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找骆驼”。我们思考一下,是谁在找骆驼呢?商人和老人都在找。
商人的骆驼怎么啦?它走失了。我们来比较一下“走失”和“丢失”这两个词,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走失”是指动物或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当骆驼走失了,商人感到非常焦急,这时看见一位老人,商人会怎么做呢?他会赶紧上前询问。
我们可以模拟一下这个情景,我扮演老人,你们扮演商人,让我们一起表演一遍。
接下来,我们自己来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我们自学课文,找出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然后交流讨论骆驼的样子。比如说,它的左脚跛,左边背着蜜,右边背着米,还少了一颗牙齿。我们说得对吗?商人听了会很高兴吗?
然后,我们模仿老人的口吻说话。念出“对!不错!对极了!”的语气。当老人说“不知道”后,商人会怎么回答呢?
接下来,我们要练习说话的方式。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表达。比如,“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然后,我们来分析、朗读。
能找到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吗?如果找不到,我们要思考一下。
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浅”和“跛”这两个词有什么关联,如果骆驼咬过树叶,那树叶会是什么样子?
最后,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要顺着脚印去找,而不是其他线索。这样可以给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然我们不会真的去找骆驼,但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我们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课后作业包括填空、抄词,并可以通过表情朗读来加深理解。选做题是表演“找到骆驼后”的情景。
让我们共同进步,通过这次学习,提高我们的判断、分析和观察能力。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教学目标:
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人深思的课文。(点击.课件课题)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
1、前两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好多遍是吗?那么,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课件):骆驼
商人老人
2、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3、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楚;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我们在下节课再讨论。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呢?
4、我们来看刚才这张关系图,你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了吗?
出示:老人是怎么指点商人的?
5、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办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___”划出来。
出示: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6、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直奔重点段,引导学生探究。
1、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2、是啊,这两天老师也一直在想这两个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他是怎么知道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读: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划:不动笔墨不读书;讨论:人多智慧多。)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10自然段,可以*思考,也可以合作商量,甚至可以跨越小组进行讨论。
3、学生自学讨论。
4、交流,反馈。
①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随机出示:看见脚印右深左浅
又看见路左有蜜右有米
还看见树叶留有齿印
②集体朗读老人看见的情况。
③这里为什么用上“看见”、“又看见”、“还看见”呢?
出示:仔细观察
④老人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出示:得出结论
⑤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左脚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一颗牙
⑥用“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根据观察到的这些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
⑦老人从“仔细观察”到“得出结论”,中间还需要有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出示:思考分析)现在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也来思考分析一下,看看老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想过来的?
⑧交流,结合表演左脚跛怎么走路;观察图片掉落的蜜和米;辨别树叶哪一片是骆驼啃过的。
⑨师生对读老人分析判断的话。
小结: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才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
⑩朗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四、想象说话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6《找骆驼》第一课时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教学目标:
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人深思的课文。(点击课件课题)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
1、前两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好多遍是吗?那么,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课件):骆驼
商人老人
2、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3、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楚;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我们在下节课再讨论。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呢?
4、我们来看刚才这张关系图,你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了吗?
出示:老人是怎么指点商人的?
5、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办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___划出来。
出示: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6、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直奔重点段,引导学生探究。
1、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2、是啊,这两天老师也一直在想这两个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他是怎么知道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读: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划:不动笔墨不读书;讨论:人多智慧多。)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10自然段,可以*思考,也可以合作商量,甚至可以跨越小组进行讨论。
3、学生自学讨论。
4、交流,反馈。
①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随机出示:看见脚印右深左浅
又看见路左有蜜右有米
还看见树叶留有齿印
②集体朗读老人看见的情况。
③这里为什么用上看见、又看见、还看见呢?
出示:仔细观察
④老人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出示:得出结论
⑤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左脚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一颗牙
⑥用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根据观察到的这些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
⑦老人从仔细观察到得出结论,中间还需要有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出示:思考分析)现在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也来思考分析一下,看看老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想过来的?
⑧交流,结合表演左脚跛怎么走路;观察图片掉落的蜜和米;辨别树叶哪一片是骆驼啃过的。
⑨师生对读老人分析判断的话。
小结: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才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
⑩朗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四、想象说话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教学目标:
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人深思的课文。(点击.课件课题)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
1、前两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好多遍是吗?那么,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课件):骆驼
商人 老人
2、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3、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楚;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我们在下节课再讨论。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呢?
4、我们来看刚才这张关系图,你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了吗?
出示:老人是怎么指点商人的?
5、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办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___”划出来。
出示: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6、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直奔重点段,引导学生探究。
1、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2、是啊,这两天老师也一直在想这两个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他是怎么知道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读: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划:不动笔墨不读书;讨论:人多智慧多。)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10自然段,可以*思考,也可以合作商量,甚至可以跨越小组进行讨论。
3、学生自学讨论。
4、交流,反馈。
①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随机出示:看见 脚印右深左浅
又看见 路左有蜜右有米
还看见 树叶留有齿印
②集体朗读老人看见的情况。
③这里为什么用上“看见”、“又看见”、“还看见”呢?
出示:仔细观察
④老人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出示:得出结论
⑤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左脚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一颗牙
⑥用“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根据观察到的这些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
⑦老人从“仔细观察”到“得出结论”,中间还需要有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出示:思考分析)现在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也来思考分析一下,看看老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想过来的?
⑧交流,结合表演左脚跛怎么走路;观察图片掉落的蜜和米;辨别树叶哪一片是骆驼啃过的。
⑨师生对读老人分析判断的话。
小结: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才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
⑩朗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四、想象说话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找骆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楚。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因为——学生接说(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
(2)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非常着急。这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连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
(3)商人和老人开始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
(4)老人详细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
(5)老人不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况可真够“详细”的。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情况时,商人怎么说?
(6)正当商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
3、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
(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思考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说明原因的,可以分为一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第二层是重点。默读,边读边思考: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
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察很仔细?他到底“看见”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
读划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
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
(过渡)但是光靠仔细观察就能知道骆驼的情况了吗?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课文中没有具体写,这就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学懂的地方。
老人看到右深左浅的脚印,怎么想?
看见路的右边有米,左边有蜜,又怎么想?
这两片树叶(出示图),哪一片是缺了牙的骆驼啃过的?为什么?
用“因为看见……所以知道……”的句式说说老人为什么能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
(6)第二层讲的是原因,第三层将骆驼该怎样去找,说的不是同一内容,而是另外起了个头,中间用什么词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7)朗读这段话。
4、作业。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教学目标:
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人深思的课文。(点击课件课题)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
1、前两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好多遍是吗?那么,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课件):骆驼、商人、老人
2、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3、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楚;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我们在下节课再讨论。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呢?
4、我们来看刚才这张关系图,你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了吗?
出示:老人是怎么指点商人的?
5、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办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___”划出来。
出示: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6、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直奔重点段,引导学生探究。
1、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2、是啊,这两天老师也一直在想这两个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他是怎么知道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读: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划:不动笔墨不读书;讨论:人多智慧多。)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10自然段,可以*思考,也可以合作商量,甚至可以跨越小组进行讨论。
3、学生自学讨论。
4、交流,反馈。
①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随机出示:看见脚印右深左浅
又看见路左有蜜右有米
还看见树叶留有齿印
②集体朗读老人看见的情况。
③这里为什么用上“看见”、“又看见”、“还看见”呢?
出示:仔细观察
④老人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出示:得出结论
⑤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左脚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一颗牙
⑥用“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根据观察到的这些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
⑦老人从“仔细观察”到“得出结论”,中间还需要有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出示:思考分析)现在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也来思考分析一下,看看老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想过来的?
⑧交流,结合表演左脚跛怎么走路;观察图片掉落的蜜和米;辨别树叶哪一片是骆驼啃过的。
⑨师生对读老人分析判断的话。
小结: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才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
⑩朗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四、想象说话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街头运动会优秀作文600字09-17
深情的爱四年级作文07-01
高考高分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10-11
期考试后反思作文05-02
时间的名句摘录04-26
痛苦的一笔作文04-19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六年级06-06
贾寨小学宿舍解说词06-22
母爱天堂作文08-25
不变的是亲情高中作文01-18
电子履历表撰写要诀04-01
三年级语文《和时间赛跑》教案07-10
有关爱情的诗句03-28
难忘的接力赛05-01
写家庭的作文:幸福的一家06-18
关于五四青年节征文作文600字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