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行唱法的6项基本功训练

流行唱法的6项基本功训练

发布时间:2024-03-10 15:44:44

流行唱法作为我国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通俗唱法”,是流行歌曲表演中的重要技巧。以下是流行唱法的基本功,让我们一起来仔细了解:

声带振动与焦点:声音的质感源于声带的振动,而声带的张力决定了振动的阻力,因此发声的焦点必然在声带上。西方传统唱法中有一句经典术语:“让声带歌唱”,这意味着声音的发声要始于声带的振动。正如帕伐洛蒂所说:“声音始于声带,必须立即使声带振动起来”。

流行唱法的6项基本功训练

清晰质感与声音前置:为了让听众感受到清晰的音质,演唱时声音必须充分靠前。这种前置声音还需要高度集中,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体现出“质感”。质感以高度集中的形式呈现,声音集中的点越小,质感就越高。

音量控制与质感保持:控制音量不是通过简单的放大或缩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调整声音的明暗来控制。这种技巧要求在声音增大时保持声音的聚焦不散。在减小音量时,也不能失去声音的“质感”,即使是唱气声,也要保持“质感”。电声技术虽然高明,但只能改变歌手的音*,无法创造出真正的“质感”。

声带的重要*:在通俗唱法中,有一句重要的声乐术语:“声必须靠在声带上”。这与之前的概念相符。如果声音的发出点在口腔而非声带,声音就无法充分靠在声带上。声带的调节是所有科学唱法的核心,通俗唱法也不例外,它是欧美唱法与港台、日本唱法的区别之一。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声音的“质感”强,嗓音特*显著,值得我国歌坛借鉴。

吐字的重要*:在通俗唱法中,吐字也至关重要。尽管吐字基于平时自然的说话基础,但仍然有所不同。通俗唱法并不要求张大口,只需保持口腔呈“喇叭形”,这不会影响声音的前置。

气感的重要*:气感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效果。之前提到的呼吸技巧建立了气感的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歌唱时两肋能够张开就代表有了充足的气息支撑。“气感”正是对这种技巧的最终验证。以教堂钟声为例,如果钟没有被挂起来就被敲击,声音会短促难听;但挂起后再敲击,声音会产生余音回荡,传播至十里之外。气感能使歌声带有回荡的效果,听觉效果与众不同,唱者能清楚地感觉到胸中有“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