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里的人生之道哲理故事

发布时间:2020-09-09 11:53:58

孔子将其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有几个重要阶段被特别强调出来。

十五志于学,孔子所提倡的是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孔子眼里的人生之道哲理故事

每一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但是这一切要从人的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说自己不是生下来就了解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对古代文化、对古人所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他所提倡的是这样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我们逐渐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这样就走到了30岁。

三十而立。既不像10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20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

三十而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只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7而立之年对于人的一生又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呢?

30岁这个年纪,在今天,在这个心理断乳期大大错后的时代,尤其是在大都市里,还被称作男孩女孩。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否立起来了呢?对于立字,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呢?

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20多岁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那么走到30岁,应该是人生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10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20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

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内在的心灵*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这是*文化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30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这种自信不是与很多外在的事物形成对立,而是形成一种融合与相互提升。这就像泰山上的一副对联,叫做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尽头,以苍天为岸,对自己是一种拓展:人登上山峦的顶峰,并不是说我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说我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其实这就是六经注我的一种境界。

30岁以后。学着用减法生活,舍弃不是你

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进入不惑境界

从30岁到40岁,人们从而立之年步入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这应当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

但每个人到40岁时都能做到不惑吗?在现代社会,40岁上下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已经成为骨干,压力又非常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做到内心不惶惑呢?

关于惑这个概念,《论语》中有过多次阐述。人怎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内心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

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一个人在30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从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30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而学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挣的钱不要了。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那么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

五十而知天命,这时已有一种内心定

力。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

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指的什么呢?是人们常说的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吗?是一个人到了50岁,就应该听天由命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宇,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把握,平静应对。

知命、知礼、知言,这三个境界在人生中的顺序是倒着的:我们都是最先知言,在与人交谈和读书中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他人。但是,知言还不够,还不足以在社会上立足。还需要你懂得礼仪,能够充分尊重他人。多一分尊重,就会少一分抱怨。更高的一个层次是知命。知命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境界,他已经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

耳顺,就是不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得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听到不好听的话。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耳顺呢?

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这种境界,用*文化的一个词来表述,就是悲天悯人,在真正了解所有人的利益与出发点的前提下,实现理解和包容。也就是说,当以自己的价值体系去看待其他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是有理由惊讶的。但是,如果你知道他带着什么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就是你的这个体系能够进入他的体系,也许就会多了一些谅解。

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所有规矩已变为你生命的习惯时,就能做到从心所欲

孔子耳顺的境界,其实就是外在的天地之理在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作基础,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的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

我们看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

孔子所说的这样一个从15岁到70岁的人生历程,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参照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比照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立起来了,是否少了一些迷思,是否已经通了天地大道,是否以包容悲悯去体谅他人,是否终于做到从心所欲。

看了孔子眼里的人生之道哲理故事还看了:
  • 表里之道的人生哲理故事

    庄子是道家。有一次他去谒见鲁哀公。鲁哀公不无嘲讽地说:“鲁国多是儒士,想找几个先生的门徒很难呀!”“不对。”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少。”鲁哀公忍不住笑了:“先生没看见吗,举国上下几乎都是穿儒服的,你怎么还说少昵?”庄子说:“我听说过,儒者,...

  • 表里之道的哲理故事

    庄子是道家。有一次他去谒见鲁哀公。鲁哀公不无嘲讽地说:“鲁国多是儒士,想找几个先生的门徒很难呀!”“不对。”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少。”鲁哀公忍不住笑了:“先生没看见吗,举国上下几乎都是穿儒服的,你怎么还说少昵?”庄子说:“我听说过,儒者,...

  • 孔子的生活哲理故事

    孔子多次在水边给学生上公开课,见到现实的场景,便小题大做,展开他沧桑的心路。典型的有两次,一次是在波涛汹涌的河段见到一位“*之若神”的船夫,一次是见到激流旋涡里淋漓畅快的泳者。孔子用“轻水”和“忘水”点评船夫:“轻水”是了解水,掌握了水的特...

  • 孔子的哲理故事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到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

  • 孔子的哲理故事

    孔子对颜回的怀疑《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