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问题为载体,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9 18:01:13

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题、填空题不同,它的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件,通常由已知条件和问题组成,并且存在着一些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类非常讲究逻辑和对应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题中信息和生活常识。它的解答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导、综合数量关系,由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数的一个过程,而且涉及面相当广,解答时不仅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质、意义、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推理及联想等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但是,解决是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呢?*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现代教育理念,通俗的说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会解答所学的问题,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解决有代表*的问题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下教学六部曲:

一、通读一遍、读清题意

以解决问题为载体,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分析

为了解一道题首先要弄清楚题目讲的一个什么意思,是关于生产方面的还是生活方面的,是关于行程方面的还是植树方面的,在日常教学当中,我要求学生第一遍读好题意,做到心中有数。一般在不提醒的情况下,50人的班级总会有几个学生读一遍就记住了题目。

二、再读问题、知道求什么

前面已将题目“肢解”,第三遍读题需要学生读问题,通过度问题可以确定解决的方法,这里常用分析法的思路,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

三、根据问题、寻找相关信息

第一遍读题,了解了题目的大概意思,读第二遍就要学生开始动手画一画、圈一圈,做到眼到和手到。让学生找到题中的信息,通常用一圆圈的形式将题中的信息圈起来,高年级还可以要求将这些信息写道草稿纸上。这里圈的信息基本上包含了三种:

①数字信息:这里指的数字信息,实际上是指数学直观信息,如1、22、9003、两等等。

②是关键文字:关键文字如:比、和、一共、多、少等等。学生能否直接找到关键文字是可以作为检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

③是隐含条件:隐含条件也称为隐含信息,这需要学生的日常积累。如:一周隐含7天、五月份隐含31天、一小时含60分钟来回隐含2等等。为了让学生对隐含的条件有所感知,我结合学校数学阅读的课题研究,曾对学生推荐了一篇我写的数学日记:《知道隐含的信息》

同学们,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些隐含的条件需要我们用心理解分析、提取运用。

例如:在应用题中“3个”会写成“三个”;2个人会表达为“小明和小华”;7天会用一周或一个星期表示;告诉你正方形周长8分米,求边长是多少,实际上显面又隐含了一条件(正方形有4条相等的边)……这些情况,只要你用心审题,读清读懂每个字词,解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

同学们,你能从“一个小时”、“一个星期”、“7月份”、“08年第一季度”、“小红和小芳”、“张老师和36位同学”、“一付兵乓球拍”、“跑了一个来回”中想到哪些隐含的信息?

四、筛选信息、明确数量

要制胜就要先了解对手,要解一道题就必须要弄清楚题目里给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收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理解信息的过程。低年级的课堂往往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到中高年级也可以教给学生用图(如线段图、简易模型图)或表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能清楚地表述和表示一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解题的重要前提。题里的问题和所需的已知条件一般都已直接给出。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收集必要的信息的能力,我们在三年级就当出现信息不完全的或多余信息的题目。例如教室里里有新桌椅9套,旧桌椅27套,?让学生从实际中收集,加以补充;又如:2千克苹果有9个,4元1斤,买12千克需要多少元钱?可能能力较强的学生看到题很快指出不需要的数据,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的帮助,有的甚至在教师的帮助下也很难找到多余的数据。经常练习对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很有好处。

五、分析信息、确定思路

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分析与综合。

解决问题的最大特点是他有除数字以外的关系——数量关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小学阶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未知”(的问题)想“需知”,逐步靠拢“已知”条件;另一种是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前一种思考方法教分析法,后一种叫综合法。

综合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这种方法使的学生往往看到前面相邻的两个已知条件就进行计算,而忽略后面的已知条件,有拿数凑算式之嫌。分析法,从问题入手对学生来说这种逆向思维稍难一些,但是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及逆向思维,利用分析法教学解决问题能使学生根据所解的问题逆向推出所需的条件,从而较正确地确定中间问题(这里主要是指多步计算题)。正所谓“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至于学生运用哪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教师不必加以限制。由于进行分析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数学课堂上解决问题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口头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不仅指定某个学生分析外,还要让同桌的学生互相练习分析。

六、根据思路、列式解答

犹如*排了一年的舞蹈,这一步就算是正式上台表演了。如果说“读题意”“读信息”“读问题”“寻找有效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这几个阶段主要是思维的过程,那么列式解答这个过程要产生思维的结果。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要进行思考的。例如有些题目文字可能上百,题里也有许多的信息,可有效信息只有几句话,有效数字也只有几个,那么解答每一步要选择哪些已知信息,进行哪种计算,如何使计算即快又准,都需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主要就是要引导学生既重视思维的过程,也要重视思维的结果,达到正确解答解决问题的目的。改过数学试卷的老师都知道,学生在解答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算式正确,但是计算出错了,

第二:计算正确,答的时候错了,

第三:有的是前面都做对了,而忘记写单位和答语。

虽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手段,但是这个阶段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

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稳抓的教学板块,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多创设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了以解决问题为载体,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分析还看了:
  • 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习惯

    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习惯“老师,我在考试的时候没有这个1呀,怎么发下试卷后多了一个1呢?”这是我们班的一个平时最认真的小女孩考完单测后的对我说的。的确,低年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一有想法就举手,还没等把问题分析条理就开始...

  •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方法

    再过1个多月就要走向没有**的战场——中考。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xx中学高级教师李xx就数学复习最后应注意的方面有几点建议。李xx老师表示,在最后这段时间,有的同学从思想到行动都放松了很多,没了方向,没了目标,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

  • 《笑可以提高记忆力》阅读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8分)笑可以提高记忆力①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元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②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可能给人的记忆力和健康...

  • 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

  • 高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知识点

    昨日下午,数学考试结束后,威海一中和威海二中的两名数学老师认为,本次高考(q吧)数学试题着重考察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部分考生认为,数学试题内容涵盖知识面比较广,试题稍微有点难,时间感觉有些紧张。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