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阅读*

发布时间:2020-10-15 12:44:35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阅读*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上*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哲学中得到解决。

儒道两家是*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

(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拿得起,道讲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释道三教是*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参考*:

1.【*】b(原文说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前提错误。)

2.【*】c(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家都不可或缺是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3.【*】d(a.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之说;b.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c.概括失当,并非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儒道两家既可互补,所谓一张一弛。)

看了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阅读*还看了:
  • 先秦理*精神儒道互补的阅读*

    孔子在塑造*民族*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学在世界上成为*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

  • 儒、道、释:三种相异而互补的自然生态观

    儒、道和佛分别形成的自然生态观,恰好构成一种相异而互补的格局:就有机世界整体的具体关联方式而言,儒家依靠伦理学上的"亲亲仁民而爱物",道家立足于宇宙论角度的"道通为一",佛教则基于宗教学上的"缘起"理论和佛*观.就"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

  • 补丁的阅读*

    补丁的阅读* 补丁的阅读*篇一:

  • 补鞋记阅读*

    ①一天上午,妈妈的皮鞋破了,我拿到老鞋匠那儿去修补。到了补鞋店,咦,往日总是热热闹闹的小屋,今天怎么静悄悄的?我推开虚掩的门,只见老鞋匠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屋里乱七八糟地堆满了鞋。老鞋匠见我走进来,就连忙支撑着坐起来说:[今天我不舒服,...

  • 《原生文化》阅读题和*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历史上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即由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由隶农贵族经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