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4-03-06 13:59:02

学好初三化学的前提就是掌握好课本的基本原理,弄懂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学好化学。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原子的构成: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不带电电子(一)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

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

初三化学识归纳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例如:ho2的意义表示:水是由*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化合价

1、o通常显-2价,*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

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

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三、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o

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

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h2o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散*好,坚硬)

2.石墨(软,有滑感。具有导电*,耐高温)

3.c60(由分子构成)

*质:1.常温下不活泼

2.可燃*c+o2==(点燃)co22c+o2==2co

3.还原*c+2cuo==2cu+co2

4.无定形碳1.木炭和活*炭吸附*

2.焦炭炼钢

3.炭黑颜料

二、co2的实验室制法

1.物理*质:通常情况下无*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

化学*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co2+h2o==h2+co3

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2.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4.实验装置:固液常温下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验证)用澄清石灰水(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6.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用于人工降及做制冷剂

三、co的*质

1.物理*质:通常情况下无*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质:可燃*2co+o2==2co2

还原*co+cuo==cu+co2

毒*:使人由于缺氧而中毒

1.初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

2.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3.初三化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4.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

5.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6.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2篇:初三上册化学重要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初三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这部分的知识,能为以后的高中化学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固体的颜*

1.红*固体:铜,氧化铁,氧化*

2.绿*固体:碱式碳*铜(铜绿),七水硫*亚铁(绿*)

3.蓝*固体:*氧化铜,硫*铜晶体

4.紫黑*固体:高锰*钾

5.淡黄*固体:硫磺

6.无*固体:*,干*,金刚石

7.银白*固体:银,铁,镁,铝,*等金属

8.黑*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9.化三铁,(碳黑,活*炭)

10.红褐*固体:*氧化铁

11.白*固体:*化*,碳**,*氧化*,*氧化钙,碳*钙,氧化钙,硫*铜,五氧化二*,氧化镁

液体的颜*

1.凡含cu2+的溶液呈蓝*;

2.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

3.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其余溶液一般不无*。

4.无*液体:水,双氧水

5.蓝*溶液:硫*铜溶液,*化铜溶液,**铜溶液

6.浅绿*溶液:硫*亚铁溶液,*化亚铁溶液,**亚铁溶液

7.黄*溶液:硫*铁溶液,*化铁溶液,**铁溶液

8.紫红*溶液:高锰*钾溶液

9.紫*溶液:石蕊溶液

气体的颜*

1.红棕*气体:二氧化氮

2.黄绿*气体:*气

3.无*气体:氧气,氮气,*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化*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化学方程式

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

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

有*找*无*找氧,奇数配偶变单成双;

出现分数去掉分母,调整系数使支配平。

2、离子方程式

客观事实要遵从,书写形式分异同;

生成符号要写对,质量电荷要守恒。

3、干燥气体

*干*,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

中*干燥剂,使用较普遍,

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4、空气组成

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莫要当成质量比;

还要注意防污染,环保意识要树立。

5、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紫*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

6、氧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燃白*烟子漫,

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7、*中燃烧的特点

*燃*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

*燃火焰苍白*,*燃剧烈产白霜。

8、防止铁生锈

铁氧水等互作用,发生复杂之反应,主要生成氧化铁,还有复杂的成分;

铁锈疏松易吸水,加快生锈的过程,要想防止铁生锈,保持干燥和洁净;

隔绝空气又防水,表面涂上保护层,镀金属刷油漆,涂油烤蓝都可以。

9、硫的物理*质

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点一一二,沸点四四四。(密度是水的两倍)。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物理*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质

(如:颜*、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等)

4.化学*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质

(如:可燃*、助燃*、氧化*、还原*、*碱*、稳定*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1.初三上册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2.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3.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的知识点

4.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5.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3篇: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本来初三的学生学习任务就紧张,这个时候还增加了化学这门科目,很多学生都感到压力大,不过,初三的化学知识都是比较基础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1、试管

(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锥形瓶用途: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

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4、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注意事项: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

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5、胶头滴管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品

注意: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6、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注意: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②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作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7、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用途: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燃烧的反应器。

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③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8、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9、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0、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1、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注意事项:①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距管口1/3)(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12、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作。

注意事项:a、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作和保证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13、酒精灯

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一)、固体的颜*

1、红*固体:铜,氧化铁

2、绿*固体:碱式碳*铜

3、蓝*固体:*氧化铜,硫*铜晶体

4、紫黑*固体:高锰*钾

5、淡黄*固体:硫磺

6、无*固体:*,干*,金刚石

7、银白*固体:银,铁,镁,铝,*等金属

8、黑*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炭)

9、红褐*固体:*氧化铁

10、白*固体:*化*,碳**,*氧化*,*氧化钙,碳*钙,氧化钙,硫*铜,五氧化二*,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

11、无*液体:水,双氧水

12、蓝*溶液:硫*铜溶液,*化铜溶液,**铜溶液

13、浅绿*溶液:硫*亚铁溶液,*化亚铁溶液,**亚铁溶液

14、黄*溶液:硫*铁溶液,*化铁溶液,**铁溶液

15、紫红*溶液:高锰*钾溶液

16、紫*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

17、红棕*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气体:*气

19、无*气体:氧气,氮气,*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化*等气体。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铜,若白*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离子:滴加紫*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氧根离子:*酞试液/硫*铜溶液

8、碳*根离子:稀盐*和澄清的石灰水

9、*离子:**银溶液和稀**,若产生白*沉淀,则是*离子

10、硫*根离子:**钡溶液和稀**/先滴加稀盐*再滴入*化钡

11、铵根离子:*氧化*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氧化*溶液,若产生蓝*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氧化*溶液,若产生红褐*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沉淀,则含有nacl。

1.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

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4.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5.初三化学上学期知识点

6.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4篇: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学习初三上册的化学知识,我们要学会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并在课后加以复习和巩固。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物质的变化和*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质

物理*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质。如:*、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质。如:可燃*、助燃*、氧化*、还原*、稳定*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品—*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第一章】

【1——1】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硫*铜溶液滴入*氧化*溶液:现象:有蓝*沉淀(*氧化铜)生成。

硫*铜+*氧化*——硫**+*氧化铜

4、物理*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态味等。

化学*质:物质在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质。如可燃*,氧化*,还原*等。

【1-----2】

1、蜡烛燃烧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3、如何判断某种物质燃烧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

用一个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了二氧化碳。

如何判断某种物质燃烧是否生成了水?

用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则生成了水。

5、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有何不同?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较空气多。

6、二氧化碳的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的特*: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3】

1、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判断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加热硫*铜与*氧化*反应生成的沉淀。现象:蓝*沉淀变成黑*。

*氧化铜----------氧化铜`+水。

【第二章】

【2---1】

1、*:俗名水银,银白*,化学式hg,是常温下唯一的一种液态金属。

*+氧气-----氧化*

2、验证空气组成实验(书上27页实验2-1)。

现象:1、红*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五分之一。

结论:*+氧气----------五氧化二*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注意事项:1、红*必须足量(不够就使结果小于五分之一)2、气密*要良好(不好就使结果小于五分之一)3、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才能记录结果(没冷就记录结果必小于五分之一)4、红*燃烧时必须关闭*簧夹(没关则结果大于五分之一)

3、空气的组成及用途。

a:氮气:78%,用作保护气,制冷剂,制化肥。b:氧气:21%,用于支持呼吸和燃烧。

c:稀有气体:0。94%,用于做保护气,制冷剂,制彩灯。d:二氧化碳:0.03%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灭火等。e:其它:0。03%。

4、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牛奶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混合物等。

(注意:纯净物可以含多种元素如二氧化碳,五氧化二*。二氧化碳不是由氧和碳这两种物质混合而成成,而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如果把元素如喻成英语中的一个字母,则纯净物好比英语中的一个单词,混合物好比一个句子。*和水化学成份一样,只是形态不同,所以*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5、空气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不包括二氧化碳)。

【2----2】

1、氧气的物理*质:a常温下是一种无*无味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略大c不易溶于水。d液态氧气和固

a碳的燃烧现象:在空所中燃烧发微弱的红光,纯氧中燃烧发出白光,放态氧气是淡蓝*。

2、氧气的化学*质比较活泼。

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b硫的燃烧: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火焰,并生成带刺激*气味

结论:硫+氧气----------二氧化硫

c、铁的燃烧现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固体(四氧化三铁)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沙,防止高温的熔化物掉落烫坏集气瓶。

3、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物质的反应。(多变一)4、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是指氧化剂)

1.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

4.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5.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和归纳

第5篇: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但是由于我们只有一年的时间来学习化学,所以学习任务是比较重的,很多知识点都需要杂短时间内掌握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化学式的意义: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意义

【注意】化学式前一旦有数字,就不能表示物质和组成元素,失去了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如:在2h2o中各数字有什么意义?

数字的意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二、化学表达式

1)化学反应:盐*滴入碳*钙中,生成*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表达式如下:

表达:碳*钙和盐*反应生成*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化学反应式如下:

反应物:化学反应前的物质。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2)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

3)*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钙沉淀和水

*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钙沉淀+水

ca(oh)2+co2→caco3↓+h2o

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化肥随水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质:常温下的稳定*、可燃*、还原*。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

(1)液态氧气是淡蓝*;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火焰;

(3)*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火焰。

1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

(1)硫*铜晶体;

(2)*氧化铜沉淀;

(3)硫*铜溶液。

17、过滤*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0、取用*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品的味道。

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氧化*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通过*氧化*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

1.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2.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4.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5.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

6.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6篇: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所以初三的时候我们就要学好化学这门科目,打好知识基础。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必备的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金属和金属材料

1.物理*质

(1)金属的物理*质:

a.常温下一般为固态(*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b.大多数呈银白*(铜为紫红*,金为黄*)

c.有良好的导热*、导电*、延展*

(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份都是铁,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能好、耐腐蚀*强、“相溶*”等

2.金属的化学*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3.常见金属活动*顺序:

在金属活动*顺序里: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就越强

②位于*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稀硫*中的*(不可用浓硫*、**)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4.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a.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2fe+3co2

b.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c.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b.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制成不锈钢。

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有时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元素;一个*原子

he:表示氦元素;氦气;一个氦原子

c:表示碳元素;碳;一个碳原子

al:表示铝元素;铝;一个铝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子

例如:3h:3个*原子4c:4个碳原子

nfe:n个铁原子2ar:2个氩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原子

元素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特征

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每2个*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2.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3.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4.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初三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6.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