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月夜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17 18:30:59

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花月夜》,是“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教学目标

春*花月夜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领会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常见题型

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理解诗人的哲理思考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2′)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家作品(3′)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整体感知(10′)

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2、评点提示: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提问: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符合诗人的思路。

(学生讨论,自主回答)

(一)(1-16)由春、*、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二)(17-36)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讲解:整首诗的思路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概括,即触景生情。下面我们分别从“景”和“情”两方面来研究这首诗。

四、分节赏析诗歌(30′)

(一)景:春*花月夜的美景

1、教师范读

2、提问: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并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

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自主回答,通过比较,得出最佳*。)

明确:意象:*,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

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

手法:景中含情

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初升。板书:月升

3、自读,小组派代表读,2-3名

4、齐读。

5、背诵前八句。(齐背和个背结合)

课后习题

一、基础反馈(25分)

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滟滟(yàn)宛转(wǎn)芳甸(diān)霰(sàn)

B.河畔(pàn)扁舟(biǎn)徘徊(huái)汀(tīnɡ)

C.化妆(zhuānɡ)潭(tán)碣石(jié)拂(fú)

D.砧(zhān)潇湘(xiāo)鸿雁(hónɡ)悬挂(xuán)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逐月华流照君逐:逐渐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

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受D.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3.《春*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A.*B.月C.花D.夜

4.“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无月明”写的景象是()?

A.月初升时B.月高悬时C.月西斜时D.月落时

5.选出下面各项中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

A.春*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宏。

B.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虚实相间,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梦境的难以实现,对远方人的思念烘托得缠绵悱恻。

C.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无月明——“滟滟”句是想象,是说亲人随着滟滟*波不知飘零何处。“何处”句则使我们联想到游子面对海上明月,也会备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D.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月*洁白,飞霜不见,白沙难辨,洁净宁谧的景*衬出了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这*月美景也衬托了下文的离人哀愁的情怀。

6.对下列诗句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两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

B.“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上。

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两句写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月光的温柔可爱。

7.填空。(7分)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花月夜》。作者是_______,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他在诗风上厌恶_______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_______,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春*花月夜》为诗。作者吸取了_______(朝代)民歌的内容形式,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此诗的外在线索是,同时又以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二、课内阅读理解(8分)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无月明。*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8.在横线处填上相应诗句。

9.这八句属于_______描写,由_____到_____,由_____及_____,笔墨逐渐凝聚在_______上了。

10.描述加点字“生”的好处

三、课外诗歌鉴赏

宿洞霄宫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6分)

12.诗的题目是“宿洞霄宫”,诗中是怎样点明“宿”的?(4分)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3.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尤其是“海上生明月”之“生”字,历来为炼字经典,你认为“生”字妙在何处?诗中的“生”字与张若虚《春*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共潮生”之“生”字,有什么相似之处?(6分)

1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C(A“霰”读“xiàn”;B“扁”读“piān”;D“砧”读“zhēn”)

2、*A逐:追随。

3.*B(全诗几乎句句不离月。由满月到斜月,写了一个时间变化过程)?

4.*A(上文“海上明月共潮生”是说明月初升,后面从“皎皎空中孤月轮”起是写“月高悬时”的景象)

5、*C(C项中“滟滟”句应是写“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里”)

6、*D(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7.*:张若虚六朝自由豪放乐府?南朝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月亮

9.景物大小远近一轮孤月

10.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

11.本题考查对写景方法的赏析。从**、动静、视角等角度分析即可。

*:①运用**对比,明亮绚烂。涧是碧*,却流红叶;林是青*,却映白云,强烈的对比映衬,突现了山林的绚丽。②动静结合,生机盎然。涧水奔流是动,青林白云是静,一动一静,突出了山林的活泼与生机。③俯仰结合,相互映衬。“碧涧”是俯视,“青林”是仰视,一俯一仰极具情味。

1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全诗前六句实写山中秋景,后两句想象写夜间芭蕉雨,自然点题。

尾联点出了“宿”,通过想象虚写了今夜宿在这里的情景:天*快要下雨了,夜听雨打芭蕉,定会很有趣味,只是谁人与我共闻呢?从而点题,突出了“宿”字。

13.本诗“生”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从无到有的动态变化过程。《春*花月夜》中“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动态的景象。两个“生”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这首诗通过写两地情人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表达了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悠悠不尽的相思之情。

看了春*花月夜教案设计还看了:
  • 春*花月夜教案

    《春*花月夜》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作者引发哲理思考的因由与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教学目标:1、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

  • 张若虚《春*花月夜》教案设计

    这是一首著名的离情诗,描写了春天*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的思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疏通文意,初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情画意的能力。(3)理解并掌握“置身诗...

  • 春*花月夜教案ppt

    《春*花月夜》由春*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一、自学梳理1.认真诵读全诗,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音、字形等基础...

  • 春*花月夜

    往事如*,亦如风,*散,风止,往事何在……*畔何人初见月?*月何年初照人?孤影**畔,面对浩瀚宇宙,显得那么渺小。何人初见月?不知;*月何年初照人?不晓。当时光流转,圣者贤人只能流水兴叹,这“流水兴叹”对于我们来讲,无外乎是现在的圣贤书。...

  • 春*花月夜

    夜深人静,明月安静。纱般的月*照在春*上,而*水不与它共静。*水折*出一道道*蓝的光,与透明的黄*的月光交织,沉静,灵动。*水一波一波的涌动,闪出一丝倒影,这影正披着月光在*畔轻动,不知为了什么。很远很远的远处,楼高,人寒。再远,月依旧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