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袁州解印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24-03-12 13:27:38

一剪梅·袁州解印》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一剪梅袁州解印翻译赏析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前言】

《一剪梅·袁州解印》是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的词作。上阕通过描写行人对作者离职的惊怪与猜测作者被罢官的原因,侧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下阕写作者罢官后整日玩耍、安睡,实则用反语发泄牢骚。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官场遭遇不公正的*劾时的激愤与失意之情。

【注释】

⑴一剪梅:词牌名。

⑵陌上:田间小路上。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

⑶怪:惊异;觉得奇怪。《史记·商君列传》:“民怪之,莫敢徒。”

⑷府公:泛称府、州级的长官。《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孙钦?往辞承丕,承丕邀与俱见府公。”

⑸诗穷:诗使人穷。

⑹文穷:文使人穷。

⑺下车上马:指上任到解职。下车,官吏到任。《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

⑻秋风:秋天的.风,暗指离任时失意落寞。

⑼春风:春天的风。暗指上任时春风得意。

⑽阶衔:官职。

⑾钟:指某个时间。

⑿不消:不需要;不用。宋苏轼《赠包安静先生》诗之三:“便须起来和热?耍?幌?疵婀?方怼!?/p>

⒀岳、知宫:官职名,也指仕途。

【翻译】

田间路上的行人惊怪的看着作者,是诗使人穷、还是文使人穷?从上任到解职时间匆匆,春天到袁州就任,刚到秋天就被人免职。罢官以后不用再带兵、农,那就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不用跻身仕途,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

【赏析】

词篇一开始即通过陌上行人对词人“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惊怪,从侧面描写这次被解职是毫无道理的。“下车”“上马”其间相距不过数月,故云“太匆匆”。

“诗穷”、“文穷”是诗使人穷、文使人穷的意思。行人们这样发问正说明城中父老对他革职的不解与不平,这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并无失职,失火不是他的过错。既然人们对他这次解官只当是因为诗穷,因为文穷之故,换言之即非为政有失,则作者被排挤的真相就昭然若揭了。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为自己的罢官作了申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现了作者上任时春风得意,离职时的失意落寞,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暗指仕途沉浮无常;也喻作者两袖清风,正直廉洁。

下阕从作者方面立言,是对“行人”关切的回答。那意思是说:不要有什么奇怪,我自己倒落得个清闲。宋时,一般情况下知州兼任本州兵马钤辖和劝农使。知州的实职被夺,也就没有带兵、农的虚衔了,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出翁、唤作溪翁”这几句说既然当权者不给事干,那就只好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不能跻身仕途就作浪迹山林的打算,这在封建时代是带有普遍*的现象。但作者其实是用反语发泄牢骚,刘克庄绝不是一个甘心作山翁、溪翁的人。

作者在词中寓愤懑不平之气于谐谑闲适之中,一问一答,轻松而不流于浅露,亦客亦主,活泼而不失之含蓄,可以说在豪放粗犷的词风中较为独特。

【一剪梅袁州解印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一剪梅.袁州解印》赏析及阅读试题

2.《一剪梅·袁州解印》阅读*及赏析

3.《一剪梅·袁州解印》宋词鉴赏

4.《一剪梅·袁州解印》刘克庄词作鉴赏

5.一剪梅翻译及赏析

6.《一剪梅》翻译赏析

7.《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8.一剪梅原文与翻译

第2篇:剪梅袁州解印宋词鉴赏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剪梅·袁州解印》

【内容】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

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鉴赏】:

刘克庄是一个心怀天下、渴望为国立功的人。但在当时那个腐朽的时代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词人出使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刘克庄大为不服,写下这这首词以示申说。

词篇一开始即通过陌上行人对词人“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惊怪,使我们看出这次被解职是毫无道理的。“下车”“上马”其间相距不过数月,故云“太匆匆”。

“诗穷”、“文穷”是诗使人穷、文使人穷的意思。行人们这样发问正说明城中父老对他革职的不解与不平,这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并无失职,失火不是他的过错。既然人们对他这次解官只当是因为诗穷,因为文穷之故,换言之即非为政有失,则作者被排挤的真相不是昭然若揭了吗?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为自己的罢官作了申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明清白,暗指仕途沉浮无常。

下半阕从作者方面立言,是对“行人”关切的回答。那意思是说:不要有什么奇怪,我自已倒落得个清闲。宋时,一般情况下知州兼任本州兵马钤辖和劝农使。知州的实职被夺,也就没有带兵、农的虚衔了,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出翁、唤作溪翁”这几句说既然当权者不给事干,那就只好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不能跻身仕途就作浪迹山林的打算,这在封建时代是带有普遍*的现象。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要忘了作者其实是用反语发泄牢骚。刘克庄绝不是一个甘心作山翁、溪翁的人。

作者在词中寓愤懑不平之气于谐谑闲适之中,一问一答,轻松而不流于浅露,亦客亦主,活泼而不失之含蓄,可以说在豪放粗犷的词风中较为独特。

第3篇:一剪梅·袁州解印刘克庄

下阕写作者罢官后整日玩耍、安睡,实则用反语发泄牢骚。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官场遭遇不公正的*劾时的激愤与失意之情。

原文:

一剪梅·袁州解印

作者: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一剪梅·袁州解印翻译:

田间路上的行人惊怪的看着作者,是诗使人穷、还是文使人穷?从上任到解职时间匆匆,春天到袁州就任,刚到秋天就被免职。罢官以后不用再带兵、农,那就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不用跻身仕途,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

 

一剪梅·袁州解印字词解释:

⑴一剪梅:词牌名。

⑵陌上:田间小路上。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

⑶怪:惊异;觉得奇怪。《史记·商君列传》:“民怪之,莫敢徒。”

⑷府公:泛称府、州级的长官。《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孙钦?往辞承丕,承丕邀与俱见府公。”

⑸诗穷:诗使人穷。

⑹文穷:文使人穷。

⑺下车上马:指上任到解职。下车,官吏到任。《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

⑻春风:春天的风。暗指上任时春风得意。

⑼秋风:秋天的风,暗指离任时失意落寞。

⑽阶衔:官职。

⑾钟:指某个时间。

⑿不消:不需要;不用。宋苏轼《赠包安静先生》诗之三:“便须起来和热?耍?幌?疵婀?方怼!?/p>

⒀岳、知宫:官职名,也指仕途。

 

一剪梅·袁州解印背景:

刘克庄是一个心怀天下、渴望为国立功的人。但在当时那个腐朽的时代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曲折。公元1237(嘉熙元年)春,词人出使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刘克庄大为不服,写下这这首词以示申说。

 

一剪梅·袁州解印赏析:

“诗穷”、“文穷”是诗使人穷、文使人穷的意思。行人们这样发问正说明城中父老对他革职的不解与不平,这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并无失职,失火不是他的过错。既然人们对他这次解官只当是因为诗穷,因为文穷之故,换言之即非为政有失,则作者被排挤的真相就昭然若揭了。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为自己的罢官作了申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现了作者上任时春风得意,离职时的失意落寞,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暗指仕途沉浮无常;也喻作者两袖清风,正直廉洁。此中一句话也尽显诗人的无奈之感啊。

 

个人资料: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县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相关推荐:

一剪梅辛弃疾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第4篇:《一剪梅》翻译赏析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流逝的光*容易把人抛在后面,转眼又是火红的樱桃,碧绿的芭蕉。

[出自]南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

①吴江:今江苏县名,在苏州之南,太湖之东。

②秋娘渡与泰娘桥:都是吴江地名。

③银字笙:笙上用银作字以表示音*的高低。

④心字香:一种香名。据说是以香粉成心字形。褚人获《坚瓠集》:“按心字香,外国以花酿香,作心字焚之。”

⑤这三句是说岁月流逝,如今归期难卜,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

译文:

连绵不断的春愁需要用酒来排解。江中船儿在摇晃,酒楼上的酒帘高挑。秋娘渡与泰娘桥上既有风吹、又有雨打。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听佳人手抚银笙,*奏一曲清新的古调,燃起一段心字香,享受到家庭生活的温馨?岁月无情,旅途漫漫,眼看着美好的光*在羁旅中渐渐流逝,风细雨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全词用“点”“染”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

上片首句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言愁绪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白描,写舟行进在波动的水上,酒楼上的酒招子,吸引了寻酒的'词人;“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是用当地的特*景点和凄清、伤悲气氛对愁绪进行渲染。

下片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洗客袍”、“调笙”和“烧香”白描,是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白描是为了渲染归情,用美好*的家庭生活来突出思归的心绪。

更精妙的是下片最后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点出感叹时光流逝之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两种植物的颜*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也是渲染。

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突出了春愁的内涵:一是倦游思归的愁,一是春光易逝的愁。

【《一剪梅》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一剪梅翻译及赏析

2.《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3.一剪梅原文与翻译

4.《一剪梅》赏析

5.一剪梅赏析

6.《一剪梅》的赏析

7.一剪梅原文及翻译

8.宋词一剪梅李清照翻译及赏析

第5篇:《一剪梅·袁州解印》刘克庄词作鉴赏

一剪梅·袁州解印

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

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刘克庄词作鉴赏

刘克庄是一个心怀天下、渴望为国立功的人。但在当时那个腐朽的时代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词人出使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刘克庄大为不服,写下这这首词以示申说。

词篇一开始即通过陌上行人对词人“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惊怪,使我们看出这次被解职是毫无道理的。“下车”“上马”其间相距不过数月,故云“太匆匆”。

“诗穷”、“文穷”是诗使人穷、文使人穷的意思。行人们这样发问正说明城中父老对他革职的不解与不平,这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并无失职,失火不是他的过错。既然人们对他这次解官只当是因为诗穷,因为文穷之故,换言之即非为政有失,则作者被排挤的真相不是昭然若揭了吗?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为自己的罢官作了申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明清白,暗指仕途沉浮无常。

下半阕从作者方面立言,是对“行人”关切的回答。那意思是说:不要有什么奇怪,我自已倒落得个清闲。宋时,一般情况下知州兼任本州兵马钤辖和劝农使。知州的实职被夺,也就没有带兵、农的虚衔了,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出翁、唤作溪翁”这几句说既然当权者不给事干,那就只好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不能跻身仕途就作浪迹山林的打算,这在封建时代是带有普遍*的现象。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要忘了作者其实是用反语发泄牢骚。刘克庄绝不是一个甘心作山翁、溪翁的人。

作者在词中寓愤懑不平之气于谐谑闲适之中,一问一答,轻松而不流于浅露,亦客亦主,活泼而不失之含蓄,可以说在豪放粗犷的词风中较为独特。

第6篇:《一剪梅·袁州解印》宋词鉴赏

一剪梅·袁州解印

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

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刘克庄词作鉴赏

刘克庄是一个心怀天下、渴望为国立功的人。但在当时那个腐朽的时代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词人出使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刘克庄大为不服,写下这这首词以示申说。

词篇一开始即通过陌上行人对词人“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惊怪,使我们看出这次被解职是毫无道理的。“下车”“上马”其间相距不过数月,故云“太匆匆”。

“诗穷”、“文穷”是诗使人穷、文使人穷的意思。行人们这样发问正说明城中父老对他革职的不解与不平,这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并无失职,失火不是他的过错。既然人们对他这次解官只当是因为诗穷,因为文穷之故,换言之即非为政有失,则作者被排挤的真相不是昭然若揭了吗?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为自己的罢官作了申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明清白,暗指仕途沉浮无常。

下半阕从作者方面立言,是对“行人”关切的回答。那意思是说:不要有什么奇怪,我自已倒落得个清闲。宋时,一般情况下知州兼任本州兵马钤辖和劝农使。知州的实职被夺,也就没有带兵、农的虚衔了,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出翁、唤作溪翁”这几句说既然当权者不给事干,那就只好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不能跻身仕途就作浪迹山林的打算,这在封建时代是带有普遍*的现象。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要忘了作者其实是用反语发泄牢骚。刘克庄绝不是一个甘心作山翁、溪翁的人。

作者在词中寓愤懑不平之气于谐谑闲适之中,一问一答,轻松而不流于浅露,亦客亦主,活泼而不失之含蓄,可以说在豪放粗犷的词风中较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