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孔乙己》赏析

发布时间:2023-06-09 09:36:46

《孔乙己》中有好几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这些“脸**”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这“青白脸**”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格特征作了铺垫。

第二次写“脸**”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这“灰**”脸**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戮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

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显现出他横遭摧一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孔乙己的“脸**”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格特征。在教学时,我们不妨抓住孔乙己“脸**”变化这个特殊的细节,来分析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看了鲁迅《孔乙己》赏析还看了:
  •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作文

    穿着破旧长衫的高大体型,青白的面*,深陷的带着伤痕和蓬乱的白*胡子,这就是鲁迅所描绘的孔乙己的样貌了,一口的之乎者也和爱面子就是它的特点,这种人物,是不值一看乃至一提的,但在别人提起他的时候,却总能记起他,让人感觉那是一种微妙的存在,不用特...

  • 鲁迅的孔乙己续写

    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读完这篇课文后是不是觉得远远不到结局呢?下面请继续阅读为大家整理的孔乙己续写,希望你喜欢。续写孔乙己一不过这就不关...

  • 鲁迅孔乙己优秀教案

    导语:《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教学目标】1、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来塑造人物的艺术。2、人物形象的分析。3、体会作品精...

  •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

    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通过对外形的整体...

  • 课文孔乙己赏析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这篇小说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孔乙己作为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能,只会诸如“‘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