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24-03-10 15:42:52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的词意: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泼”字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阳光下的桑麻叶面光亮,像泼了水一样,突出了乡村景物的清新、明丽,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出自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翻译赏析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

①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④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薰——香草名。

⑤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参考译文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赏析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这组《浣溪沙》即作于谢雨道上,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

这里选录的是第五首,主要写沿途见闻及由此而触发的人生归宿感。起二句虽直写眼中见闻,实极富意蕴。软、平、新、轻四个形容词将雨后村野的宜人气息点染得神韵毕现,仿佛可以呼吸到那种醉人的空气。草平沙轻,走马无尘,这是混沌的*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世界。苏轼深受感染,并由此对自己的人生归宿产生了感慨。隐居田园——是苏轼那一刻最强烈的信念。然而身为州官,要将这种愿望变成现实,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虽有如同长沮桀溺一样的`耦耕之心,但何时能了却素愿,却连自己也一时莫明了。上阕的情感基调是先扬后抑,由景生情。

下阕开头也是由景起笔。如果说上阕写景是着重突出雨后村野的清新之气的话,下阕则以浓郁的田间风光为主。雨过日暖,桑麻因附有大量的雨滴,而在日光下,闪亮一片。以“泼”字形容日光,既写足“日暖”之意,又非常符合光照的特点,遣词尽见匠心。这一句是接写视觉所见。虽承上阕起句而来,但已别开境界,从时令推移上来说,也是雨过后稍长一段时间了。意脉结构,一丝不乱。“风来”句写嗅觉,彼此关捩也极为紧凑。蒿艾(一名艾蒿)原有淡淡的香气,但经雨后日照蒸发,又经风儿吹过,那种淡香便如薰草的香味一样,显得格外浓郁。这两句一写视觉一写嗅觉,都特别用力,似平却奇,有重笔濡染的意味。结句“使君元是此中人”是点睛之笔,然意味深长。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今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如今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赏析二: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在*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

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赏析和翻译】相关文章:

1.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翻译赏析

2.《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翻译赏析

3.《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翻译及赏析

4.《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赏析

5.《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赏析

6.浣溪沙译文翻译和赏析

7.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

8.浣溪沙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2篇:《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翻译赏析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前言】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苏轼于谢雨道上作《浣溪沙》组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此词是《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组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

【翻译】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鉴赏】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此时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第3篇: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翻译赏析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前言】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苏轼于谢雨道上作《浣溪沙》组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此词是《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组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

【翻译】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鉴赏】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此时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著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第4篇:《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赏析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为农村词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文风,在题材上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具有开拓*意义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译文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注释

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

②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③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④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⑤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

⑥薰——香草名。

⑦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赏析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苏轼于谢雨道上作《浣溪沙》组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此词是《浣溪沙》组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此时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第5篇:浣溪沙译文翻译和赏析

作者:苏轼年代:宋体裁:词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通常,记游*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浣溪沙译文翻译和赏析】相关文章:

1.《浣溪沙》译文与赏析

2.《浣溪沙》译文及赏析

3.浣溪沙的译文和赏析

4.《浣溪沙·春情》翻译赏析

5.浣溪沙翻译及赏析

6.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

7.《浣溪沙》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8.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6篇:苏轼的浣溪沙翻译-浣溪沙苏轼赏析

 浣溪沙苏轼赏析,这首诗以作者所见所闻的经历,凸显了作者爱民的形象。本文浣溪沙苏轼赏析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苏轼写的浣溪沙一共有五首,这是第四首,是在作者所辖地区发生重大灾情的情况下写的。其原文如下: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苏轼主旨:

 这首词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求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浣溪沙苏轼翻译:

 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村子里响起纺车织布的吱呀声。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会儿。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敲门试着问一下有人在吗?只是想讨杯茶喝。

 

浣溪沙苏轼字词解释:

1.簌簌:花飘落的样子。

2.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3.村南村北:泛指整个村庄。

4.缫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缲”同“缫”。

5.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zhì],豕也,即猪)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6.欲:想要。

7.漫:随意。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浣溪沙苏轼背景:

 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

 

浣溪沙苏轼赏析:

 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求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格特征。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1.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刚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

 

 《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词牌名了解: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ǔR云浯饰??澹?碛兴闹直涮濉H?史至狡??掀??淙?迷希?缕?┒?溆迷稀4说饕艚诿骺欤??裨肌⒑婪帕脚纱嗜怂?S谩4?碜饔嘘淌獾摹朵较?场ひ磺?麓示埔槐?贰⑺臻?摹朵较?场ふ杖丈詈炫??恪贰⑶毓鄣摹朵较?场つ??岷?闲÷ァ贰⑿疗?驳摹朵较?场こI降乐屑词隆返取?/p>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以上这篇浣溪沙苏轼赏析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