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菱形的判定》说课稿设计

发布时间:2023-05-11 01:33:30

1

一、说课稿:

初中数学《菱形的判定》说课稿设计

(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八年级的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判定,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菱形的判别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经历菱形判定方法探究过程,掌握菱形三种判别方法。能力培养方面:1、经历利用菱形定义探究菱形其他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2、根据菱形的判定进行简单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情感目标方面:在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4)教学难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和应用

二、说教法:

(1)创设问题情境,恰当设疑,引发学生兴趣。

(2)采用直观*作和几何论*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分散难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三、说学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梯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梯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再次将学生带入梯形的殿堂,进一步探究梯形的相关概念、等腰梯形的*质以及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是四边形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质。

⑵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等腰梯形的*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经历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等腰梯形*质的过程。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在简单的*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⑵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等腰梯形的*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梯形有关计算和推理中的常用策略.

二、教法分析: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创设情境—动手*作—合作交流—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数学课程标准纲要》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的快乐,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只剪一*,保*留下的纸片是是四边形,那么留下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学生动手*作,我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搜集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容易发现,当所剪的边与相对的边平行时,得到的是平行四边形,那么不平行时,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呢?由此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刚刚研究过的的平行四边形入手,让学生既复习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又有利于加强对比,顺利过渡到梯形的研究。

(二)动手*作,合作探究

探究一、梯形的相关概念

由剪纸的体验,学生很容易概括出梯形的定义,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梯形的相关概念。强调:上下底的区分是根据长度,而不是根据其位置。

紧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梯形的实例,学生的举例可能会拘泥于校园,教室,家里的物品,这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墨西哥的金字塔,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馆的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梯形,感受梯形的美。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梯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加深学生学生对梯形高的意义的理解,我设计了“画一画”:在一张有平行线条的纸上作一个梯形abcd,使ad∥bc,并作出它的一条高。待学生画好后,分别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梯形高的作法,理解梯形高的意义以及梯形的高有无数条。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梯形,那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异同?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加以强调。并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

1。梯形是平行四边形吗2。一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属于四边形的两个不同分支,探究二、特殊梯形为得到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定义,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剪一剪: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用剪*沿斜线剪开,然后将其展开,可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矩形纸片,按大屏幕的要求完成剪纸,并向大家展示,所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剪下的是什么图形?这时我鼓励学生由剪纸过程说说什么样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结合课件的动画效果给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定义。

(四)总结反思,纳入系统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新知识?2。解答关于等腰梯形的问题后,你获得了哪些方法?设计意图: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五)布置作业,拓展思维学生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等腰梯形的*质,但学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作业布置为:⒈基础*作业:课本121面习题4。8节1。2。3题⒉拓展*作业:在下图所给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

(1)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 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会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学生画图、探究,使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实际*作中,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探索新问题。

看了初中数学《菱形的判定》说课稿设计还看了:
  • 初中数学《菱形》说课稿

    各位评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质探索”第三节第一课时《菱形》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菱形”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质探索”第三节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

  • 数学矩形的判定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八年级(下)第19章第2节《矩形的判定》,主要研究矩形的判定方法,它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正方形和圆等知识的基础,通过观察试验,归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

  • 初中数学《菱形的定义与*质》说课稿

    我从四个方面介绍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质与判定,又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初步的观察、*作...

  • 初中数学《菱形定义与*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质与判定,又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初步的观察、*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

  • 初中数学《正方形的判定》说课稿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正方形的判定》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类比,注重图形的分析、判别;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距形、菱形的判定之后,接触正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