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如何提前预习高中课程

发布时间:2024-02-19 07:33:22

最好借高一的教材预习,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专家指出,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从最基本的认知开始,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比如你打开高中任意一本数学教材,任选一个章节,都会发现教材中最先讲授的是某一个概念的“定义”。高中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去学习10本数学教材,仅高一数学第一节课就有12个数学符号,当中所涉及的概念数不胜数,很多同学两年下来仅是理解和区分概念、公式就已经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考毕业生会在暑期选择预习高一数学的原因。

暑假如何提前预习高中课程

数学教育专家认为,高中数学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最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单纯地去背各种概念。

语文和英语这两科需要大量的阅读,暑假正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多阅读课外书,多背英语词汇。中考的词汇要求是1800个,高考的要求达到3500个,不少学生上了高中发现英语难度陡增,最关键的还是词汇量突然增大。

高中和初中在学科内容和学习方法上差异非常大,最关键的就是在高中不像初中那样,各个知识点记住就够了。到了高中,需要建立好各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要学会自己归纳和总结,打通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高一的物理一开始就会学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其实这个公式的原理就是数学必修五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两部分内容是相通的,但我们正常的高中学习是按照教材一步步走,所以对于这种知识点的联系,学生们在高一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归纳。

上了高一,学科突然增多,高一共有9门学科,而且每科知识点也比初中多,所以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及时复习,当天知识当天消化,每周进行一次总结,做好每天、每周和每月的复习。题目可以少做点,但一定要多思考。

第2篇:如何提高课前预习能力

首先介绍阅读法和回顾法两种方法。阅读法注重对新学的知识的理解;回顾法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复习。

(1)阅读法

预习开始的时候,首先从头到尾把课文朗读一遍或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新课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思路来阐述的?这个思路的道理是什么?读过之后懂不懂?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这些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

这种预习方法,表层目的是对新课文知识的预习,深层目的是以此理出一条检验自己学识的水平线。看在*学习的情况下,自己能掌握住多少内容。上课的时候,除了听老师讲课外,还要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有哪些差距,这种差距是属于知识方面的,还是方法上的,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补短的目标。

经过阅读预习以后仍不能理解的那部分内容,不必强求理解,把它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

(2)回顾法

回顾法主要是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

本来,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应该记住的。可是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过的知识或者忘记了,或者记不全了,或者记错了而不自知,从而变成了对新课文理解的"绊脚石"。有的同学感到听课效果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扫除这些"绊脚石",缺少听好新课所必备的知识,对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很难立即理解。课堂上某一处卡壳,后面就更听不懂了。

通过回忆学习方法指导,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节中讲过,如果还回忆不起来,就找出课本或笔记本认真看看,直到弄懂为止。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回顾和听讲新课不同,新内容不懂可以搁着,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而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讲的,如果预习时没搞懂,就会影响听课了。

顺利完成初中课业课前预习必不可少

说起预习来,常常有些同学感到很头痛。在我平时教学所接触的学生当中,关于课前的预习有几个普遍*的误区,今天我和大家来一起讨论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

首先,在预习的目的上,很多同学和家长认为,预习就是要提前学会。但是,因为预习阶段都是学习新知识,所以,有很多地方会让同学们感到不好理解和困惑,于是,他们往往费了很大的力气要学会读懂,结果预习的工作变得很辛苦,而且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帮助不大。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一些偏差的,我们应该明确预习的目的,是提前对于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而不是提前全部学会,那样的话,在课堂上的时间就变得效率不高了,而且也很不利于同学们在课堂学习时的兴趣度培养。真正的预习目的,是要找出知识困惑,以便将来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因此,也就无需彻底搞懂,更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找出来,写在笔记本或者书上,等到上课时,与老师所讲内容进行对照,从而提高印象水平和学习效率。

其次,在预习的方法上,很多同学采取了死读和苦读的方法。

甚至,最近有博友给我留言,谈到要专门给孩子请家教来预先教授课程的做法。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对于预习的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简单地说,在预习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技术要教给同学们,一个是知识回顾,一个是假设联想。我们都知道“温故而知新”,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中学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很强,往往以前学习的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在预习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开始看新知识的具体内容,而要先看看新内容的题目,然后,就自己所能去回顾一下以前的相关知识。例如:看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先思考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同时,结合一些常识和推理*思维,思考运用旧知识研究新知识的可能*。在这个例子中,你完全可以想象,如何把一元二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表示,然后让知识进入你学过的体系中去。这样,当你再去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等知识时就会很喜悦,很有成就感,同时,知识也会变得很亲切。

当然,除此之外,关于预习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预习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将一节课内容的预习时间限制在15分钟之内,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和学习速度,而且对于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锻炼意义。甚至,我曾经在高中学习时,经常采用1分钟提前量预习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没有足够的课前时间时运用,简单地说,就是提前1分钟坐好,然后开始看书思考,重点看大小标题。当老师开始授课时,一边就老师讲授内容对照自己的想法,一边解决没有想透要点。不过,这种方法对于思维的强度和协调*要求较高,大家最好作为一种在没有准备的时候来补救的方法中考,而不要变成惯例啊!

[如何提高课前预习能力]相关文章:

1.如何让大脑提高能力

2.如何提高孕能力

3.如何提高职场能力

4.如何提高就业能力

5.如何提高语文能力

6.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7.如何提高工作能力?

8.如何提高工作能力

9.如何来提高就业能力

10.如何提高怀孕能力

第3篇: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

教师应备好预习教案

教室要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考点,认真设计预习提纲,把各个重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来完成,把难点进行分解,使学生易于理解,精心设计尝试练习,习题要有层次和梯度,预习时间{几分钟}、任务{第几页至第几页}必须明确,切记不能简单的布置了事。

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我认为预习数学课可以用:“一划、二批、三试、四归纳”的四步预习法。

“一划”即: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上所学的内容,用红笔将重点知识或自己暂时看不懂的`,列如:工时、*质、判定以及推理过程等,用“波浪线”或“方框”圈画出来。

“二批”即:把预习时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地方或有自己独特见解或不同的解法等,用红笔在书中空白处批注出来。

“三试”即:在预习本上将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进行尝试*做一做,从而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

“四归纳”即: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题方法、添加辅助线的方法等、琢一进行归纳,有条列的记在预习本上。

要留给学生充够的预习时间

如果不给学生留充够的时间,预习就会落空,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课前的小自习,也可以利用早晚自习课的时间,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按照四步预习法进行预习,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预习时的问题收集,掌握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个*与共同*问题,以便上课时有的放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做到以上三点,不但能琢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而且课堂效率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相关文章:

1.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2.如何提高时间效率

3.如何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4.如何提高数学复习效率

5.如何让自己的求职效率提高

6.如何提高晚自习的效率

7.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8.如何提高硬盘使用效率

第4篇:如何利用暑假做好初一课程的预习

简略预习就行了,不要钻研太深,不然上课就没趣味了。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背一些概念,死记的东西。理解的东西可以开学再钻研

首先要借本书,如果借不到,就买本书吧,不要很多钱。可以到网上买。实在买不到也可以买本辅导书。不过要借正确的版本的。。如果不知道到时候学什么版本可以问一下学姐学长。

根据教材或辅导书,每天一课,先把内容看懂,看不懂的去网上查,然后根据笔记或者重点提示把相关内容背下来,这样一个个科目去学习。

语文:背书。记住语文古文什么的背几遍就可以了,不要自己学的太好,要不然上课很枯燥。

数学:借的到书就去钻研例题。每天写几题。目标是弄懂就行了。弄不懂就去网上查,或者等到开学听老师讲。

英语:如果你小学英语学得很好或者中等偏上基本初一的你就不用听了,简单的掉渣(个人看法啦),因为是改版的,特别容易,即使是基础不好的学起来只要认真也是不难的。这个科目在暑假记记单词就行了。熟悉一下课本的版面。

*:建议暑假里别预习。*主要还是背笔记。而且每个老师讲的笔记都不一定一样。到时候再背。

历史:强烈建议历史书去借或者买,总之能弄到教材会很方便的,历史是新科目,要背的东西虽然不算太多,但是也还是会耗你些时间。把年代事件什么的都在暑假背了,初一的时候学起来会很扎实的。历史就是要背,才能高分。因为不知道你们那儿学的是岳麓版还是人教版。所以还是不针对哪一版仔细讲了。如果是岳麓版,最好把书上宋体字背下来,够你折腾半个暑假。

地理:地理不是门死科目,要观察地图,地理上课听课也是很重要的,记笔记的重要程度跟*差不多了。建议暑假里观察地图,记住三大洲四大洋位置,和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之类的简单又重要的知识点……

生物:生物仔细看书就行了,能看懂的

如何利用暑假做好初一课程的预习经过上文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文所提供的内容更好地做好初一课程的预习以便入学后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

第5篇:如何能让孩子课前预习

妈妈:“放学了,先写作业再玩!”

小蒙:“妈妈,我在学校写完了!”

妈妈:“那你可以预习一下明天的课。”

小蒙:“明天再说明天的事,我这么聪明,明天老师一讲就懂了,还用预习吗?再说预习也没什么用。”

妈妈:“哟,这孩子还挺自信。不过,预习的好处你可能还没有尝到吧?”

接下来,妈妈就耐心地给小蒙讲起了预习的好处,小蒙听妈妈说得头头是道,就想试一下再说。结果,第二天回来就高兴地大喊:“妈妈,妈妈,我今天问了老师一个问题,老师夸我是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其实,那个问题是我昨天预习的时候想了半天没想通的。哈哈,今天晚上我还预习。”

一些学习差的同学,总认为自己忙不过来,挤不出时间去预习,每次上新课,课后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其实,他们学不好的一个原因可能就在没有预习上。

学习本身是由预习、上课、整理复习、作业四个环节组成的。预习是头一个环节,缺了这个环节,就会影响下面几个环节的正常连接,难以运转了。

怎样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呢?

第一,让孩子尽量自己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有的家长,生怕学习上的疑难问题难住了孩子,只要孩子一提出,而自己又能帮忙的话,马上就会为其代劳。这样一来,孩子原本经过思考,费点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依靠家长解决了,久而久之,形成依赖习惯,学习上就难以养成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的习惯了。这对孩子的预习和自学是十分不利的。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第二,告诉孩子预习方式不要过于简约。

预习通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浏览式预习;二是自学式预习。

一般学生采取第一种预习方式的居多。这种预习只是对未来的课堂内容作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但对于未来概念出现的盲点和难点不能做较好的估计和确定。这种方式对文科类科目比较适合,或者由于时间比较短促,所以只能采取简单的浏览式预习的方式作为应对。

第二种自学式预习,不仅要细致地阅读课文,而且要能根据课后练习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水平和程度,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预习方式,实际上也就是自学。不过这种方式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更合适。

第三,预习应该有所选择。

预习是重要的,非常有意义的,但不是必要的!预习是为听课服务的。预习应该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来进行。对于学习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比预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业以外的时间把以前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及时弥补上来。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盲从。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成功的预习,会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但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对预习产生反感,在具备预习条件的时候,对预习可能就没有兴趣了。

第四,坚持对孩子的预习作定时检查。

最好是每天或每次孩子完成作业后,提醒孩子作新课预习,并且对孩子预习的结果进行检查。这就要求家长首先得付出一点时间,真正了解孩子的课程,知道他们现在该做什么,明天该学什么,让督促和检查能有的放矢,这也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帮助。因为预习,听课会更轻松,感觉会更精彩!

第6篇: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有利于跟上课程,下文小编教你如何做好课前预习,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比较合理点的确实很少,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比较科学,而且做起来很简单的。

很多老师都赞扬一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每次上课,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但是有一个学生是例外的,他叫林夏天。

他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同学,但是上课的时候,总是默默无闻,很少主动提出问题。

林夏天自己也非常纳闷,他想:“我和同学们一样都非常认真的预习,可是同学们上课时总能提出很多问题,我怎么就提不出来呢?”

于是,他找到了老师咨询,老师笑着说:“预习确实很重要,但预习也要有方法,下面老师就具体给你说一说怎样合理地进行预习吧。”

老师接着说:“兵书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课也应该像打仗一样,要对课上所学的东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取得学习上的主动权。

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课前进行科学的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准备。

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循环。

预习使你变得积极主动,而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

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我也知道预习很重要,而我每天晚上都会对将要上的新课进行预习,但是,到了上课的时候,又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只能说明你的预习方法有点偏差,别着急,听我慢慢说来。”老师接着说出了一番道理,林夏天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好的预习等于成功的一半。

预习就掌握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自学能力。

每一种学习方法都是可以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来的,预习也不例外。

成功预习的秘诀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读、画、写、记。

读,即课前预读,也就是阅读新课教材及参考资料,必要时还需要阅读与新课有关的学过的课文,有针对*地复习新课学习可能涉及的旧课知识。

画,即阅读时对课文中有关规定、定理和重点圈点画线,或者是注眉批、分段落,必要时还需要在一个专用的练习本上写写画画。

特别是预习理科教材,阅读时准备好一支笔和一个练习本是很有必要的。

每次阅读时可用颜*不同的笔加以勾画,这样有利于区别阅读的层次,一次次地阅读,由于颜*不同,会代表不同的见解和意义,使理解步步深入。

写,即写预习笔记。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要求,以及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少,预习笔记的书写有不同的要求。

最简单的预习笔记可以只写出本节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个人的初步见解,以及阅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所以对一些比较简单的课文预习,或是在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时的课文预习,可以只完成“读”和“画”两步程序,而不用写预习笔记。

因为通常在“画”的过程中,已经勾画出课文的重点、难点、个人的见解及对问题的质疑。

记,即预习的最后阶段对新课重点知识进行记忆。

如重要的词、句和段落,重要的概念、定理和结论,要求能基本记住。

在阅读记忆中,尽量把新课知识与已学过的旧知识建立联系,也就是前面说的预习时应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

这样不仅为新课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记忆起来也容易多了。

对于一些相似的新旧知识,譬如相似的概念、相似的词句、相似的公式、相似的名称、相似的实验和物质相似的*质等等,可采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和记忆。

这种让新知识植根于旧知识的生长点上的预习,会使头脑中形成的“初步印象”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