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高三历史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4-03-07 06:06:11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建立突厥汗国,统一西北。突厥人锻冶技术较高,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kcb系列船用齿轮泵突厥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高三历史知识点

2、东突厥: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为东西突厥。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太宗实行开明政策,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西突厥:太宗时,唐朝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二、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的统一及接受唐朝封号:①7世纪初,回纥在*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②东突厥灭亡后,回纥逐渐南移,归附唐朝。③唐太宗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①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②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和亲。③这是以往和亲中少有的。④回纥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羊和骆驼,通过互市与中原进行贸易。⑤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

3.回鹘汗国瓦解及西迁: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②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有的西迁至新疆,是今天维吾尔的祖先;有的西迁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还有的西迁到中亚。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他们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②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落强大起来。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①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②黑kcb可调齿轮泵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渤海国与唐朝关系:①粟末靺鞨在黑水靺鞨南面,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②7世纪,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自立为王。③开元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④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并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四、南诏的崛起

7世纪前期,在彝族、白族祖先生活的云南洱海一带,分布六诏,最南边的南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五、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其首领叫赞普。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为巩固统治,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农业、手工业、医*技术。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lyb系列立式液下齿轮泵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六、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及原因

1、主要方式:战争、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2、原因:强有力的**控制和影响;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第2篇: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知识点

1.建筑: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700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2.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

4.书法: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柳公权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美名。

5.绘画:隋唐时,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影响较大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画圣)等。

6.莫高窟: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第3篇:历史隋唐的文学艺术知识点

知识点

1、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唐代最有名的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2、⑴“诗仙”李白(盛唐):

①诗歌特点: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

②代表作:《望庐山瀑布》《蜀道难》《行路难》。

⑵“诗圣”杜甫(唐由盛转衰):

①诗歌特点:感情真挚、沉郁雄浑、语言锤炼。

②代表作:“三吏”、“三别”。

⑶白居易(晚唐):

①诗歌特点:通俗易懂。

②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是唐代诗歌最多的诗人。

3、书法: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合成为颜筋柳骨,张旭、怀素的草书。草圣张旭

4、绘画: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盛唐画家吴道子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代表作是《天王送子图》。

5、石窟艺术: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又称为千佛洞)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6、音乐和舞蹈:隋朝的万宝常和唐朝的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舞蹈中的代表作是唐朝的《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

课后练习

1.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b.南北朝c.隋朝d.唐朝

解析: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在唐朝,汉朝以“赋”著称,魏晋南北朝以“骈文”著称。

*:d

2.下列诗人不是生活在唐朝的是()

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解析: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而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诗人。

*:a

3.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是()

a.敦煌莫高窟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乐山大佛

解析: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a

4.隋唐时期柔和婉转软舞的代表是()

a.《秦王破阵舞》b.《天竺舞》c.《胡旋舞》d.《霓裳羽衣舞》

解析:唐朝舞蹈丰富多样,最有名的是《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舞》雄劲有力,《霓裳羽衣舞》柔和婉转。

*:d

5.颜真卿、柳公权、怀素是按某一标准排列在一起的,试从下列人物中按同一标准选出一位()

a.李春b.白居易c.张旭d.阎立本

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相似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是将颜真卿、柳公权、怀素三人的共同点找出来,以此标准再在a、b、c、d四项中选出一个有同样特点的人来。

*:c

第4篇:关于初一历史唐朝的民族关系的期中考点知识

学生都希望可以自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接下来就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

1.想一想,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颉利可汗,反而还优待他?

答:解答此题要围绕对颉利是杀还是优待二者之间的利弊进行分析。根据颉利屡次骚扰侵袭唐朝的行径,完全有杀的理由。但在颉利认罪服罪的前提下给他以适当的优待,有利于安抚和团结其部属,有利于民族间的和睦共处。事实*,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包括颉利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拥护,他们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的领袖地位得到了少数民族的认可,这正是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结果

2.和亲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重要形式。想一想,除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外,历史上还有哪些汉族公主与边地少数民族首领成亲?

答:此题可以联系西汉时的和亲政策。汉初,刘邦脱白登围后,汉匈和亲,汉族公主入匈奴嫁给单于。西汉后期,昭君出塞更是家喻户晓的史实。此外,能举出其他史实就更好。

第5篇:七年级地理多民族的国家知识点学习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概况

(1)民族构成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2%,其他少数民族占8%。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2)分布概况

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2、*的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第6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我们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越多越好,甚至学校领导在进行课改评价时也看教学是否让学生活动的多,认为学生的参与率越高,体现出的教学改革就越彻底。由于这些认识,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让学生去搞活动,如讲故事、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表演等等,都由学生包揽。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了教师的身影。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总觉得少了什么。仔细分析,原来少了教师自身的活动,少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这极易导致教学中秩序的失控并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比如画面一中,秩序的混乱就是我在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少了引导,学生是自发的由影视剧的角度考虑人物,从而发生了暂时的失控,思路也没有随着我的预想前进。如果我在学生讨论之前,首先把历史和影视剧的区别再进行一次讲解,并能够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的楷体字部分,把自己的引导工作做的扎实一点,也许学生的讨论就会从正面的多一点,也更易于课堂的顺利进行。由此我也想到了我曾看到的关于新型课堂构建的一句话:“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分量,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运用我们的智慧去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达到自身的发展。

在一年的新教材实践中,虽取得不少成功,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失败,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也有许许多多。身为人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中,应该及时的更多的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此文来自)目标