陶太史:作者之友陶望龄,授翰林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太史:翰林编修的别称。②帙(zhì):用布帛包制的包书套,后即称一套书为一帙。③恶楮(chǔ)毛书:纸质低劣,刻工粗糙。楮:木名,树皮可造纸,因作为纸的代称。④不佞:自称的谦词。⑤次第:依次编写。

[译文]

一天晚上,我坐在陶太史家的楼上,随意抽阅架上陈放的书籍,得<阙编>诗集一套。纸质低劣,刻工粗糙,墨迹(显示)墨质低劣,字迹模糊不清,略微凑近灯前阅读。看了没几首,不由得惊喜欢跃,连忙叫周望:<阙编>一书,谁是作者?是今人?还是古人?周望说:这是我的同乡徐文长先生所作。我们俩跳起来,在灯影下,读了又叫,叫了又读。睡着的仆僮都被惊起。我活了三十年,才刚知道海内有文长先生。啊!为什么相识得这么晚呢?因而把在越地的人中所传闻的有关徐文长的事情,略做了整理,写了<徐文长传>。

[原文]

徐渭,字文长,为山*诸生①,声名籍甚②。薛公蕙校③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④。然数奇⑤,屡试辄蹶⑥。中丞胡公宪闻之,客诸幕⑦。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⑧,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⑨,威振东南,介胄之士⑩,膝语蛇行⑾,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⑿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⒀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⒁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注释]

①山*诸生:山*:今浙江绍兴。诸生:经考试入学的生员,俗称秀才。②籍甚:盛大。③校(jiào):考核。④国士之目:国中杰出的人才。目:兼有名称、品评之义。⑤数奇(jī):命运乖舛,遇事不利。⑥蹶:失败,挫折。⑦客诸幕:即客之于幕,意即延请其为幕友。⑧葛衣乌巾:葛布制衣,黑*头巾,乡野隐者之服,形容不拘礼节。⑨边兵:边防*。⑩介胄之士:武官。⑾膝语蛇行:跪下说话,匍匐而行。⑿方:比拟。⒀属:通嘱,嘱咐。⒁永陵:明世宗朱厚熜所葬之陵墓,此代指明世宗。

[译文]

徐渭,字文长,是山*的秀才,名声很大。薛公蕙主持越中的考试时,惊奇他的才能,把他看作国中的杰出人才。然而命运不好,屡次应试总是失败。总督胡宗宪听说这件事,就延请他为幕府宾客。文长每次出现,都身穿葛布制衣,头戴黑*头巾,放言畅谈天下大事,胡宗宪非常高兴。当时,胡宗宪率领着好几支边防*打仗,威望震撼东南一带,那些披甲的武官在胡宗宪面前跪着说话,匍匐着走路,不敢抬头,然而徐文长凭着部下一位秀才的身份可以傲慢地对胡宗宪,一般私下议论的人把徐文长比作刘惔、杜甫。当时正好捕得一头白鹿,胡宗宪委托文长代作贺表。表章上达,明世宗看了很高兴。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

[原文]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上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①。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②,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③。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凤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④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⑤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⑥,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⑦,韩、曾之流亚⑧也,文长既雅⑨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⑩,悲乎!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⑾所谓妖韶女⑿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速有致。

[注释]

①不偶:遭遇不顺利,没有成就。②曲蘖(niè):酒的代称。③朔漠:北方沙漠。④种:植物的种子。⑤羁人:旅途漂泊的人。⑥王者气:有诗国君子的气派。⑦格:格调,风格。⑧韩、曾之流亚:韩愈、曾巩一类的人。⑨雅:高尚,美好。⑩越:越国,今浙江东部,因徐文长是浙江绍兴人,故如此说。⑾欧阳公: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⑿妖韶女:艳丽美好的女子。

[译文]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妙计,谈论*事策略大多得符合实际,看整个时代的志士,没有人适合他心意的。然而他遭遇不顺利,没有获得成就的机会。文长既然不得志于科场,不被试官所录取,于是纵意于饮酒,尽情地游山玩水,游玩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带。他所见到的奔腾横亘的高山,呼啸汹涌的海水,迷漫遮天的黄沙,变幻不测的云彩,尖啸怒号的狂风,仰面伏倒的大树,深曲幽静的山谷,繁华辐辏(còu)的都市,各种各样的人物鱼鸟,一切令人惊讶的形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所以他所作的诗,又像生气又象嬉笑,好像水流过峡谷而发出巨大的声响,又像种子发芽出土无声无息,又像寡妇在晚上啼哭伤心欲绝,又像游子作客他乡寒夜而起劳累困顿。虽然他的文章体格时而也有不足之处,然而却独具匠心,有诗国君子的气派,非是那些矫揉造作如同侍妇奉女的人所能企及。他的文章有卓越的见解,气势雄浑而体法严谨,不因模仿亏损才气,不因议论有损品

格,像韩愈、曾巩一类的杰出文豪。文长志趣高雅不与当时的风气契合,当时所谓文坛主要的领袖人物,文长都贬斥他们,把他们当奴婢看待,所以他的名气不出越地,可悲啊!文长喜欢书法,笔意奔放如同他的诗,苍劲中呈现娇媚形态,正如欧阳修所说的艳丽美好的女子虽已较老,仍然会有某些美好的姿态。偶尔他的余力,另外流溢于花鸟,也都洒脱飘逸,富有情致。

第3篇:《聪明的徐文长》阅读*

我们明朝有个大文学家叫徐文长。他从小聪明过人,上学以后,又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有一次,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的智力。他让学生拿着两只盛满水的木桶,走过一座贴水面的小竹桥,还不准把鞋底弄湿,看看谁有办法做到。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拎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因为桶里的水很沉,竹桥被压低了,河水漫过了桥面,这个学生的鞋全湿透了。

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试了。

徐文长想了想说:“老师,让我来试试。”只见他把两只盛满水的木桶,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着桶上的绳子,轻松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湿。

1.连一连,请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对应起来。

轻松()------

正确*:轻松()------容易

测试()------

正确*:测试()------检测

聪明()------

正确*:聪明()------机灵

称赞()------

正确*:称赞()------赞扬

常常()------

正确*:常常()------经常

2.选字填空。

河上有一( )小竹桥。

a.作做

b.做作

c.坐

d.座

正确*:d

3.选字填空。

上课时,我们要( )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

a.做作

b.坐

c.座

d.作做

正确*:b

4.选字填空。

你今天的( )业( )完了吗?

a.做作

b.坐

c.座

d.作做

正确*:d

5.徐文长是用什么办法走过这座竹桥的?( )

a.他把两只盛满水的木桶,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着桶上的绳子,轻松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湿。

b.他拎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

c.他根本不敢尝试过桥。

正确*:a

第4篇:徐文长传(节选)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徐文长传(节选)

文长为山*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①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②甚喜。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③汪、徐④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⑤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注释:①非时:不按正式规定的时间。②永陵:指明穆宗。③饵:引诱,这里指诱降。

④汪、徐诸虏:汪直、徐海等盗寇。⑤健儿:指*士。

(1)

下列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文长为山*秀才/为宫室

b.

酒间偶言于公/皆以美于徐公

c.

属文长代作表/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公以是益重之/以君之力

(2)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2)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4)

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请你对徐文长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阅读*:

*:1.c;

解析:

(2)

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每处1分,共2分)

(3)

(1)*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像象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3分)

(2)胡宗宪因此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出自他的手笔。(3分)

(4)

*:在总督府[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表现了徐文长豪放不羁的*格特点;*中[一切疏记,皆出其手",又[好奇计,谈兵多中",体现出徐文长是一个文武全才,深得胡公信任的人。(4分)

附:译文

文长是山*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被录取。*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讲定:[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振东南一带,*人畏惧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像象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作为部下一秀才而对他高傲自得,随心所欲地行事,任意谈论和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正逢捕得一头白鹿,胡宗宪请文长代作贺表。表章上达,世宗皇帝看了很高兴。胡宗宪因此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出自他的手笔。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行*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行的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士绑进衙门,全部斩首,全*都害怕得大腿发抖。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渭在喝酒时偶尔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他击毙在梃杖下。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多和这相仿。

第5篇:徐恪传阅读*

篇一:徐恪传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明史·列传第七十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b.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c.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d.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d.巡抚是*明清时地方*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安民"而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5分)(2)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5分)

4。d.5.a.(<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6.a(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7.①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它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达敕令(或[颁布诏书")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以"[降"[切"[易"4个得分点。)②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携"[抑"[为--所"[行"四个得分点。)[参考译文]: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考取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中官想出掌收税的部门,徐恪等上疏规劝。中官恼怒,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调离京城,任湖广左参议,晋升河南右参政。陕西饥荒,应当转运几万石粮食。徐恪以路远为由请求拨给与粮食等值的钱款,上下称便利。弘治初年,历次升任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反定制设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徽王上奏徐恪侵犯侮辱,皇帝赐书告诫徽王。黄河改道逼迫开封,有人建议迁藩府三司到许州,徐恪说不便,于是停止。四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旧例,王府有大丧,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的做法。徐恪请求按先帝旧制,逐一列出问题,上奏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

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大多经讨论而得以施行。户部督责拖欠赋税很急,徐恪以灾变为由请求宽缓其事。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不可",于是罢止。徐恪向来刚正。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到担任巡抚,因管辖范围内多有王府,持法尤其严厉,皇室的人多不高兴。平乐、义宁二王于是揭发徐恪减少禄米、改任校尉等事。经查勘没有证据,判徐恪入王府时误行端礼门,想以此平息二王的忿恨。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它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敕令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吏民因此而罢市,哭着送行几十里而不断绝。属吏用剩余的金钱赠送,徐恪将他们赶走。到任时正遇上岐王到封国,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盐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其同党秘密向皇帝诬陷他。过了一年,宫中直接下旨将徐恪改调南京工部右侍郎。徐恪上疏说:[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没有听说有内宫直接下令得官的。臣生平不敢由别的途径晋升,请求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受命。权要人家滥索工匠的,徐恪都坚持不给。

篇三:徐恪传阅读*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篇五:徐恪传阅读*

徐恪传含练习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明史·列传第七十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b.恪言非便,遂寝.c.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d.其党密构于帝.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3分)①中官欲出领抽分

厂,恪等疏争③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⑤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a.①②⑥b.①③⑥于:到寝:停止以:因为构:陷害②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④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⑥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c.③④⑤d.②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事最终被罢止了。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3分)⑵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第6篇: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_徐文长传阅读*

<徐文长传>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其全诗如下:
[前言]
徐渭是一位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可称为一篇奇文。徐文长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第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
[原文]
徐渭,字文长,为山*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 ,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