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始生》《*馆清秋》的比较阅读*

发布时间:2020-09-29 10:58:48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乙】*馆清秋,晨起看竹,*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竹之始生》《*馆清秋》的比较阅读*

15、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选出意思用法不同的一组

a.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b.而心识其所以然/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胸中勃勃遂有画意/振笔直遂

d.少纵则逝矣/宾客意少舒

16、选出对[*][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全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乙]两文都蕴涵了这样的道理

b.[*]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

c.[*]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d.[*]文以竹的生长情况说明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乙]文道出了“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原因

17、[乙]文中说“意在笔先”,[*]文中也有这个意思,[*]文中是怎么说的?

18、[*]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请用原文写出这些毛病是什么?

参考*:

15、c(于是/进a在,b这样,d稍)

16、d(未指出原因)

17、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8、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看了《竹之始生》《*馆清秋》的比较阅读*还看了:
  • 竹之始生*馆清秋比较阅读*

    读下列*乙两段文言,回答15——18题(每题3分)【*】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晏子春秋》比较的阅读*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

  • 《吕蒙传》与《*表传》比较阅读题及*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其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

  • 《秋日众哲馆对竹-萧萧凌雪霜》的阅读*

    秋日众哲馆对竹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1、本诗对仗联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a、1b、2c、3d、4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叠词“...

  •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

    [*]愚公移山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