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有效地开展创新式的分层教学

发布时间:2024-03-14 23:33:53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科技占主导的时代,创新是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推动力量。实施创新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全面地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随之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伴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开始逐步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创新,并且科学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要求所有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合理地分层教学,以期促进小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有效地开展创新式的分层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每个班级内的学生所拥有的数学认知和实践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些学生的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较为优越,而另外一些则相对较差。优秀的学生具有的数学水平很高,可以顺利地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但是,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接受和掌握相应的数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导致教师的教学进度受到阻碍。为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这些差距,并且应该以这些差距为基础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只有切实地推进分层教学的开展,才能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得到高效地提升。

一、科学地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并不都是指对学生展开分层的教学,而是要以学生为基础,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分层。首选的教学分层应当体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上。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但是面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进行由简到难的教学,先从较为简单的部分开始,鼓励学生进行全面有效地学习,再进展到较为复杂的知识,层层地过渡和递进。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给予学生一个缓存的时间,而不是短时间内接受较多知识的冲击。如果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述,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信心,导致分层教学的效果低。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备课,提高分层教学的可行*。比如,在学习乘除法的时候,直接讲解乘除法会使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分层,优先讲解学过的加减法,并通过加减法的讲解合理地过渡到乘除法,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度,让他们觉得整个教学过程十分自然流畅,便于切实地接受。

二、以学生为基础进行教学任务的分层

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适时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如果教学任务过于简单且十分统一,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就会觉得整体的教学任务设定没有实际意义,为自己数学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的作用。如果教学任务相对较难,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数学内容充满了挑战*,学得不亦乐乎,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导致学习差距的拉大,这样的状况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层,对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成长目标,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成长。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时候,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内容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周长计算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全面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求其掌握基础的教学内容即可。

三、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这里的学生指的是班上的全体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解题就相对较快;有的学生数学思维较差,思维的转化效率非常慢,对于数学问题的处理效率也就相对较慢。为了充分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分层,展开针对*教学,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当以进一步拓展其数学思维为主,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应当采用能够帮助其合理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学生的成长应该逐步地因地制宜,不能过于着急,也不能过于统一,需要进行合理地分层,不然只能迎合部分学生的学习口味,降低学习效用。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开展,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层,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他们的差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分层,进而开展针对*教学,提高整体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春虹.城乡结合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3.

[2]董鸣.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分层教学模式和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能力情况和培养目标等实施的有针对*的教学方案。分层教学理念重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凸显个体优势,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分析自身的学习情况,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更好地落实了新课改理念中的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形成正确学习思维的关键*阶段,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更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更好学习的需要,而目前教学的重点更加倾向于尊重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分层和针对*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完成教学内容与分层教学模式的组合,实现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下面本文就以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目标和意义为基础,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进行浅析。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目标和意义

1.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目标主要是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发展能力与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针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的方法。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因材施教思想的更好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针对*教育。其次,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和有效*,避免了不同情况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差异而对学习造成的影响。最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让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掌握学生情况,以便其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

1.按照学生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是基础知识不够好,但是可以主动学习的学生,最后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且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随时进行组员的调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例如,教师在对“位置”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实施分组教学,按照学习较好、学习一般和学习较差将学生分为三组,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组间沟通,因为相同小组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相差不大,因此,在分析时可以更加*,再加上教师的针对*指导,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2.根据学习的能力将教学授课分层

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能力将教学授课分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内容具有层次*,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提问,学习能力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较深的问题来引导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一些浅显的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例如,教师在对“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教学授课进行分层。第一阶段的授课应该由概念的讲解,例题的说明组成,而第二阶段的授课内容则包括一些有深度问题的研究和课堂练习。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给予不同问题的提问,让学习较差的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学习一般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内容,而成绩较好的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3.根据理解的能力将课后练习分层

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后练习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能力的不同给予差异*课后练习。第三层次的学生给予基础*的训练,第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让其灵活多变掌握例题,而第一层次的学生则给予一定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做一些针对教学内容的奥数题。例如,教师在对“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将课后练习进行分层。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让学生以课后基础练习为主,而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对有关例题进行分析,让其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而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应该在课外读物和练习册上找一些有难度的题让他们解答,通过这样的分层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

4.根据接受的差异将评价进行分层

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存在的差异进行评价分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挖掘学生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针对*的教学评价,并鼓励学生更好地个*化发展,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掌握,把握每一次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机会,学会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例如,教师在对“轴对称”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接受的差异对学生进行评价分层。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轴对称”的概念,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并给予分层评价,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要举出一两个轴对称的例子即可,并给予积极评价,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应该在此基础上找出对称轴,同时给予积极评价,这样的分层评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促使其更好地学习。总之,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完善其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而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间具有差异*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满足学生个*化发展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好地掌握分层教学的含义和方法,全面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5):320-322.

[2]杨学欣,诸葛海荣.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25):443-444.

第3篇: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和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能力情况和培养目标等实施的有针对*的教学方案。分层教学理念重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凸显个体优势,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分析自身的学习情况,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更好地落实了新课改理念中的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小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其中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探讨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模式

小数数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使学生的个*得到发挥,也没有考虑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将分层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可以有针对*的教学,这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分层教学模式概述

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将学生根据其考试成绩及其他考核标准分为几类,而是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比如学习能力、基础、成绩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等,科学合理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分层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以班级为学习单位,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不到学习差的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也使得学习好的学生缺乏竞争对手,自身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也很难再提高,也不适应于现在的社会发展现状。分层教学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效果显著,获得了师生及家长的支持和赞赏[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1.使每个学生都能全方面发展

分层教学模式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个*差异,这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有针对*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在成绩、个*、思想等方面都能够发展进步,实现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全方位发展。分层教学模式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个*,这样不仅是小学数学,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都会得到提高。

2.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及个*,而且能够以公平公正的眼光来看待此不同,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模式很好的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的就会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及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有针对*。

3.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全方位发展,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能够以科学的眼光公平公正的认知学生之间的个*差异,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素养。想要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就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养及教学质量就会逐渐提高,自身也会变的越来越优秀[2]。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对学生科学分层教学

为了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要充分了解认知学生基本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学习东西较快,在考核中成绩较高;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一般,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也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数学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三是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在学习中不积极,学习成绩较差但是有进步空间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表现可以随时调动学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积极主动*,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2.对教师进行分层授课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层次制定出不同的授课模式和计划,从而使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使他们多做练习,注重培养此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对学习能力及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多讲课多练习,使他们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使其合理运用;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耐心讲解,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多做练习,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

3.对教学环节进行分层

对教学环节进行分层就是教师在讲课或者做练习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其进行难易程度划分,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训练。通过此训练模式,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及学习能力[3]。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自身的教学效率,使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陈丽云.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

[2]朱保合.基于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

[3]吴小造.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未来英才,2015(22).

第4篇: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分析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朱金彩

(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新华小学)

摘要:随着教学思想逐渐传承、发展、演化,分层教学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资质、学习理解能力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改善提高。对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提问;作业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表现,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同,就需要教师"区别对待",采取多样化的、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就称之为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充分照顾到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基本符合学生对知识点的不同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又该如何应用分层教学,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一、教学分层

孔子在教学方面特别注重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对于不同资质水平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持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就如同不能要求小学生会做大学生的题目一样,在同一个教学阶段中,不同水平的学生也应当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班级中有优等生、中等生和落后生,教师不能妄图采取单一的方式来教导不同水平的学生,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能适应,有的学生无法适应,就会导致学生的优差分异逐渐加大,学生的整体水平无法提高,使教师逐渐陷入教学僵局,很多学生也会在学习上停滞不前。

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分层,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备课时进行合理分配,使其相互穿插融合。比如,班级中倘若学生中资质好的学生居多,那就在调整教学方式时,于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有助于拓展思维的教学比重;倘若学生中资质不高的学生居多,就尽量采用通俗易懂,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考虑在增强趣味*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发展。

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立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目标,比如,在成绩测试时,优等生需要达到90分以上,中等生需要达到80分以上,落后生需要达到70分以上等,不能过于强硬,统一硬*指标,鼓励他们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突破,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分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水平大致掌握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是为课堂提问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分层后,能够更加具有针对*地分层提问。分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特殊的行为艺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对教学有益,提问一些繁琐零散的、不具有代表*的问题纯粹只是在浪费时间,同样对优等生提问最为基本的知识点或对落后生提问最为复杂的数学题目也是在浪费时间。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就应当接受不同水平的提问来获得知识检验。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划分提问的档次水平,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将提问的问题与学生的素质水平对等起来,使提问的问题对需要回答的学生来说,既包含所学的基本知识,又在数学思维上有所挑战提高,比如,提问优等生时,对问题的*就要高要求,不仅要*正确还要有严密的解题步骤,并能准确提出涉及的知识点,若在此基础上能举一反三则更好;提问落后生时,要求就可以略低一点,在思路正确的基础上,教师要加以引导形成正确的解题步骤,久而久之,落后生的数学水平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作业分层

通常作业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后作业,教师在进行完一个课程的讲解后,布置给学生用于检验其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的一种方式;一种是课前作业,是教师在进展下一个新的课程前,提前对所需了解的新知识划定范围,用于学生对知识的提前预习,以减小课堂新知识点的进展难度。不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课前作业,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但不恰当的作业布置就不能够达到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的。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不同资质学生所占的比例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题目检测,以整体学生为标准,将基础题和提高题都要包含在内,既有巩固又有拓展延伸。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说清楚对每个学生的要求,并将基础题和提高题标示出来,对于优等生,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要达到90%以上,而对于落后生的最低要求则是完成基础题,在完成基础题后,再去考虑提高题的思路,并不断提高完成率和正确率。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付出努力,既保证学生对知识有所巩固,又能保证学生有所提高。作业的布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低。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协调好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整体的关注和了解。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发挥的作用也将逐渐加大,不断提高分层教学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苏荔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华夏教师,2014(10)。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第5篇: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摘要:在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下,素质教育得到了教育人员的重视。初中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存在差异,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无法保证每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够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保证每名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绩。文章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探究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分别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这种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统一化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分层教学的出现是对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对落实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效果意义重大。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1.学生分组

在参考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等因素情况下,将班级学生分为竞技组、应试组和努力组。三组学生分别是成绩优异、成绩中等、成绩略差的学生,比例分别是25%、50%、25%。有的学校会将学生分为努力组和应试组两组。

2.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教师要注重课堂讲授的互动,在新课的引入中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不同分层学生进行层次交互*教学。第一,教学目标的分层。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努力组目标是基本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练习。应试组学生能够完成拓展练习,重点提升自己数学综合能力。竞技组学生能够从新知识中联想到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文章以初中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次函数》教学为例,对应试组和努力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以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教学为例,对竞技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

1.努力组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上节课学习了如何画出一次函数图像,大家回忆下具体步骤是什么?以一次函数y=3x-1的图像为例,同学们自我画出。”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在同一坐标系内画正比例函数y=3x-1图像,教师观察并予以指导。之后,教师在投影上展示作图过程,并示意学生只需要画出两点就能形成图像。在图像画好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努力组学生表示茫然。教师又让学生画出了几个正比例函数图像,问学生函数图像经过了哪几个象限?在x值变大的时候,y值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教师指导下,努力组学生发现了函�低枷裎恢锰氐悖�但是对函数增减*理解不够。教师又在直线上取多个点进行示范比较,通过数值变化,告诉学生y随着x变化而变化的含义,进而向学生阐述和讲解函数增减*的问题。

2.应试组

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老师昨晚画好了两条直线L1和L2,但是今天忘记了哪一个才是函数y=3x-1的图像,你们能够判断出来么?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分组画出了y=x,y=3x,y=-2x的图像,之后教师提问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很快说出图像特点。之后,教师画出了函数y=-2x的图象,问学生在x值变大的时候,y值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分组画出了函数,y=x+1,y=3x-2、y=1/2x+2的图象,之后讨论总结得出了一次函数的*质。

在巩固练习之后,教师对一次函数知识进行延伸,给出新的问题,在这四个函数中,哪一个和x轴正方向所形成的锐角最大?哪一个函数和x轴正方向所形成的锐角是最小?

初中数学中函数教学,对于刚刚接触函数知识的初中生来讲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应试组的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敏锐,在了解了基本函数知识之后能够自主探索出函数的*质,并能够对函数*质进行活学活用。

3.竞技组

课堂上,教师引发学生思考都学过那些方程?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回顾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同时了解本节课的讲授内容。之后,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方程。问题一:有两块面积一样的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来品种,第二快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了小麦9千克和15千克,第一种品种每公顷产量比第二种少3千克,求问这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是多少?学生纷纷列出了方程,教师提问方程体现了怎样共同的特征?竞技组学生将列出的方程和之前学过的方程进行对比,得到了方程的特点,也得出了分式方程的内涵。在对分式方程辨析之后,教师接着安排了如下任务:

怎样解答方程?

在学生分组验证解答之后,教师给出增根的概念并强调这种概念对于解答分式方程的重要意义。这节课对于竞技组学生的学习难度系数不高,但是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教师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发现分式方程的解答技巧。

综上所述,分层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考习惯。为此,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分层数学教学,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丽君.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可丽.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许志*.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77-78.

第6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一:

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的、未知的,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单靠学习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和体验。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解答,尽可能启发。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

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维持学生完成思维的内部力量是思维的动机。教师在设定让学生思考的对象及目标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儿童特点激发思维兴趣。二是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且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三是要让学生*思考。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观察、*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二是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兴超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和各种内容的认识实践活动。

实施创新教育二:

一、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例如:牛顿对“苹果离奇落地”追寻到“万有引力的真理”。瓦特对沸水冲起壶盖的无限力量感到惊奇,发现蒸汽是有能量的,从而发明了蒸汽机。好奇心的作用,会使学生在产生好奇心的基础上产生求知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课时,让学生准备一张纸,自己在纸上动手画出一个凸多边形,让每位学生测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不管哪一位同学,只要告诉老师你画的多边形边数及这个多边形(n—1)个内角的度数,老师就能立即猜出剩下一个内角的度数,不信,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新颖的问题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学生产生好奇,学生懂得认真专注甚至于主动参与,积极的学习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中好奇心带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开动脑筋,学生就会为兴趣而学习,勤思考、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二、常用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授课时要用鼓励的方式去正确地对待学生主动追求新知识的做法。对于制定的新目标,不仅要肯定还要在行动中支持,让学生主动地研究学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在课堂上,要常用表扬用语,如:“真好”“太棒了”“真行”等,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

三、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是打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要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基础知识的要点,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良好的前提下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在质的前提下得到升华和累积。

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友善的解答、尊重学生、尊重知识,让学生主动追求、探索,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实施创新教育三:

作业设计要创新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为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

(1)口头作业。加强说解题思路,说算理、看图编题等。

(2)*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

(3)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

(4)开放*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题、多题一解总结规律等等,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变通*和独特*,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价体制要创新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分数、平均分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

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学数学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激励学习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激励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励*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造*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