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灵*的觉醒》初一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2-19 07:50:37

其实第一次听说《新世界——灵*的觉醒》这本书,还是在看小s主持的一期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里,在节目里她说,她老公逼着她看一本书,她老公非常喜欢这本书,就是这本《新世界》,是《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写的。《当下的力量》非常有名的一本书,我也读过,所以对《新世界》产生了兴趣,所以在手机上下载了电子版的看了一遍,后来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写的还是很深的,粗略的读一下没有太大效果,就买了纸质版的书,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重新认真读了一遍。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对我的思想触动非常大。里面很多句子都能算上哲理名句。它是我思想上的一次变革,在读的过程中甚至有些小开悟,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时常收到伤害不开心?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

《新世界灵*的觉醒》初一读后感

摘录书中精彩的句子:

自远古以来,花朵、水晶、宝石和鸟类对人类心灵就一直有着重要意义。它们对人类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之所以会对它们如此着迷并感觉亲切,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超凡空灵的特质。人类的认知当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临在、定静和警觉,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然而除非上述这种情形能够发生,否则在部分的人类,只能看到这些生命的外在形相,而无法觉察到它们内在的本质,就像人类只会认同于自己肉体和心理上的形相,而无法觉察到自己的本质一样。

作者的突然开悟,和佛陀相似。他告诉我们:人可以不借助任何宗教而能得到心灵的平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和宇宙沟通。其实原始宗教里面是有这样的修行的。不过到了后来,人们越来越耽于繁琐的教义,而忘记了宗教的本质。这就像*的绝地天通一样。

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三种境界:接纳、享受、热诚。

《圣经》中描述的原罪。托尔说,原罪并不是指我们真的有罪,而是,我们忘记了本我,活在一个虚幻的所谓自我当中。人生的意义就是找到真正的本我。

第2篇:觉醒读后感

“黎明时窗旁的白瓷杯,看着阳光流入其内,遇见尚温热的咖啡,于是屋内的浓郁亲吻拥抱了窗外的明媚。

或许生活会在之后的一天中渐渐破碎,但至少,请允许我们带着些许泪水,感谢来自每个人身上微弱的光辉,感谢这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短暂的心灵安慰。”——自序

在这个近一个多月的放假中,我拜读了<觉醒>一书。书中以诗歌般的语言,在其中平淡而美好的意境中,通过一篇篇或长或短的散文,缓缓向我们倾诉了这个平凡生命中,那些轻易被常人所忽视的、寻常举动中包含的美好、善意与尊重。而我在书中最大的感悟就是——感谢生活,享受生命。

本书的作者是全球最富盛名的心灵作家、雕刻家、神学家的肯特·纳尔本(kent ner burm),他还是现居住于美国明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州大学的美国研究课题*和斯坦福大学的宗教学与人文学*,毕业之后进入伯克莱研究生技术协会,并在明州大学取得了宗教学与艺术博士学位。着有<非狼亦非狗><目光中的狼群><真谛><隐藏的美丽><一个印第安人的灵魂><让我成就你的平和><走在宽恕的路上><本土美国人的智慧><让我耕耘爱>等二十余部作品。

本书分为<前言>、<觉醒>、<清晨的许诺>、<流逝>、<相聚>、<分别>、<尾声>与<关于本书作者>八个部分。期间一直在探寻这样的问题:我们希望生活得荣华富贵,但是每个人却都生活在平凡之中。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从最初的黎明到最终的午夜时分才形成了有意识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于是我们将生命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从内心深处思考最重要的问题——诸如,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爱是什么?死亡的背后是什么?但往往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有时,*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生活阅历。

在书里,每篇文章和道理,都是用一句句短小简练的话,唯美的阐述出来,而其中有这样几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晨开启了新的梦,心灵倍感清爽,在黎明的*彩里万物得到了宽恕。”在<觉醒>的部分,作者就说明了这样一件事:黎明,是一个神圣的时刻。我们必须暂停一切,集中精神,在这完整的一天开始被世俗种种破碎之前,在她分散于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之前,去花费一个片刻,感受一天得开始,并且崇敬这一天的到来。那么,为什么,这一天是如此神圣的存在呢?

“没有谁能一定拥抱明天,而今天,他所绽放的所有美丽,都是我们拥有的”。这就是作者在<分别>这部分讲述的道理,()他在文中讲述了一个朋友的死亡,对他的感触。“没有谁一定能拥抱明天,但今天,它的美丽,它的悲伤,它的复杂,都是我们拥有的。眼前的光也许就是我们在尘世看到的最后一缕。没有什么是肯定的,除了一个事实即有一天我们都不再拥有明天,并且我们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来临。”

“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恩赐;感谢生活,给予我此刻的光芒。”感谢,或者说是感恩,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最需要拥有的,谁也无法保证,我们将会在未来的什么时刻失去什么,所以,要感受现在,要“活在当下”。

“我们都生活在怕被别人评价的恐慌中,然而我们之间的空白正在等待一个简单真诚的关怀去填补。”这句话是<流逝>这一部分的一句话,给我的感触也非常深刻。在这部分中的<一位邻居和一个朋友>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作者一个朋友的故事,作者一直担心他的一位教授与自己关系不好,他的朋友却一再鼓励他去热情的尝试,结果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却发现那位教授居然也是位亲切的人,而在作者与他的教授两人搭肩而去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朋友正看着他们开怀大笑。

这个故事,让作者意识到:人与人相遇,都带着一种害怕,都在担心对方如何评价自己,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真正地为别人想一想,关心对方的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就能打动每一个人,消除每一寸隔阂。

想要享受生活,其实很简单。“我们的生活是渺小的,但我们的梦想是伟大的。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生活在我们生活的角落里。”我们或许拥有的不多,但每一寸我们拥有的角落,都可以承载我们的希望,为我们提供一个梦想的起航地。不要被生活的大喜遮蔽目光,让我们自私起来;不要被生活的大悲击垮,从此怨天尤人。“大喜让我们爱这个世界,大悲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作者用短短的话语,告诉了我们怎样才可以享受生活。

“我们的灵魂是由风、光和流逝的岁月*奏的竖琴弦。我们必须去学着听她们的音乐,让她们在我们心中演绎美妙的旋律。”这句话,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根源,不在于多么浩瀚大气,又或婉转灵明,她的本源,应该是演奏者,那一刻感受到的,自己灵魂与精神所感受的世界的旋律。

所以,让我们在未知的下一刻到来之前,在现在这一刻,感谢生活,享受生命。

第3篇:觉醒——读后感

感谢生活,享受生命

--读<觉醒:在庸碌人生中慢慢苏醒>有感 [黎明时窗旁的白瓷杯,看着阳光流入其内,遇见尚温热的咖啡,于是屋内的浓郁亲吻拥抱了窗外的明媚。

或许生活会在之后的一天中渐渐破碎,但至少,请允许我们带着些许泪水,感谢来自每个人身上微弱的光辉,感谢这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短暂的心灵安慰。"

--自序

1一书。书中以诗歌般的语言,在在这个近一个多月的放假中,我拜读了<觉醒>○

其中平淡而美好的意境中,通过一篇篇或长或短的散文,缓缓向我们倾诉了这个平凡生命中,那些轻易被常人所忽视的、寻常举动中包含的美好、善意与尊重。而我在书中最大的感悟就是--感谢生活,享受生命。

本书的作者是全球最富盛名的心灵作家、雕刻家、神学家的肯特·纳尔本(kent nerburm),他还是现居住于美国明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州大学的美国研究课题*和斯坦福大学的宗教学与人文学*,毕业之后进入伯克莱研究生技术协会,并在明州大学取得了宗教学与艺术博士学位。著有<非狼亦非狗><目光中的狼群><真谛><隐藏的美丽><一个印第安人的灵魂><让我成就你的平和><走在宽恕的路上><本土美国人的智慧><让我耕耘爱>等二十余部作品。

本书分为<前言>、<觉醒>、<清晨的许诺>、<流逝>、<相聚>、<分别>、<尾声>与<关于本书作者>八个部分。期间一直在探寻这样的问题:我们希望生活得荣华富贵,但是每个人却都生活在平凡之中。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从最初的黎明到最终的午夜时分才形成了有意识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于是我们将生命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从内心深处思考最重要的问题--诸如,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爱是什么?死亡的背后是什么?但往往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有时,*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生活阅历。

在书里,每篇文章和道理,都是用一句句短小简练的话,唯美的阐述出来,而其中有这样几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晨开启了新的梦,心灵倍感清爽,在黎明的*彩里万物得到了宽恕。"在<觉醒>的部分,作者就说明了这样一件事:黎明,是一个神圣的时刻。我们必须暂停一切,集中精神,在这完整的一天开始被世俗种种破碎之前,在她分散于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之前,去花费一个片刻,感受一天得开始,并且崇敬这一天的到来。那么,为什么,这一天是如此神圣的存在呢?

[没有谁能一定拥抱明天,而今天,他所绽放的所有美丽,都是我们拥有的"。这就是作者在<分别>这部分讲述的道理,他在文中讲述了一个朋友的死亡,对他的感触。[没有谁一定能拥抱明天,但今天,它的美丽,它的悲伤,它的复杂,都是我们拥有的。眼前的光也许就是我们在尘世看到的最后一缕。没有什么是肯定的,除了一个事实即有一天我们都不再拥有明天,并且我们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来临。"

[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恩赐;感谢生活,给予我此刻的光芒。"感谢,或者说是感恩,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最需要拥有的,谁也无法保证,我们将会在未来的什么时刻失去什么,所以,要感受现在,要[活在当下"。

[我们都生活在怕被别人评价的恐慌中,然而我们之间的空白正在等待一个简单真

诚的关怀去填补。"这句话是<流逝>这一部分的一句话,给我的感触也非常深刻。在这部分中的<一位邻居和一个朋友>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作者一个朋友的故事,作者一直担心他的一位教授与自己关系不好,他的朋友却一再鼓励他去热情的尝试,结果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却发现那位教授居然也是位亲切的人,而在作者与他的教授两人搭肩而去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朋友正看着他们开怀大笑。

这个故事,让作者意识到:人与人相遇,都带着一种害怕,都在担心对方如何评价自己,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真正地为别人想一想,关心对方的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就能打动每一个人,消除每一寸隔阂。

想要享受生活,其实很简单。[我们的生活是渺小的,但我们的梦想是伟大的。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生活在我们生活的角落里。"我们或许拥有的不多,但每一寸我们拥有的角落,都可以承载我们的希望,为我们提供一个梦想的起航地。不要被生活的大喜遮蔽目光,让我们自私起来;不要被生活的大悲击垮,从此怨天尤人。[大喜让我们爱这个世界,大悲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作者用短短的话语,告诉了我们怎样才可以享受生活。

[我们的灵魂是由风、光和流逝的岁月*奏的竖琴弦。我们必须去学着听她们的音乐,让她们在我们心中演绎美妙的旋律。"这句话,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根源,不在于多么浩瀚大气,又或婉转灵明,她的本源,应该是演奏者,那一刻感受到的,自己灵魂与精神所感受的世界的旋律。

所以,让我们在未知的下一刻到来之前,在现在这一刻,感谢生活,享受生命。

参考文献

1<觉醒:○在庸碌人生中慢慢苏醒>([美]肯特·纳尔本,李文龙译,现代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

第4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初一

《苏菲的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是世界与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很强的哲学书。它以苏菲不断收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同时引出我的好奇,然后去思考……枯燥乏味的哲学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却向人们展示出截然不同面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尤其是书中刻画的那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她面对哲学的那股强烈的好奇心,那股刨根问底、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为之震撼。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在本书头,作者就向读者投掷了一枚思考之*,企图打开读者的思维之窗。“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不仅是苏菲的思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而对该问题思考历程的追溯,我们就能看到西方哲学的发展轮廓。因而,《苏菲的世界》不仅是苏菲哲学学习史,更是一部西方哲学简史。

在书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古希腊,聆听苏格拉底的教诲;犹如置身于中世纪的古堡,见证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尽情沐浴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伟大和艺术的魅力。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的*烟中,体味现代哲学的曙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启蒙运动的先驱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极致。而后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主义”也按时间先后一路喷涌了出来。

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人类文明的通史纵绘眼底。在浩瀚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中,每一个我不过是一道星光、一点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再明白不过。它反衬着个人生命的短暂,无不倍觉珍惜与伤感。“我思故我在”可很多人茫然要问:“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有的人会为此问题而深感忧虑,甚至是恐惧。但是,我有的只是淡然,并且可以大声的回答到:“是的,我存在着,因为我是个思考着的人。”不去想我不存在以后,因为那是我所未知的世界,只是把握眼前,这才是现实。也许我很渺小,但我也有着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至少我这一生如此。

除了哲学外,《苏菲的世界》还涉及了不少科普知识。比如“观测太空”的那段知识就让无知的我在惊讶中了解了如下不可思议的知识:“我们只要眺望太空,所看到的一定是从前的太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现在的宇宙是什么模样。我们只知道它当时如何。当我们仰望一颗距离我们有几千光年的星球时,我们事实上是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太空。因为我们眼中所见的一切事物都以光波的形式出现,这些光波需要时间才能传过太空。”

《苏菲的世界》无疑是一座宝库,一座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只要你去阅读它、了解它。读完《苏菲的世界》,我最想说的就是,自己一定要去读更多的书籍,因为,有时我们很无知。当然,这里的无知并不是指我们的那种自卑,或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而是说我们在冲出洞穴之后,发现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更大的洞穴之中,接触到了更大的黑暗。到最后就剩一句话了: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是啊,广阔的世界,我们要学的太多。最聪明的人就是明白自己是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的人,必能进退自如。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刚看完《苏菲的世界》,颇有些感悟,记录在此,以供日后参考。感悟主要有三点:

(1)两条故事线索和五层世界

《苏菲的世界》有两条故事线-苏菲和艾伯特的世界;席德和少校的世界。苏菲和艾伯特可以说是少校笔下的虚构人物,是少校的想象力。

然而,《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至少有五层世界。我说“至少”的原因是我并不知道究竟最后有几层世界,有可能多于五层,原因很简单:苏菲和艾伯特是一层世界,可别忘了,苏菲在她的世界里也发现了一本叫《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这本书本身又是另外一层世界。席德和少校处于另一层世界,而我们这些读者所处的世界又是另外一层世界。这么说来,已经有四层世界了,还有一层世界我称之为不可知的世界-就是也许在我之外是上帝或者宇宙之外的某个未被发现的世界。

当然,对于第五个世界的说法也许并非所有人都同意我。不过,正如我们不能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一样,这个问题里面目前没有对错可言。

(2)宏观哲学历史背景和重点。

《苏菲的世界》与其说是一本哲史书,还不如说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在短小精悍的篇章可以读到一个大致的哲学框架。

不过要注意了,这个框架是非常模糊的,而且也并不精准。然而我相信,精准并非作者的意图,启蒙才是。在深入了解哲学之前先把大致的线索串联起来,这对后来的学习很有帮助-因为你大概知道这条道路引导你的方向,那么接下来就是你来决定是否继续这趟旅行了!我比较喜欢这种先俯瞰整个图画然后再深入了解的路径。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而且对哲学不甚了解,不知是否深入学习,这本书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再次声明,书里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重点都在那儿了!

(3)关于“无用”的理解-人应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关于这一点的体悟,并非完全因为此书,不过也是在阅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再次想到的,而且非常重要,所以也一并写下来。

哲学可以说是“无用”的知识-当然了,这里的“无用”是相对的。比如我就觉得哲学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启发我的心智,甚至帮我解答疑惑-当然这也许需要一段时间,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五年或十年后。但有些人会觉得哲学“无用”,那是因为他们觉得哲学并不能立刻对他们有用。所以我说,有用和无用其实是相对的。

我这里想说的是,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会因此获益良多。这也许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无论如何,《苏菲的世界》的确成功重新引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和对世界的审思-这种启发也许比任何实在的技能和技巧更为重要。我希望看了这本书以后,你也可以有我一样的收获。

以上便是一个粗略的读后感。以前读过的书读过就算了,不曾留下些许总结或感悟。然而,看完一本书有感而发并且记录下来,倒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况且日后这笔记也许可以帮助我重温该书。好的书还是值得被颂扬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是世界与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故事由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让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考,并在哲学家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西方哲学。苏菲在一次次的书信中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从神话、命运到启蒙,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贾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问,将苏菲一点点引入其中,跟随着苏菲的脚步,也让我不由自主跟着苏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学习......

这本书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作者在书中这样说到:“我们生活的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仔细想想,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渐消失了。我记得《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而这本书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找回曾经拥有的好奇心。

第5篇:醒世恒言读后感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卓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

这里描写的过善,虽然没有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经典和可笑,不过也足够刻薄的了!你想啊,现在的人,除非没有钱,愿意去过苦日子,要是有了钱,谁不知道享受啊!可是这却是个土财主,吃嘛,不饿就可以,穿嘛,冻不着就行,没有一点享受,不旅游,不社交,只活在一个小小的躯壳里,只知道积攒钱财。难道这些钱财是可以带走的!

其实万物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无论你怎么样节约积攒,你是不可能永远都拥有这些钱财的!你自己不花,会有人帮你花掉,或者就会有一些破财的事情发生。感觉这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呢。就象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发展由萌芽到发展到颠峰然后到衰落(经济危机),然后从头再来,周而复始。

人的钱财也一样,你见过谁家是永远都富裕,都繁荣的,*有句传统说法:富不过三代。这也可说是那只无形的手在调控吧。比如过善,看他那么勤俭,却养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其实这也因为他周围的那帮朋友,都看老头子手里有钱,帮他花花而已,只不过是用儿子的名义来的。儿子手里没有钱,他们就借给他,当然是用田产做抵押的!

看来过善再省也无济于事,不到两年,儿子已经帮他花掉了3-4千两银子,家产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这也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个朋友生意做了很多年,却还开着一个很破的车,这个车外形牌子都不好,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已经大成问题,经常有把人仍在半路的危险。

所以我就鼓动他买车,

第6篇:初一读后感:《平凡的世界》读后的感想

平凡,是生活的本*。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当我费力的打开第一页的时候,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给吸引住了:“…系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玲玲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大览宏图。

最让我赏识的是,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赣台,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其中穿插两个字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到一起,他们都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他遇到了田晓霞。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到了极致。我甚至感觉少安就是身边的某一位人。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是的,没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他的那种喜悦,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少安没有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他在潜意识李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再说到少安的事业,可以这么说,少安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多么的现实啊,付出才会收获。有得当然有失,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绝笔。

《平凡的世界》对我的影响也许我现在还无法预测,有一点时肯定的,它给予我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它改变了青春时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我的态度。真的事无法言语,只记得那段时间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内心充满着各种幻想。我开始变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觉世界事多么的美好。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