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怎么写呢?各位同学会包粽子吗?看看下面的吧!
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1】
古时候,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
他因为被逼而投江自杀。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那天有个习俗——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我家正忙着包粽子呢。
今天,天刚蒙蒙亮,我们都起床了。
妈妈让外婆做馅,让小姨洗粽叶,让我发粽叶和绳子,她做粽子。
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厨”老爸嘛,就负责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绿豆,加上水和一些调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绿豆馅。
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进另外一个盆里。
最后,她拿出一些猪肉,放进一个小碟子里。
只听一阵“哗哗”的水声,小姨也把粽叶洗好了。
我把两片粽叶和一条绳子递给妈妈。
只见妈妈熟练地把一片粽叶折成斗型,再把两勺糯米、一勺绿豆和几片猪肉放进粽叶里,再在上面压上一片粽叶,然后把多余粽叶向内折,最后绑上一条绳子,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就这样,一个、两个……一共做了四十多个。
老爸接过粽子,把它们装在两个压力锅里,在把压力锅都放在煤气炉上。
他一会儿看看这锅,一会儿看看那锅,忙得不亦乐乎。
过了二十分钟,粽子煮好了。
厨房里充满了粽香。
我拿了一个粽子,去了叶,便狼吞虎咽了起来,没到一秒钟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还要吃。
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2】
端午节了,妈妈要包粽子,我也跟着学,粽叶有要求,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如果用干的竹叶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没有竹叶的清香。
因为没有买到新鲜的竹叶,就只好用干竹叶凑合一下了。
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蜜枣和饱满的红豆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块,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
勤劳的妈妈正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
煮熟了揭开锅,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
除了吃粽子,鸡蛋也是少不了的。
这两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红*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好看。
在端午节这天一定要把艾蒿挂在门楣上。
除了粽子、鸡蛋以外还要吃煮的蒜,我不喜欢吃,因为是端午节必须要吃,我也被强迫吃了几个。
又要端午节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
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难道是用钱可以买到的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3】
我到外公家玩。
当我做完作业后,只看到妈妈正在包粽子。
我对妈妈请求:“我可以一起报粽子吗?"妈妈笑笑说:“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试试看。”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妈妈包粽子。
妈妈首先把四片粽叶叠成宽约5厘米,将一段和中心重叠,就像一个小漏斗,然后装上肉和米。
把剩下的一段与小漏斗重叠起来,在露出的一个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结实。
最后用一根针把粽叶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紧,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包粽子,这样以后就可以帮妈妈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