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译注》读书笔记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8 14:32:00

最近,重读周振甫《周易译注》,因第一遍读得较粗略,只留下个大致印象,今次再读有点感悟,好记*不如烂笔头,记下以作备用。说到《周易》,实属国学经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衍生了八八六十四卦,变化万千,确又有“理”通其间,确实蕴藏着大智慧,黑格尔和荣格对此书高度评价,黑格尔称此书代表了*人的智慧,荣格则称其为人类的智慧宝典。

再读《周易》也属偶然,第一次看基本浑浑噩噩,在书店看到了《周易译注》,翻阅后发现还是译注好懂,便买了下来,回来一看,发现这书不得了!最近,在街头巷尾几次看到有人拿着杆子举着个老乌龟,一看就知道是算卦的,古代*人讲究卜筮,烧乌龟壳后看其形状便是首选,《周易》便是解释占卜之辞,古代王朝太卜掌三兆之法,所以地位相当重要。有人说占卜是迷信,但《周易》绝不是迷信之术,其中蕴含了本体论、辩证法,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念等,对我国哲学思想发展影响不可估量。“易有太极”,太极是天地的根本,由此又有乾元、坤元,二者即阳气、*气,为万物“资始””资生”的根源,产生八卦,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卦,代表了八个基卦象,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不同组合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分为*阳。《周易》便是这六十卦三八八十四爻的释义。

《周易译注》读书笔记范文

《周易》分为上经三十卦和下经三十四卦,其中第一卦便是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说的是“乾”的地位,语言简练,但又颇有气势,不愧为五经之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再加上”坤”卦的“地势坤”正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由来。潜龙勿用,何谓也?“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世,不成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大隐隐于市的人,既不为世俗所转移,不求成名,隐居没有苦闷,不因为别人不知道他的正确而苦闷,对感到高兴的事就去做,对可忧的事就避开,这种人怎么能“用于当世”呢?所以,人要融入世俗,和光同尘,否则真的就“潜龙勿用”。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处在上位而不骄,处在下位而不忧,不停地前进,随时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害。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所以,要知进并知退,知存又知亡,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唯圣人也。这是人生的高境界!第二卦“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强调了坤合于“乾”,“天地变化,草木蕃”,《周易》一直强调天地交合,乾坤合体,才能万物交感,万物资生,这正是交流融合发展变化的观念。

卦三“屯”讲的是“刚柔始交而难生”,说的各种“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悲惨状跃然于纸上。“屯”者物之始生,物生必蒙,第四卦便是“蒙”。“蒙”卦,坎下艮上,水下山上,山下有泉,对蒙昧的人,要像水润万物一样包容教导,蒙以养正,圣功也,君子以果行育德!但也强调“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里说的是蒙昧的人求启蒙,才能得以实施,有些时候如果学生或有些人没有这样的动力,“蒙”便没有了基础。如果真正对学生实现“蒙以养正”,真是“圣功”,但可悲的是许多学生没有求“蒙”的愿望,使得我们无从下手。

作为第一次笔记,今日先到此,近期陆续再发,以自省自勉!

第2篇: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该如何写吧,希望小编收集整理的文章对你有帮助!

在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相近,习相远”的人*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别得体的了吧。“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该与他的能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助。

起初我在编译的时候可以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但今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因为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人群对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所以,不要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近,因为真理应该是最浅显易懂的,晦*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千人读《论语》必有千种解释。不要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们的灵魂。否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第3篇:《易经》读书笔记范文

刚刚读了一本关于《易经》的书,整理读后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对易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也是只知皮毛。摘取些感受比较深刻的东西:

“只要我们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家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人人如此,自然合理变通而生生不息。”

“只有仁是万事万物的共通需求,仁则生,不仁则麻木而枯死。做人必须不厌不倦,终生追求仁德。所以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人自尊、自重、自律,以提高自主的尊严”、

“从事科技研究和应用的人士,唯有谨慎、敬天,力求合理,才可以无咎。否则有如不谙水*却掉入旋涡中,当然十分危险。”

“易学告诉我们:有常才有变。坚守常则,才可以应变制宜,必须有所不变,然后合理地有所变,千万不可以为变而变,变到离经叛道,大家都受害。”

“中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倒好处;庸是用得良好的效果;中庸表示道德实践恰到好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我认为应该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

“人的生命有限,原本是一种无奈。人必有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追求永生,又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从择偶开始,慎选婚姻的适合对象;最好一生只谈一次恋爱,也只结一次婚;恋爱的对象就是结婚的对象,最为幸福;结婚后要尊敬天地、祖先和双亲;夫妻也应该彼此尊重;在*爱之外,也应该有共同理想及兴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居有义;人人重视品德修养,共同以致中和为目标‘重视家庭教育和生活,不能以个人主义者自居。”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人人都有自主*,我们应该都应该加以尊重;认为自己和一般动物没有两样,象动物那样活着就可以;或者人为万物之灵,必须有异于一般动物;这种自我定位由个人自作自受,不必勉强也无法伪装。”

“西方人辩明是非,只就事理上着眼,对事不对人。炎黄子孙分是非,必须分到圆满的地步,大家才觉得满意。圆满的意思,其实就是大家都有面子,才不致产生纷争。我们采取’合‘的观点,’全‘的立场,所以不可能对事不对人。”

“孔子自述他的一生,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天高明,无所不覆;地博厚,无所不载;人效法天地,才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人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思虑习惯,发挥自由的思虑的能力。”

“人生下来就有命,一切有定数,不想改变就依定数而行,要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个人理解易经还是宣扬*的古文化,讲究仁义礼志信的做人原则,反对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批判人类对大自然所带来的不良危害,否定了西方文化和现代人的浮躁心理。读过之后,感觉自己充实了一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收获也不小。

[《易经》读书笔记范文]相关文章:

第4篇:批注式读书笔记

开展批注式阅读,虽然“场上寂然”,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全体学生都在用思维触摸“白纸黑字”,都在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一切声音。因为文字是有声音的、有*彩的、有味道的、有感情的、有生命的、有思想的——“白纸黑字”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极为丰富的世界。开展批注式阅读一定要落实三个充分:

1、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2、充分的思辨批注时间。

3、充分的交流时间。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在说中得。开展批注式阅读,一定要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既作为读者、教者,也作为学生批注阅读的欣赏者与鼓励者。作为读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讨,发表己见;作为教者,时时指导、点拨学生,在教学目标、方法策略、理解的深度广度等方面给予指导;作为欣赏者与鼓励者,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思考、独到思维和创造*等个*风采。

符号式笔记是读书笔记中的基础形式,能够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因为圈、点、勾、划简单易行,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所有的笔记形式中具有较高的效能。但是若仅停留于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的思考程度就会停滞不前,阅读就像走马观花一样。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阅读的内容作为一种外部的环境刺激进入个体的感知觉系统后,会在人的记忆系统中形成“感觉记忆”。即: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它会以视象或声象的形式存储在人的感觉寄存器中。但,如果不做进一步的加工,视象记忆、声象记忆以及其他感觉记忆将很快消失。

所以,应在符号式笔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批注式读书笔记就蕴育而生了。

批注式读书笔记,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在书页四周空白处,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随手记下自己的想法的一种读书笔记。根据记录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眉批、夹批、总批这三种形式。记录的内容可以是个人瞬时的主观感受,也可以是生成的疑难问题。需要留意的是,批注式的读书笔记和符号式笔记一样,只能在自己的书上写,如果是借来的书,无论是公共图书还是从别人手中借来的书籍,在上面圈点、批注,都是不礼貌、不道德的行为。

还有一种方法,与批注式读书笔记*质相同,这就是裁一些小纸条,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读书的时候有了想法,随手记在纸条上,然后把纸条夹在相

第5篇:读书笔记 翻译

1)imply,suggest:这2个单词似乎翻译的五花八门,如“暗示着”、“蕴含着”,其实就意译为“意味着”就可以了,哪怕原文在表述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还有像indicate,illustrate,demonstrate,illuminate,elaborate等的翻译,译者似乎都找不到对应的中文好词;很多译者也分不清effect,impact,implication&influence之间的差异。另,诸如climb,jump,drop,plummet等,翻译成上升下降显然过于轻描淡写;

(2)if,unless,because,as,when/while....:这些引出的状语从句,按照汉语习惯,得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可很多译文,硬是要直译,搞成“A可以推出B,如果在C的条件下”,这明显不符合汉语习惯,就不能倒过来么?

(3)such...as....,和定语从句:这是最常见的,用于定义某个概念,似乎就没几个人能翻译好,也是最生硬的地方。但译者可以把长句变短,而不是用一个很长的汉语句型:“存在如此这样的一个最优值,它能XXXXX.....”来翻译。

(4)各种名字,人名、地名、公司名、定理定律的名字,译者补充了英文原文还好,否则,就让人分不清到底是谁,甚至前后不统一,特别是译者超过一个人的时候;

(5)抽象名词:如“payoff/serialcorrelation/weightedaverage.....”,直译为“A的支付是XXX,B残差的序列相关说明,C的加权平均为...”,但若要符合汉语习惯,则是:“支付矩阵(向量)、序列相关*(图)、加权平均值”。任何一门大学的入门翻译书(或者什么口译考试教材),基本都会在第一章就明文要求:英语抽象名词的翻译,要另外添加中文后缀词语使其具体化。

有几个教材实在翻译问题多多,随便举几个:

(1)Campbell,Theeconometricsoffinancialmarket(中文版,上海财大出版社),译者在很多名词(人名+经济学概念)定义上混乱,粗心么?还是译者第一次听说(翻译)它们啊?“译者序”中,还写道:“对译稿...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为了确保不弄错一个公式....反复校对....还是不敢保证没有错译”,这前半句有些讽刺,后半句倒总算说了一句实话。

(2)Hayashi,Econometrics(中文版,上海财大出版社),尤其是第6~10章,这个译者估计没看懂原文什么意思,甚至不了解cointegration和forwardpremium,否则不至于分不清"1-monthFWDprice"和"一个月后的SPOTprice"的差别。而且,有的地方把NullHypothesis翻译成原假设,有的却翻译成零假说,前后居然不统一....

(3)JohnC.Hull,Futures,Options&OtherDerivatives,7thEdition,(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译者王勇可是在加拿大的金融高管咯,为什么很多基本数字、基本单位出错呢,甚至没搞清basis,trade-averaged是什么东东,马虎了?缺乏责任心?何况,他还是搞风险管理工作的.......一屋不扫,而以扫天下?

(4)黄奇辅,FoundationofFinancialEconomics,(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译者似乎不知道怎么翻译很长的英语句子(原作者偏从句套从句),也开始用很长的中文句子,导致重语义轻语法的中文一下子就出来很多歧义,很多修饰的成分(定状补)都不知道是在修饰谁,结果连一个StochasticDominance都解释不清楚......

(5)上海财大出版社的系列丛书,不止一本,从Romer高宏到Duffie的动态资产定价,从JR高微到上文的(1)(2)等.....一本翻译的不好就算了,难得这个出版社的一系列书都翻译地令人抓狂,这也不容易啊~~~那些在序言中“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审阅了译稿”的人,通读了么?

如果是经济金融的博士、硕士翻译的,为什么会有概念问题呢?而且还不是英语不好,而是中文(语文)不行,译者可能看得懂意思但就是不知道用汉语怎么说,病句与搭配错误随处可见,看来高三语文中的病句训练很有必要。如果都是英语*翻译的,英语专八(TEM-8)阅读的长难句训练应该经历不少吧,怎么连定语从句都翻译不好呢?

第6篇:读书笔记周霙离

我心中的语文教师 --读<致语文教师>有感 周霙离

余映潮老师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艰苦环境中:[形成自己高妙的学术素养,练就一身过硬的教学技术"、[提升眼界,开阔胸怀,养成境界高尚的职业*守,保持真心热爱的道德情怀"、[让我们用坚守来创造这样的境界"。为此,我们心中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有了明确的要求。

一、 热爱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自身要喜欢语文教学。试想一想,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这一篇课文,如何感染学生来喜欢?仅仅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追赶教学进度,又如何*饱满地来上这篇课文?我们的教材都经过了精挑细选,课文全都是文质兼美、适于教学的精品,把它们像白开水一样地讲完了,学生又能得到什么呢?事实上,我们有些语文老师,自己在教着语文,但是对语文根本没有兴趣,缺少*,甚至已经进入了一种麻木状态。因为语文中毕竟有着许多非现实的东西。语文给人理想,但不能带来当下的现实利益;太现实的人,或者被现实利益所羁绊的人,肯定是教不好语文的。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必须是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的人。语文教学是一片大海。在这里赶海,不必扭曲自己、改变本*,如果全心投入、积极进取,一定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

二、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良好心态不仅是科学高效地实施教育的必备条件,其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强烈的示范,让学生耳濡目染,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不可以想象一个心理猥琐的教师能够培养出昂扬向上的学生,不能想象一个心理脆弱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忍毅力的学生,更不能想象一个心理狭隘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心胸宽广博大的学生„„总之,不能以教师心理的严重缺陷去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他应当具有怎样的心理素质呢?

公平公正。首先,教师应摆脱个人的功利和偏见。学生最反感教师对学困生、贫困生、生理有缺陷的学生有轻慢甚至鄙视的态度。对学生缺少真诚的殷切期待,可能会使他们长期在教育的*影下形成一种内向、孤僻的心理。教师偏爱一部分学生同时又嫌弃另一部分学生的双重心态,足以使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低看一等,教师从而失去了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失去了*协调的发展,使教育归于失败。另外,教师应作风*,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不搞一言堂。在语文课堂上,对文章的理解往往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见解形成丰富的多元的状态,这应该是允许的。传统观点认为猴子捞月是徒劳无益的,但是,有学生说这是猴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猴子追求诗意生活的体现--这难道就错了吗?这时的教师应当做学生的知音,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个命题,而不应当一味否定,去桎梏学生的思维,浇灭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成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寻求与学生的默契。只有这样,才能在情感倾向上得到学生的拥护,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乐观豁达。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对课文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表现出自己的生活态度。而教师的教学情绪往往会对*格还不够稳定成熟的青少年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乐观豁达,这种热情昂奋的生活态度可以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积极进取。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里,不积极进取者必然居于人后,而现在很多宣传媒介却宣扬一种思潮,把强调生活享受和休闲当作一种时尚,所谓[我平庸,我快乐",我们应防止这种[休闲文化"对学生心理的渗透。当然,同时也要特别防止和反对嫉妒的病态心理。

教师还应具有博大宽容、真实真诚的心理特点。

当然,作为教师,也要有自己坚守的原则。现在提倡师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卸下自己的职责而失去其主导*。有的老师丧失了自己的立场,成了学生的[哥们",对学生的错误偏袒包庇,反倒失去了学生的尊敬。我们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该[干涉"的要干涉,该纠正的要纠正,该限制的要限制,该[主宰"的要主宰。教师不能独*堂,但教师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自己[甘居人后"也是一种极端。因为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要计划者和安排者,而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又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不能说一讲[建构主义",讲师生平等,讲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就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事实上,完全缺乏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课堂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话,学校、教师也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成为真正意义上优秀语文教师的根基。

知识是在不断地更新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把更多更好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文化底蕴丰厚,才能使教学思路灵活,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语言生动活泼。文化底蕴从哪里来?从大量的阅读中来。语文老师大多数本来应该是爱读书的,只是成为职业的教书者以后,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就很少读书了。我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我渴望读书。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因为读书而学养深厚的人,他除了应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的能力之外,他的讲话肯定是非常富有底蕴富有内涵富有吸引力的。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读书状态。课堂是什么?课堂是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场。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老师讲课,如果你把他的话整理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表明什么?这就表明这位老师书读万卷,学养深厚。他的一节课,起承转合,笔意纵横,挥洒自如,随意驱遣,浑然天成,确实是一篇技艺高超的精美散文。他的教学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一堂课,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老师,学生一辈子都忘不掉。

四、独特的教学风格。

北大的著名教师孔庆东介绍他的教学武功是:语文八卦掌,现代文学六合拳,通俗文学扫堂腿,武侠连环套,金庸倚天剑,大韩*疯魔爪,戏剧流星锤,大众文化一阳指,地域文化梯云纵,教育九阳真经,高考改革擒拿手,党史断魂*,*事乾坤大挪移,*研究互搏术,宗教思想打狗棒,反腐倡廉蛤蟆功„„他说,[其他功夫则烦众施主另请高明也"。这是侠客型的语文教师。

南方的特级教师袁卫星说,我教语文,喜欢在每一届学生新来时,用整整一堂课的时间告诉他们: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这是诗人型的语文教师。

教学风格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较稳定的特*,是一个人的教学思想、文化底蕴和*格的综合反映,是教师走向成熟的表现。有的严谨沉稳,有的生动活泼,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优势。

总之,要立志做一个有个*的优秀语文教师,记住每一个学生,并让每一个学生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