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梦寐以求的日子,因为奶奶答应了我要教我包粽子,所以,这天对我的意义自然与众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毕后,饿得饥肠辘辘的我跑到餐厅,只见餐桌上摆着的并不是丰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长长的叶子,一些五颜六*的肉、菜混搅得馅。我立刻气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厨房气势汹汹地问奶奶:“奶奶,今天谁来家里做客呀?还是什么特别的日子?怎么不做饭,难道就吃这些叶子”“傻丫头,今天是端午节。”“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头,全家总动员!”“干什么去?”“包粽子呗!”我欢呼起来,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该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马难追,外加9个香炉——一言九鼎,只好硬着头皮去蛮干。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来,我虽然也装的有模有样,可还是逃不过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头,不懂了吧?我来教你,先把叶子重叠,分开一点,再把糯米拿来放在手心,然后……”虽然听得迷迷糊糊的,但还是听懂了,便有模有样地做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横七竖八的小粽子就诞生了,虽然模样看起来很不乐观,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还是内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大。“再见了,我的粽子。”还没说完,它们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笼里。
“哇!好香!”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呀!
[六年级包粽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包粽子的六年级作文2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也是我们纪念屈原的方式。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包粽子的六年级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听说,端午节人们要把粽子投到江里来纪念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我可舍不得把香喷喷的粽子投到江里,这多可惜呀!
今天,终于到了端午节。我决定自食其果,大显身手一回。
我抱着虚心的态度,准备向家长学习。我换好衣服,举起干净的双手,占领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准备包粽子;妈妈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准备给粽子做手术吗?”我看着自己,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包粽子活动就在笑声中开始了。
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包好的粽子棱角分明,大小适中,可以和商店里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动作,找了两张粽子叶落在了一起。左手拿着宽的一头,右手拿着粽子叶中间,把宽的一头向中间一弯,底部形成了一个尖角。这时,粽子叶成了一个锥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枣,把它们包起来,用绳子拴起来就ok了。我开始往小碗里装米,忽然发现米总也装不满,原来粽子的底部成了无底洞。粽子叶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么摆弄就是弄不严底角。我灵机一动,又拿了一张粽子叶,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米和枣一起放了进去,再用上面的叶子包住,双手死死地攥着。接下来,捆绳子又难住了我,一只手使劲捏住粽子,另一只手拿着绳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该怎么系上呢?我恨不得把双脚也用上,最后参差不齐的牙派上了用场。终于包好了一个“时髦”的“怪胎”,和妈妈的相比,简直是太“酷”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在我不断的努力与实践下,终于还算包好一个个的粽子。最后再经过煮,就可以品尝我的杰作了;吃着我的“怪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象中那样简单,必须经过努力与实践才能成功。
今天是端午节,我家附近的一家大商场举行一场包粽子比赛;怀着不同的目的,我和我奶奶一同来到了比赛场。我奶奶是个包粽子的行家里手,她打算来参加比赛。我觉得这样的比赛很有趣,挤进来看热闹。
像我一样来看比赛的人很多,把比赛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报名参赛的人也不少,赛场的组织者按报名的先后顺序确定了一十四人参加比赛。参赛选手组合成两个人一组,比赛一组接一组地进行。赛场的一张条形桌子上面,分左右摆放着两盆洗净的糯米,两叠粽叶和两束扎绳。比赛的规则和要求都很简单,两人同时开始,在三分钟时间内包好的粽子数量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完成的数量一样多,则以先完成最后一个的一方获胜。
第一场出场比赛的是两位老大妈。她们的手脚都很麻利,用粽叶造型,用勺子填料,用绳子捆扎,有条不紊。时间还只过得一分钟,左边那位胖胖的大妈已经包好了两个粽子,右边那位瘦高个的大妈稍微落后了一点点。高个子大妈见自己落了后,她不甘示弱,立即加快了速度,迎头追赶……最后,胖大妈共包了七个,高人子大妈包了六个。
比赛一场比一激烈,观众的热情也一浪高过一浪,场内不时响起一阵一阵的热烈掌声。我奶奶因为参赛选手的名额限制没有参加比赛,她也成了一名粉丝。
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兴万分,都显得无忧无虑,在*场上,在空地里,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听到一串清脆的笑声。
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为什么变得那样的无聊,因为我们没有像小时侯那样天真了,幼稚了,我们根本想不出来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只知道那些游戏太幼稚了。
这个时候,外婆走了出来,说道:“我们来包粽子吧!正好我现在有时间包,今天一次*包完算了。”我们都非常地赞同外婆的意见,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包,我要包。”心里想着:太好了,总算有事情干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层皮擦干净,再把米给淘干净,再准备好捆粽子的绳子,还要准备好粽子的夹心,就可以开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着大人包,现在我想自己动手包了,可是,我连包粽子的第一步还不会,经过妈妈的指导我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随意的放米,米放进去之后,一定要用力地按紧,要不然粽子就变成米饭了,不会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绳子系好,一个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简单做做难呀!我尝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我非常地沮丧,我垂头丧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粽子包不好。”妈妈说:“没有关系,你照着我做。”我学着妈妈的方法做,总算一个粽子包好。
外婆表扬了我,我高兴极了。
包粽子六年级作文范文3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包粽子六年级作文550字4
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包粽子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也想去试一试。跑进厨房,眼前一亮,哇!包粽子的材料可真丰富,有五花肉、糯米、红豆、花生、蜜枣……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搬来凳子,在妈妈身边坐下,默记着包粽子的步骤:先把三到四片粽叶卷成一个喇叭形,放入少许糯米和红豆,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蜜枣或猪肉,最后用早已撕好的棕叶条把粽子较大的一头捆扎好。
我一边默念方法,一边学着包起粽子来。前面的程序倒不是很难,最后一步可成了拦路虎。我左手握着粽子的半成品,右手拿着棕叶条,刚想做一个缠绕的动作,没想到左手一下就松了,糯米和馅儿撒了一地。妈妈赶紧安慰我:“万事开头难,慢慢学就会了。”接着,她特意放慢了捆扎的动作,一边缠绕一边交代要领:“把粽子攥紧点,捆绑时得用点劲。这样才不会撒,煮的时候也不会散开。”在妈妈的指点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粽子。转眼看看妈妈,居然已经包了一盘。我不着急,慢慢学,一会儿,基本能赶上妈妈的节奏了。真可谓“熟能生巧”!
妈妈看到我包的粽子,笑着说:“你包的怎么像个三角形?不过还是蛮漂亮的,有创意!”我一看,还真是,妈妈包的是一个个圆锥形的粽子,有模有样的。
该煮粽子了,妈妈往锅里放了一些水,然后放入一个金属架子,把粽子一层一层垒上去。一个小时后,粽子出锅了,一股浓郁的粽叶香扑鼻而来,闻着就想吃。我抢先尝了一个,哇!好烫!我只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这样反而更能品味到粽子的清香了。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闻着浓浓的粽香,真是妙不可言!
包粽子六年级作文范文5
导语: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你瞧,上午妈妈笑眯眯地叫我们全家一起包粽子。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包粽子六年级作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星期天就是端午节了,所以星期五我们举行了一场包粽子比赛。我们准备第一节课包粽子,第二节课写粽子,第三节课尝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大家都熟练地拿起一张粽子叶,我也不例外。我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筒(筒底下要是尖的,不能漏),然后开始填米。开始还一切顺利,可到了盖粽叶这一步我就怎么也包不好了,不是个扁扁的三角形;就是盖上后漏米。同学们都说我们这一组是“一点就通”,可没人“点”,可我觉得我是“百点不通”啊!奶奶在家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还是一点不会。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这个粽子该尖的地方不尖,该圆的地方不圆,真不成样子,不过我还是很重视它,把它放进了我的小盆里。
开始写粽子了。所谓写粽子,就是包粽子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作文。我虽然包得不好,可写起来是“下笔如有神”。我写了一行又一行,很快交了上去。老师问:“怎么这么快?肯定没好好写。”我打趣地说:“我这是速成作文,保证质量!”
终于开始我们最喜欢的环节:尝粽子了!老师把煮好粽子发给我们,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虽然这些粽子不如家里包的好吃,不过在我们心中,各种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因为那是我们全心全意包出来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理解更深了,我还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粽子,这样包不行,再换一种方法包。
周一,我们班上综合实践课,课题就是——包粽子。但由于上周五没有把准备这一事布置为作业,许多人没带材料,我就是其中之一。看着人家不算很失败的包粽子的过程与老师的讲解,我想:包粽子不算很难嘛!于是我盼着下午放学。
总算回家了。吃过晚餐,我被告知——包粽子用的米至少要泡12小时,而不泡会使煮出的粽子不好吃。我只好开始包“假”粽子。
一开始,我把粽叶半重叠到一起,再从粽叶约三分之二处定为盛米的漏斗形的中心处的一个角,再卷出漏斗形……等等,剩下的那一半是一个还是两个(多出的是粽叶的另一端)?幸亏一旁妈妈指点才知道是一个。我怎么卷也没法把它弄到一边,只能蒙混过关。
开始填米了。这是很简单,但米还是不听话,顺着粽叶滑走了。我把米填至三分之一,要放枣了,却又被告知枣没了,我只好无奈地把米填满。
要把剩下的那半粽子扣过来时,叶子却变窄了,盖不住两角。一样没有任何办法。我刚想向妈妈请求帮助,可她却说:“这根本不合格嘛!”说完,就把我即将诞生的“杰作”毁了。
我不甘心,又做了一次。那些问题其实丝毫没有消失,只不过比上次好了点。缠绳子时,妈妈告诉我其实怎么缠都可以,只要缠牢粽叶就行。然而我要打结时,两根绳子却无法“会合”,即使勉强凑在一起,线的细小也使我打不了结。妈妈又开始指导我说:“当初缠的时候要留一段儿(绳子),缠完了就好‘会合’了。”说完后,就给我的像那种长的直角三角板一样的粽子系了个活扣,又把这“处女作”毁了。
包好之后,要把粽子上锅蒸1小时(高压锅40分钟),但现在包的是“假”粽子,又被毁了,我只得望“熟”兴叹。不过,我并不失望,因为——我实践了。
快到端午节了,葛老师告诉我们的学校要举行包粽子活动,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想:粽子我还不会包,应该很好玩吧!
星期五的早上,我一进教室,就发现教室里挂满了彩带,黑板上画了两个小孩,手上都拿着粽子,好像在说这粽子真好吃吧!前门和后门都挂着气球。一派热闹的景象。
开始上“包粽子课”了,我们组的老师——徐硕渊的奶奶。只见徐奶奶两鬓有些斑白,年龄也有些高,但是她包粽子的技术却超一流的,是个包粽子的高手。只见徐奶奶把一片粽叶卷成漏斗型,然后放一些糯米,再折好,最后用绳子包好,我看着徐奶奶包的粽子,心想:原以为包粽子何其难,现在一看简直简单的不得了。便拿起一片粽叶包了起来,把粽叶弄成漏斗型,放些糯米,要折的时候,这粽叶像和我过不去似的,捏左边,破右边,捏右边,破左边,真是这小小粽叶都欺负到我头上来了,岂有此理!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我便两边一起捏,“嘶”的一声,淘皮的糯米娃娃跑了出来,躺在桌子上,好像在炫耀“真没用,连粽子都不会包。
我不气馁,一不做,二不休,再接再厉,接着做,第二次,粽叶在我的”高压政策“下,听话多了,可绳子怎么弄呢?我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弄,没办法,只好请教徐奶奶,只见徐奶奶拿起我还没完成粽子,三下五除二绑好了绳子。”高人,真是高人啊!“我十分崇拜徐奶奶,接下来,我乐此不疲,按照徐奶奶的”独门秘方“做了许多粽子。
包粽子真有趣!
包粽子六年级作文分享6
我喜欢吃可口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包粽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包粽子六年级作文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了。
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象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我喜欢吃可口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连包粽子的过程也全然不知,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一有粽子,我就吃个精光。姑妈看了,总是说“就知道吃,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要拜师学艺——包粽子。我头一回这么专心致志!我乖乖地在姑妈身旁耳染目睹,看了看这包粽子根本难不住我吧。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能包得漂亮而结实真的非常不容易。
姑妈瞧我这么认真。让我动手包粽子,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姑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鲜嫩的猪肉,再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不让儒米宝宝溜走。我得意极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十分生气哦!姑妈看了,说‘遇到事情要有恒心,要有耐心,方法。姑妈来替你“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我接过长长的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姑妈的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吃奶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味道就是不一样,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十分高兴。
又到了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粽子。
传统节日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传统节日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传统节日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买糯米蜜枣和芦苇叶子,准备回家包粽子。传统节日端午节当天,妈妈一边给我听写生字一边包粽子,姐姐也参与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妈妈包的可就差远。
刚包了一回儿,我姐姐突发奇想,要往粽子里包火腿和海苔,然后姐姐专职包火腿馅粽子,妈妈包花生绿豆葡萄干馅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个,妈妈包了十多个,她俩互不相让。
闲话就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开始吃粽子,妈妈还做了很多菜和鱼汤。我吃的第一个粽子是海苔馅的,这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过得非常愉快。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要来临了,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高兴极了,因为很快就可以吃外婆包的粽子,外婆包的粽子非常好吃。甘香可口,放到嘴里马上就融化了。每年传统节日端午节,外婆都要包好几大锅粽子给我们吃,虽然外婆包粽子很辛苦,但是看到我们吃粽子时开心的样子,辛苦也就抵销了。
今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和妈妈还有爸爸,一起回到外婆家。我来到外婆家第一件事,问:“外婆,粽子包好了吗?”外婆回答道∶“还没有,才刚刚开始包,要等到今天晚上才有粽子吃?我说:“外婆,我来帮你吧?”外婆说:“好,反正多一个人多一个帮手,你也来包吧!”
开始看外婆包粽子的?r候,我就发现粽子的形状很与众不同,也不是方方的,也不是圆圆的。我又发现,粽子的形状有点象圆锥,我就问外婆:“外婆,为什么粽子要包成这样子?”外婆说:“这样包的好处是能够不让材料“露馅”。
我一开始包的粽子,全部都是“露馅”的。接着,包的全都是“丑小鸭”。最后,我包的粽子终于变成了“白天鹅”。从“露馅”进化成“丑小鸭”,再从“丑小鸭”进化成“白天鹅”。这可真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幸好一开始我没有放弃,要不然,我也不会有“白天鹅”这么好的成果。
外婆把粽子放入锅里,煮了十个小时,终于把香喷喷的粽子端到桌上。晚上,我们大家团聚在一条小溪旁,一边吃粽子一边谈论人生。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付出会有收获,我还总结出一条公式:收获=坚持+努力+付出。
【篇六:包粽子】
听说,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要把粽子投到江里来纪念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我可舍不得把香喷喷的粽子投到江里,这多可惜呀!
今天,终于到了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决定自食其果,大显身手一回。
我抱着虚心的态度,准备向家长学习。我换好衣服,举起干净的双手,占领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准备包粽子。妈妈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准备给粽子做手术吗?”我看着自己,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包粽子活动就在笑声中开始了。
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包好的粽子棱角分明,大小适中,可以和商店里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动作,找了两张粽子叶落在了一起。左手拿着宽的一头,右手拿着粽子叶中间,把宽的一头向中间一弯,底部形成了一个尖角。这时,粽子叶成了一个锥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枣,把它们包起来,用绳子拴起来就ok了。我开始往小碗里装米,忽然发现米总也装不满,原来粽子的底部成了无底洞。粽子叶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么摆弄就是弄不严底角。我灵机一动,又拿了一张粽子叶,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米和枣一起放了进去,再用上面的叶子包住,双手死死地攥着。接下来,捆绳子又难住了我,一只手使劲捏住粽子,另一只手拿着绳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该怎么系上呢?我恨不得把双脚也用上,最后参差不齐的牙派上了用场,终于包好了一个“时髦”的“怪胎”。和妈妈的相比,简直是太“酷”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在我不断的努力与实践下,终于还算包好一个个的粽子。最后再经过煮,就可以品尝我的杰作了。吃着我的“怪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象中那样简单,必须经过努力与实践才能成功。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粽子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妈妈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妈妈,硬是要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本领学好。
包粽子六年级作文参考7
前几天,我从陈倩嘴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这次的小记者活动将会在万利隆西饼屋举行!听到这个消息,我一蹦三尺高,一把抱住了陈倩,可听陈倩说还要等到星期六,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劲了。
在憧憬与期待中终于迎来了这次快乐的旅程,一路上,大树向我招手,花儿对我微笑,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进了万利隆。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包粽子!”
老师请一位阿姨教我们我们包棕子。包粽子需要准备糯米、红枣和蜜枣,只见阿姨先轻轻地把手放到粽叶上(要不粽叶裂开就会漏馅),再把粽叶卷起来,粽叶的顶必须包得尖尖的,然后再把两片粽叶对折,最后放点糯米和枣子,把粽子用绳子扎紧,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做成了。
看过阿姨示范后,我学着阿姨的做法一步一步地试着做了起来,我刚摊开粽叶要放进糯米,想把粽叶对折包起来,一不小心下手太重,粽子就散架了,看到马上就要包成功的粽子七零八散,急得我直跺脚,还好没人发现,瞅瞅他们都在专心地包着,我又悄悄地拿过几张粽叶,用心地包了起来,“笑笑,加油,失败是成功之母!一定会成功的!”我边包边鼓励自己。
接下来,我每一个动作都小小心心的,轻轻地摊开,轻轻地放馅,轻轻地捆扎,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漂亮的粽子终于做好了!“哈哈哈哈!”我甭提有多高兴了,情不自禁就笑出了声,大家看着我笑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在短短的活动时间内成功地包好了四个漂亮的粽子,真想马上飞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这个好消息!
回到家妈妈很快就把粽子蒸好了,一家人快乐地分享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止不住喜悦,承诺下回一定买些材料包很多和大家分享,炫炫自己的包粽子技术,顺便带几个“徒弟”!
包粽子六年级语文作文8
快到端午节了,大家有没有包粽子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包粽子六年级语文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今天一早,正在睡懒觉的我被妈妈揪了起来,揪就揪吧,还在我耳边大吼“起床啦!太阳晒屁股啦!”我发誓,当时我的耳膜真的快被震穿了。在老妈的威逼利诱下,我十分,非常,特别不情愿的坐了起来,穿衣服。
刷牙时妈妈还在唠叨“我说你这熊孩子,速度还能再慢点么,早饭要冷了。”吃过早饭,我又被拖着去了菜市场,买了一大把粽叶,又买了些其他东西,而我,很荣幸地做起了搬运工。回到家,妈妈立刻拿来一个大桶,在里面倒入清水,将粽叶泡在里面。随和又拿了些小米和蜜枣放在篮子里。接着便开始包了。
我还是个新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妈妈包,边看边学。只见妈妈拿起两三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左手那么一扭,就形成了一个筒状。然后用勺子舀了一些米,又拿了一个蜜枣放在筒里,用余下的粽叶一层层包裹起来,最后用草绳紧紧扎起来,免得煮的时候松开,一个粽叶就保好了。
看着妈妈包,我也忍不住了,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粽叶,开始包了……一开始包的不怎么样,不是没扎紧就是米放多了或放少了。不过熟能生巧嘛!我一个接着一个包,越包越好。
很快,粽叶都被我们用完了,粽子也下锅了。不一会儿,粽子就熟了,我轻轻拿起一个剥了皮,咬了一口,嗯,真好吃,甜而不腻,酥而不软,让人吃了想再吃一个。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一显身手。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的教训,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啊。
端午节,我梦寐以求的日子,因为奶奶答应了我要教我包粽子,所以,这天对我的意义自然与众不同。
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后,饿得饥肠辘辘的我跑到餐厅,只见餐桌上摆着的并不是丰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长长的叶子,一些五颜六*的肉、菜混搅得馅。我立刻气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厨房气势汹汹地问奶奶:“奶奶,今天谁来家里做客呀?还是什么特别的日子?怎么不做饭,难道就吃这些叶子”“傻丫头,今天是端午节。”“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头,全家总动员!”“干什么去?”“包粽子呗!”我欢呼起来,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该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马难追,外加9个香炉——一言九鼎,只好硬着头皮去蛮干。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来,我虽然也装的有模有样,可还是逃不过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头,不懂了吧?我来教你,先把叶子重叠,分开一点,再把糯米拿来放在手心,然后……”虽然听得迷迷糊糊的,但还是听懂了,便有模有样地做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横七竖八的小粽子就诞生了,虽然模样看起来很不乐观,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还是内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大。“再见了,我的粽子。”还没说完,它们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笼里。
“哇!好香!”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呀!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我们的教室里回荡着一阵阵爽朗而经久不息的笑声,教室里回荡着一股清新的粽子香。我们包粽子了。
今天我们都按照老师的安排,带来了各自需要带的东西:米、芦叶、馅、勺子、线、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芦叶,小手轻轻一扣,一个粽子的“馅地”就出来了,我心想“嘿!这点小活对我而言是小菜一碟。”接着,开始放馅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馅地,就在我得意之时,一个疏忽,米都逃了出来。哎!只好重来了!
这一次,我谨言慎行,征服重重“关卡”,来到最后阶段——绑线,绑线是包粽子中最难的,它讲究方法,技巧。一开始,我也乱了手脚,心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我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试验,找出技巧,通过多次试验,我终于明白,绑线时要扎紧,还要把一些口扎紧,才能保证粽子在煮时不会变成芦叶粥。
老师把我们包的粽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真开心呀!与此同时,我终于体会到了包粽子的麻烦,也明白了外婆平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包粽子给我吃有多么不易,我以后一定也包粽子给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师端来了一盆粽子,粽子的香味飘满了教室,也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通过包粽子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静,要去试验,要去发现。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听到这样一首首端阳节歌谣的时候,五月初五,端午节就已经悄悄地来了。
在6月19日,我有幸被邀请到食堂包粽子,我的心情如浪花一般欢腾:我终于能尝试一下包粽子的感觉了!粽子有三角形、四角形、方形等等,各种各样。首先,老师先要我们看食堂阿姨们怎么包,他们用熟练的手脚,不一会就完成了一个粽子,看着这一幕,我真打心眼里佩服她们,同时也默默地记着他们每一个动作。不久,就轮到我们自己尝试着包粽子了:看着像小船儿一样的一堆粽叶,我拿出两片,把它们圈成一个漏斗形,再装上一半漂洗过的糯米,可是正当准备放蜜枣的时候,突然,粽子漏米了,我手忙脚乱,误打误撞地把包到一半的粽子拆了,心情顿时失落极了:怎么会这样?该怎么办呀?这时,阿姨笑着走过来说:“你啊,装馅的时候手抓太紧了,所以才会导致粽子包到一半就露馅了!”然后,我又继续包起粽子来,可是这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攻”过来了,绑绳的时候绑得太松了,又让糯米“逃走了”!眼见着别人一个个都快包好了,我紧皱着眉头,焦急万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行,我得冷静下来,得细心,好好检查有没有不严实的地方……然后,我拿起一根细绳,轻轻地,慢慢地绑紧。终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把粽子包好了。一个,两个……越来越熟练了。我细细地端详着粽子;它有棱有角,象征着屈原正直的一生;粽子中间的蜜枣则象征着屈原一片炽热的忠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蒸煮,粽子出锅了,我轻轻地打开粽叶,暗香四溢。
吃着这圆润香甜的粽子,我不禁为能成长在*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而感到自豪!
听说,端午节人们要把粽子投到江里来纪念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我可舍不得把香喷喷的粽子投到江里,这多可惜呀!
今天,终于到了端午节。我决定自食其果,大显身手一回。
我抱着虚心的态度,准备向家长学习。我换好衣服,举起干净的双手,占领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准备包粽子。妈妈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准备给粽子做手术吗?”我看着自己,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包粽子活动就在笑声中开始了。
妈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包好的粽子棱角分明,大小适中,可以和商店里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动作,找了两张粽子叶落在了一起。左手拿着宽的一头,右手拿着粽子叶中间,把宽的一头向中间一弯,底部形成了一个尖角。这时,粽子叶成了一个锥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枣,把它们包起来,用绳子拴起来就ok了。我开始往小碗里装米,忽然发现米总也装不满,原来粽子的底部成了无底洞。粽子叶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么摆弄就是弄不严底角。我灵机一动,又拿了一张粽子叶,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啊,米和枣一起放了进去,再用上面的叶子包住,双手死死地攥着。接下来,捆绳子又难住了我,一只手使劲捏住粽子,另一只手拿着绳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该怎么系上呢?我恨不得把双脚也用上,最后参差不齐的牙派上了用场,终于包好了一个“时髦”的“怪胎”。和妈妈的相比,简直是太“酷”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在我不断的努力与实践下,终于还算包好一个个的粽子。最后再经过煮,就可以品尝我的杰作了。吃着我的“怪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象中那样简单,必须经过努力与实践才能成功。
做粽子香包六年级作文9
综合课上,老师教我们做许多手工艺品。令我最难忘的数做“粽子香包”了。
当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张又细又长的纸条的时候,我们以为又要写对联了呢!没想到老师是要教我们做粽子香包呢!老师指导我们先把纸条折成一个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第一家的房顶”和第二家的房顶”挨着,在里面塞上香料,便成一个“香兜兜”了。再用“第三个房顶”把这个“香兜兜”的口封住。最后用其它的三角形把这个用三个“房顶”组成的“粽子香包”一层一层地包起来。老师边说边做,津津乐道,我们也是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折,觉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折了老半天,却连个粽子的形状都还没做出来,真是一筹莫展啊!看见别的同学都在请教会折的同学,我灵机一动,去找老师。我兴高采烈地走到老师身边,老师一丝不苟地教我,我也是一心一意地在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老师的“英明指引”下,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小粽子”。
接下来老师教我们在“粽子”上面绕线了——“先拿出毛线,沿着直角往下拉,遇到尖角绕半圈,遇到直角拐弯……”老师依然是那样津津乐道,聚精会神地做着。瞧,同学们都在问老师,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教着。我也想去请教老师,但却踌躇不定,最后决定靠自己。是啊,这一次我要靠自己,靠自己才是英雄!
我在座位上研究着,我左弄弄右摆摆,终于我成功了——毛线在我的“粽子香包”上像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平平整整地缠了上去,形成的图案真的不只是一点点好看哦!
最后下课了,我也在下课之前把我自己做的粽子香包交给了老师。这节课,我亲手做出了一个粽子香包,似乎亲身体验了过端午节的快乐!看来,过传统节日,还真的需要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方能体会其中的无穷乐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