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读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20-11-05 06:04:08

网上与庙里太岳兄等论及诗,觉自己才疏学浅,不足以论诗。又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窃以为诗当如此,最简单的文字蕴含浓厚复杂的情感。短短四句诗,戚戚一生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生易老,岁月无情,叶落归根,乡情永恒?缘为母语是一个人乡情最忠实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家园意识最持久的凝剂。音容巨变,沧海横流,历史桑田,但深藏于个体的潜意识中内化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母语是不流不变的;人生注定是漂泊游离和无家可归的。当一个人远在异域他乡时节,因陌生和孤独而渴望回归故乡,可当他回到故乡时,变化了的故乡还是使他感到陌生和孤独,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他乡,他都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回乡偶书》读后感范文

少小离家,人为何少小要离家,因为人心中有欲望,有*,有成就事业的渴望。古语男儿志在四方即指这种冲动。要成就事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即必须走出家门,剪断故乡和亲人的精神脐带,*面对社会,实现人口流动,人才流动,实现心中的理想。只有走出去,离开对故乡,离开对母亲的依赖,人才能长大,才能*,才能成为一个个体的人。人口流动是一种广泛的社会交往,通过社会交往,丰富了人的内涵和本*,也才有可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才能使人有出人头地、成就事业的可能。

为何又要老大回呢?一个人在社会中奋斗、挣扎,获得了贺知章那样的成就,身体和心灵受到了许多的伤害,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也伤害别人,尤其是在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翻云覆雨。在封建社会的官场里,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经过几十年的仕途风雨,贺知章解*归田,要寻几个知心朋友都难,没有精神的家园以寄托心灵。这时,故乡的意义凸现出来了。故乡有乡音,内心深处的认同和放心;有自己成长的经历,青春年少的足迹。可以让自己在美好的回忆中安度晚年;有儿时的伙伴,他们与自己没有争斗,是人生纯情的寄放之地。故乡远离都市的喧嚣和热闹,没有尘世的痛苦回忆。所以回到故乡,就是回到自己灵魂安放的家园。国人安土重迁,叶落归根。

回到故乡又如何呢?诗人一语道破人生的苍桑和无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没有世事的练达,不谙人世的复杂,其天真无邪是诗人回乡期望与渴求的,这或许也是诗人没有选择世故的*老人作为相见的描写对象的原因。*老成,知道贺知章要回去,既使不知道,见贺知章这样的打扮、气派、口音,应能判断出大约是谁了,何况百姓怕官。所以只有儿童,没有心机,相见也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笑问,是儿童的友好、热情、不设防、天真。这样的态度用来问一个回乡的老乡:客人你是从什么地方来,这时,诗人期盼的故乡,在好奇、善良、纯真的孩子口中显示出了真实面目:故乡一下子不见了,故乡人把自己当作了客人,故乡即他乡。自己厌倦了的他乡反而成了儿童心中贺知章的故乡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漂泊寻根的过程,故乡是父母漂泊流浪生下我们并稍作停留的那一站。可我们仍要寻根,因为没有根,我们就没有安全,没有源动力。

看了《回乡偶书》读后感范文还看了:
  •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及注释】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赏...

  • 回乡偶书

    又要过年了,我们一家回到了家乡,准备过年。离开家乡,主要是因为方便上学,要过年了,就要回到家乡。这是回到家乡的第一天,我7点就起床了,可是外面太冷,我和弟弟不愿起床,便在床上看电影,是在笔记本电脑上看,我带回来的,里面只有下载着的一些电影,...

  • 回乡偶书

    《咏柳》,孩子们看见有人来了,就急忙跑过去问?“你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吗,还是要去别的地方?”老人充满浓厚的口音说:“我是这村子里的人.”孩子们半信半疑,这时,一个孩子冲出来说?“您一定是走错了,我每天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这个村里的人我都认识....

  •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赏析】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

  • 《回乡偶书》作文

    这年,贺知章才20几岁便离家出走闯*湖,回乡偶书作文。在路上,他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经过了多少大灾小难,可,他还是坚强地闯过去了,最后成为了一位诗人。几十年过去了,贺知章开始想家了,可因为种种原因,使他不得不收回想念家乡的思念之情。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